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客运站咽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5620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客运专线客运站咽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运专线客运站咽喉。
背景技术
客运专线是通过咽喉进出车场的。咽喉为客运专线进出车场之前的一段区
域,如图l、图2所示,目前咽喉包括进站线1和出站线2,进站线上沿进站方 向依次设有第一道叉3、第二道叉4和第三道叉5和第四道叉6,出站线上沿出 站方向依次设有第八道叉10、第七道叉9、第六道叉8和第五道叉7,第一道叉 3和第五道叉7之间通过第一渡线11连接,第二道叉4和第六道叉8之间通过 第二渡线12连接,第一渡线ll和第二渡线12成正八字形或倒八字形布置设置, 第三道叉5连接第一到发线束13,第四道叉6连接第二到发线束14,第七道叉 9连接第三到发线束15,第八道叉IO连接第四到发线束16。当第一渡线11和 第二渡线12成正八字形时(如图l所示),当第一到发线束13接车时,列车依 次通过第一道叉3、第二道叉4、第三道叉5进入第一到发线束13,此时,第二 到发线束14不能同时发车,因第二到发线束14的发车进路为第四道叉6、第三 道叉5、第二道叉4、第一道叉3、第一渡线ll、第五道叉7,因第二道叉4和 第三道叉5被第一到发线要接的列车占用。两样地,当第一渡线ll和第二渡线 12成倒八字形时(如图2所示),当第四到发线束15接车时,列车依次通过第 一道叉3、第一渡线11、第五道叉7、第六道叉8、第七道叉9和第八道叉10进 入第四到发线束16,此时,第三到发线束15不能同时发车,因第三到发线束15 的发车进路为第七道叉9、第六道叉8和第五道叉7,而第七道叉9、第六道叉8 和第五道叉7被第四到发线要接的列车占用。
由此可知,目前咽喉平行线路偏少,咽喉通过能力受到限制,加之机车走行、 车底出入库、货物列车通过或待避、站内调车等作业的交叉,致使大部分客运站 接发列车能力受咽喉通过能力不足的限制。尤其是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要满足客流大进大出的需要,以及具有列车快进快出能力;在技术设备方面,客运专线普 遍采用动车组,启动快、制动快、转线方便,对信联闭设备及列车运行安全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客运专线普遍采用CTCS-2级及以上标准的列控系统,能够可靠 地传递各种线路和控制信息,较大幅度地縮短了列车追踪时间;列车小编组高密 度,在车站形成密集到发;客运专线车站要处理大量的折返作业,大多数是本线 立折,部分是转线立折。本创作是通过改进我国客运专线客运站咽喉结构来满足 列车高密度、高速度、高正点率、高可靠行性、高运营效率、高折返比例等要求 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高提咽喉通过能力的客运专线客运站咽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客运专线客运站咽喉,它包括进站线和出站线,所述进站线上沿进站方 向依次设有第一道叉、第二道叉和第三道叉和第四道叉,所述出站线上沿出站方 向依次设有第八道叉、第七道叉、第六道叉和第五道叉,所述第一道叉和第五道 叉之间通过第一渡线连接,所述第二道叉和第六道叉之间通过第二渡线连接,所 述第一渡线和第二渡线成八字形,所述第三道叉连接第一到发线束,所述第四道 叉连接第二到发线束,所述第七道叉连接第三到发线束,所述第八道叉连接第四 到发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站线和出站线之间设有第三渡线,所述第三渡线 位于所述第二渡线外端并与所述第二渡线成八字形设置。
所述第一渡线和第二渡线成正八字形,所述第三道叉与第四道叉之间的进站 线上设有第九道叉,所述第六道叉与第七道叉之间的出站线上设有第十道叉,所 述第三渡线连接所述第九道叉和第十道叉。
所述第一渡线和第二渡线成倒八字形,所述第二道叉与第三道叉之间的进站 线上设有第十一道叉,所述第七道叉与第八道叉之间的出站线上设有第十二道 叉,所述第三渡线连接所述第十一道叉和所述第十二道叉。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一种客运专线客运站咽喉,它包括进站线和出站线,进站线上沿进站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道叉、第二道叉和第三道叉和第四道叉,出站线上沿出站方向 依次设有第八道叉、第七道叉、第六道叉和第五道叉,第一道叉和第五道叉之间 通过第一渡线连接,第二道叉和第六道叉之间通过第二渡线连接,第一渡线和第 二渡线成八字形,第三道叉连接第一到发线束,第四道叉连接第二到发线束,第 七道叉连接第三到发线束,第八道叉连接第四到发线束,进站线和出站线之间设 有第三渡线,第三渡线位于第二渡线外端并与第二渡线成八字形设置。第三渡线 的设置,增加了平行进路,使客运站在接车的过程中,多条到发线可同时发车, 提高了客运站接发车能力。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客运专线客运站咽喉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客运专线客运站咽喉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客运专线客运站咽喉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客运专线客运站咽喉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之目的手段,兹附以较佳实施例图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3、图4所示,本发明客运专线客运站咽喉,它包括进站线l和出站线 2,进站线1上沿进站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道叉3、第二道叉4和第三道叉5和第 四道叉6,出站线2上沿出站方向依次设有第八道叉10、第七道叉9、第六道叉 8和第五道叉7,第一道叉3和第五道叉7之间通过第一渡线11连接,第二道叉 4和第六道叉8之间通过第二渡线12连接,第一渡线11和第二渡线12成八字 形,第三道叉5连接第一到发线束13,第四道叉6连接第二到发线束14,第七 道叉9连接第三到发线束15,第八道叉IO连接第四到发线束16,进站线l和出 站线2之间设有第三渡线17,第三渡线17位于第二渡线12的外端并与第二渡 线12成八字形设置。
本发明客运专线客运站咽喉实施例一,其中,第一渡线11和第二渡线12 成正八字形(如图3所示),第三道叉5与第四道叉6之间的进站线1上设有第九道叉18,第六道叉8与第七道叉9之间的出站线l上设有第十道叉19,第三 渡线17连接第九道叉18和第十道叉19。采用本实施例,当第一到发线束13接 车时,列车依次通过第一道叉3、第二道叉4、第三道叉5进入第一到发线束13, 此时,第二到发线束14可以同时发车,因第二到发线束14的发车进路为第四道 叉6、第九道叉18、第三渡线17、第十道叉19、第六道叉8和第五道叉7,与 第一到发线要接的列车所用线路不同,提高了咽喉通过能力。
本发明客运专线客运站咽喉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其中,第一渡线ll 和第二渡线12成倒八字形(如图4所示),第二道叉5与第三道叉6之间的进 站线1上设有第十一道叉20,第七道叉9与第八道叉10之间的出站线2上设有 第十二道叉21,第三渡线17连接第H^—道叉20和第十二道叉21。采用本实施 例,当第四到发线束15接车时,列车依次通过第一道叉3、第二道叉5、第十一 道叉20、第三渡线17、第十一道叉20、第七道叉9进入第四到发线束16,此时, 第三到发线束15可以同时发车,因第三到发线束15的发车进路为第七道叉9、 第六道叉8和第五道叉7,与第四到发线要接的列车所用线路不同,因此提高了 咽喉通过能力。
权利要求1、一种客运专线客运站咽喉,它包括进站线和出站线,所述进站线上沿进站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道叉、第二道叉和第三道叉和第四道叉,所述出站线上沿出站方向依次设有第八道叉、第七道叉、第六道叉和第五道叉,所述第一道叉和第五道叉之间通过第一渡线连接,所述第二道叉和第六道叉之间通过第二渡线连接,所述第一渡线和第二渡线成八字形,所述第三道叉连接第一到发线束,所述第四道叉连接第二到发线束,所述第七道叉连接第三到发线束,所述第八道叉连接第四到发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站线和出站线之间设有第三渡线,所述第三渡线位于所述第二渡线外端并与所述第二渡线成八字形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运专线客运站咽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渡 线和第二渡线成正八字形,所述第三道叉与第四道叉之间的进站线上设有第九道 叉,所述第六道叉与第七道叉之间的出站线上设有第十道叉,所述第三渡线连接 所述第九道叉和第十道叉。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客运专线客运站咽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渡 线和第二渡线成倒八字形,所述第二道叉与第三道叉之间的进站线上设有第十一 道叉,所述第七道叉与第八道叉之间的出站线上设有第十二道叉,所述第三渡线 连接所述第十一道叉和所述第十二道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客运专线客运站咽喉,包括进站线和出站线,进站线上沿进站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道叉、第二道叉和第三道叉和第四道叉,出站线上沿出站方向依次设有第八道叉、第七道叉、第六道叉和第五道叉,第一道叉和第五道叉之间通过第一渡线连接,第二道叉和第六道叉之间通过第二渡线连接,第一渡线和第二渡线成八字形,第三道叉连接第一到发线束,第四道叉连接第二到发线束,第七道叉连接第三到发线束,第八道叉连接第四到发线束,进站线和出站线之间设有第三渡线,第三渡线位于第二渡线外端并与第二渡线成八字形设置。第三渡线的设置,增加了平行进路,使客运站在接车的过程中,多条到发线可同时发车,提高了客运站接发车能力。
文档编号B61B1/00GK201371810SQ200920160659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9日
发明者何华武, 刘启钢, 徐利民, 亮 朱, 博 李, 杜旭升, 旭 杨, 杨文韬, 王相平, 伟 花 申请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