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校车应急逃生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8863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校车应急逃生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校车应急逃生门。
【背景技术】
[0002]校车是用于运送学生往返学校的交通工具。中国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在《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指出,要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校车优先通行权,加强校车监管,保障校车安全。
[0003]现有的校车虽然设置了应急逃生门,但在出现车辆失控或车辆自燃等意外情况时,现有的应急逃生门只具有在校车上打开一个逃生开口的功能,学生们需要从行驶的校车高处向下跳来进行逃生,具有安全保障性差、逃生效率低,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校车应急逃生门,该校车应急逃生门能够在不同意外情况下提供多种逃生方式,具有安全保障性高、逃生效率高等特点,且不会造成二次伤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校车应急逃生门,包括应急门、应急门开关驱动机构和逃生楼梯机构。
[0006]所述的应急门的下端通过应急门铰链安装在校车车体上,应急门的左右两侧设有应急门侧板,应急门侧板上方设有圆管型防护套。
[0007]所述的应急门开关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钢丝,驱动钢丝的一端与应急门的上端固定相连,另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
[0008]所述的逃生楼梯机构包括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应急门楼梯连接杆和折叠式楼梯;所述的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转动连接在应急门的下端,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通过应急门楼梯连接杆与折叠式楼梯相连。
[0009]所述的应急门上端的外侧设有应急门着地轮,所述的应急门着地轮通过气弹簧与应急门相连。
[0010]所述的圆管型防护套中间设有钢丝通道,所述驱动钢丝从钢丝通道中穿过。
[0011]所述的折叠式楼梯包括楼梯板和与楼梯板转动相连的支撑板;所述的应急门上设有与支撑板相互配合的支撑板卡槽。
[0012]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3](I)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应急门开关驱动机构,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钢丝运动,再通过驱动钢丝拉动应急门以应急铰链为中心轴转动,从而控制应急门的开关。
[00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应急门的左右两侧设置应急门侧板及圆管型防护套,能够在出现车辆失控时,先通过应急门驱动机构打开应急门,使应急门上端通过气弹簧及应急着地轮着地,再使学生从两侧的应急门侧板及圆管型防护套中间的应急门上,像坐滑梯似的滑下,避免学生从高处跳下摔伤。
[0015](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逃生楼梯机构,能够在发生校车自然等意外情况时,通过转动应急门把手开关,通过应急门楼梯连接杆将折叠式楼梯打开固定在应急门内表面上,形成若干楼梯台阶,使学生沿楼梯台阶逃走。
[0016]综上所述,该校车应急逃生门能够在不同意外情况下提供多种逃生方式,具有安全保障性高、逃生效率高等特点,且不会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22]其中:
[0023]1、应急门,2、应急门铰链,3、应急门侧板,4、应急门着地轮,5、气弹簧,6、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7、应急门楼梯连接杆,8、楼梯板,9、支撑板,10、驱动钢丝,11、驱动电机,12、校车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图1为使用逃生楼梯机构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未使用逃生楼梯机构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多功能校车应急逃生门,包括应急门1、应急门开关驱动机构和逃生楼梯机构。
[0026]所述的应急门I的下端通过应急门铰链2安装在校车车体12上,应急门I的左右两侧设有应急门侧板3,应急门侧板3上方设有圆管型防护套。所述的应急门I上端的外侧设有应急门着地轮4,所述的应急门着地轮4通过气弹簧5与应急门I相连。
[0027]所述的应急门开关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1和驱动钢丝10,驱动钢丝10的一端与应急门I的上端固定相连,另一端与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的圆管型防护套中间设有钢丝通道,所述驱动钢丝10从钢丝通道中穿过。驱动电机11带动驱动钢丝10运动,驱动钢丝10拉动应急门I,使应急门I以应急门铰链2所在直线为轴沿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从而实现应急门的打开和关闭。
[0028]所述的逃生楼梯机构包括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6、应急门楼梯连接杆7和折叠式楼梯。所述的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6转动连接在应急门I的下端,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6通过应急门楼梯连接杆7与折叠式楼梯相连。所述的折叠式楼梯包括楼梯板8和与楼梯板8转动相连的支撑板9。所述的应急门I上设有与支撑板9相互配合的支撑板卡槽。
[00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0030]当需要打开校车应急门时,驱动电机11工作,带动驱动钢丝10移动,增加应急门I上端与驱动电机11输出端之间的驱动钢丝10的长度,使应急门I以应急门铰链2所在直线为轴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实现应急门I的打开。当应急门I的上端快速着地时,气弹簧5和应急门着地轮4起到缓冲作用,如果校车无法停止时,在应急门着地轮4的作用下,应急门I随校车车体同步移动。此时,学生可以像坐滑梯似的从应急门上滑下,滑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手扶两侧的应急门侧板上的圆管型防护套快速滑下。学生可以像坐滑梯似的从应急门上滑下,滑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手护两侧的应急门侧板上的圆管型防护套快速滑下。在楼梯板8的表面设有光滑的皮革层或者其他光滑材料层。
[0031]当需要关闭校车应急门时,驱动电11机工作,带动驱动钢丝10移动,减少应急门I上端与驱动电机11输出端之间的驱动钢丝10的长度,使应急门I以应急门铰链2所在直线为轴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实现应急门I的关闭。
[0032]当遇到校车自燃等紧急情况时,可以拉动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6,将折叠式楼梯打开固定在应急门I内侧上方,使学生沿楼梯逃生。具体操作过程为:未使用折叠式楼梯时,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6位置如图2中的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位置所示。先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6,直至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6与应急门I的夹角为直角,在这个过程中,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6带动应急门楼梯连接杆7移动,应急门楼梯连接杆7带动楼梯板8移动,使折叠的楼梯板8与支撑板9打开。由于在应急门I内侧上设有与支撑板9相互配合的支撑板卡槽,当应急门楼梯把手转动6至与应急门I夹角为直角时,再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6,使各个支撑板9的底部卡合在各自相应的支撑板卡槽中,此时,支撑板9与楼梯板8的夹角为直角,若干个楼梯板8与其相应的支撑板9形成逃生楼梯结构,使学生沿逃生楼梯结构逃生。
[0033]当需要将逃生楼梯结构收起时,先转动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6,将卡合在支撑板卡槽中的支撑板9与支撑板卡槽分离开,再人工将折叠式楼梯折叠起来,贴合在应急门I内侧表面放置,并将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6复位。
[0034]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校车应急逃生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应急门、应急门开关驱动机构和逃生楼梯机构; 所述的应急门的下端通过应急门铰链安装在校车车体上,应急门的左右两侧设有应急门侧板,应急门侧板上方设有圆管型防护套; 所述的应急门开关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钢丝,驱动钢丝的一端与应急门的上端固定相连,另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的逃生楼梯机构包括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应急门楼梯连接杆和折叠式楼梯;所述的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转动连接在应急门的下端,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通过应急门楼梯连接杆与折叠式楼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校车应急逃生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急门上端的外侧设有应急门着地轮,所述的应急门着地轮通过气弹簧与应急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校车应急逃生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管型防护套中间设有钢丝通道,所述驱动钢丝从钢丝通道中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校车应急逃生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式楼梯包括楼梯板和与楼梯板转动相连的支撑板;所述的应急门上设有与支撑板相互配合的支撑板卡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校车应急逃生门,包括应急门、应急门开关驱动机构和逃生楼梯机构。应急门的下端通过应急门铰链安装在校车车体上,应急门的左右两侧设有应急门侧板,应急门侧板上方设有圆管型防护套。应急门开关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钢丝,驱动钢丝的一端与应急门的上端固定相连,另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逃生楼梯机构包括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应急门楼梯连接杆和折叠式楼梯;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转动连接在应急门的下端,应急门楼梯把手开关通过应急门楼梯连接杆与折叠式楼梯相连。该校车应急逃生门能够在不同意外情况下提供多种逃生方式,具有安全保障性高、逃生效率高等特点,且不会造成二次伤害。
【IPC分类】B60R21-02
【公开号】CN204548007
【申请号】CN201520159754
【发明人】黄叶明, 张芹, 付朋, 王黎明, 倪良春, 孟龙灿
【申请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