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高纵向载荷的全宽型司机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766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高纵向载荷的全宽型司机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轨车辆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B型城轨车辆车体抗高纵向载荷的全宽型司机室。
背景技术
司机室是地铁车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头车厢的前端。城轨车辆司机室头 部不仅要造型体现时代的气息,城市的风格,设备布置的合理,而且要在事故情况下保障司 机的安全。现有的B型城轨车辆全宽型铝合金司机室结构的最大抗纵向载荷约为800KN,超 过800KN司机室的结构会出现塑性变形,外形就会被受到损坏,因此不宜直接在司机室进 行设备安装和各种设备的布线,需要另外增加相应安装座。此外,在头车厢吸能设置上无较 好的解决办法,一旦发生碰撞,整个司机室都将出现不可修复的损坏,可能对车辆操作人员 甚至车厢内的乘客造成严重伤害,不安全,一般只能在时速80km/h 100km/h状况下使用, 不能满足快速轨道交通的使用要求和安全性要求。中国专利ZL200620069988. 8公开了一种地铁车辆独立式司机室,如图4所示,包 括底板8,装在底板上前两端的角立柱4,角立柱4上端通过主横梁3连接,主横梁3两端后 侧设有侧纵梁1,由此角立柱4和主横梁3构成司机室的前端结构,主横梁3和侧纵梁1构 成司机室头罩,该司机室结构简单,能在一定车速范围内可以保障司机室的安全,但对于车 速在120km/h快速轨道交通环境下的应用,其抗高纵向载荷的能力仍然不强,安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B型城轨车辆全宽型铝合金司机室抗高纵向载荷能力不高,潜在 影响车辆操作人员安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抗高纵向载荷的全宽型司机室, 该司机室可随整车同时承受至少1200KN的纵向压缩载荷而其结构不会发生塑性变形,能 满足快速轨道交通的使用要求和安全性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高纵向载荷的全宽 型司机室,包括底板和固定连接在底板前两端上的角立柱,该角立柱上端连接有由主横梁 与垂直布置在主横梁两端的两根侧纵梁构成的司机室头罩;其结构特点是,两根侧纵梁之 间的还设有至少一根纵梁,且该纵梁一端固接在主横梁上;所述两根角立柱下部之间由前 端横梁连接。藉由此结构,角立柱结构可保证司机室的抗冲击强度,实现车辆车头轮廓造型,实 现司机室顶部结构、侧部结构和前端结构的整体铝合金连续焊接。司机室头罩中的侧纵梁与纵梁采用铝合金型材,结构简单,重量轻,其中纵梁的数 量和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司机室头罩内可安装独立司机室空调和司机室通讯 设备。由角立柱、主横梁和前端横梁构成的全款型司机室前窗形状,可在保证司机室前窗抗冲击强度的同时,使司机室具有开阔的视野。 所述角立柱后侧连接有侧门框,该侧门框的下端固接在底板上,该侧门框的上端 与司机室头罩相连,该侧门框用于安装折页式司机室侧门,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快速改造而 适应各种宽度的车辆,可安装塞拉门、折页门或内藏门。该侧门框为独立模块化设计,便于 生产现场焊接装配。所述前端横梁与底板间设有垂直于底板的前端立柱,该前端横梁与前端立柱组成 的司机室前端结构,可作为独立模块在各种车型中使用,可用于安装司机台和前车灯,承受 司机室前方的压力或冲击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司机室结构能够很好地协调整个 车体的刚度,保证车体结构强度,可承受的纵向压缩承载至少为1200KN,纵向拉伸承载至少 为960KN而司机室结构不会发生塑性变形,能保证地铁列车在120km/h速度下运行时使用安全。另外司机室视野开阔,且可以本司机室为设计原型,衍生出满足全宽型、逃生门 型、梯形车辆断面、鼓型车辆断面以及各种宽度的铝合金司机室结构,外观设计工作量小。 司机室结构实现模块化设计,便于生产装配。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外形图;图2是
图1的正视图;图3是
图1的右视图;图4是现有机车司机室的立体外形图。在图中1-侧纵梁; 2-纵梁;3-主横梁;4-角立柱; 5-前端横梁; 6-前端立柱;7-侧门框; 8-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抗高纵向载荷的全宽型司机室,包括底板8和固定连接在底板8前两端上的 角立柱4,该角立柱4上端连接有由主横梁3与垂直布置在主横梁3两端的两根侧纵梁1构 成的司机室头罩;两根侧纵梁1之间的还设有两根纵梁2,且该纵梁2 —端垂直固接在主横 梁3上。该司机室头罩中的侧纵梁1与纵梁2优选采用铝合金型材,结构简单,重量轻,其中 纵梁2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整个司机室头罩内可安装独立司机室空 调和司机室通讯设备。所述两根角立柱4下部之间由前端横梁5连接,主横梁3、前端横梁 5和角立柱4构成的全款型司机室前窗形状,可在保证司机室前窗抗冲击强度的同时,使得 司机室具有开阔的视野。该前端横梁5与底板8间设有垂直于底板8的两根前端立柱6,藉 由上述结构,可进一步增强司机室的抗纵向载荷的能力。所述两根角立柱4后侧连接有侧 门框7,该侧门框7的下端固接在底板8上,该侧门框7的上端与司机室头罩相连,该侧门框 7用于安装折页式司机室侧门,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快速改造而适应各种宽度的车辆,可安装塞拉门、折页门或内藏门。该侧门框为独立模块化设计,便于生产现场焊接装配。角立柱4的角形结构可保证司机室的抗冲击强度,实现车辆车头的轮廓造型,并可实现司机室顶部结构、侧部结构和前端结构的整体铝合金连续焊接。司机室的所有结构均为模块化设计,便于生产现场焊接装配,采用铝合金材料, 使用氩弧焊工艺连接,整体为流线外形,能够与车体底架、车顶、车体侧墙等结构很好地连 接,可承受的纵向压缩承载至少为1200KN,纵向拉伸承载至少为960KN,即在纵向压缩承载 1200KN,纵向拉伸承960KN的情况下,司机室的结构不会出现塑性变形,外形不会被破坏, 保证地铁列车在120km/h速度下运行时使用安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B型城轨车辆,司机室视野开阔,并可以本司机室为设计原型, 衍生出满足全宽型、逃生门型、梯形车辆断面、鼓型车辆断面以及各种宽度的铝合金司机室 结构。
权利要求一种抗高纵向载荷的全宽型司机室,包括底板(8)和固定连接在底板(8)前两端上的角立柱(4),该角立柱(4)上端连接有由主横梁(3)与垂直布置在主横梁(3)两端的两根侧纵梁(1)构成的司机室头罩;其特征在于,两根侧纵梁(1)之间的还设有至少一根纵梁(2),且该纵梁(2)一端固接在主横梁(3)上;所述两根角立柱(4)下部之间由前端横梁(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高纵向载荷的全宽型司机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立柱(4) 后侧连接有侧门框(7),该侧门框(7)的下端固接在底板(8)上,该侧门框(7)的上端与司机室头罩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高纵向载荷的全宽型司机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横梁 (5)与底板(8)间设有垂直于底板(8)的前端立柱(6),该前端横梁(5)与前端立柱(6)构 成司机室前端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B型城轨车辆车体抗高纵向载荷的全宽型司机室。它包括底板和固定连接在底板前两端上的角立柱,该角立柱上端连接有由主横梁与两根侧纵梁构成的司机室头罩;其结构特点是,两根侧纵梁之间的还设有至少一根纵梁,且该纵梁垂直固接在主横梁上;所述角立柱下部之间由前端横梁连接。本司机室视野开阔,结构能够很好地协调整个车体的刚度,保证车体结构强度,可承受的纵向压缩承载至少为1200KN,纵向拉伸承载至少为960KN,保证地铁列车在120km/h速度下运行时使用安全。
文档编号B61D17/04GK201610138SQ201020107739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3日
发明者刘永强, 林文君, 蒋忠城, 谢红兵 申请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