便于副驾观察的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2104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便于副驾观察的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汽车后视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副驾观察的后视镜,其包括供驾驶员观察行车状况的驾驶员后视镜,所述驾驶员后视镜的上方设置有供副驾观察行车状况的副驾后视镜,所述驾驶员后视镜、副驾后视镜为外后视镜,本发明结构科学,通过副驾后视镜便于副驾观察汽车后方情况,行车更加安全。
【专利说明】
便于副驾观察的后视镜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后视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副驾观察的后视镜。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后视镜以安装位置划分,分外后视镜、下后视镜和内后视镜,其中外后视镜主要用于驾驶员观察汽车后方情况。在行车时,对于前方和两侧的情况,副驾和驾驶员的视野是差不多的,而对于后方情况,由于后视镜的角度问题,只有驾驶员可以通过后视镜(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观察。而有些情况下,需要副驾辅助观察汽车后方的情况,比如学员在学习驾驶时,教练员一般坐在副驾上予以指导和指挥;对于有驾照的驾驶员,如果副驾也能够观察汽车后方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醒,那么对安全驾驶也增加了一重保障。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无法解决该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副驾观察的后视镜,其结构科学,通过副驾后视镜便于副驾观察汽车后方情况,行车更加安全。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副驾观察的后视镜,包括供驾驶员观察行车状况的驾驶员后视镜,所述驾驶员后视镜的上方设置有供副驾观察行车状况的副驾后视镜,所述驾驶员后视镜、副驾后视镜为外后视镜。
[0005]进一步的,所述副驾后视镜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驾驶员后视镜的顶部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驾驶员后视镜的顶部可拆卸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驾驶员后视镜包括外壳、镜片,所述外壳的前部设置有凸出于所述镜片的挡雨板,所述副驾后视镜的底部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卡板,所述卡板的两端沿纵向绕过所述驾驶员后视镜的后部钩挂于所述挡雨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驾驶员后视镜通过安装座与车门连接,所述副驾后视镜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副驾后视镜在水平方向相对所述驾驶员后视镜的角度可以调整。
[0010]进一步的,所述副驾后视镜的高度小于所述驾驶员后视镜高度的三分之二。
[0011]进一步的,所述副驾后视镜的高度为所述驾驶员后视镜高度的二分之一。
[0012]进一步的,所述副驾后视镜距离车身的距离大于所述驾驶员后视镜的宽度的四分之一O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便于副驾观察的后视镜,其包括供驾驶员观察行车状况的驾驶员后视镜,所述驾驶员后视镜的上方设置有供副驾观察行车状况的副驾后视镜,所述驾驶员后视镜、副驾后视镜为外后视镜,本发明结构科学,通过副驾后视镜便于副驾观察汽车后方情况,行车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的便于副驾观察的后视镜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发明的便于副驾观察的后视镜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中副驾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I一一驾驶员后视镜11一一外壳
12一一镜片13—一挡雨板
2 副驾后视镜3 连接杆
4一一卡板5—一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发明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实施例一。
[00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便于副驾观察的后视镜,包括供驾驶员观察行车状况的驾驶员后视镜1,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的上方设置有供副驾观察行车状况的副驾后视镜2,所述驾驶员后视镜1、副驾后视镜2为外后视镜,其中驾驶员后视镜I与现有技术的后视镜相同,在汽车左右侧分别设置一个用于观察两侧后方的情况,每个驾驶员后视镜I上均设置有一个副驾后视镜2。供驾驶员观察行车状况是指根据现有技术的后视镜,校正驾驶员后视镜I的角度后,驾驶员坐在座位上可以利用该驾驶员后视镜I观察后方的情况,对应的,供副驾观察行车状况是指校正副驾后视镜2的角度后,坐在副驾位置的人可以通过副驾后视镜2观察后方的情况。
[0021]根据后视镜的现有技术,调整和确定副驾后视镜2的角度是容易的,我们假定左侧的驾驶员后视镜I为LI,右侧的驾驶员后视镜I为R1,左侧的副驾后视镜2为L2,右侧的副驾后视镜2为R2,而驾驶员的座位和副驾的座位是沿汽车中线对称的,所以只需要将L1、Rl的角度沿汽车中线镜像过来就可以得到L2 (Rl的镜像)、R2 (LI的镜像)的角度。需要说明的是,为避免副驾后视镜2影响驾驶员的视野,副驾后视镜2的大小小于驾驶员后视镜1,导致副驾后视镜2曲率半径与驾驶员后视镜I不相同,上述的角度也需要进行微调。
[0022]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副驾后视镜2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下端与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的顶部连接。在本实施中,需要在现有技术的驾驶员后视镜I的顶部开设孔用于固定连接杆3。
[002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3的下端与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的顶部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以在不需要使用副驾后视镜2的时候将其拆掉。
[0024]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通过安装座5与车门连接,所述副驾后视镜2也可以与安装座5可拆卸连接,对于这种实施方式,不需要在驾驶员后视镜I的顶部开设孔。
[0025]所述副驾后视镜2在水平方向相对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的角度可以调整,调整的方式可以为手动或电动,一种简单的方式为手动转动副驾后视镜2的角度。
[0026]进一步的,所述副驾后视镜2的高度小于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高度的三分之二,优选的,所述副驾后视镜2的高度为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高度的二分之一,进一步的,所述副驾后视镜2距离车身的距离大于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的宽度的四分之一,从而保证驾驶员的正常视野,使副驾后视镜2不影响驾驶员观察两侧的情况。
[0027]实施例二。
[002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提供了另一种固定副驾后视镜2的方式,如图2、图3所示,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包括外壳11、镜片12,所述外壳11的前部设置有凸出于所述镜片12的挡雨板13,所述副驾后视镜2的底部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卡板4,卡板4可以弯曲变形,所述卡板4的两端沿纵向绕过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的后部钩挂于所述挡雨板13,并利用卡板4的弹性卡紧。对于这种实施方式,不需要对现有的驾驶员后视镜I进行改动。
[0029]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30]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便于副驾观察的后视镜,包括供驾驶员观察行车状况的驾驶员后视镜(1),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的上方设置有供副驾观察行车状况的副驾后视镜(2),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副驾后视镜(2 )为外后视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副驾观察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驾后视镜(2)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下端与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的顶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副驾观察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的下端与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的顶部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副驾观察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包括外壳(11)、镜片(12),所述外壳(11)的前部设置有凸出于所述镜片(12)的挡雨板(13),所述副驾后视镜(2)的底部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卡板(4),所述卡板(4)的两端沿纵向绕过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的后部钩挂于所述挡雨板(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副驾观察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通过安装座(5)与车门连接,所述副驾后视镜(2)与安装座(5)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或5所述的便于副驾观察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驾后视镜(2)在水平方向相对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的角度可以调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副驾观察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驾后视镜(2)的高度小于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高度的三分之二。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副驾观察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驾后视镜(2)的高度为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高度的二分之一。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副驾观察的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驾后视镜(2)距离车身的距离大于所述驾驶员后视镜(I)的宽度的四分之一。
【文档编号】B60R1/06GK105984390SQ201510074259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2日
【发明人】齐高军
【申请人】襄阳奇智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