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的附属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3214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列车的附属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机械技术领域,更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列车上的附属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技术的发展,出于自动化的需求,有时需要在列车顶部安装某些设备,如用于检测某些电子设施或设备(如接触网、受电弓等)的监测设备,这些设备本文称之为列车的附属设备。现有技术中,这些附属设备一般与列车的车厢顶板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即在该附属设备及列车的车厢顶板上相应位置钻若干螺栓孔,通过螺母和螺栓配合进行固定。实用新型人经过多次研究和实验,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I、需要根据安装位置,在车厢顶板相应位置钻孔或焊接,对车厢顶板造成一定的破坏,可能会影响行车安全;2、安装过程需要包括钻孔或焊接步骤,程序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的附属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根据设备的安装位置进行钻孔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列车的附属设备,包括主体及安装件,其中所述安装件连接所述主体与列车车厢顶板上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所述车厢顶板上用于安装某节高压线缆保护钢管的螺栓孔。优选的,上述设备中,所述安装孔还包括位于临近受电弓的导流罩末端的螺栓孔。优选的,上述设备中,所述主体包括多个实体部件,各实体部件通过所述安装件与一个或多个所述螺栓孔固定相连。优选的,上述设备中,所述主体包括通过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各个螺栓孔相连的外壳,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壁上的实体部件。优选的,上述设备中,所述主体包括连接所述安装件的中间件及连接所述中间件的实体部件。优选的,上述设备中,所述主体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覆盖所述中间件和实体部件且与所述中间件固定连接。优选的,上述设备中,所述中间件为覆盖所述实体部件及所述某节高压线缆保护钢管被拆卸后裸露的高压线缆的壳体。优选的,上述设备中,所述中间件为覆盖于所述某节高压线缆保护钢管被卸后裸露的高压线缆上方的支架。优选的,上述设备中,所述中间件为覆盖于所述某节高压线缆保护钢管上方的支架。[0019]优选的,上述设备中,所述实体部件包括安装于所述中间件上的云台、设置于所述云台上的相机及相关配套部件。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了列车车厢既有的用于安装高压线缆保护钢管的螺栓孔,无需钻孔或焊接即可实现附属设备在列车的车厢顶板的固定,从而避免对车厢顶板造成破坏,并且,与现有安装方式相比由于省略钻孔或焊接步骤而使安装程序简约。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附属设备可设置在列车的车厢顶板外侧、高压线缆保护钢管沿线的任意位置,例如可设置在邻接导流罩的那一节保护钢管所在位置,在利用安装该保护钢管的螺栓孔之外,还可利用导流罩上的部分螺栓孔,由于增加了螺栓孔的数量,提高了设备的安装稳固程度。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列车的附属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附属设备的主体部分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附属设备的主体部分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附属设备的主体部分中实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附属设备的主体部分中,外壳的主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附属设备的主体部分中,外壳的侧视图;图7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外几种实施例提供的附属设备的主体部分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附属设备的主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附属设备可利用列车的车厢顶板既有的安装孔进行安装和固定,而无需另外再进行钻孔或焊接,结构巧妙、简单,避免钻孔或焊接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当前列车的车顶外侧(即车厢顶板外侧)一般设有保护高压线缆的保护钢管,所述保护钢管通过支座与列车的车厢顶板固定连接,所述支座直接焊接于列车的车厢顶板外侦U,其上设有用于安装保护钢管的螺栓孔。本实用新型借助上述结构,选择一节或几节保护钢管(具体节数可根据附属设备所需要的空间确定,一般来说,一节钢管的长度即可满足要求),利用其螺栓孔将附属设备固定于列车的车厢顶板外侧。[00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列车的附属设备可以由主体部分和安装件组成,安装件用于将所述主体部分与所述列车的车厢顶板的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附属设备可根据需要安装于列车的车厢顶板外侧、高压线缆保护钢管沿线上的任意位置,例如邻近导流罩的位置或其他位置。所述附属设备的一种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主体部分11和安装件12 (图中未示出),所述主体部分11上设有安装孔13,与列车车厢顶板上原本用于安装高压线缆保护钢管的螺栓孔相对应。具体的,所述安装件12可以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13和对应所述安装孔的螺栓孔,并通过螺母拧紧,实现所述主体部分11和列车的车厢顶板的固定连接。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例如铆接或者卡接,本文对具体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只要是能够利用原本用于安装保护钢管的螺栓孔实现主体部分与车厢顶板固定连接即可。所述附属设备的另一种结构中,多个所述安装孔13中包括两种安装孔,其中一种是与列车车厢顶板上原本用于安装高压线缆保护钢管的螺栓孔相对应的安装孔,另一种是与列车车厢顶板上邻近导流罩末端的螺栓孔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附属设备的所述主体部分11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只包括实体部件,即所述实体部件直接与车厢顶板的螺栓孔通过安装件12连接;也可以同时包括连接安装件12的中间件和连接所述中间件的实体部件,即实体部件不与车厢顶板直接相连,而是通过中间件连接,这种结构形式中,实体部件的数量可以不受车厢顶板的螺栓孔数量的限制。而所述中间件,可以是架设于高压线缆上方以覆盖所述高压线缆的支架,其上设置所述实体部件,也可以是所述附属设备的外壳,所述实体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附属设备可以拆卸安装某节保护钢管的螺栓,利用留出的螺栓孔进行安装,所述附属设备直接架设于所述保护钢管上方,并通过所述留出的螺栓孔与所述保护钢管、支座固定连接。也可以是,直接替换某节保护钢管的位置,即拆卸某节保护钢管,利用留出的螺栓孔安装所述附属设备,此时,所述附属设备一方面实现附加功能,另一方面也起到保护高压线缆的作用。本文中,所述附属设备中的实体部件可配置为各种不同的功能部件,下面以所述附属设备为受电弓监测设备(即附属设备中的实体部件配置为扫描受电弓图像以判断受电弓是否出现故障的监测部件)为例,对本文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例一所述附属设备为受电弓监测设备,其主体部分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支架21、实体部件22和外壳23,其中所述支架21架设于高压线缆上方,其上设有安装孔,如图3所示,包括与拆卸保护钢管后支座上留下的螺栓孔位置对应的安装孔211,以及与导流罩末端螺栓孔对应的安装孔 212。将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和安装孔并配合螺母拧紧即可将所述支架21固定于车厢顶板外侧。所述支架21在安装于车厢顶板后,与车厢顶板构成对所述拆卸的保护钢管对应的一段高压线缆的完全包覆。并且,所述支架21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实体部件的通孔213,及用于安装外壳23的安装孔214。所述实体部件22包括相机、云台及相关配套部件,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距离导流罩从近到远依次排列的相机221、云台222、电池223、电源控制板224、核心处理板225、控制板226和无线模块227,这些部件均通过所述支架21上的安装孔安装于所述支架21上。所述外壳23套设在所述实体部件22和支架21外侧,且与支架21固定连接,如图5和图6所示,其距离导流罩较远的一端的端面设有可容纳高压线缆的空隙231,并且,两侧侧面上设有与上述安装孔214位置对应的安装孔232。还可以同时设有与导流罩末端螺栓孔对应的安装孔233,如图7所示,也就是说,所述外壳23可同时与支架21和导流罩连接,也可仅与导流罩连接。此外,其上对应相机的拍摄视角(拍摄受电弓的视角)上可以开设有玻璃窗口 234,方便相机摄取受电弓图像,同时可以保护相机免受风雨侵袭,如图8所示。在某些实例中,所述外壳一侧侧面对应电池223位置开设有可锁紧密封的盖子235,方便操作人员更换电池,如图9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例中,所述支架21由两块垂直于车厢顶板的侧板及一块平行于所述车厢顶板的顶板构成,上述安装实体部件22的通孔即设置在所述顶板上,而安装外壳23的安装孔则设置在侧板上。但是,本文并不限定所述支架21的形状,只要是其能够将一段高压线缆覆盖并且能够固定实体部件即可,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1的顶板的横截面呈圆弧状,相应的,安装其上的实体部件的底部也呈与所述支架21的顶板相适配的圆弧状,如此同样可实现固定实体部件且保护高压线缆。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例子中,所述支架21上不一定需要设置通孔,只要是能够实现将实体部件安装固定即可,例如也可以通过滑槽或卡槽与实体部件相连接,针对某些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形式的实体部件,还可以通过打铆柱方式固定。另外,本实例中,图3示出的实体部件22的结构仅是实体部件22的一种具体形式而已,其中的相关配套部件可根据需求进行删减或增加,例如,在某些实例中,可以省略所述无线模块,增加通信电缆接口。实例二所述附属设备为受电弓监测设备,其主体部分包括各个实体部件,各个部件直接通过邻近导流罩的保护钢管的支座上的螺栓孔安装,图10示出了一种例子,该例子中实体部件仅包括相机和云台,在其他例子中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相应部件(如电池、电源控制板、核心处理板、控制板和无线模块等),图中示出,相机221和云台222均安装在拆除保护钢管后的支座上。此结构在实体部件不多时比较适用,无需支架或者壳体作为中间件,结构简约,安装方便。实例三所述附属设备为受电弓监测设备,由外壳与实体部件组成,其中,其外壳直接与车厢顶板的安装保护钢管的螺栓孔和/或导流罩末端的螺栓孔相连,所述实体部件则安装在所述外壳内壁。具体的,可在所述外壳侧壁或顶板上设置固定实体部件的安装部件(如螺栓孔或滑槽)。可以看出,本实例中,所述外壳一方面可具有壳体本身的防护作用,还具有如实例一所述支架的中间连接作用。[0055]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巧妙地利用了列车车厢既有的用于安装高压线缆保护钢管的螺栓孔和/或导流罩末端的螺栓孔,无需钻孔或焊接即可实现附属设备在列车的车厢顶板的固定,从而避免对车厢顶板造成破坏,并且,与现有安装方式相比由于省略钻孔或焊接步骤而使安装程序简约。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可相互补充,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另外,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
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 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列车的附属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及安装件,其中 所述安装件连接所述主体与列车车厢顶板上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所述车厢顶板上用于安装某节高压线缆保护钢管的螺栓孔。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附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还包括位于临近受电弓的导流罩末端的螺栓孔。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附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多个实体部件,各实 部件通过所述安装件与一个或多个所述螺栓孔固定相连。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附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通过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各个螺栓孔相连的外壳,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壁上的实体部件。
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附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连接所述安装件的中间件及连接所述中间件的实体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附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覆盖所述中间件和实体部件且与所述中间件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附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为覆盖所述实体部件及所述某节高压线缆保护钢管被拆卸后裸露的高压线缆的壳体。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附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为覆盖于所述某节高压线缆保护钢管被卸后裸露的高压线缆上方的支架。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附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为覆盖于所述某节高压线缆保护钢管上方的支架。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附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部件包括安装于所述中间件上的云台、设置于所述云台上的相机及相关配套部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列车的附属设备,包括主体及安装件,其中所述安装件连接所述主体与列车车厢顶板上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包括所述车厢顶板上用于安装某节高压线缆保护钢管的螺栓孔。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了列车车厢既有的用于安装高压线缆保护钢管的螺栓孔,无需钻孔或焊接即可实现附属设备在列车的车厢顶板的固定,从而避免对车厢顶板造成破坏,并且,与现有安装方式相比由于省略钻孔或焊接步骤而使安装程序简约。
文档编号B61D49/00GK202593538SQ20122019704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4日
发明者刘冶, 王新宇, 袁宁, 詹志文, 刘碧汉, 吴冬华, 胡学永, 吴乐华, 李骏, 刘耀华, 郑煜, 贾步超, 蔡恒之, 李亮 申请人:北京华兴致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南昌铁路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