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325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模具,包括边模板,还包括设于所述边模板上用于形成整体道床混凝土表面倒角的倒角模板,并且所述倒角模板可沿所述边模板的纵向运动及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模具,通过在原有的边模板上增设可沿边模板的纵向运动及在特定位置牢固定位的倒角模板,浇筑后自然形成具有倒角的整体道床,很好地解决了由于施工的不平整造成的整体道床倒角线性差和高度不顺的问题,并且施工过程简单,避免了施工完成后对混凝土倒角的二次修补,既节约了劳动力,又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专利说明】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铁路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时使用的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整体道床是由混凝土整体灌筑而成的道床,道床内可预埋木枕、混凝土枕或混凝土短枕,也可在混凝土整体道床上直接安装扣件、弹性垫层和钢轨,又称为整体轨道。随着高速铁路及普通铁路对道床的维护要求更高,在设计过程中整体道床的实用性和利于维护的好处体现的更突出,在整体道床的设计上,也更趋向于合理和实用。现在很多整体道床在设计时,在混凝土的表面两个棱角位置设置成倒角出现得越来越多,目前对于如何施做这种混凝土顶面的倒角和标高控制上可引用的方法很少。通过对现场施工的分析及调研可以发现,在施工过程中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容易控制这种倒角线性,二是不容易控制这种倒角的高度(原先浇筑的仰拱填充混凝土底板的不平整造成)。造成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对该处进行修补。
[000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模具进行改进,使其在浇筑成型时能够形成线性良好的倒角,并且便于控制倒角的高度,以减少混凝土成型后的二次修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效、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模具,其在浇筑成型时能够形成线性良好的倒角,并且便于控制倒角的高度,以减少混凝土成型后的二次修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效、降低成本。
[0005]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模具,包括边模板,还包括设于所述边模板上用于形成整体道床混凝土表面倒角的倒角模板,并且所述倒角模板可沿所述边模板的纵向运动及固定。
[0006]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模具还包括至少两块沿所述边模板的横向设置用于固定所述倒角模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呈“L”形且包括一体成型的横板和纵板,所述横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紧固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将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边模板上,所述纵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倒角模板连接且使得所述倒角模板沿所述边模板纵向运动的连接结构。
[0007]进一步,所述倒角模板设于所述边模板的内侧且包括角板及立板,所述角板沿所述边模板的横向平行设置,所述立板与所述支撑板配合设置用于将所述角板及纵板连接在一起。
[0008]进一步,所述连接结构为沿所述纵板的纵向设置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至少设置两个,所述立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配合连接的第三连接孔,第二紧固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及第三连接孔将所述立板及纵板连接在一起。[0009]进一步,相邻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的间距相同。
[0010]进一步,所述角板具有30° -60°的成角范围。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及第三连接孔均为螺孔,所述第一紧固件及第二紧固件均为螺栓。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模具,通过在原有的边模板上增设可沿边模板的纵向运动及在特定位置牢固定位的倒角模板,浇筑后自然形成具有倒角的整体道床,很好地解决了由于施工的不平整造成的整体道床倒角线性差和高度不顺的问题,并且施工过程简单,避免了施工完成后对混凝土倒角的二次修补,既节约了劳动力,又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侧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面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模具,包括边模板1,还包括设于所述边模板I上用于形成整体道床混凝土表面倒角的倒角模板,并且所述倒角模板可沿所述边模板I的纵向运动及固定;边模板I即现有的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封边模板,用于形成整体道床的整体基础形状;倒角模板既可以牢固定位在边模板I的某一位置,也可以在需要形成不同高度的整体道床时调整其与边模板I的相对位置;通过在原有的边模板I上增设可沿边模板I的纵向运动及在特定位置牢固定位的倒角模板,浇筑后自然形成具有倒角的整体道床,很好地解决了由于施工的不平整造成的整体道床倒角线性差和高度不顺的问题,并且施工过程简单,避免了施工完成后对混凝土倒角的二次修补,既节约了劳动力,又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0017]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模具还包括至少两块沿所述边模板I的横向设置用于固定所述倒角模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呈“L”形且包括一体成型的横板32和纵板31,所述横板32上设有第一连接孔6,第一紧固件4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6将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边模板I上,所述纵板31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倒角模板连接且使得所述倒角模板沿所述边模板I纵向运动的连接结构;边模板I为现有较为成熟的结构,为了便于倒角模板与现有边模板I的连接,通过沿边模板I的横向增设支撑板有利于增强本模具的适用广度;支撑板作为中间连接部件,其横板32与边模板I连接、纵板31与倒角模板连接,一体成型的结构有利于增强支撑板的结构强度;连接结构既可以是长槽,也可以是多个通孔的组合,只要便于倒角模板的固定和运动即可。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倒角模板设于所述边模板I的内侧且包括角板22及立板21,所述角板22沿所述边模板I的横向平行设置,所述立板21与所述支撑板配合设置用于将所述角板22及纵板31连接在一起;内侧即朝向整体道床成型的一侧;角板22用于形成倒角,立板21则用于吊挂角板22并调整角板22的高度;角板22及立板21既可以是两个独立的部件,也可以一体成型;角板22横向平行,保证整体道床的倒角线性;立板21与支撑板在数量及结构上互相配合,形成一对一的连接,使角板22牢固定位。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为沿所述纵板31的纵向设置的第二连接孔7,所述第二连接孔7至少设置两个,所述立板21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孔7配合连接的第三连接孔(图中未示出),第二紧固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7及第三连接孔将所述立板21及纵板31连接在一起;利用通孔进行定位,准确且牢固度高;第三连接孔仅设置一个即可,通过第三连接孔与不同位置的第二连接孔7配合连接,可以调整倒角模板与边模板I的相对位置,改变倒角模板的高度以便于控制整体道床倒角的高度。
[0020]本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第二连接孔7之间的间距相同;第二连接孔7的孔心位于同一直线,相邻孔心之间的距离相同,以形成等差的多级调整结构,使高度控制更可控。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角板22具有30° -60°的成角范围;成角范围即所形成的倒角的角度;如图2所示,角板22的成形端与水平面具有夹角α,夹角α决定了整体道床混凝土表面倒角的角度;通过设计具有不同夹角α的角板22即可浇筑出各种角度的倒角;夹角α优选为45°,其适用范围最广。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6、第二连接孔7及第三连接孔均为螺孔,所述第一紧固件4及第二紧固件均为螺栓;便于成型,且部件的来源广泛,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002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模具,包括边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边模板上用于形成整体道床混凝土表面倒角的倒角模板,并且所述倒角模板可沿所述边模板的纵向运动及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块沿所述边模板的横向设置用于固定所述倒角模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呈“L”形且包括一体成型的横板和纵板,所述横板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紧固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将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边模板上,所述纵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倒角模板连接且使得所述倒角模板沿所述边模板纵向运动的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模板设于所述边模板的内侧且包括角板及立板,所述角板沿所述边模板的横向平行设置,所述立板与所述支撑板配合设置用于将所述角板及纵板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沿所述纵板的纵向设置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至少设置两个,所述立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配合连接的第三连接孔,第二紧固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及第三连接孔将所述立板及纵板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的间距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板具有30° -60°的成角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体道床混凝土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及第三连接孔均为螺孔,所述第一紧固件及第二紧固件均为螺栓。
【文档编号】E01B29/00GK203716012SQ201420093365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日
【发明者】余佳银 申请人: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