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控制箱的内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9985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机车控制箱的内框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车控制箱的内框组件,所述内框组件包括两块侧板、两个连接件以及固定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的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第四支撑件和第五支撑件,所述连接件固定设置在侧板的底部,所述侧板的板面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设置在侧板板面右端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设置在侧板板面左端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五支撑件设置在第三支撑件、第四支撑件二者之间。整体设计安装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和组装,同时采用多个不同结构的支撑件,以便于不同功能位置的内部元器件进行安装,实现了内框组件功能多元化的要求。
【专利说明】
机车控制箱的内框组件
[0001 ]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属于机车控制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车控制箱的内框组件。
[0003]【背景技术】:
[0004]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铁路行业的建设也逐年加大力度,铁路行业迅猛发展。目前,所有客运列车的车厢都配有机车控制箱,对车厢内的供电、电源转换及车载电器进行控制,其中机车控制箱的所有部件的安装都是以内框组件为基础进行安装的,因此内框组件涉及的合理性以及功能的多元化尤为重要。
[0005]
【发明内容】
: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作为机车控制箱的其他部件连接安装基础的内框组件。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机车控制箱的内框组件,所述内框组件包括两块侧板、两个连接件以及固定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的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第四支撑件和第五支撑件,所述连接件固定设置在侧板的底部,所述侧板的板面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设置在侧板板面右端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设置在侧板板面左端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五支撑件设置在第三支撑件、第四支撑件二者之间。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二者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二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二者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二者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三支撑件、第四支撑件和第五支撑件三者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固定部、第一右安装部和第一左安装部,所述第一左安装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右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有卡块;
[0010]所述第二支撑件与第一支撑件的结构相同;
[0011]所述第三支撑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三固定部、第三右安装部和第三左安装部,所述第三右安装部和第三左安装部上均开设有通孔;
[0012]所述第四支撑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四固定部和第四右安装部,所述第四固定部的左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第四左安装部,所述第四右安装部和第四左安装部上均开设有通孔;
[0013]所述第五支撑件包括第五固定部,所述第五固定部左侧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由第五上安装部和第五下安装部,第五上安装部和第五下安装部均开设有通孔。
[0014]作为优选,所述侧板的右端上部开设有矩形缺口。
[0015]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孔的结构设置为沉头螺钉孔。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整体设计安装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和组装,同时采用多个不同结构的支撑件,以便于不同功能位置的内部元器件进行安装,实现了内框组件功能多元化的要求。
[0017]【附图说明】
: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侧板的主视图。
[0021 ]图3是第一支撑件的主视图。
[0022]图4是第三支撑件的主视图。
[0023]图5是第四支撑件的主视图。
[0024]图6是第五支撑件的主视图。
[0025]图中:1、第一支撑件;11、第一固定部;12、第一右安装部;13、第一左安装部;14、第一卡槽;2、第二支撑件;3、第三支撑件;31、第三固定部;32、第三右安装部;33、第三左安装部;4、第四支撑件;41、第四固定部;42、第四右安装部;43、第四左安装部;5、第五支撑件;51、第五固定部;52、第五上安装部;53第五下安装部;6、侧板;61、安装孔;62、矩形缺口; 7、连接件。
[0026]【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28]如图1所示的一种机车控制箱的内框组件,所述内框组件包括两块侧板6、两个连接件7以及固定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的第一支撑件1、第二支撑件2、第三支撑件3、第四支撑件4和第五支撑件5,所述连接件7固定设置在侧板6的底部,所述侧板6的板面上开设有安装孔61,所述第一支撑件I和第二支撑件2设置在侧板6板面右端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三支撑件3和第四支撑件4设置在侧板6板面左端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五支撑件5设置在第三支撑件3、第四支撑件4 二者之间。
[0029]所述第一支撑件I和第三支撑件3二者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二支撑件2和第四支撑件4二者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一支撑件I和第二支撑件2二者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三支撑件3、第四支撑件4和第五支撑件5三者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0030]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件I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固定部11、第一右安装部12和第一左安装部13,所述第一左安装部13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右安装部12上设置有第一卡槽14,所述第一卡槽14内设置有卡块;
[0031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支撑件2与第一支撑件I的结构相同;
[0032]如图4所示,所述第三支撑件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三固定部31、第三右安装部32和第三左安装部33,所述第三右安装部32和第三左安装部33上均开设有通孔;
[0033]如图5所示,所述第四支撑件4包括一体成型的第四固定部41和第四右安装部42,所述第四固定部41的左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第四左安装部43,所述第四右安装部42和第四左安装部43上均开设有通孔;
[0034]如图6所示,所述第五支撑件5包括第五固定部51,所述第五固定部51左侧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由第五上安装部52和第五下安装部53,第五上安装部52和第五下安装部53均开设有通孔。
[0035]如图2所示,所述侧板6的右端上部开设有矩形缺口62。
[0036]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连接螺钉凸出侧板6的板面,所述安装孔61的结构设置为沉头螺钉孔。
[0037]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机车控制箱的内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组件包括两块侧板(6)、两个连接件(7)以及固定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的第一支撑件(1)、第二支撑件(2)、第三支撑件(3)、第四支撑件(4)和第五支撑件(5),所述连接件(7)固定设置在侧板(6)的底部,所述侧板(6)的板面上开设有安装孔(61),所述第一支撑件(I)和第二支撑件(2)设置在侧板(6)板面右端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三支撑件(3)和第四支撑件(4)设置在侧板(6)板面左端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五支撑件(5)设置在第三支撑件(3)、第四支撑件(4) 二者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控制箱的内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I)和第三支撑件(3)二者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二支撑件(2)和第四支撑件(4)二者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一支撑件(I)和第二支撑件(2)二者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三支撑件(3)、第四支撑件(4)和第五支撑件(5)三者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控制箱的内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I)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固定部(11)、第一右安装部(12)和第一左安装部(13),所述第一左安装部(13)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右安装部(12)上设置有第一卡槽(14),所述第一卡槽(14)内设置有卡块; 所述第二支撑件(2 )与第一支撑件(I)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三支撑件(3)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三固定部(31)、第三右安装部(32)和第三左安装部(33),所述第三右安装部(32)和第三左安装部(33)上均开设有通孔; 所述第四支撑件(4)包括一体成型的第四固定部(41)和第四右安装部(42),所述第四固定部(41)的左端通过螺栓连接有第四左安装部(43),所述第四右安装部(42)和第四左安装部(43)上均开设有通孔; 所述第五支撑件(5)包括第五固定部(51),所述第五固定部(51)左侧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由第五上安装部(52)和第五下安装部(53),第五上安装部(52)和第五下安装部(53)均开设有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控制箱的内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6)的右端上部开设有矩形缺口(6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控制箱的内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61)的结构设置为沉头螺钉孔。
【文档编号】H05K5/00GK205706670SQ201620653933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8日
【发明人】沈耀忠
【申请人】苏州海中航空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