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识别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82184阅读:3927来源:国知局
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识别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铁道信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转辙机是铁路提速、重载、客运专线等道岔转换的主要设备,是确保铁路运输行车安全和效率的关键设备;其中,包含电液转辙机的液压道岔在我国铁路系统中的道岔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应用,以由太原电务器材厂所生产的ZY(J)7型电液转辙机的应用较为突出。

目前在我国铁路应用识别系统完成对转辙机的工作曲线分析以识别道岔的道岔启动、转换和密贴三个道岔工作状态;更具体地,现有技术中均是采用道岔启动、转换和密贴三个工作状态下的功率值分别与对应的三个固定标准值进行比较的方法。由于三个工作状态所分别对应的固定标准值分别对应是唯一且固定不变的,针对全站场或全干线的每一组道岔转换状态都以此固定标准值为判断标准,导致存在缺陷:其一,没有考虑到每组道岔的特定因素,不能正确地反映每组道岔现场真实工作状态;其二,不能准确发现道岔潜在隐患,对道岔定反位走车不平衡、新安装道岔、更换单根或两根尖轨、经过工务整治、存在问题道岔等错报、漏报率极高;致使所获取的工作状态功率值对于现场工作维护失去指导意义。

由此,一种能够精确识别道岔的实时道岔动作的技术方案是目前业界的热门研究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技术问题是本发明人在实践本发明的过程中所发现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精确识别道岔的实时道岔动作的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识别方法及系统,用以至少解决背景技术中所阐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并解析道岔的历史道岔动作功率曲线,确定上述道岔在历史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历史有效道岔动作功率曲线;

基于上述历史有效道岔动作功率曲线合成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

获取当前道岔动作所对应的实际道岔动作功率曲线,并利用所述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识别所述实际道岔动作功率曲线。

优选地,该道岔动作功率曲线指示该道岔的道岔反位转动或道岔定位转动,该道岔反位转动和道岔定位转动分别具有相应的道岔锁闭零值,以及该道岔为包含电液转辙机的液压道岔,上述历史有效道岔动作功率曲线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并解析历史道岔动作功率曲线,确定上述历史道岔动作功率曲线的历史曲线峰值;确定在上述道岔处于上述历史道岔动作功率曲线所指示的道岔锁闭零值时所对应的功率为标准溢流值;以及当所确定的上述历史曲线峰值相对于上述标准溢流值的比例小于一定阈值比例时,确定该历史曲线峰值所对应的历史道岔动作功率曲线为上述道岔在历史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历史有效道岔动作功率曲线。

优选地,上述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为适于更新的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其中上述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的更新包括以下步骤:定期或不定期获取上述道岔在历史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历史有效道岔功率曲线;基于定期或不定期所获取的历史有效道岔功率曲线重新合成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以更新上述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

优选地,上述利用所述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识别实际道岔动作功率曲线包括:至少将上述实际道岔动作功率曲线和上述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进行对比,以确定上述道岔动作的道岔动作特征,其中上述道岔动作特征选自以下一者或多者:道岔尖轨反弹、斥离轨卡阻、道岔解锁力、道岔转换阻力、道岔密贴力、道岔转换阻力、道岔转换时间。

优选地,上述至少将上述道岔动作实际功率曲线和上述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进行对比包括:将上述道岔动作功率校准曲线与上述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连同一定的道岔分析参数一并进行对比,以确定上述道岔的道岔动作特征,其中上述道岔分析参数选自以下一者或多者:上述实际道岔动作功率曲线所对应的标准溢流值、将上述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的分时幅值按比例放大所形成的上包络线、上述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所对应的道岔动作时间。

优选地,上述一定阈值比例为90%。

优选地,上述道岔动作功率曲线包含道岔反位转动功率曲线和定位转动功率曲线。

优选地,上述道岔的工作状态至少包含以下一者:道岔启动工作状态、道岔转换工作状态和道岔密贴工作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识别系统,该系统包括:

有效道岔曲线确定单元,用于获取并解析道岔的历史道岔动作功率曲线,确定上述道岔在历史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历史有效道岔动作功率曲线;

基准道岔曲线确定单元,用于基于上述历史有效道岔动作功率曲线合成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

实际道岔曲线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道岔动作所对应的实际道岔动作功率曲线;

道岔曲线校准单元,用于利用上述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识别上述实际道岔动作功率曲线。

优选地,上述道岔曲线校准单元用于至少将上述实际道岔动作功率曲线和上述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进行对比,以确定上述道岔动作的道岔动作特征,其中上述道岔动作特征选自以下一者或多者:道岔尖轨反弹、斥离轨卡阻、道岔解锁力、道岔转换阻力、道岔密贴力、道岔转换阻力、道岔转换时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针对道岔的历史正常工作状态下的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进行分析,以形成对应于该道岔正常工作规律的道岔动作功率基准曲线,并利用该道岔动作功率基准曲线作为参考标准确定道岔的道岔动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所有道岔均采用统一且固定的标准值以判断道岔动作,本发明技术方案由于综合考虑了不同道岔的实际正常工作状态而能够保障以该道岔动作功率基准曲线为标准所确定的道岔动作的高精确度,能够对现场工作维护产生较好的指导意义。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的是适于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架构图;

图2示出的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道岔动作功率基准曲线合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的是利用图2所示的道岔动作功率基准曲线识别道岔动作特征的流程示意图;

图4A-4H示出的是利用图2所示的道岔动作功率基准曲线对各个特定道岔动作特征进行识别的测试效果图;

图5示出的是利用图3所示的道岔动作特征识别方法对道岔动作特征分析叠加识别图;

图6示出的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道岔信号系统 60 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识别系统

101 道岔数据采集器 102 数据传输器

103 道岔数据处理器 104 显示器

105 存储器 601 有效道岔曲线确定单元

602 基准道岔曲线确定单元 603 道岔曲线校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参见图1示出的是适于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架构图,由图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道岔信号系统10,该道岔信号系统10中包含有道岔数据采集器101、数据传输器102、道岔数据处理器103和显示器104,其中道岔数据采集器101能够采集道岔的实时数据信息,该实时数据信息包含有道岔的工作状态信息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利用道岔数据采集器101采集道岔动作时所对应的功率数据信息;此外,数据传输器102可以是任何适于传输数据的介质或电子部件,例如是电线、路由器等,在此应不做限定;如图所示,数据采集器101将道岔功率数据信息采集后,经由数据传输器102传递至道岔数据处理器103,然后经由道岔数据处理器103处理以生成相应的道岔动作功率曲线,并经由显示装置104显示该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该优选的道岔信号系统10中还包含有与道岔数据处理器103连接的存储器105,用于存储道岔数据处理器所生成的道岔动作功率曲线。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主要是针对道岔信息系统10中的道岔数据处理器103的改进;并且,当该道岔数据处理器103应用了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时,能够对采集器101所采集的道岔动作功率曲线作出校准,并能进一步地完成对功率曲线更加精准的识别,以提取出相应的更加精确的道岔动作特征,供道岔维护人员参考。

参见图2示出的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道岔动作功率基准曲线合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并解析道岔的历史道岔动作功率曲线,确定道岔在历史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历史有效道岔动作功率曲线;

可以理解的是,历史道岔功率曲线的获取可以是结合图1,可以是基于用于存储采集器所采集的道岔功率数据的存储器所实现的;当然也还可以是通过外界导入的,在此应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历史有效道岔动作功率曲线仅对应于在道岔过去工作过程中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所对应的道岔动作功率曲线,当道岔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历史道岔功率曲线应不属于历史有效道岔动作功率曲线。另外,关于道岔的正常和非正常工作状态的确定,也应当是可以清楚界定的,例如通过预先设置在道岔数据处理器中的规则所确定的;作为示例,以下公开有效道岔动作功率曲线的获取和界定:获取并解析历史道岔动作功率曲线,确定历史道岔动作功率曲线的历史曲线峰值;确定在道岔处于历史道岔动作功率曲线所指示的道岔锁闭零值时所对应的功率为标准溢流值;以及当所确定的历史曲线峰值相对于标准溢流值的比例小于预定阈值时,确定该历史曲线峰值所对应的历史道岔动作功率曲线为道岔在历史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历史有效道岔动作功率曲线。其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可以知道的是道岔的转动包含道岔的定位转动和道岔的反位转动,而相应的定位转动和反位转动都配置有相应的锁闭零点,当然功率曲线也应当可以指示该道岔的转动形式,即功率曲线包含有定位功率曲线和反位功率曲线。

步骤202:基于历史有效道岔动作功率曲线合成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

在本实施例中,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的合成可以是基于对多次或者某一特定时段内的历史有效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进行考量之后所综合合成的,并且该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应当能够反映道岔的正常工作状态。优选地,该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为适于更新的道岔动作功率曲线,由此能够实现更新的动作曲线确定符合道岔近期正常工作的功率曲线的规律的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更具有时效性和参考价值,尤其当道岔所处环境的环境条件变化幅度大时,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将更加明显。更具体地,关于该道岔动作功率曲线的更新应包括以下步骤:定期或不定期获取道岔在历史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历史有效道岔功率曲线;基于定期或不定期所获取的历史有效道岔功率曲线重新合成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以更新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的说明,主要是对于采集器101所采集的道岔动作功率曲线的校准,其具体实现,可以是基于将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和原始道岔动作功率曲线按照分时幅值平均以合成道岔动作的道岔动作功率校准曲线。

关于本发明实施例中道岔功率基准功率曲线的合成,以下作为示例列举出Ⅰ-Ⅵ六个实际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立基准曲线的阶段对本发明实施例作出进一步详尽的说明:

Ⅰ、确定道岔有效转换功率曲线:

道岔转换启动后,合成功率曲线中启动峰值至2.5S内第一个凹值之间,定义为道岔启动部分;道岔启动后,合成功率曲线中2.5S至5S之间,定义为密贴轨解锁部分;道岔转换启动后,合成功率曲线中启动峰值之后2.5S以内第一个凹值至2.5S和5S至道岔锁闭前一个凹值或功率开始下降至零的前一个值或出现溢流值前一个值之间,定义为道岔中途转换部分;道岔中途转换部分之后至道岔锁闭零值或出现溢流值,为道岔锁闭部分。即功率曲线道岔锁闭前一个凹值或开始下降至零的前一个值或出现溢流值前一个值至道岔锁闭零值之后,定义为道岔锁闭部分;现场液压道岔转换后,系统自动识别道岔转换合成功率曲线,将有启动峰值、启动后凹值、密贴轨解锁值、中途转换值、锁闭结束零值,且转换时间大于6S,并由定位失去表示,到反位得到表示(或反位失去表示,到定位得到表示)的功率曲线,确定为有效道岔转换功率曲线。

其中,每组道岔有效道换功率曲线,分定位有效道换功率曲线和反位有效道换功率曲线。一般而言,可以把道岔中的直股设为定位,曲股设为反位。

Ⅱ、确定道岔功率标准溢流线:

现场道岔使用或检修时出现溢流,本系统自动将最后一次溢流时间超过5S,溢流功率大于密贴轨解锁和中途转换部分最大功率峰值15%,且波动幅值小于5W的前2S时间内平均值,识别为溢流功率值,并将此值画出的直线,确定为道岔功率标准溢流线。

其中,每组道岔功率标准溢流线,分定位功率标准溢流线和反位功率标准溢流线。

Ⅲ、识别道岔转换初始标准功率曲线:

识别系统投入使用后,将接收到的每组道岔第一次动作有效转换功率曲线,确定为该道岔的初始标准功率曲线,也可通过人工选择确定该组道岔的初始标准功率曲线。

其中,每组道岔初始标准功率曲线共两条,即每组道岔的定位初始标准功率曲线和反位初始标准功率曲线。

Ⅳ、计算道岔转换动态平均功率曲线

每组道岔初始标准功率曲线确定后,将道岔同方向转换的有效功率曲线与初始标准功率曲线分时相加,除转换次数加一,即计算出初始标准功率曲线至当前时间所有功率曲线的平均功率曲线。初始标准功率曲线确定后第11天,用初始标准功率曲线确定后第1天平均转换功率曲线,替代初始标准功率曲线参与计算,以此类推,计算出10天内道岔转换平均功率曲线。将此平均转换功率曲线定义为动态转换平均功率曲线。

其中,每组道岔动态平均功率曲线,分定位动态平均功率曲线和反位动态平均功率曲线。

Ⅴ、确定道岔动作基准功率曲线

每组道岔转换动态更新基准功率曲线,是将来参与分析识别道岔转换状态的基准功率曲线,所以对于所生成的动态更新基准功率曲线的选择显得十分重要。

当动态转换平均功率曲线,密贴轨解锁和中途转换部分功率峰值小于同方向溢流值的一定阈值比例,例如90%,则此平均功率曲线可确定为动态更新基准功率曲线;当动态转换平均功率曲线,密贴轨解锁和中途转换部分功率峰值等于或大于同方向溢流值的一定阈值比例,例如90%,则此平均功率曲线不能确定为动态更新基准功率曲线,此时应选择最近10天内道岔中途转换部分峰值最小曲线,与之后所有有效转换功率曲线进行分时平均计算,计算出的曲线作为动态更新基准功率曲线;如果此动态更新基准功率曲线,密贴轨解锁和中途转换部分功率峰值仍等于或大于同方向溢流值的一定阈值比例,例如90%,则取最近10天内,最后一次道岔中途转换部分峰值最小曲线为动态更新基准功率曲线。

Ⅵ、选择参与分析识别的动态更新基准功率曲线

初始基准功率曲线确定后,道岔第一次转换使用同方向的初始基准功率曲线进行分析识别,之后10天内使用同方向的初始基准功率曲线分析识别。第10天至20天仍然使用第10天动态更新基准功率曲线分析识别,第21天使用第11天动态更新基准功率曲线分析识别,第22天使用第12天动态更新基准功率曲线分析识别,以此类推。即初始基准功率曲线确定20天后,参与分析识别的动态更新基准功率曲线为前20天至前10天的同方向道岔转换有效功率曲线分时平均曲线。也就是10天前的动态更新基准功率曲线,中间间隔10天时间。如果动态转换标准功率曲线,密贴轨解锁和中途转换部分功率值等于或大于溢流值一定阈值比例,例如90%,则按Ⅴ确定的道岔转换动态更新基准功率曲线进行识别,并将此曲线视为初始标准功率曲线,之后再按Ⅵ选择参与分析识别的动态更新基准功率曲线的方法开始执行。

参见图3示出的是利用图2所示的道岔动作功率基准曲线识别道岔动作特征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

步骤301:获取并解析道岔的历史道岔动作功率曲线,确定道岔在历史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历史有效道岔动作功率曲线;

步骤302:基于历史有效道岔动作功率曲线合成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

步骤303:获取当前道岔动作所对应的实际道岔动作功率曲线,并利用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识别实际道岔动作功率曲线,其中道岔动作特征选自以下一者或多者:道岔尖轨反弹、斥离轨卡阻、道岔解锁力、道岔转换阻力、道岔密贴力、道岔转换阻力、道岔转换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所被识别的道岔动作特征应是指示特定工作状态的动作特征,例如:指示道岔启动工作状态、道岔转换工作状态和道岔密贴工作状态的工作状态的动作特征;关于步骤301-302可参照上文实施例的描述,故在此不加以赘述。

更具体地,关于上述步骤303的执行,可以是将道岔动作功率校准曲线与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连同一定的道岔分析参数一并进行对比,以确定道岔的道岔动作特征,其中道岔分析参数选自以下一者或多者:实际道岔动作功率曲线所对应的标准溢流值、将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的分时幅值按比例放大所形成的上包络线、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所对应的道岔动作时间。

关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道岔动作功率基准曲线和上述一定的道岔分析参数识别道岔动作特征,以下作为示例地结合附图4A-4H对此作出进一步详尽的说明:

具体是将当前实际道岔转换功率曲线与选择参与识别的动态更新基准功率曲线对比,本实施例具体公开采用越时功率幅值比较、包络线临界比较和大值超限比较三种比较过程叠加并对比分析,自动识别每组液压道岔动作特征:

(一)道岔转换功率曲线越时幅值比较过程:

如图4A所示,现场实际道岔启动后,功率曲线2S至6S之间最大值出现后,开始连续下降,并在0.6S内功率下降差值超过45W;且连续下降后的第一个凹值功率,小于曲线第1个峰值至2.5S之间功率最小值。确定为道岔尖轨反弹。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A-4H中,均包含有三条上下分布的曲线,其中最上面的那条曲线示出的是基于道岔动作基准功率曲线所确定的上包络线,最下面那条颜色最深的线示出的是道岔动作基准功率曲线,中间那条线是基于道岔动作基准功率曲线所确定的上包络线,中间的那条功率曲线是实际的道岔动作功率曲线。

(二)功率曲线包络线临界比较过程:

将动态更新基准功率曲线分时幅值乘以1.35得到的幅值绘成曲线,将该曲线作为该道岔标准功率曲线的上包络线。当道岔转换功率曲线分越时幅值比较,未识别出道岔转换异常信息时,按实际道岔转换功率曲线幅值与同方向转换的上包络线幅值进行比较,依据超出位置分为:道岔启动部分,密贴尖轨解锁部分,道岔中途转换部分和道岔锁闭部分。更具体地,包含以下比较子过程:

(1)道岔启动部分功率曲线包络线临界比较子过程:

如图4B所示,道岔启动部分功率曲线值超过同时段上包络线,即启动峰值至启动后2.5S内第一个凹值之间超出,识别为斥离轨卡阻。

(2)密贴尖轨解锁部分功率曲线包络线临界比较子过程:

如图4C所示,道岔密贴尖轨解锁部分功率曲线值超过同时段上包络线,即道岔启动后2.5S至5S之间超出,识别为道岔解锁力大。

(3)道岔中途转换部分功率曲线包络线临界比较子过程:

如图4D所示,道岔中途转换部分功率曲线值超过同时段上包络线,即启动峰值之后2.5S以内第一个凹值至2.5S和5S至道岔锁闭前一个凹值或功率开始下降至零的前一个值或出现溢流值前一个值之间超出,识别为道岔转换阻力大。

(4)道岔锁闭部分功率曲线包络线临界比较子过程:

如图4E所示,锁闭部分超出功率曲线值超过同时段上包络线,即锁闭前第一个凹值至道岔转换结束零值之间超出(如果道岔锁闭开始下降至零值前未出现凹值,则按开始下降前的一个值比较),识别为道岔密贴力大。

(三)功率大值越限比较过程

具体包含以下比较子过程

(1)道岔中途转换部分的功率大值比较子过程:

如图4F所示,当利用(二)中功率曲线包络线临界比较方法,未发现道岔转换异常信息时,按实际道岔密贴轨解锁和中途转换部分曲线功率值,大于同方向功率溢流值的85%,识别为道岔转换阻力大(如果本系统上线后标准曲线未确定,则实际道岔中途转换部分曲线功率值大于260W),即识别为道岔转换阻力大。

(2)道岔锁闭部分的功率大值比较子过程:

如图4G所示,实际道岔锁闭部分最大值,即斥离尖轨密贴时的功率曲线最大值,大于同方向溢流功率90%,识别为道岔密贴力大。

(3)道岔转换时间大值比较子过程:

如图4H所示,实际道岔转换功率曲线锁闭零值时间,大于同方向动态更新基准功率曲线锁闭零值时间2.4S,识别为道岔转换时间长。

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极为精确地将道岔功率曲线与道岔转换状态对照结合起来,更具体地可以参照图5,其所示出的是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功率识别方法,最终汇总形成每组道岔定位和反位动态更新基准功率曲线与道岔动作特征分析叠加识别图。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测试数据均是基于对包含有ZY(J)7型电液转辙机的液压道岔的测试,可以理解的是,包含其他类型的转辙机的液压的识别方案都应该是被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的。并且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知道通过每组ZY(J)7型电液转辙机道岔历史正常转换和维护监测记录曲线,能够实现自动选择判断,形成每组道岔动作功率标准曲线,并根据道岔工作状态随时更新计算出每组道岔动作功率动态标准曲线。将实际道岔转换曲线与动态标准曲线,采用越时幅值比较、包络线临界比较和大值超限比较三种叠加并用比较技术方法,自动识别每组液压道岔转换状态。在液压道岔故障前,及时自动发现道岔故障风险并预警,为现场维护提供针对性指导建议,以防止发生设备故障或事故,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

参见图6示出的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该识别系统60包括:

有效道岔曲线确定单元601,用于获取并解析道岔的历史道岔动作功率曲线,确定道岔在历史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历史有效道岔动作功率曲线;

基准道岔曲线确定单元602,用于基于历史有效道岔动作功率曲线合成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

实际道岔曲线获取单元603,用于获取当前道岔动作所对应的实际道岔动作功率曲线;

道岔曲线校准单元604,用于利用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识别实际道岔动作功率曲线。

作为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该道岔曲线校准单元604用于用于至少将实际道岔动作功率曲线和基准道岔动作功率曲线进行对比,以确定道岔动作的道岔动作特征,其中道岔动作特征选自以下一者或多者:道岔尖轨反弹、斥离轨卡阻、道岔解锁力、道岔转换阻力、道岔密贴力、道岔转换阻力、道岔转换时间。

该系统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可以被应用在图1所示的道岔信号系统中,尤其应用在道岔信号系统中的道岔数据处理器中,关于该实施例系统所具有的技术效果可以参照上述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有关技术效果的描述,故在此不加以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