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箱双层安装吊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9487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齿轮箱双层安装吊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车辆齿轮箱安装吊杆的结构改进,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运行于干线铁路的轨道车辆时速已达380公里及以上,因而对于动力系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设计与使用性能要求。现有轨道车辆采用的直线电机转向架,其齿轮箱通常套设于车轴处并通过吊杆悬挂于转向架构架。由于齿轮箱位于转向架构架的下方,垂向距离地面与轨道较近。当车辆高速运行于轨道上时,车下形成较大的空气负压区而引起砂石向上飞溅。包括齿轮箱安装吊杆在内的车下设备易于遭受所行驶轮轨表面飞石的击打。安装吊杆是承受齿轮箱悬挂结构各种载荷的关键部件,一旦吊杆遭受飞石的磕碰与击打而导致杆体发生裂纹或断裂现象,即会引起齿轮箱连接故障而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引起齿轮箱的倾斜与脱落,从而引起车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轮箱双层安装吊杆,其设计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采取内、外双层结构的杆体,内部吊杆用于承受齿轮箱的各种载荷,外层筒壁用于防护内层吊杆免遭外界磕碰与击打,从而有效地保证内层吊杆不会发生裂纹甚至突然断裂的事故,保证齿轮箱的正常工作和行车安全。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齿轮箱双层安装吊杆主要包括有杆体、两组垫片和螺母。吊杆的顶端通过一组垫片和螺母连接于转向架构架,吊杆的底端通过另一组垫片和螺母连接于齿轮箱安装座。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杆体具有内层吊杆和外层筒壁嵌套的双层结构。如上述基本方案特征,齿轮箱安装吊杆具有双层结构,外层薄壁式的筒壁可起到防护内层吊杆免遭飞石磕碰或击打的作用,从而保证内层吊杆安全地承载齿轮箱的各种载荷。为降低吊杆自身重量而有利于轻量化设计,外层筒壁设置在两组垫片的垂向之间。为提高承载齿轮箱各种载荷的稳定性,所述的内层吊杆具有实心的杆体结构。综上内容,所述齿轮箱双层安装吊杆具有的优点是1、在稳定性承受齿轮箱各种载荷的前提下,通过外层筒壁防护内层吊杆免遭外界磕碰与击打,从而有效地保证内层吊杆。2、在实现安全防护的基础上,齿轮箱能够正常地工作并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现结合以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图1是所述齿轮箱双层安装吊杆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垫片2,螺母3,转向架构架4,齿轮箱安装座5,内层吊杆11,外层筒壁 1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的齿轮箱双层安装吊杆,包括有内层吊杆11和外层筒壁12嵌套构成的双层杆体结构。吊杆的顶端通过一组垫片2和螺母3连接于转向架构架4,吊杆的底端通过另一组垫片2和螺母3连接于齿轮箱安装座5。外层筒壁12设置在两组垫片2的垂向之间,内层吊杆11具有实心的杆体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齿轮箱双层安装吊杆,包括有杆体、两组垫片( 和螺母(3),吊杆的顶端通过一组垫片( 和螺母C3)连接于转向架构架G),吊杆的底端通过另一组垫片( 和螺母 (3)连接于齿轮箱安装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体,具有内层吊杆(11)和外层筒壁(1 嵌套的双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双层安装吊杆,其特征在于外层筒壁(1 设置在两组垫片(2)的垂向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轮箱双层安装吊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吊杆 (11)具有实心的杆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轮箱双层安装吊杆,采取内、外双层结构的杆体,内部吊杆用于承受齿轮箱的各种载荷,外层筒壁用于防护内层吊杆免遭外界磕碰与击打,从而有效地保证内层吊杆不会发生裂纹甚至突然断裂的事故,保证齿轮箱的正常工作和行车安全。齿轮箱双层安装吊杆包括有杆体、两组垫片和螺母。吊杆的顶端通过一组垫片和螺母连接于转向架构架,吊杆的底端通过另一组垫片和螺母连接于齿轮箱安装座。杆体具有内层吊杆和外层筒壁嵌套的双层结构。外层薄壁式的筒壁可起到防护内层吊杆免遭飞石磕碰或击打的作用,从而保证内层吊杆安全地承载齿轮箱的各种载荷。
文档编号B61F5/26GK202106984SQ20112014960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1日
发明者周平宇, 宋晓文, 张朝前, 林强波, 龚明 申请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铁道部运输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