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2255发布日期:2019-03-30 09:0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列车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列车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为此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很多大中型城市通过推广使用地铁减轻交通拥堵问题,但是在上下班以及节假日等高峰期,地铁站和公交车站异常拥堵,许多乘客需要倒换多辆车,由地铁倒换公交,或者,由公交倒换地铁,地铁站和公交车站往往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浪费乘客时间。

针对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使用空中轨道列车,空中轨道列车具有载客多、占地小的优点,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顾名思义,是列车悬挂在轨道梁下方,可有效解决道路拥挤,但是乘客由公交站转向地铁站的过程中需要等车和多次换乘,同样会浪费时间。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列车交通系统,包括列车,列车包括具有可分离的、独立行驶的移动车厢,移动车厢独立行驶让整个交通系统覆盖面更加广泛,提高列车的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列车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悬空设置的轨道和吊挂在轨道下方的列车,列车包括至少一节与列车可拆卸连接的、有独立动力装置的移动车厢,轨道下方设有升降机构,移动车厢沿升降系统下降后沿道路独立行驶。

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垂直于轨道延伸,升降机构与移动车厢相对设置,使移动车厢脱离列车后沿升降机构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升降机构固定在轨道下方,列车停止在升降机构处,使升降机构与列车移动车厢的位置相对设置;或者,升降机构可沿轨道延伸方向移动,列车停止后,升降机构移动至移动车厢的下方。

进一步,升降机构包括四个立柱,轨道两侧分别设置两个立柱,两侧的立柱两两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立柱之间设有底托,底托与移动车厢的底部平行,移动车厢与底托相限位接触,底托支撑移动车厢沿升降机构上下移动,与底托对应的地面上设有凹槽,底托沿立柱下降后沉陷于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底托的两端分别通过液压缸与立柱连接,底托的上侧通过控制液压缸的伸缩来控制底托的升降,液压缸的缸筒固定在立柱的顶端,活塞杆固定在底托与移动车厢相接触的一侧;优选的,立柱上设有滑轨,底托的两端延伸伸入至滑轨内,为底托的滑动提供导向。

进一步,升降机构底部设有具有动力系统的公交车底座,移动车厢沿升降机构下降后与公交车底座固定连接;优选的,公交底座包括相同的、不连接的两个部分,公交底座设置在升降系统的底部,两部分分别位于托盘的两侧,移动车厢与公交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交通系统包括公交站点和供列车停靠的停靠站点,移动车厢在公交站点和停靠站点行驶,每个公交站点至停靠站点上至少设有两节移动车厢,两节移动车厢在公交站点和停靠站点之间行驶方向相反,列车到达停靠站点后,一个移动车厢脱离列车后,另一个移动车厢并入列车。

进一步,所述列车包括固定车厢,移动车厢设置在两个固定车厢之间,各固定车厢相互固定连接,移动车厢两端的固定车厢通过列车框架连接,列车框架设置在与轨道贴合滑行的一侧,列车框架和相邻固定车厢之间形成容纳腔,移动车厢安装在容纳腔内,移动车厢的一侧与列车框架可分离连接,固定车厢与移动车厢相接触的两侧设有锁紧机构,以将移动车厢和固定车厢固定;优选的,移动车厢与固定车厢贴合固定,固定车厢和移动车厢交错布置,移动车厢与固定车厢接触的两端分别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移动车厢与道路贴合一侧的延伸长度大于与列车框架连接一侧的长度。

进一步,移动车厢相对的两端设有可打开的第一门体,固定车厢相对的两端设有可打开的第二门体,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相对设置,移动车厢固定于列车后,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自动打开,乘客自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打开的开口在移动车厢和固定车厢之间移动,列车到停靠站点时,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自动闭合。

进一步,移动车厢上、平行于行驶方向的一侧设有可自动开闭的第三门体,移动车厢到达公交站点时,第三门体自动打开,乘客自第三门体打开的开口进行上下车;移动车厢在行驶过程中,第三门体闭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有效结合了列车的快速便捷和公交车覆盖面广的特点,乘客通过小范围公交系统进行上下车,减少了等车和上下车的时间,提高了乘客体验。

2、本发明不需要过多的建设列车站点,使用公交站点即可,降低建设成本,节省土地空间。

3、移动车厢上设有第一门体,固定车厢上设有第二门体,在列车行驶过程中,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自动打开,乘客上车后,根据提示到达指定车厢,在到达站点后,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自动关闭,防止乘客不小心掉落摔伤。

4、列车为悬挂式列车,减少地面占用空间,解决了路面的交通拥挤问题。

5、移动车厢为无人驾驶车辆,移动车厢脱离列车后,可以单独行驶,不需要再配备司机;移动车厢可为具有动力的车辆,移动车辆也可以为不具动力的厢体,在脱离列车后与公交底盘固定连接形成公交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列车移动车厢脱离列车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车厢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立柱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车厢底部安装公交底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车厢横向移出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悬挂式列车侧视图。

图中主要元件说明:1、轨道;10、第一列车;11、第二列车;12、顶板;2、辅助轨道;3、移动车厢;31、第三门体;32、第一门体;4、固定车厢;5、立柱;51、液压缸;52、滑轨;53、底托。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列车交通系统,包括悬空设置的轨道和吊挂在轨道下方的列车,列车包括至少一节与列车可拆卸连接的、有独立动力装置的移动车厢,轨道下方设有升降机构,移动车厢沿升降系统下降后沿道路独立行驶,所述升降机构垂直于轨道延伸,升降机构与移动车厢相对设置,使移动车厢脱离列车后沿升降机构上升、或下降。

所述交通系统还包括公交站点和停靠站点,列车沿轨道行驶,轨道经过多个停靠站点,以使列车停靠,让乘客上下车,所述列车包括至少一节移动车厢3,移动车厢3可脱离列车独立行驶,移动车厢3脱离列车后,沿升降机构下降独立行驶至公交站点,将乘客送至公交站点,同时,将要乘坐列车的乘客接送至停靠站点,载有乘客的移动车厢3并入列车中,与列车一起沿轨道行驶。

本实施例中,所述列车悬挂在轨道1上,列车顶部设有悬挂梁,悬挂梁与牵引装置连接,所述列车可为任意能够悬挂载空中轨道1上的列车,在现有可悬挂列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列车车厢设置为固定车厢4和移动车厢3,固定车厢4与驾驶室固定,移动车厢3与固定车厢4之间可分离连接,移动车厢3脱离列车固定车厢4后独立行驶,以公交车的形式行驶至公交站点,同时,将要乘坐列车的乘客接送至停靠站点,移动车厢3并入列车中,与列车一起沿轨道行驶。

本实施例中,在同一停靠站点至少设有两辆移动车厢3,为方便叙述,向公交站点移动的移动车厢3称为第一移动车厢3,由公交站点向停靠站点行驶的移动车厢3称为第二移动车厢3,当列车到达停靠站点后,第一移动车厢3与列车脱离,并独立行驶至公交站点,节省乘客由车站至公交站点的时间,车壳到站后不用下车就可以到达特定的地点;第二车厢由公交站点向停靠站点行驶,当第一移动车厢3与列车分离后,载有乘客的第二移动车厢3可立即并入至列车中,减少乘客等待时间。

上述设置中,列车中设有可单独行驶的移动车厢3,移动车厢3可作为列车的一部分载运乘客,还可以公交车的形式独立形式,移动车厢3不限于公交车站和停靠车站之间运行,还可以通往任意便于乘客出行的地点。

本实施例中,列车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固定车厢4,移动车厢3设置在两个固定车厢4之间,移动车厢3相对两端的固定车厢4通过列车框架连接,所述列车框架设置在与轨道贴合滑行的一侧,、并在两固定车厢4之间延伸,相邻固定车厢4和列车框架之间形成容纳槽,移动车厢3安装在容纳槽内,固定车厢4的两侧设有锁紧机构,以将移动车厢3和固定车厢4固定;优选的,固定车厢4和移动车厢3交错布置。本发明中的列车悬挂在轨道上,所述列车框架为顶板12,移动车厢3固定在顶板12上。

本实施例中,移动车厢3朝向固定车厢4的相对两端设有可打开的第一门体32,固定车厢4朝向移动车厢3的一端设有可打开的第二门体,第一门体32和第二门体相对设置,移动车厢3固定于列车后,第一门体32和第二门体自动打开,乘客自第一门体32和第二门体打开的开口在移动车厢3和固定车厢4之间移动,列车到停靠站点时,第一门体32和第二门体自动闭合。

在停靠站点需要停车的乘客在即将到达站点的时提前做好下车准备,由固定车厢4依次经第二门体和第一门体32到达相应的移动车厢3,到达站点后,第一门体32和第二门体自动关闭,移动车厢3脱离列车,向公交站点行驶,不需要下车的乘客,可继续留在固定车厢4。移动车厢3在公交站点接到乘客后,向列车停靠站点出发,到达停靠站点后,移动车厢3并入列车中,待移动车厢3固定在列车以后,第一门体32和第二门体打开,下一停靠站点不下车的乘客可移动至固定车厢4。

本实施例中,移动车厢3上、平行于行驶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三门体31,移动车厢3独立行驶时,乘客自第三门体31打开的开口进行上下车。

具体地,移动车厢3包括顶面、底面和四个侧面,其前后两个侧面分别设有第一门体32和第二门体,第一门体32和第二门体为可伸缩的卷闸门,在列车行驶过程中,第一门体32和第二门体向上打开,卷闸门节省列车内部空间,不影响乘客在移动车厢3和固定车厢4之间的移动。移动车厢3的左侧和/或右侧设有第三门体31,第三门体31为向两侧推拉打开的推拉门。第一门体32、第二门体和第三门体31通过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打开、或闭合。

当移动车厢3独立行驶时,第一门体32为常闭状态,但是在车辆遇到紧急事故时,第一门体32会自动打开,便于逃生。在移动车厢3行驶过程中,第三门体31为常闭状态,到达站点后,第三门体31自动打开。在具体实施例中,可设定第三门体31的打开时间,移动车厢3到达公交站点后,第三门体31打开设定时间供乘客上下车;也可在车厢上设定打开第三门体31的按钮,移动车厢3在行驶过程中,按钮断电状态,到达站点后,按钮通电,上下车的乘客可按下按钮打开第三门体31,移动车厢3出站前,关闭第三门体31,并断开按钮通电,保证乘客的安全。

本实施例中,移动车厢3为无人驾驶车辆,移动车厢3的四周设有感应检测装置,以感应路面、行人以及上下车乘客的状况。

本实施例中,列车悬挂在轨道1上,轨道1经过多个停靠站点,在每个停靠站点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置在轨道的下方、沿竖直方向垂直于轨道延伸,移动车厢3可沿升降机构上升、或下降。列车沿轨道到达停靠站点后,移动车厢3脱离列车,通过升降轨道下降后独立行驶;由公交站点行驶来的移动车厢3可沿轨道上升后,并入列车。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竖直延伸的垂直于轨道的立柱5,轨道两侧各两个立柱5,轨道一侧的立柱5沿轨道1延伸方向设置,两侧立柱5两两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立柱5上设有底托53,底托53垂直于轨道1延伸方向、并与移动车厢3的底面平行,两个底托53平行设置、可同时沿立柱5上下滑动,列车停车后,移动车厢3处于升降机构上,底托53沿升降机构上升至与移动车厢3底面相限位接触,移动车厢3脱离列车,底座支撑移动车厢3,沿立柱5向下滑动,地面上相对于底托53的位置设有凹槽,底托53沉陷于凹槽内,使底托53上表面与地面平齐,令移动车厢3送出乘客;同时,由公交站点驶来的移动车厢3,停在升降机构的指定位置,底托53托起移动车厢3向上升起,使移动车厢3并入列车。

本实施例中,在停靠站点设置多个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固定在轨道1下方,列车在轨道上停止后,使升降机构与列车移动车厢3的位置相对设置,移动车厢3沿升降机构下降,本实施例,列车每次停止在固定的地点;或者,停靠站点处设置一个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可沿轨道1延伸方向移动,列车停靠在站点后,升降机构移动至移动车厢3的下方,此方式不用列车停靠在固定位置,升降机构通过移动调整与移动车厢3的位置,当此处移动车厢3下降后,升降机构移动至下一个移动车厢3处。

本实施例中,底托53的两端分别通过液压缸51与立柱5连接,底托53的上侧通过控制液压缸51的伸缩来实现升降,液压缸51的缸筒固定在立柱5的顶端,活塞杆固定在底托53与移动车厢3相接触的一侧,立柱5上设有滑轨52,底托53的两端延伸伸入至滑轨52内,为底托53的滑动提供导向。

本实施例中,移动车厢3本身设有动力系统,移动车厢3沿升降机构下降后可直接独立行驶,或者,移动车厢3不具有动力系统,在升降机构的下方设有公交底座,移动车厢3沿底托53下降后与公交底座固定相连,可独立行驶。

上述设置中,公交底座包括相同的、不连接的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作为主动轮系统,驱动移动车厢3移动,另一部分作为从动轮部分,公交底座设置在升降系统的底部,两部分分别位于托盘的两侧,待移动车厢3与底盘固定连接,构成可移动的公交车。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立柱5朝向移动车厢3一侧设有滑动装置,移动车厢3的两侧沿立柱5的滑动装置向下移动,所述公交底座为一整体,移动车厢3沿立柱5下降后与公交底座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列车可运输货物,移动车厢3将设定地点的货物运载至停靠站点,直接并入列车,随列车一起行驶,也可将列车上的货物运输至指定地点,现有技术中一般需要进行两次装卸货,本发明只需进行一次装卸货,节省时间和人力,提高运输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沿轨道行驶的列车、辅助轨道2和换乘站点,辅助轨道连接两条轨道,所述列车由移动车厢3和固定车厢4组成,所述轨道路经多个换乘站点,换乘站点处设有至少两条轨道,各轨道在换乘站点是相互平行的,两列车分别沿各自的轨道运行至换乘站点停止后,移动车厢3脱离固定车厢4,沿辅助轨道2向外横向移动至另一列车上,乘客不用上下车就可进行换乘。

本实施例中,所述列车悬挂在轨道1上,轨道1还包括辅助轨道2,辅助轨道2设置在换乘站点的轨道1下方、并沿水平方向垂直于轨道1延伸,轨道和辅助轨道2之间允许列车通过,列车到达换乘站点后,移动车厢3的底部与辅助轨道2连接,移动车厢3沿辅助轨道2向外侧横向平移滑出至另一列车上;辅助轨道2上设有锁定机构,以保证移动车厢3横向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停止。

在同一站点有至少两辆沿不同轨道运行列车,在同一站点的两列车之间可进行换乘,不同站点有不同换乘车辆,辅助轨道2连接两辆需要换乘列车的移动车厢3,为方便叙述,换乘的两个列车分别称为第一列车10和第二列车11。

本实施例中,每个站点设有一个辅助轨道2,列车上设有一个移动车厢3,第一列车10到达换乘站点后,第一列车10上的移动车厢3横向滑出,待第二列车11到达时,第二列车11上的移动车厢3同方向向外横向滑出,第一列车10上的移动车厢3并入至第二列车11中,第二列车11行驶出站后,原第二列车11上的移动车厢3再滑入第一列车10中。

本实施例中,每个站点设有两个辅助轨道2,列车上设有两个移动车厢3,可实现第二列车11的移动车厢3向第一列车10上平移,第一列车10的移动车厢3向第二列车11上平移。具体地,列车上至少设有一个容纳腔,第一列车10和第二列车11到达换乘站点后,第一列车10上的移动车厢3与第二列车11的容纳腔相对设置,第二列车11上的移动车厢3与第二列车11的容纳腔相对设置,第一列车10上的移动车厢3横向滑入至第二列车11的容纳腔,第二列车11上的移动车厢3横向滑入至第一列车10的容纳腔,两个移动车厢3滑动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中,每个站点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数量的辅助轨道2,列车上也可设置多个移动车厢3,优选的,移动车厢3和固定车厢4交错设置,列车的两端为固定车厢4,驾驶室与固定车厢4相连接。

实施例三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列车悬挂在轨道1上,列车顶部设有悬挂梁,悬挂梁与牵引装置连接,所述列车可为任意能够悬挂在空中轨道1上的列车,在现有可悬挂列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列车车厢设置为固定车厢4和与列车可拆卸连接的移动车厢3,固定车厢4与驾驶室固定,移动车厢3可脱离列车,沿辅助轨道2向外横向移动至另一列车上,乘客不用上下车就可实现换乘的目的。

在行驶过程中,相邻固定车厢之间形成容纳腔,移动车厢安装在容纳腔内,移动车厢在与固定车厢分离后,沿垂直于列车行驶方向横向移动至另一列车的容纳腔处,移动车厢3和固定车厢4无缝隙的固定连接,移动车厢3的两端设有第一门体32,固定车厢4的两端设有第二门体,第一门体32和第二门体相对设置,移动车厢3经第一门体32、第二门体与固定车厢4内部连通,在列车换乘过程中,第一门体32和第二门体自动关闭,换乘结束后,第一门体32和第二门体自动打开。车上需要换成的乘客,由固定车厢4自第一门体32和第二门体被打开后,移动至移动车厢3,无需换车的乘客可继续留在固定车厢4,直到列车到达换乘的站点前,乘客由固定车厢4步入至移动车厢3,到达站点后,第一门体32和第二门体关闭,防止乘客由开口处摔落,出现事故。

第一门体32和第二门体打开后,移动车厢3和固定车厢4的底板基本平行、且无缝隙,避免乘客在移动车厢3和移动车厢3移动时摔倒;优选的,移动车厢3的底面向两端延伸,当移动车厢3与列车固定时,移动车厢3的延伸端与固定车厢4的底面贴合,便于乘客步入固定车厢4,移动车厢与固定车厢接触的两端分别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反。

列车包括与轨道1相连的顶板12,顶板12上连接驾驶室、固定车厢4和移动车厢3,固定车厢4与驾驶室固定连接在一起,移动车厢3和固定车厢4交错布置,相邻两固定车厢4通过列车框架连接固定,所述列车框架为顶板12。在列车沿轨道1行驶过程中,移动车厢3的顶部与顶板12固定,到达站点后,移动车厢3与顶板12脱离,并沿辅助轨道2平移。

第一列车10和第二列车11在换乘时,第一移动车厢3脱离第一列车10的顶板12,并沿辅助轨道2移动至第二列车11的容纳腔处,与第二列车11的顶板12相固定。

本实施例中,移动车厢3和顶板12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固定方式,例如,移动车厢3的顶部和顶板12均为电磁吸结构,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控制通断电,进而控制移动车厢3和列车顶板12的固定和脱离。

本实施例中,固定车厢4的两侧设有锁紧机构(图中未示出),锁紧机构由锁紧销和安装架组成,锁紧销安装架里集成有弹簧系统,可以实现锁紧销向车体轴向中心线延伸方向前后伸缩,移动车厢3、侧壁的两端设有卡槽,移动车厢3与列车顶部固定后,锁紧销对应伸入至卡槽内部,以将移动车厢3和列车固定。

上述设置中,固定车厢4和移动车厢3之间还可以采取其他锁止机构。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所述列车既设有换乘的移动车厢3,又设有可独立行驶的移动车厢3,本发明有效结合了列车快速便捷与公交车覆盖面广的特点,通过小范围公交车系统乘客上车,再通过升降系统将上车与下车的乘客带入列车,同时列车之间也可以实现车厢互换,以达到乘客不用上下车即可换乘的目的,换乘站点和停靠站点为同一站点,所述站点内设有辅助轨道2和升降机构。本发明不需要建设过多的列车站点,也节省了土地空间,并且一站式覆盖整个城市,提高轻轨利用效率,节省乘客的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