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轨枕木定位打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7203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铁轨枕木定位打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枕木施工定位打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铁轨枕木定位
打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铁路铺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枕木的精确定位,一般先由人工扯皮尺和用石笔在钢轨上多次划线,然后铺轨工人根据画线位置将轨枕固定在铁轨上。采用这种方式,打一次点要弯腰两次以上,工人劳动强度很大,容易疲劳,且打点效率低,制约了铁路施工效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轨枕木定位打点装置,该装置可以极大的降低工
人工作强度,提高效率,实现铁轨枕木定位打点的高效、准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铁轨枕木定位打点装置包括一车体,车体上安装有行走轮、喷墨装置和手杆,所述
行走轮的两端设有与铁轨相配合的轮缘,在支撑行走轮的轴承座上固定有旋转编码器,旋
转编码器的输入轴固定在行走轮的中轴线处,旋转编码器与喷墨装置电连接,喷墨装置的
喷嘴设在车体的侧面。 所述行走轮的行走面设有台阶。 所述喷墨装置,包括由管道连接的墨盒、加压泵、电磁阀、喷嘴,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旋转编码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磁阀连接。[0008] 所述喷墨装置中的墨盒注墨口设有带过滤网的空气滤清器,底部设有放水阀。[0009] 本实用新型通过用手杆推动车体的行走轮沿铁轨行走,其上的轮缘能够保证小车行走不脱轨,当打点装置至于平地上时,轮缘又充当平地行走轮使用,行走轮带台阶的两点接触式行走面有效的增大了实际跨距,能够保证小车可靠的停留在铁轨上,即使在小车倾斜角20度以内都不至于倾翻。 旋转编码器的输入轴随行走轮转动,可以精确检测行走轮转过的角度。[0011] 旋转编码器用于控制喷墨装置准确向铁轨的预设位置喷墨。 安装在墨盒中的加压泵将打点墨汁分别泵送至电磁阀,电磁阀常闭。未打点时,电磁阀将墨汁引回墨盒中,泵卸荷;当电磁阀得电时,电磁阀切换到另一个位置,墨汁被引入到喷嘴的小孔,并以很高的压力和速度喷射到轨腰上,实现打点定位。[001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充分体现在 1.经过特殊设计的带台阶和轮缘的两点接触式行走轮有效的增大了实际跨距,能够可靠的停留在铁轨上,使得打点装置整机重心低,即使在小车倾斜角20度以内都不至于倾翻,两边的轮缘能够保证不脱轨,并且当打点装置至于平地上时,轮缘又充当平地行走轮使用。[0015] 2.如采用高精度(500脉冲/转)的旋转编码器检测行走轮旋转角度,即使在工人快速步行速度(1.5m/s)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铁轨15mm/25m的打点精度,远远低于铁路部门的规定值250mm/25m。 3.采用泵加压、电磁阀控制的小孔喷射打点方式,使得打点精度高,墨点清晰、集中,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控制系统,非常方便控制电磁阀的开启时间,调整墨点的大小。4.墨盒注墨口为一带过滤网的空气滤清器,底部有防水阀,以便加墨和清洗。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铁路枕木施工定位打点的机械化作业,可以极大的降低工人
工作强度,提高效率,实现铁轨枕木定位打点的高效、准确。[0019]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的行走轮和旋转编码编码器安装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点原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点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墨盒内部结构主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墨盒内部结构左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墨盒内部结构顶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墨盒内部结构轴测图。图中,l.车体,2.左轴承座,3.轴承,4.行走轮,401.轮缘,402.台阶,5.铁轨,
6.旋转编码器,601.输入轴,7.导线,8.右轴承座,9.左加压泵,IO.右加压泵,ll.左电磁阀,12.右电磁阀,13.左喷嘴,14.右喷嘴,15.管道,16.墨盒,17.螺钉,IS.墨盒盖板,19.墨线,20.墨点,21.控制器,22.空气滤清器,23.放水管,24.放水阀,25.放水接头,26.管接头,27.垫圈,28.密封圈,29.过渡接头,30.手杆。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铁轨枕木定位打点装置包括一车体l,车体1用螺钉17固定有左、右轴承座2、8,并通过轴承3安装有前后两个行走轮4,行走轮4的两端设有与铁轨5相配合的轮缘401,其行走面的两端设有台阶402 ;旋转编码器6固定于右轴承座8内,旋转编码器6的输入轴601嵌入在行走轮4的中轴线处与行走轮4过盈配合;车体上还设有喷墨装置,包括墨盒16、加压泵9、10、电磁阀11、12、喷嘴13、14,它们通过管道15连接,墨盒16盖板18上的注墨口设有带过滤网的空气滤清器22,底部设有防水阀24 ;喷墨装置还包括控制器21,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7与旋转编码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磁阀11、12连接,喷嘴13、14设在车体1的侧面,车体1的后端设有手杆30。[0030] 本实用新型装置工作时,用手杆30推动车体上的行走轮4沿铁轨行走,带动旋转编码器6的输入轴601转动,旋转编码器6检测行走轮4转过的角度,由旋转编码器6向控制器21输入信号,经控制器21程序处理后,控制左电磁阀11和右电磁阀12按预设间距工作,实现左喷嘴13和右喷嘴14打点作业。由于铁轨5的磨损以及被列车的长期挤压,顶面一般不平整,而行走轮4只通过行走面两端的台阶402与铁轨5的顶面接触,这样有效的增大了行走轮4的跨距,使得小车能够可靠的停留在铁轨5上。当小车置于铁轨5上工作时,行走轮4两端的轮缘401能够有效防止小车脱轨,当小车置于平地上时,行走轮4两端的轮缘401又能够充当行走轮使用,降低工人搬运的劳动强度。 如图2、3、4所示,墨盒16中的左加压泵9和右加压泵10将墨汁19分别泵送至常闭的左电磁阀11和右电磁阀12。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选择左边打点或者右边打点。未打点时,左电磁阀11和右电磁阀12将墨汁19通过管道15引回墨盒16中,左加压泵9和右加压泵10卸荷;当左电磁阀11或右电磁阀12得电时,电磁阀切换换到另一个位置,具有一定压力的墨汁19被引入到通径为0. 5 0. 8mm的左喷嘴13或右喷嘴14的小孔,并以很高的压力和速度喷射到铁轨5的轨腰上,形成清晰可见的圆形墨点20,实现喷墨打点定位。[0032] 如图5、6、7、8所示,墨汁通过带有过滤网的空气滤清器22注入到墨盒16中,放水管23、放水阀24和放水接头25安装在墨盒16底部,用于对墨盒16内部定期进行清洗。左加压泵9和右加压泵10安装在墨盒16底部,将墨汁19通过管道15泵送至管接头26,管接头26通过垫圈27、密封圈28和过渡接头29固定在墨盒16内壁上,再通过管道15分别将墨汁19泵送出去。
权利要求一种铁轨枕木定位打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体,车体上安装有行走轮、喷墨装置和手杆,所述行走轮的两端设有与铁轨相配合的轮缘,在支撑行走轮的轴承座上固定有旋转编码器,旋转编码器的输入轴固定在行走轮的中轴线处,旋转编码器与喷墨装置电连接,喷墨装置的喷嘴设在车体的侧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轨枕木定位打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的行走面设 有台阶。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轨枕木定位打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装置,包括 由管道连接的墨盒、加压泵、电磁阀、喷嘴,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旋转编码 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磁阀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铁轨枕木定位打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装置中的 墨盒注墨口设有带过滤网的空气滤清器,底部设有放水阀。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轨枕木定位打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装置中的墨盒 注墨口设有带过滤网的空气滤清器,底部设有放水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轨枕木定位打点装置,其包括一车体,车体上安装有行走轮、喷墨装置和手杆,所述行走轮的两端设有与铁轨相配合的轮缘,在支撑行走轮的轴承座上固定有旋转编码器,旋转编码器的输入轴固定在行走轮的中轴线处,旋转编码器与喷墨装置电连接,喷墨装置的喷嘴设在车体的侧面。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铁路枕木施工定位打点的机械化作业,可以极大的降低工人工作强度,提高效率,实现铁轨枕木定位打点的高效、准确。
文档编号E01B35/00GK201534944SQ20092006511
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4日
发明者刘姗姗, 张少华, 彭南华, 李敏, 粟文洪, 郭彦蕊, 陈学, 黄运生 申请人:粟文红;郭彦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