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1201阅读:1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面轨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厂车间内供运料车行驶的地面轨道。
背景技术
在工厂车间内运送原料或工件的运料车一般多是在地面轨道上运行,该运料车的 车轮是成对存在的,每个车轮包括内侧的运行轮和外侧的限位轮,运行轮和限位轮的轴线 位于同一直线上。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的轨道也是成对存在的,每根轨道为一根设置在 地面凹槽101内的工字钢102,工字钢102顶面与地面等高,工字钢102内侧(靠近另一根 轨道的一侧)与凹槽101内侧壁(靠近另一根轨道的侧壁)抵紧,工字钢102外侧(远离 另一根轨道的一侧)与凹槽101外侧壁(远离另一根轨道的侧壁)之间存在缝隙103 ;每 个车轮的运行轮搁置在工字钢102顶面,而限位轮容置在工字钢102外侧和凹槽101外侧 壁之间的缝隙103内。以上现有技术的地面轨道存在以下缺陷别的车辆如小型推车等往往需要横过地 面轨道,此时,如果地面轨道的工字钢和凹槽之间的缝隙宽度过大,横过地面轨道的车辆的 车轮容易陷入缝隙,即车轮横过地面轨道难度大;如果为了缓解横过地面轨道的车辆轮子 被卡入缝隙的状况而将缝隙的宽度设置得很小,又会导致限位轮厚度较大的原料车在地面 轨道上无法通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保证运料车在地面轨道上顺利通 行同时也能保证别的车辆横过地面轨道方便顺畅的地面轨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地面轨道,它包括成对的两根轨道,每根 轨道为一根容置在地面的凹槽内的第一工字钢,第一工字钢的第一上横板的顶面与地面高 度一致,第一工字钢内侧与凹槽内侧壁紧靠,第一工字钢外侧与凹槽外侧壁之间存在缝隙, 它还包括至少一对缝隙开合装置。每个缝隙开合装置包括一个位于凹槽外侧且与凹槽连通的凹坑和多根容置在凹 坑内且与第一工字钢平行的第二工字钢,凹坑外侧壁上固定有横向的螺杆,每根第二工字 钢上设有供螺杆穿过的通孔,多根第二工字钢并排滑动套合在螺杆上,每两根相邻的第二 工字钢之间存在间隙,间隙远小于第一工字钢外侧与凹槽外侧壁之间的缝隙,螺杆上与每 根第二工字钢的竖板的内侧壁紧靠的位置旋合有紧固螺帽,每两根相邻的第二工字钢竖板 之间设有弹性装置,最内侧的第二工字钢的第二上横板靠紧第一工字钢的第一上横板,该 第二工字钢的第二上横板靠第一工字钢的两个角上设有弧边或斜边。每两根相邻的第二工字钢的竖板之间抵紧有弓形的弹簧片。每根第二工字钢的两个横板的长度相等,每两根相邻的第二工字钢的第二上横板 之间存在间隙。每个缝隙开合装置还包括一个由底板和侧板构成的固定架,固定架的底板和凹坑底面固定,所有的第二工字钢搁置在固定架的底板上,固定架的侧板和凹坑外侧壁固定。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地面轨道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运料车在地面轨道上运行,其运行轮在第一工字钢顶面,其限位轮位于第一工字 钢外侧和凹坑外侧壁之间的缝隙内。当运料车运行至缝隙开合装置位置时,缝隙内的限位 轮与最内侧的第二工字钢的弧边接触,而运料车继续前进,限位轮会向远离轨道的方向推 移弧边,使得若干条并列的第二工字钢从内到外依次向远离第一工字钢的方向运动,这样, 就会使得被最内侧的第二工字钢遮挡住的第一工字钢和凹坑之间缝隙露出,从而保证运料 车在地面轨道上顺利运行。当运料车完全通过缝隙开合装置时,每块第二工字钢又会在弹 簧片的推动下向内运动,直至抵紧在每块工字钢内侧的紧固螺帽上,此时,最内侧的第二工 字钢完全复位,即该第二工字钢与第一工字钢抵紧且第一工字钢和凹坑之间的缝隙被完全 遮挡,这样,横穿地面轨道的各种车辆不会被缝隙卡住,保证了各种车辆横穿地面轨道方便 快捷。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地面轨道的第一工字钢和凹槽之间的缝隙可以设置较大宽 度,以杜绝限位轮厚度较大的运料车在地面轨道上无法通行的弊端,同时,由于缝隙开合装 置的存在,能在车辆横穿地面轨道时遮挡住第一工字钢和凹槽之间的缝隙,保证车辆顺畅 横穿地面轨道。

图1是现有技术的地面轨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已结合标注在背景技术中叙述, 故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中不再赘述)。图2是本实用新型地面轨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地面轨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现有技术地面轨道的零部件101、凹槽,102、工字钢,103、缝隙;本实用新型地面轨道的零部件1、凹槽,2、第一工字钢,2. 1、第一上横板,3、缝隙, 4、缝隙开合装置,5、凹坑,6、第二工字钢,6. 1、竖板,6. 2、第二上横板,7、螺杆,8、间隙,9、紧 固螺帽,10、弧边,11、弹簧片,12、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地面轨道,它包括成对的两根轨道。每根轨道为一根 容置在地面的凹槽1内的第一工字钢2,第一工字钢2的第一上横板2. 1的顶面与地面高度 一致,第一工字钢2内侧与凹槽1内侧壁紧靠,第一工字钢2外侧与凹槽1外侧壁之间存在 缝隙3。它还包括至少一对缝隙开合装置4。每个缝隙开合装置4包括一个位于凹槽1外侧且与凹槽1连通的凹坑5、多根容 置在凹坑5内且与第一工字钢2平行的第二工字钢6以及一个由底板和侧板构成的固定架 12。固定架12的底板和凹坑5底面固定,固定架12的侧板和凹坑5外侧壁固定。凹坑5 外侧壁上固定有横向的螺杆7,每根第二工字钢6上设有供螺杆7穿过的通孔,多根第二工 字钢6并排滑动套合在螺杆7上,所有的第二工字钢6搁置在固定架12的底板上。每两根相邻的第二工字钢6之间存在间隙8,即每根第二工字钢6的两个横板的长度相等,每两根 相邻的第二工字钢6的第二上横板6. 2之间存在间隙8。间隙8远小于第一工字钢2外侧 与凹槽1外侧壁之间的缝隙3。螺杆7上与每根第二工字钢6的竖板6. 1的内侧壁紧靠的 位置旋合有紧固螺帽9。每两根相邻的第二工字钢6竖板6. 1之间设有弹性装置,即每两根 相邻的第二工字钢6的竖板6. 1之间抵紧有弓形的弹簧片11。最内侧的第二工字钢6的第 二上横板6. 2靠紧第一工字钢2的第一上横板2. 1,该第二工字钢6的第二上横板6. 2靠第 一工字钢2的两个角上设有弧边10。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 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如最内侧的第二工字钢 6的第二上横板6. 2靠第一工字钢2的两个角上也可以设有斜边;每两根相邻的第二工字 钢6竖板6. 1之间设有弹性装置也可以采用弹簧;每根第二工字钢6的的第二上横板6. 2 可以长于下横板,每两根相邻的第二工字钢6的第二上横板6. 2之间存在间隙8 ;等。凡在 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地面轨道,它包括成对的两根轨道,每根轨道为一根容置在地面的凹槽(1)内 的第一工字钢O),第一工字钢O)的第一上横板(2. 1)的顶面与地面高度一致,第一工字 钢O)内侧与凹槽(1)内侧壁紧靠,第一工字钢⑵外侧与凹槽⑴外侧壁之间存在缝隙 (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至少一对缝隙开合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轨道,其特征在于每个缝隙开合装置(4)包括一个位 于凹槽(1)外侧且与凹槽(1)连通的凹坑(5)和多根容置在凹坑(5)内且与第一工字钢 (2)平行的第二工字钢(6),凹坑( 外侧壁上固定有横向的螺杆(7),每根第二工字钢(6) 上设有供螺杆(7)穿过的通孔,多根第二工字钢(6)并排滑动套合在螺杆(7)上,每两根相 邻的第二工字钢(6)之间存在间隙(8),间隙⑶远小于第一工字钢(2)外侧与凹槽⑴外 侧壁之间的缝隙(3),螺杆(7)上与每根第二工字钢(6)的竖板(6. 1)的内侧壁紧靠的位置 旋合有紧固螺帽(9),每两根相邻的第二工字钢(6)竖板(6. 1)之间设有弹性装置,最内侧 的第二工字钢(6)的第二上横板(6. 2)靠紧第一工字钢( 的第一上横板(2. 1),该第二工 字钢(6)的第二上横板(6. 2)靠第一工字钢O)的两个角上设有弧边(10)或斜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轨道,其特征在于每两根相邻的第二工字钢(6)的竖 板(6. 1)之间抵紧有弓形的弹簧片(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轨道,其特征在于每根第二工字钢(6)的两个横板的 长度相等,每两根相邻的第二工字钢(6)的第二上横板(6.2)之间存在间隙(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轨道,其特征在于每个缝隙开合装置(4)还包括一个 由底板和侧板构成的固定架(12),固定架(1 的底板和凹坑( 底面固定,所有的第二工 字钢(6)搁置在固定架(1 的底板上,固定架(1 的侧板和凹坑( 外侧壁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面轨道,它包括成对的两根轨道,每根轨道为一根容置在地面的凹槽(1)内的第一工字钢(2),第一工字钢(2)的第一上横板(2.1)的顶面与地面高度一致,第一工字钢(2)内侧与凹槽(1)内侧壁紧靠,第一工字钢(2)外侧与凹槽(1)外侧壁之间存在缝隙,它还包括至少一对缝隙开合装置(4)。该地面轨道既能保证运料车在地面轨道上顺利通行同时也能保证别的车辆横过地面轨道方便顺畅。
文档编号E01B2/00GK201873905SQ201020594849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31日
发明者包志明, 陆颂荫 申请人:宁波甬嘉恒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