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清洗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629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车清洗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清洗机车的平台,属于机车清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车需要经常进行维护保养,其中对机车外表几乎要每天进行清洗维护。目前机 车外表的清洗维护都是通过人站在专门制作的固定式行走平台上来完成的。现有固定式行 走平台的结构如


图1和图2所示,为了保证安全的机车限界要求,行走平台1 一般都固定设 置在机车100的两侧。由于行走平台1距离机车顶部较远,因此人站在行走平台1上只能 对机车100侧面进行清洗而无法对机车100的顶部进行清洗。这样,维护人员不得不另外 爬上机车100的顶部,站在几米高的车顶上对机车100的顶部的清洗。由于机车100的顶 部无安全固定装置,因此对维护人员来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适合维护人员站立行走以对机车侧面 和顶部均能进行安全有效清洗维护的机车清洗平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车清洗平台,包括固定于机车侧面地面上的带 护栏的行走平台,所述行走平台上安置有带护栏的活动平台,所述活动平台与行走平台形 成移动副,所述活动平台远离机车的一侧与行走平台之间形成空缺区,所述活动平台的底 部距离地面高度大于机车顶部距离地面高度。本实用新型机车清洗平台使用时,维护人员站在行走平台上可对机车的侧面进行 清洗。当需清洗机车顶部时,维护人员先站在行走平台上活动平台与行走平台之间的空缺 区,然后推动活动平台使其沿行走平台向机车顶部移动,一直到活动平台伸出行走平台的 一端搭在机车顶部上后,维护人员再站到活动平台留在行走平台的另一端上并走向机车顶 部,最后维护人员将身上的保险带拴在活动平台一端的护栏上,这样就可以对机车顶部进 行清洗维护了。当清洗维护完毕,维护人员先返回到行走平台上的空缺区,然后拉动活动平 台使其沿行走平台反向移动直至其全部返回到行走平台上。本实用新型的机车清洗平台通过在现有行走平台上加设活动平台,可以使活动平 台相对行走平台移动到机车顶部,最终使维护人员可以安全行走并站立在活动平台并靠近 机车顶部,从而实现对机车顶部进行安全有效地清洗。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活动平台与行走平台形成上、下错开的二层,所述活 动平台的底部与行走平台的顶部形成移动副。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活动平台的宽度大于行走平台的宽度且其长 度小于行走平台的长度,所述活动平台的下方设有一端固定于地面而另一端与活动平台底 部固定的支架。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是所述行走平台上设置有滚道,所述滚道内嵌装 有与活动平台底部联接的滚轮。[0010]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之一是所述滚道是由槽钢制成上部敞开的单滚道,所述滚轮布置于活动平台底部的四角处。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之二是所述滚道是由两根槽钢上、下对合形成的 上、下滚道;所述下滚道内靠近机车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转轴,所述上滚道内远离机车的一端 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滚轮沿朝向机车方向分成前、后滚轮,所述前滚轮套装于第一转轴上 与上滚道抵靠并可绕第一转轴转动,所述后滚轮套装于第二转轴上与下滚道抵靠并可在下 滚道内滚动,所述上滚道与活动平台底部固定,所述下滚道与行走平台顶部固定。上述技术方案的又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滚道靠近机车一端的顶面上装设有压轮机 构,所述压轮机构由压轮和固定块构成,所述固定块固定在行走平台的顶架上,所述压轮通 过第三转轴与固定块铰接。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是所述活动平台的一端加装有连通活动平台与行走平台 上、下二层的扶梯。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是所述活动平台面向机车的一侧设有开门,所述开 门的两边设有搭扣,所述搭扣上挂接链条;所述行走平台和活动平台上均铺设有格栅板; 所述活动平台靠近空缺区的一侧加装有手推杆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机车清洗平台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固定式行走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机车清洗平台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向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机车清洗平台使用状态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机车清洗平台结构示意图。图7是是图6中分解的活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左视图。图9是图7左视图。
图10是图7中B-B向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
图10的正视图。
图12是
图11中C-C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
图1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机车清洗平台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机车清洗平台如图3所示,包括固定于机车100侧面地面上的带护栏 的行走平台1,在行走平台1上安置有带护栏的活动平台2,活动平台2安置于行走平台1 长度方向的一段处,并与行走平台同高度。活动平台2的底部距离地面高度大于机车100 顶部距离地面高度。在活动平台2面向机车100的一侧设有开门4,在开门4两边设有搭扣6,两边的搭扣6上挂接链条5,从而在开门4处形成活动围档。如图4所示,活动平台2远离机车100的一侧与行走平台1之间形成空缺区3。如 图3和图4所示,行走平台1上设置有滚道7,滚道7通常是两条;滚道7内嵌装有与活动平 台2底部联接的滚轮8,滚轮8布置于活动平台2底部的四角处;滚道7由槽钢制成上部敞 开的单滚道。这样,活动平台2可以在行走平台1上移动,从而与行走平台1形成移动副。 行走平台1和活动平台2上均铺设有格栅板9。本实施例的机车清洗平台在使用中,当活动平台2相对行走平台1移动推出后的 状态如图5所示,具体使用过程如前实用新型内容中所述,在此不再赘述。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机车清洗平台结构除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以外所不同的是1)如图6和图7所示,活动平台2与行走平台1形成上、下错开的二层,这样,活 动平台2的底部与行走平台1的顶部形成移动副。在活动平台2的一端加装有连通活动平 台2与行走平台1上、下二层的扶梯10,在活动平台2靠近空缺区3的一侧加装有手推杆架 11。2)如图8所示,活动平台2的宽度大于行走平台1的宽度且其长度小于行走平台 1的长度,活动平台2安置于行走平台1长度方向的一段处,活动平台2的下方设有一端固 定于地面而另一端与活动平台2底部固定的支架12。3)如
图10、
图11和
图12所示,每个滚道7由两根槽钢上、下对合形成的上滚道 7-1、下滚道7-2,上滚道7-1与活动平台底部固定,下滚道7-2与行走平台顶部固定。在上 滚道7-1靠近机车一端的顶面上装设有压轮机构13。4)如
图12、
图13所示,下滚道7-2内靠近机车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转轴14_1,上滚 道7-1内远离机车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转轴14-2。嵌装在每个滚道7内的滚轮8沿朝向机车 方向分成前后滚轮8-1、8-2,前滚轮8-1套装在第一转轴14-1上与上滚道7_1抵靠并可绕 第一转轴14-1转动,后滚轮8-2套装在第二转轴14-2上与下滚道7-2抵靠并可在下滚道 7-2内滚动,上滚道7-1与活动平台2底部固定联接,这样后滚轮8-2通过第二转轴14-2和 上滚道7-1与活动平台2底部联接。使用时,上滚道7-1的一端在后滚轮8-2带动下沿下 滚道7-2向前滚动,而上滚道7-1的另一端则压靠在转动的前滚轮8-1上向前滑动,这样, 上滚道7-1和活动平台2就可以实现朝向机车的来回移动,也就是活动平台2与行走平台1 彼此形成移动副。压轮机构13分别由两个压轮15和两个固定块16构成,固定块16固定 在行走平台1的顶架17上,压轮15通过第三转轴18与固定块16铰接。本实施例机车清洗平台相比实施例一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活动平台2与行走平台1分成上、下二层,这样,在活动平台2推出时,也可 以方便人员通过行走平台1,实现同时清洗机车的侧面和顶部。2)加装的手推杆架11,可以方便人员手握手推杆架11以推拉活动平台2。3)活动平台2可以按需要设计比行走平台1宽且比行走平台1短的尺寸,这样,行 走平台1可以减少宽度,从而节省行走平台1制作和材料的成本。4)滚道7封闭可避免积尘而卡滞;压轮机构13,可以防止该端部的滚道7翘头。5)每个滚道7内的滚轮8分成前后两个,并且一个固定一个滚动,这样可以减少滚 轮8在滚道7内的摩擦力,使活动平台2更容易在行走平台1上移动。[0046]本实施例的机车清洗平台在使用中,当活动平台2相对行走平台1移动推出后的状态如
图14所示,具体使用过程如前实用新型内容中所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机车清洗平台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比如1)活动平台2也可以是沿行走平台1长度方向安置的两个或多个,并安置于行走平台1长度方向的二段或多段 处;2)活动平台2与行走平台1也可以形成其他的移动副;3)压轮机构也可以是由一个或 多个压轮15与一个或多个固定块16构成;4)实施例二中的部分急速特征也可以用于实施 例一种,如手推杆架11 ;5)滚道7也可以是两条以上的多条;等等。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 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机车清洗平台,包括固定于机车侧面地面上的带护栏的行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平台上安置有带护栏的活动平台,所述活动平台与行走平台形成移动副,所述活动平台远离机车的一侧与行走平台之间形成空缺区,所述活动平台的底部距离地面高度大于机车顶部距离地面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车清洗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平台与行走平台形成上、 下错开的二层,所述活动平台的底部与行走平台的顶部形成移动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机车清洗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平台的宽度大于行走平 台的宽度且其长度小于行走平台的长度,所述活动平台的下方设有一端固定于地面而另一 端与活动平台底部固定的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机车清洗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平台上设置有滚道,所述 滚道内嵌装有与活动平台底部联接的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机车清洗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道是由槽钢制成上部敞开 的单滚道,所述滚轮布置于活动平台底部的四角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机车清洗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道是由两根槽钢上、下对合 形成的上、下滚道;所述下滚道内靠近机车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转轴,所述上滚道内远离机车 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滚轮沿朝向机车方向分成前、后滚轮,所述前滚轮套装于第一 转轴上与上滚道抵靠并可绕第一转轴转动,所述后滚轮套装于第二转轴上与下滚道抵靠并 可在下滚道内滚动,所述上滚道与活动平台底部固定,所述下滚道与行走平台顶部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机车清洗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道靠近机车一端的顶面上 装设有压轮机构,所述压轮机构由压轮和固定块构成,所述固定块固定在行走平台的顶架 上,所述压轮通过第三转轴与固定块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机车清洗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平台的一端加装有连通 活动平台与行走平台上、下二层的扶梯。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任一所述机车清洗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平台面向机车 的一侧设有开门,所述开门的两边设有搭扣,所述搭扣上挂接链条;所述行走平台和活动平 台上均铺设有格栅板;所述活动平台靠近空缺区的一侧加装有手推杆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清洗平台,属于机车清洗设备技术领域。该机车清洗平台包括固定于机车侧面地面上的带护栏的行走平台;行走平台上安置有带护栏的活动平台,活动平台与行走平台形成移动副,活动平台远离机车的一侧与行走平台之间形成空缺区,活动平台的底部距离地面高度大于机车顶部距离地面高度。本实用新型的机车清洗平台通过在现有行走平台上加设活动平台,可以使活动平台相对行走平台移动到机车顶部,最终使维护人员可以安全行走并站立在活动平台并靠近机车顶部,从而实现对机车顶部进行安全有效地清洗。
文档编号B61K13/00GK201573676SQ200920284789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8日
发明者刘维平, 成玉海, 李国章, 王中喜, 纪录荣, 陈段龙, 陈永祥, 陶刚 申请人: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