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开塞拉门约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843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开塞拉门约束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双开塞拉门约束系统,应用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轨道车辆门系统中,双开塞拉门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及城际列车项 目。目前双开塞拉门系统锁闭时,一般情况下每扇门采用三点约束(中间锁闭装置、下档销 约束装置、后档约束装置)。当列车速度达到120km/h以上时,由于列车速度快,会车时压力 大,这种锁闭约束方式不能满足系统更高的强度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双开塞拉门约束系统,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 的缺陷,当列车速度达到120km/h以上时,通过新增加的约束装置的作用,使车门系统更加 安全可靠。新增加的约束装置在列车正常运行过程中与门扇不接触无作用;当列车会车时 门扇因内外压力差受到往车外的压力时,受到新增加的约束装置的约束作用,而阻碍门扇 向外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特征是包括约束点中间锁闭装置、约束点下档销 约束、约束点后档约束装置,其中约束点后档约束装置安装在门体上的门扇后档处,所述 的约束点后档约束装置有N个,N > 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列车正常运行过程中,新增加的约束装置与门扇存在间隙 不接触无作用;当列车会车时门扇因内外压力差受到往车外的压力时,受到新增加的约束 装置的约束作用,而阻碍门扇向外运动。结构简单可靠,可以提高列车运行安全系数。特别 是在高速会车的瞬间,保障了列车车门系统的正常状态。当门扇受到往车外方向的压力时, 门扇与平衡轮轴相接触,阻碍门扇往车外方向运动,从而起到约束作用。

附图1是双开塞拉门约束系统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后档压紧装置与门扇的关系图。图3是后档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中间锁闭装置;2是下档销约束;3是后档约束装置;4是滚轮;5是平衡 轮轴;6是支撑块;7是平衡轮支架;8是门扇。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1,其结构包括约束点中间锁闭装置1、约束点下档销约束2、约束点后档 约束装置3,其中约束点后档约束装置3安装在门体上的门扇后档处,所述的约束点后档约 束装置有N个,N > 2。对照附图2,后档约束装置平衡轮轴5与门扇8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这是正常运行过程中。当门关到位时,滚轮4与门扇8接触,后档约束装起到阻碍门扇绕携门架旋转的作 用,避免因门系统的旋转变形降低密封性;当会车压力较大时,门扇受向外压力,平衡轮轴 5与门扇8之间间隙消除,后档约束装置起到阻止门扇向外拉的作用。对照附图3,其结构是包括平衡轮支架7、支撑块6、滚轮4及平衡轮轴5,其中支撑 块6、滚轮4及平衡轮轴5安装在平衡轮支架7上,平衡轮支架7通过螺钉与车体相连。后档约束装置中的平衡轮轴与门扇安装面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当门扇受到往车外 方向的压力时,门扇安装面与平衡轮轴相接触,阻碍门扇往车外方向运动,从而起到约束作 用。
权利要求1.一种双开塞拉门约束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约束点中间锁闭装置(1)、约束点下档销 约束(2)、约束点后档约束装置(3),其中约束点后档约束装置(3)安装在门体上的门扇后 档处,所述的约束点后档约束装置有N个,N > 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开塞拉门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后档约束装置的结构 包括平衡轮支架、支撑块、滚轮及平衡轮轴,其中支撑块、滚轮及平衡轮轴安装在平衡轮支 架上,平衡轮支架通过螺钉与车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开塞拉门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后档约束装置平衡轮 轴与门扇间有间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应用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双开塞拉门约束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约束点中间锁闭装置(1)、约束点下档销约束(2)、约束点后档约束装置(3),其中约束点后档约束装置(3)安装在门体上的门扇后档处,所述的约束点后档约束装置有N个,N>2。优点在列车正常运行过程中,新增加的约束装置与门扇存在间隙不接触无作用;当列车会车时门扇因内外压力差受到往车外的压力时,受到新增加的约束装置的约束作用,而阻碍门扇向外运动。结构简单可靠,可以提高列车运行安全系数。特别是在高速会车的瞬间,保障了列车车门系统的正常状态。当门扇受到往车外方向的压力时,门扇与平衡轮轴相接触,阻碍门扇往车外方向运动,从而起到约束作用。
文档编号B61D19/02GK201786205SQ20102029291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6日
发明者刘落明, 王辉, 郭丽娜 申请人: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