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钩翻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310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电钩翻盖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速动车组、城市地铁重联时所使用的电钩翻盖机构。



背景技术:

高速动车组、城市地铁重联时连接两动车/地铁间电气系统所开发的电气连接器简称电钩。电钩安装于动车组/地铁头车车钩上,用于实现两车重联运行/救援时的控制/通信电气连接。如何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防护插针和重联时能自动打开完成电钩重联的机构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钩翻盖机构,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钩翻盖机构,包括基壳和U形翻盖,基壳的一端开设窗口,U形翻盖的两端通过转轴与基壳连接,该U形翻盖能够向下翻转遮挡窗口,在U形翻盖两端与基壳之间设有翻盖挡块和翻盖把手,所述翻盖挡块位于转轴上方,其顶端铰接在U形翻盖内侧壁上,底端为活动端,并搭放在转轴上,所述翻盖把手顶端与U形翻盖和基壳同轴转动连接,底端为自由端,并置于转轴下方,在U形翻盖两端内侧与基壳之间设置有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上设有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且第一挡件位于翻盖挡块左侧,第二挡件位于翻盖把手左侧,且翻盖把手上设置与第二挡件匹配的缺口。

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架与U形翻盖之间设有平面涡卷弹簧,该平面涡卷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U形翻盖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均为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利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U形翻盖处于上翻状态露出窗口时的位置关系图;

图5是U形翻盖处于下翻状态遮挡窗口时的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钩翻盖机构,包括基壳1和U形翻盖2,基壳1的一端开设窗口3,U形翻盖2的两端通过转轴4与基壳1连接,该U形翻盖2能够向下翻转遮挡窗口3。在U形翻盖2两端与基壳1之间设有翻盖挡块5和翻盖把手6。所述翻盖挡块5位于转轴4上方,其顶端铰接在U形翻盖2内侧壁上,底端为活动端,并搭放在转轴4上,而且翻盖挡块5底端与转轴4的接触面为与转轴匹配的弧形面。所述翻盖把手6为L形结构,其顶端与U形翻盖2和基壳1同轴转动连接,底端为自由端,并置于转轴4下方。在U形翻盖2两端内侧与基壳1之间设置有固定支架7,该固定支架7能与基壳1之间实现相对运动,固定支架7上设有第一滚轮8和第二滚轮9,且第一滚轮8位于翻盖挡块5左侧,第二滚轮9位于翻盖把手6转角处,且该处设置与第二滚轮9匹配的缺口10。

所述固定支架7与U形翻盖2之间设有平面涡卷弹簧11,该平面涡卷弹簧11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支架7上,另一端固定在U形翻盖2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钩翻盖机构的翻盖方法,包括向上翻盖步骤和向下翻盖步骤。

向上翻盖步骤:初始状态时,U形翻盖2处于水平状态将窗口3遮挡,翻盖挡块5处于自然竖直状态,第一滚轮8位于翻盖挡块5左侧,第二滚轮9位于翻盖把手6上的缺口10中,由外部驱动装置带动基壳1向左作直线运动,第二滚轮9紧靠在翻盖把手6上的缺口10中,并使翻盖把手6逐渐向上抬起,接着,第一滚轮8与翻盖挡块5靠近底端的位置接触,基壳1继续向左移动,翻盖挡块5的底端紧靠在转轴4上,第一滚轮8向翻盖挡块5施加一个向右的力,随着基壳1继续向左移动,U形翻盖2被顺时针向上翻起90°露出窗口3,此时平面涡卷弹簧11变形提供一个反向的扭矩。

向下翻盖步骤:初始状态时,U形翻盖2处于翻起状态,翻盖挡块5和翻盖把手6均处于水平状态,第一滚轮8与翻盖挡块5上表面接触,第二滚轮9与翻盖把手6下表面接触,由外部驱动装置带动基壳1向右作直线运动,第一滚轮8沿着翻盖挡块5上表面移动至翻盖挡块5底端,第二滚轮9沿着翻盖把手6下表面移动至翻盖把手缺口10处,在平面涡卷弹簧11的作用下使得U形翻盖2向下翻转90°遮挡住窗口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