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索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0000发布日期:2018-12-08 05:35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空气动力索道车的制作方法

一种新型空中轨道交通工具,是采用安装在机车上的电机,带动螺旋桨转动,产生空气动力,推动机车在高架钢索索道上行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陆路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和火车,虽然具有速度快、运载量大的优点,但是在筑路建设上投资巨大,特别是在沙漠、沼泽、山川等地理条件下,建路费用更加高昂,难度更大。其它地区又涉及到要毁占大量农田、森林。同时,这两种交通工具又受气候影响较大,暴雨、雪、大雾都会影响其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汽运和铁运建设成本高,受地理条件和气候影响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交通工具,该交通工具特别适合在沙漠、沼泽、山川运行,在农田、森林地带建设,毁损耕地、林木量极少。可以在雨、雪、雾、风等气候条件下24小时全天候运行。

这种交通工具是以高架钢索索道作为机车载体,机车顶部两端的槽轮,卡在索道上,使机车悬挂在空中。安装在机车上的电机,带动螺旋桨转动,产生空气动力,从而推动机车在高架钢索索道上行驶,其特征是:机车顶部两端的槽轮臂安装的槽轮,卡在高架钢索上,使机车悬在空中,机车顶部的螺旋桨在电机的带动下产生空气动力,使机车在架空钢索索道上行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每间隔一定距离,架设高架钢索索道柱,在索道柱上平行安装两根钢索,用于承载机车车体,机车车厢外部上方两侧装有凹形槽轮卡在机车两侧的高架钢索索道上,机车车厢顶部装有驱动电机和螺旋桨,外供电源为机车供电,电机带动螺旋桨转动,从而产生空气驱动力,机车在驾驶员的操作下,在钢索索道上行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节省材料

和公路、铁路相比,用于制造交通工具和辅助设施所用材料及能源消耗要少得多。

2.制造工艺简单及建设周期短

涉及到的技术及工艺成熟简单,现有技术和材料可以满足需求。和公路铁路相比,施工作业量小,建设周期短。

3.安全性好

机车在悬空钢索索道上运行的特点决定其自身不会产生交通事故。

4.结构简单,造价低,维护保养费用低。

5.基本不受气候影响

受气候的影响小,雨、雪、雾、风等天气都不影响正常运行。

6.更适合在特殊地质条件下使用

因其在离开地面几米高的空间运行,因此更适合沼泽、沙漠、山川、河流、森林、高原缺氧等特殊地理环境。

7.无堵塞

如有一台机车发生故障,可以采取用其他机车牵引或推行的方式继续运行,不会造成线路堵塞。

8.最具环保性

主要体现在:

1)索道柱基础占地少;

2)不会造成环境破坏;

3)采用电力驱动,无污染;

4) 驱动电机及螺旋桨设在消音罩内,不会产生噪音污染。

9.操作简单、运行平稳、乘坐舒适

乘坐时视野开阔有观光感,更有利于减轻路途疲劳。

10.可实现无人驾驶

利用其安全性和操控简单的有利条件,通过全程监控可实现无人驾驶,从而提高运行密度,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侧立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面对驾驶室时的正立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钢索抱紧装置的结构图。

图中1索道柱,2索道,3槽轮,4车厢,5消音罩,6螺旋桨,7电机,8摩擦电缆,9摩擦碳刷,10受电杆,11电缆支架,12钢索抱紧装置,13联接板,14固定本体,15油泵,16活塞,17活动本体,18销轴,19紧固螺栓,20压力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架设索道柱1,在索道柱1上,安装钢索索道2,多个轨道柱与联成一体的钢索形成空中索道。

机车车厢4上槽轮3卡在索道2上,使机车悬在空中。

外供电源通过电缆支架11,摩擦电缆8,摩擦碳刷9,和受电杆10为机车供电,此时索道2与摩擦电缆共同形成供电回路。

安装在消音罩5内的电机7启动后带动螺旋桨6转动,形成空气动力,驱动机车在索道上行驶。

在图2中表示出:面对机车驾驶室时的正立面图。

图2中表示出索道柱1,索道2,槽轮3,车厢4,消音罩5,螺旋桨6,电机7,摩擦电缆8,摩擦、碳刷9,受电杆10,电缆支架11和钢索抱紧装置12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在图3中表示出:钢索抱紧装置12的基本结构。

安装在机车两侧的钢索抱紧装置12由联接板13,固定本体14,驱动油泵15,活塞16,活动本体17,本体销轴18,紧固螺栓19,压力油管20组成。

钢索抱紧装置12的固定本体14通过紧固螺栓19、联接板13与车厢4联接。

当压力油通过压力油管20注入后,油泵15的活塞16伸长,使活动本体17的以销轴18为中心转动,从而将钢索1抱紧,使机车可以停留在有一定绕度的索道2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