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起道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514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起道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铁道线路日常维修使用的液压机具,尤其是一种用于调整铁道线路平顺度,提高运行列车平稳性必不可少的液压起道器。
背景技术
对铁道线路进行保养,解决由于列车运行对铁道线路中的钢轨产生高低不平等问题是铁路工务段的日常工作,通过利用液压起道器进行起道来保证铁道线路的平顺度。
目前,随着列车提速的全面深入,铁道线路的石碴由普通石灰岩石碴换成花岗岩优质石碴,道岔部位的轨枕由普通木枕更换为钢筋混凝土岔枕,普通道岔更换成提速道岔等等基础设施的提高,维修困难程度也相应提高,这就要求在道岔、钢轨起道维修作业时所用起道机具的起道综合能力必须提高。目前公知的液压起拨道器,如图1所示,由底架13、拨道杆14、起拨道油缸12和液压控制机构1构成,其中,拨道杆14的一端与底架13铰接,另一端与起拨道油缸12的活塞杆相铰接,所述起拨道油缸12的另一端与底架相铰接,构成一三角形,所述起拨道油缸12与液压控制机构相连接。该公知结构当液压控制机构1提供高压液压油进入起拨道油缸12,活塞杆向外延伸,通过三角形的一个边加长,实现与拨道杆14相连接的交点124在以拨道杆14为半径,以拨道杆与底架13连接的交点为圆心的圆弧上移动,达到起道或拨道的作用。该公知结构由于其仅为拨道油缸12提供推力,在不增加体积、油缸尺寸及自身重量的前提下,几乎不可能增加起道量,而增加体积、油缸尺寸、提高起拨道器自身重量后,将会大大提高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不能满足工务部门对铁道日常维修的要求。因此,公知的液压起拨道器由于受到作业环境的限制,不适应道岔、钢轨起道维修作业的需要。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为解决此一问题,乃决心凭其从事铁道机具设计、制造及研发的多年经验,经多次的开发改良后终于精心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起道器,其可完全克服公知技术的种种缺陷,实为一极具进步性的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两个同步运动液压油缸的液压起道器,从而达到不增加设备自身重量、操作简单、大幅提高起道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液压起道器,其具有一底架,一起道执行机构与底架相铰接,一液压控制装置与所述起道执行机构相连接,其中,所述起道执行机构包括第一起道执行油缸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该两油缸的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分别与上述底架相铰接,上述液压控制装置连接该两油缸。
如上所述的液压起道器,所述第一起道执行油缸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的活塞杆相互铰接,该两油缸的底部与所述底架相铰接。
如上所述的液压起道器,所述两油缸的供油管路间设有一截止阀如上所述的液压起道器,所述第一起道执行油缸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活塞杆的铰接处枢设有起道轮。
如上所述的液压起道器,所述第一起道执行油缸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的供油管路固定在底架上。
如上所述的液压起道器,所述底架内设有供油通道,上述第一起道执行油缸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与底架相铰接的销轴分别连接底架供油通道和油缸。
如上所述的液压起道器,所述第一起道执行油缸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的供油管路固定在底架上。
如上所述的液压起道器,所述底架内设有供油通道,上述第一起道执行油缸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与底架相铰接的销轴分别连接底架供油通道和油缸。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压起道器,由于在底架上设有两个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与底架铰接的第一起道执行油缸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该两油缸与底架构成一三角形,当起道作业时,操作者通过控制液压控制装置,使该液压控制装置产生的高压液压油进入起道油缸,两个油缸的活塞杆同时向外延伸,形成三角形的两个边同时加长,实现两油缸铰接处垂直向上移动,将钢轨抬起,完成起道作业,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公知结构仅为一侧油缸作动,起道量不足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不增加设备体积、重量的情况下,将起道量大幅提高,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图1是公知液压起道器液压原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压起道器的液压原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压起道器的外观整体结构图;图4A、B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压起道器的底架结构的俯视图、主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起道作业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压起道器,其具有一底架23,一起道执行机构20与底架相铰接,一液压控制装置2与所述起道执行机构20相连接,其中,所述起道执行机构20包括第一起道执行油缸22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24,该两油缸的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分别与上述底架23相铰接,上述液压控制装置2连接该两油缸,所述两油缸的供油管路间设有一截止阀234。关闭该截止阀234可进行拨道作业。
所述第一起道执行油缸22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24的活塞杆221、241相互铰接,该两油缸的底部与所述底架相铰接,该两个油缸22、24和底架23组成一个三角形。一起道轮224枢设于第一起道执行油缸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活塞杆的铰接处。
上述第一起道执行油缸22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24藉由供管路与液压控制装置2相连接,该供油管路可固定在底架23上,并分别与油缸22、24的供油口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油管路233设置在所述底架23内,如图4A、B所示,该供油管路233沿纵向贯穿于一侧底架23,上述第一起道执行油缸22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24与底架23相铰接的销轴231、232分别与底架23的供油管路233和油缸相连通,请配合参见图3。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控制装置2可采用公知起拨道器的手动液压供油控制装置。亦可为自动控制的液压供油控制装置。
在起道作业时,参见图5,将本实用新型的液压起道器设置在钢轨轨底,将起道轮224顶抵于轨底,操作者利用专用的加力杆,摆动液压控制装置2上的摇臂21,使液压控制装置2产生高压液压油,此时截止阀234为打开状态,该高压液压油经由该控制装置的油道、输油管并通过销轴231、232和供油管路233,分别进入第一起道执行油缸22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24,使两个活塞杆221、241同时向外延伸,由于两个油缸22、24和底架23组成一个三角形,其中由两油缸构成的两条边不断延长,这两条边的交点一定远离第三条边,因此,两个活塞杆的铰接处设置的起道轮224随着活塞杆的不断向外延伸,也就不断的向上移动将钢轨顶起,从而完成起道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起道器,其具有一底架,一起道执行机构与底架相铰接,一液压控制装置与所述起道执行机构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道执行机构包括第一起道执行油缸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该两油缸的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分别与上述底架相铰接,上述液压控制装置连接该两油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起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起道执行油缸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的活塞杆相互铰接,该两油缸的底部与所述底架相铰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起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油缸的供油管路间设有一截止阀。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液压起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起道执行油缸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活塞杆的铰接处枢设有起道轮。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液压起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起道执行油缸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的供油管路固定在底架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起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内设有供油通道,上述第一起道执行油缸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与底架相铰接的销轴分别连接底架供油通道和油缸。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起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起道执行油缸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的供油管路固定在底架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起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内设有供油通道,上述第一起道执行油缸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与底架相铰接的销轴分别连接底架供油通道和油缸。
专利摘要一种液压起道器,具有一底架,一起道执行机构与底架相铰接,一液压控制装置与所述起道执行机构相连接,其中,所述起道执行机构包括第一起道执行油缸和第二起道执行油缸,该两油缸的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分别与上述底架相铰接,上述液压控制装置连接该两油缸。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压起道器,由于两油缸与底架构成一三角形,当起道作业时,通过控制液压控制装置,使两个油缸的活塞杆同时向外延伸,形成三角形的两个边同时加长,两油缸铰接处垂直向上移动将钢轨抬起,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公知的缺陷,在不增加设备体积、重量的情况下,将起道量大幅提高,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E01B29/00GK2644476SQ03270748
公开日2004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4日
发明者张立昌, 张学利, 晋宏智, 徐加刚, 邵晓东, 杜俊民, 牛鸿胜, 高利惠, 邵春玉, 王小春, 柳春生, 杨新华, 李健 申请人:保定铁路工务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