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及其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3885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及其保险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汽车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及其保险杠。
【背景技术】
[0002]汽车正面碰撞是目前发生频率最高的汽车事故,当发生汽车正面碰撞时,在很短时间内,乘员便会与约束系统产生相互作用。为保护乘员安全,需要汽车前部结构在碰撞时能够发生有效变形,从而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为乘员提供稳定、平缓的冲击加速度环境,一般会在汽车前端安装缓冲吸能装置,如公告号为CN 103287369A的多级嵌套式八边形汽车吸能缓冲装置,其中吸能筒的前端为单层结构,安装时将吸能筒的后端通过后端安装板安装在汽车上,吸能筒前端则悬空或者焊接在前端安装板上,再将前端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汽车保险杠上,由于保险杠与车体之间有空间限制,吸能筒与保险杠之间存在拆装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及其保险杠,以解决现有吸能筒与保险杠之间的拆装不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汽车保险杠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汽车保险杠,包括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本体,保险杠本体的后端朝后凸设有用于吻合定位插装在相应吸能筒的前端内孔中的凸台。
[0006]所述保险杠本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汽车车体铰接相连的铰接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铰接结构。
[0007]所述吸能筒包括外筒体、内筒体和用于将内外筒体连接起来的连接板,所述凸台插装在吸能筒内筒体的前端内。
[0008]外筒体、内筒体和连接板具有相同的长度。
[0009]内筒体的形状为圆筒形。
[0010]本实用新型汽车的技术方案是:
[0011]一种汽车,包括汽车车体、吸能筒和汽车保险杠,汽车保险杠包括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本体,保险杠本体的后端朝后凸设有用于吻合定位插装在相应吸能筒的前端内孔中的凸台。
[0012]所述保险杠本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汽车车体铰接相连的铰接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铰接结构。
[0013]所述吸能筒包括外筒体、内筒体和用于将内外筒体连接起来的连接板,所述凸台插装在吸能筒内筒体的前端内。
[0014]外筒体、内筒体和连接板具有相同的长度。
[0015]内筒体的形状为圆筒形。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保险杠上设置凸台,采用插装的方式对吸能筒进行定位安装,无需在保险杠与汽车车体之间的有限空间内进行松紧螺栓操作,便于吸能筒与保险杠之间的拆装,同时也避免了在汽车行驶中吸能筒由于前端悬空而出现上下振动的状况。
[0017]进一步地,在汽车维修中,可将保险杠本体绕铰链翻转开来,便于对吸能筒进行更换。
[0018]进一步地,吸能筒的外筒体、内筒体和连接板三者具有相同的长度,这样碰撞时吸能筒的内、外筒体的变形可以同步,增加了碰撞时的稳定性。内筒体设为圆筒形,凸台为与内筒体形状吻合的圆柱形凸台,便于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保险杠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吸能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中吸能筒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实用新型汽车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汽车车体、吸能筒I和汽车保险杠,汽车保险杠包括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本体3,保险杠本体3的后端朝后凸设有凸台9 ;保险杠本体3的上端设置铰链5,保险杠本体3通过铰链5铰接在汽车车体上,铰链5的铰接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吸能筒I包括外筒体11、内筒体12和用于将内、夕卜筒体连接起来的连接板13,外筒体11为八边形结构,内筒体12为圆筒形,凸台9与内筒体12的形状相吻合,插装在内筒体12的前端内。
[0023]通过在汽车保险杠设置凸台,采用插装的方式对吸能筒进行定位安装,不用在保险杠与汽车车体之间的狭小空间内进行松紧螺栓操作,便于吸能筒与保险杠之间的拆装,同时也避免了在汽车行驶中吸能筒由于前端悬空而出现上下振动的状况。在汽车维修中,可将保险杠本体绕铰链翻转开来,便于对吸能筒进行更换。
[0024]在本实施例中,外筒体11、内筒体12和连接板13三者具有相同的长度,这样碰撞时吸能筒的内、外筒体的变形可以同步,增加了碰撞时的稳定性。内筒体12设为圆筒形,凸台9为与内筒体12形状吻合的圆柱形凸台,便于生产加工。在内筒体12、外筒体11的前端的相同长度处均开有用于吸收碰撞能量的诱导槽7,诱导槽7可以使吸能筒I发生规则的“手风琴”式的褶皱变形,能够起到很好的变形吸能作用,防止发生不规则的变形导致整个吸能筒进入弯曲变形模式而失去原有的能量吸收能力。
[0025]在本实施例中,后端安装板2上开有和外筒体11相同尺寸大小的安装孔8及四个螺栓孔,安装孔8为八边形孔,外筒体11的后端穿过安装孔8,与后端安装板2上下两层表面均满焊,通过两层焊接,可以有效防止在发生一定重叠度的偏置碰撞时吸能筒I与后端安装板2在焊接处产生撕裂现象。后端安装板2通过四个螺栓连接在汽车车体中的车架4上。
[0026]在本实施例中,凸台9由橡胶制成,使用软性材料便于吸能筒I的嵌套安装。
[0027]其他实施例中,保险杠本体与汽车车体之间的铰接连接还可以采用除铰链之外的其他铰接结构,如销轴和孔形成的可相对转动的结构。
【主权项】
1.一种汽车保险杠,包括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本体,其特征在于,保险杠本体的后端朝后凸设有用于吻合定位插装在相应吸能筒的前端内孔中的凸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本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汽车车体铰接相连的铰接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铰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筒包括外筒体、内筒体和用于将内外筒体连接起来的连接板,所述凸台插装在吸能筒内筒体的前端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外筒体、内筒体和连接板具有相同的长度。
5.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保险杠,其特征在于,内筒体的形状为圆筒形。
6.一种汽车,包括汽车车体、吸能筒和汽车保险杠,汽车保险杠包括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本体,其特征在于,保险杠本体的后端朝后凸设有用于吻合定位插装在相应吸能筒的前端内孔中的凸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本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汽车车体铰接相连的铰接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铰接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筒包括外筒体、内筒体和用于将内外筒体连接起来的连接板,所述凸台插装在吸能筒内筒体的前端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外筒体、内筒体和连接板具有相同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内筒体的形状为圆筒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汽车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汽车及其保险杠,以解决现有吸能筒与保险杠之间拆装不便的问题。汽车保险杠包括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本体,保险杠本体的后端朝后凸设有用于吻合定位插装在相应吸能筒的前端内孔中的凸台。通过在保险杠上设置凸台,采用插装的方式对吸能筒进行定位安装,无需在保险杠与汽车车体之间的有限空间内进行松紧螺栓操作,便于吸能筒与保险杠之间的拆装,同时也避免了在汽车行驶中吸能筒由于前端悬空而出现上下振动的状况。
【IPC分类】B60R19-34
【公开号】CN204547998
【申请号】CN201520051715
【发明人】管国朋, 孙明英, 司俊德, 崔崇桢, 李政茂, 铁巍巍, 武帅京, 李建平, 关晓洁
【申请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