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机车事故防控调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9710发布日期:2019-09-20 21:4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矿用机车事故防控调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事故防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矿用机车事故防控调头系统。



背景技术:

煤矿及非煤矿山电机车在井下运输的过程中,通常会利用转盘实现机车调头,现有调头系统多为简易带齿圆盘结构,通过人工带动圆盘结构转动,从而实现调头,由于带齿圆盘结构简单安全系数较低,且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转动调头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调头系统多为简易带齿圆盘结构,通过人工带动圆盘结构转动,从而实现调头,由于带齿圆盘结构简单安全系数较低,且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转动调头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矿用机车事故防控调头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用机车事故防控调头系统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调头槽,调头槽内设置有调头装置,其中调头装置包括基座、下圆盘、上圆盘和转轴,下圆盘位于基座和上圆盘之间,下圆盘圆心处连接有轴承,轴承与基座连接,轴承内设置有转轴,转轴穿过上圆盘,且能带动上圆盘转动。安装座上还设置有动力槽,动力槽位于调头槽一侧,动力槽内设置有电机和齿轮组,电机通过线缆与控制台连接,电机动力输出端与齿轮组连接,齿轮组与下圆盘齿合,且能带动下圆盘转动。上圆盘上表面设置有道轨。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置由控制台控制的电机带动齿轮组转动,齿轮组带动下圆盘转动,下圆盘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上圆盘转动,从而实现机车调头,整个过程基本由机械控制,节约了人力,同时工作人员并未直接参与上下圆盘的转动,可以有效交底调头时发生的安全事故。

解决了现有调头系统多为简易带齿圆盘结构,通过人工带动圆盘结构转动,从而实现调头,由于带齿圆盘结构简单安全系数较低,且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转动调头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进一步的,下圆盘边缘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与上圆盘下表面接触。

可选的,支撑机构包括滚轮槽和滚轮,滚轮槽底部与下圆盘上表面连接,滚轮均匀铺设在滚轮槽内,滚轮与上圆盘下表面接触。

可选的,滚轮的直径大于滚轮槽的高度。

可选的,安装座四周呈射线分布设置有道岔,上圆盘表面设置有穿孔,穿孔个数与道岔个数相匹配,下圆盘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位置与穿孔相匹配,定位槽内插入有贯穿穿孔的定位销。

进一步的,穿孔外围设置有定位销座,定位销座顶部设有开口,开口边缘设置有活动轴,活动轴上连接有覆盖开口的盖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通过设置由控制台控制的电机带动齿轮组转动,齿轮组带动下圆盘转动,下圆盘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上圆盘转动,从而实现机车调头,整个过程基本由机械控制,节约了人力,同时工作人员并未直接参与上下圆盘的转动,可以有效交底调头时发生的安全事故。

2、解决了现有调头系统多为简易带齿圆盘结构,通过人工带动圆盘结构转动,从而实现调头,由于带齿圆盘结构简单安全系数较低,且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转动调头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矿用机车事故防控调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圆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插入定位销时定位销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定位销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安装座、2为调头槽、3为基座、4为下圆盘、5为轴承、6为转轴、7为上圆盘、8为道轨、9为动力槽、10为电机、11为齿轮组、12为控制台、13为线缆、14为定位销、15为滚轮、16为滚轮槽、17为道岔、18为定位销座、19为活动轴、20为盖片、21为穿孔、22为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矿用机车事故防控调头系统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上设置有调头槽2,调头槽2内设置有调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调头装置包括基座3、下圆盘4、上圆盘7和转轴6,下圆盘4位于基座3和上圆盘7之间,下圆盘4圆心处连接有轴承5,轴承5与基座3连接,轴承5内设置有转轴6,转轴6穿过上圆盘7,且能带动上圆盘7转动。安装座1上还设置有动力槽9,动力槽9位于调头槽2一侧,动力槽9内设置有电机10和齿轮组11,电机10通过线缆13与控制台12连接,电机10动力输出端与齿轮组11连接,齿轮组11与下圆盘4齿合,且能带动下圆盘4转动,上圆盘7上表面设置有道轨8。

使用中,设置由控制台控制的电机带动齿轮组转动,齿轮组带动下圆盘转动,下圆盘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上圆盘转动,从而实现机车调头,整个过程基本由机械控制,节约了人力,同时工作人员并未直接参与上下圆盘的转动,可以有效交底调头时发生的安全事故。解决了现有调头系统多为简易带齿圆盘结构,通过人工带动圆盘结构转动,从而实现调头,由于带齿圆盘结构简单安全系数较低,且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转动调头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其中轴承优先为双向推力球轴,将待调头机车推入上圆盘的道轨上,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台控制电机带动齿轮组转动。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下圆盘4边缘设置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与上圆盘7下表面接触。支撑机构包括滚轮槽16和滚轮15,滚轮槽16底部与下圆盘4上表面连接,滚轮15均匀铺设在滚轮槽16内,滚轮15与上圆盘7下表面接触。滚轮15的直径大于滚轮槽16的高度。

使用中,通过设置支撑机构,能够保障上圆盘受力均匀,防止使用中出现局部区域下陷的现象发生。

同时,将滚轮的直接设置大于滚轮槽的高度,使得上圆盘能够在滚轮的支撑下顺利实现旋转。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座1四周呈射线分布设置有道岔17,上圆盘7表面设置有穿孔21,穿孔21个数与道岔17个数相匹配,下圆盘4上设置有定位槽22,定位槽22位置与穿孔21相匹配,定位槽22内插入有贯穿穿孔21的定位销14。

使用中,在设置由穿孔、定位槽和定位销组成的定位机构,使得上圆盘旋转至指定道岔位置后,能够通过定位机构进行定位,防止出现意外转动,大幅提高调头时安全系数。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3,穿孔21外围设置有定位销座18,定位销座18顶部设有开口,开口边缘设置有活动轴19,活动轴19上连接有覆盖开口的盖片20。

使用中,在穿孔外围设置定位销座,同时定位销座上设置活动轴和盖片,平时不需要进行定位时,能够将盖片覆盖在穿孔上,对穿孔进行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