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升降梯式轿箱组合空中巴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43077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升降梯式轿箱组合空中巴士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专利涉及城市公共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空中轨道的随意上落巴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保有量也在显著增加,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城市内部交通面临空前的压力,道路资源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健康发展的突出瓶颈。目前,我国一线城市的市区交通解决方案主要是城市交通立体化,通过改原先的道路平面交叉为立体交叉,地面交通、轨道交通、地下交通成为主要的交通形式,起到了有效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但是兴建该类交通设施资金投入量大、施工周期长,尤其是地下工程的实施,还受当地的地质、地貌等因素的制约。城市化进程催生着二、三线城市的迅猛发展,然而资金短缺问题和道路建设的迫切程度形成了强烈反差。显然二、三线城市的交通模式需要根据自身的特质,探寻一种行之有效的建设方案。各类城市均将干线公交作为优先发展的交通设施,但其建设的主要障碍在于因拓宽道路、高架铺轨、地下挖掘而必须进行的拆迁安置。快速公交系统(busrapidtransit,简称brt),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一种交通方案,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rapidrailtransit,简称rrt)与常规公交(normalbustransit,简称nbt)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但这种方案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于是人们想到利用空间采用空中巴士的方式,如名称为一种双层双向路轨兼容绿色公交系统回车台(cn201110107779.3)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公告)号为cn102730003b、申请日为2011.04.15,它属于一种新型回车台,该回车台采用机械及液压原理相结合设计而成,位于“一种双层双向路轨兼容绿色公交系统”的轨道路段两端,是供车辆上下换向接轨的关键装置,回车台内置适应车辆长度要求的可升降轨道,可升降轨道上设有锁定装置,便于车辆停稳锁定,增强安全系数,且可升降轨道两端均设有定位销装置,便于其与双层双向路轨兼容绿色公交系统的轨道设施定位连接。该回车台不仅回车快捷,而且还节省了大量回车场地及轨道等。上述方案仍然存在需要固定的车站设置,同时公交车体为整体的结构,需要将公交车体整体吊装上下轨道,造价高,站距远,除公交司机外还需要独立的操作人员,因而也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在原有道路尤其是闹市区域任意位置按原有的交通车站随意停靠方便上落客、操作简单方便、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堵塞的空中轨道城巴系统。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专利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升降梯式轿箱组合空中巴士系统,包括在道路上方设置的空中轨道,在轨道上通过驱动装置运行的空中巴士,空中巴士通过悬挂滚动装置设置在轨道下方或直接骑行设置在轨道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巴士上设置有上落升降区和乘车区,所述升降区由升降轿箱构成,升降轿箱通过升降机构在地面与空中巴士间升降运行。当乘客需要下车时提前进入升降轿箱,由升降轿箱带回地面站点;当乘客需要乘车时,进入在地面的升降轿箱被带上空中巴士乘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升降轿箱设置在空中巴士的前端、后端、两侧或中部,对于较长的空中巴士还可以为二个或以上,可在前后端均设置升降轿箱,也可以在中部设置升降轿箱。

所述升降轿箱设置在轨道上的空中巴士的两侧时,呈对称设置。

所述升降机构由伺服电机驱动升降钢索组成的类似于电梯的升降系统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轿箱与空中巴士之间还设置有套接升缩管组件连接结构,这样可减缓升降轿箱和摆动,提高其稳定性,该升缩管组件还可以由液压驱动直接构成升降机构,此时也可以不用伺服电机钢索的升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套接升缩管组件连接结构由在固定在空中巴士上的外管、依次套接的若干套内管组成,最内侧的套管固定在升降轿箱上,所述升降钢索设置在套管内孔内,其上还另设置有一储能钢索。

进一步地,所述悬挂滚动装置由吊臂和其上端的设置在导轨内的带承力滚动轮架构成,吊臂与其上的承力滚动轮架为可转动式连接;所述悬挂滚动装置为二组以上;每一悬挂滚动装置上的承力滚动轮为在三对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在道路交汇处为纵横交汇设计,轨道下方的吊挂槽于交汇处交叉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道路交汇处纵横交汇的轨道还设置有转弯轨道,在悬挂滚动装置运行的前端还设置有转向导轮。

进一步地,在升降轿箱或乘车区还设置有应急逃生装置;应急逃生装置是设置在升降轿箱或空中巴士底部的或侧面的软梯、滑梯或升缩梯,以方便在空中出现意外情况时及时逃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提供的空中轨道城巴系统除具有现有空中轨道交通的所有优点之外,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纵横交错轨道解决道路交叉路口的交通问题,更加适应解决繁华区域道路车辆纵横交叉、人车等之间拥堵现象,能实现大流量载客之需求,相比于原有空中轨道公交站点更多,人员上下车更为方便快捷;

2.本发明采用了轿箱式升降结构,可以按需在所需的普通道路表面作站台,无需专用站台,随意上落客;

3.本发明的空中轨道不占或少占用原有道路,造价更低,更为简单,保养经济实惠;

4.本发明可以采用多种安全设施能确保人员及车辆安全,是目前解决城市道路交通臃肿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

5.本发明采用低空轨道设计,可以把原有路面的交通信号示牌和路灯组合在低空轨道上,节约并扩宽了原有道路的使用空间。

6.由于低空轨道设计简单、车外框体组件及升降轿箱等技术成熟,制造简便,成本远远低于同类空中巴士;

7.本发明可以根据人客流量的时段需要不受路面限制任意调节车的发放数量;

8.本发明的采用框架体与升降轿箱结构,将空中巴士分为两个区域,人员可以在升降前进入升降轿箱备降,节省了时间,同时可以节能升降能源动力要求,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含交汇处的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交汇处轨道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交汇处轨道(带转弯)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单轨交汇处轨道城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轨道与城巴的运行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轨道与空中巴士上客时的运行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箭头方向升降轿箱开门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的升降轿箱升上去后空中巴士运行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空中巴士的升降轿箱设置在中部的上客时的运行结构示意图;

图10-图11为图9的箭头方向升降轿箱双开门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9的升降轿箱升上去后空中巴士运行时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升降轿箱升降结构示意图;

图14、图15本发明的升降轿箱升降机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升降区升降轿箱升降机构及升缩管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a-a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6升降轿箱放下时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6的升降轿箱与框体架合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空中巴士在轨道上的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1的升降轿箱下降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的升降轿箱下降过程中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的空中巴士在轨道上运行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空中巴士过交汇路时结构示意图;

图27-图30为本发明空中巴士过交汇路时过程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31-图35为本发明空中巴士过弯道时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36-图37为本发明逃生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空中轨道2、轨道支撑架3、空中巴士4、滚动悬挂装置4-1、滚轮4-2、吊臂5、容纳框框体架6、升降轿箱61、升降轿箱左门62、升降轿箱右门7、升降机构71、钢索72、伺服电机73、变速器74、绕线滚筒8、转向导轮9、升缩管组件9-1、(9-2、9-3、9-4)内套管10、应急逃生装置11、储能钢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带升降梯式轿箱组合空中巴士系统,包括在道路上设置的空中轨道1,空中轨道1通过轨道支撑架2支撑于4米左右高度,在轨道1的下方设置有轨道行驶空中巴士3,该轨道上车辆2的数量根据需要来设定;图1-图3所示的空中轨道1为在道路两旁均设置有本发明系统,所述轨道城巴3在两端运行;而图4所示为一个道路设置一条本发明系统的示意图,图示中,根据道路交叉情况在道路交叉口处为纵横交汇设计,轨道下方的吊挂槽于交汇处交叉相接,图3所示,还有转弯轨道,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行驶车辆设置在轨道1的下方,这样车辆悬挂在轨道下方运行,空中巴士通过悬挂滚动装置和驱动装置在轨道上运行,轨道驱动装置目前也属于现有技术,申请人在此不作祥述;如此同时,轨道上还可设置有路灯及交通指示标志牌。

如图6-图8所示,所述空中巴士3由上落升降区和乘车区组成,所述升降区由升降轿箱及升降机构构成,空中巴士3上设置有容纳升降轿箱的框体架5,升降轿箱通过升降机构在地面与空中巴士间升降运行,本实施例中,升降轿箱设置在空中巴士3的后部,框体架5即设置在空中巴士3的后部,框体架5上设置升降机构7,空中巴士3运行时,升降轿箱全部升到空中巴士3,如图8,升降轿箱设置侧向开轿箱门9,其面向乘车区开门,下降到地面落客时,也可以双侧开门,一侧上客一侧下客。

在上述实施例中,驱动装置设置在轨道上,空中巴士3可以采用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空中巴士3上设置容纳升降轿箱6的容纳框框体架5,其上通过悬挂滚动装置4挂吊在导轨上运行;升降轿箱6与框体架5为活动式连接结构,升降轿箱6与框体架5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7,空中巴士3设置在轨道1上运行,升降轿箱6通过升降机构7在地面与框体架5间升降,容纳框框体架5与升降轿箱6间有套筒式结构,容纳框框体架5作为车辆动力、操控、升降承托等设备的平台外还作为升降轿箱6的定位导向固定的组合体,而空中巴士3内有载人区,为人员载体,内设置有客车箱内应有设施。

如图9-图12所示,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空中巴士3的上落升降区即升降轿箱设置中部,升降轿箱设置相对的双侧开轿箱门9,升降轿箱全部升到空中巴士3时,其两面向乘车区开门,下降到地面落客时,也是双侧开门,一侧上客一侧下客。

对于较长的空中巴士3,如超过30米等超长车辆,可以在前后设置升降轿箱,还可以同时在中间也设置升降轿箱。

如图13所示,所述升降机构7采用伺服系统,该系统可以完全参考现有采用伺服系统的电梯设计,由伺服电机72、变速器73、绕线滚筒74及钢索71组成,本发明在此不作细述;框体架5与升降轿箱6之间还设置有升缩管组件9,该升缩管组件9可以起到稳定防止升降轿箱6摆动的作用。

如图14、图15所示,框体架5与升降轿箱6之间设置有升缩管组件9,该升缩管组件9可以采用液压电动驱动,构成升降机构,此时,可以不用伺服升降系统。

如图16-图20所示,所述套接升缩管组件9连接结构由在固定在空中巴士上的外管9-1、依次套接的三个内套管(9-2、9-3、9-4)组成,最内侧的套管9-4固定在升降轿箱6上,所述升降机构7的升降钢索设置在套管内孔内,其上还另设置有一储能钢索11。

如图21-24所示,本实施例中,空中巴士3骑行在空中轨道1上运行,升降轿箱6为二个对称设置在空中巴士3的两侧。

如图25-图30所示,所述悬挂滚动装置4由吊臂4-2和其上端的设置在导轨内的带承力滚动轮4-1(架)构成,吊臂4-2与其上的承力滚动轮4-1(架)为可转动式连接,这样可以方便空中巴士3过转弯道;所述悬挂滚动装置4为二组以上;每一悬挂滚动装置4上的承力滚动轮4-1为在三对以上,本实施例采用了四对,当经过交汇处时,第一轮经过悬空处,后面的三个轮继续支承前行,当第一个轮经过了悬空处起支承前行作用后,第二个轮悬空,这样第一个轮和第三、第四个轮起支承前行作用,如此使空中巴士3顺利通过交汇处。

如图31-图35所示为本发明的空中巴士3经过弯道的结构示意图,由于在悬挂滚动装置4的前方设置了转向导轮8,当经过弯道口时,转向导轮8先导入弯道,从而带动后面的悬挂滚动装置4进入弯道中实现转弯操作。

如图36-图37所示,在升降轿箱或者乘车区还设置有应急逃生装置13,可以是设置在升降轿箱或者乘车区底部的或侧面的软梯、充气式滑梯或升缩梯,以方便在空中出现意外情况时及时逃生,当安装在底部时,打开底部盖板12,即出现逃生口,从滑梯或升缩梯中逃出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