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指换能器雨刮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39181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叉指换能器雨刮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雨刮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避免不了遇到下雨天,当雨水落到挡风玻璃上后,如果不及时的清除掉,将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为能及时的清除掉雨水,过去乃至现在都是采用橡胶雨刮器来实现,这种方式延续了许多年,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在实际使用中去除雨水的装置,而现在的雨刮器运动频繁时,也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0003]因此,在某些文献中已经记载了采用其他的方式替代现有雨刮器的结构,如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20077564. 6申请日为2013. 2. 18授权公告日为2013. 8.21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超声波雨刮器,并具体公开了包括挡风玻璃、热风系统、超声波振动器、雨量传感器。下雨时,通过雨量传感器自动启动超声波振动器和热风系统,超声波振动器将雨振动成细小的雨滴,通过热风系统完全吹掉雨滴。这种结构虽然改变了传统的去除雨水的方式,但通过热风系统难以吹掉雨滴,去除雨水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0004]为了更有效的驱除掉挡风玻璃的雨水,让驱除雨水的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叉指换能器雨刮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叉指换能器雨刮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上连接有安装到挡风玻璃上的叉指换能器。
[0006]上述结构,叉指换能器会产生横向表面波,横向表面波传播时在介质表面的质点作椭圆运动;椭圆的长轴垂直于向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短轴平行于向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介质质点的椭圆振动可视为纵波与横波的合成。横向表面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表面雨水,则部分超声表面波转化为漏波模式表面波,并按一定的角度向液滴内辐射能量,从而驱动雨水的流动。因此,利用叉指换能器产生的超声波的横向表面波改变挡风玻璃表面附着物的移动方向,将雨水、分离的污垢、分离的杂物等表面附着物驱离挡风玻璃,提高了驱除雨水的效果。
[0007]进一步的,在挡风玻璃的上部或下部安装有二个以上的叉指换能器。一般来说,挡风玻璃的横向尺寸大于纵向尺寸,二个以上的叉指换能器呈横向排列,当叉值换能器工作时,横向表面波驱动雨水向下或向上运动,减小了雨水在挡风玻璃的运动路程,能更快的让雨水离开挡风玻璃。
[0008]进一步的,叉指换能器与挡风玻璃之间设有黏胶层。方便牢固、可靠的固定叉指换能器。
[0009]进一步的,超声波发生器与叉指换能器之间的连接线沿防风玻璃的边缘布置。以免连接线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附图说明】
[0010]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如图I所示,叉指换能器雨刮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I ;超声波发生器I上通过连接线2连接有安装到挡风玻璃100上的叉指换能器3。
[0013]连接线2布置在挡风玻璃100的边缘,防止连接线2干扰驾驶员的视线,提高了安全性能。
[0014]在挡风玻璃100的上部安装有二个以上的叉指换能器3。一般来说,挡风玻璃100的横向尺寸大于纵向尺寸,二个以上的叉指换能器呈横向排列,当叉值换能器3工作时,横向表面波驱动雨水向下运动,减小了雨水在挡风玻璃的运动路程,而且雨水本身有重力,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更快的让雨水离开挡风玻璃100。
[0015]叉指换能器3与挡风玻璃100之间设有黏胶层。方便牢固、可靠的固定叉指换能器3。
[0016]在本实施方式中,叉指换能器3会产生横向表面波,横向表面波传播时在介质表面的质点作椭圆运动;椭圆的长轴垂直于向表面波的传播方向,短轴平行于向表面波的传播方向,介质质点的椭圆振动可视为纵波与横波的合成。横向表面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表面雨水,则部分超声表面波转化为漏波模式表面波,并按一定的角度向液滴内辐射能量,从而驱动雨水的流动。因此,利用叉指换能器3产生的超声波的横向表面波改变挡风玻璃表面附着物的移动方向,将雨水、分离的污垢、分离的杂物等表面附着物驱离挡风玻璃,提高了驱除雨水的效果。
【主权项】
1.一种叉指换能器雨刮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超声波发生器上连接有安装到挡风玻璃上的叉指换能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叉指换能器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挡风玻璃的上部或下部安装有二个以上的叉指换能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叉指换能器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叉指换能器与挡风玻璃之间设有黏胶层。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叉指换能器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超声波发生器与叉指换能器之间的连接线沿防风玻璃的边缘布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叉指换能器雨刮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上连接有安装到挡风玻璃上的叉指换能器。本实用新型能更有效的驱除掉挡风玻璃的雨水,让驱除雨水的效果更好。
【IPC分类】B60S1/02
【公开号】CN205149798
【申请号】CN201520836820
【发明人】姜立标, 陈书聪, 田甜, 翟伟良, 丘华川, 张斌, 杨剑, 王天明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