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线路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83420发布日期:2019-05-28 21:20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轨道线路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线路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ats(automatictrainsupervisionsystem,列车自动监控系统)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ats系统可实现列车运营状态和信息的监控,实时掌握列车的实际运行情况。保证全线运营安全高效有序的进行。ats系统还可以控制列车按照列车运行图来运行。

ats系统对应轨道交通而言有重要的意义,而绘制轨道线路属于ats系统最基础的部分。现有技术的轨道自动生成时,可能会出现轨道线路的区段布局不合理的情况,影响工作人员对轨道的监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线路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以解决轨道线路生成时,区段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线路自动生成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区段分界点以及所述区段分界点对应的线路单元,所述线路单元包含相邻区段分界点、区段、站台或信号机中的一个或多个;建立所述区段分界点与所述线路单元的动态调整映射关系;当所述区段分界点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根据所述动态调整映射关系,调整所述线路单元的位置;或,当所述线路单元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根据所述动态调整映射关系,调整所述区段分界点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区段的一个端点为所述区段分界点,所述区段的另一个端点为所述相邻区段分界点;所述建立所述区段分界点与所述线路单元的动态调整映射关系,包括:建立第一动态调整映射关系,所述第一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为所述区段分界点与所述区段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相邻区段分界点与所述区段的映射关系;和/或,建立第二动态调整映射关系,所述第二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为所述区段分界点与所述站台的映射关系;和/或,建立第三动态调整映射关系,所述第三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为所述区段分界点与所述信号机的映射关系;在所述当所述区段分界点在轨道线路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根据所述动态调整映射关系,调整所述所述线路单元对应的位置;或,当所述线路单元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根据所述动态调整映射关系,调整所述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动态调整映射关系、所述第二动态调整映射关系和/或所述第三动态调整映射关系生成待调整轨道线路图,所述待调整轨道线路图包含所述区段分界点与所述线路单元的相对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当所述站台与非相邻区段分界点具有第四动态调整映射关系时,则所述非相邻区段分界点为所述区段分界点的对齐区段分界点;所述非相邻区段分界点与所述区段分界点位于不同的轨道上;当所述区段分界点、所述站台以及所述对齐区段分界点未对齐时,则调整所述区段分界点、所述站台以及所述对齐区段分界点中的一个或多个,以使所述区段分界点、所述站台以及所述对齐区段分界点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动态调整映射关系、所述第二动态调整映射关系和/或所述第三动态调整映射关系生成待调整轨道线路图之后,还包括:获取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区段分界点与所述相邻区段分界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信息获得所述区段分界点与所述线路单元的显示距离;判断所述显示距离是否在阈值区间内;当所述显示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阈值区间的最小值时,则延长所述显示距离;当所述显示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区间的最大值时,则缩短所述显示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区段分界点的第一映射关系个数和所述相邻区段分界点的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个数为所述区段分界点与除所述相邻区段分界点外的全部线路单元具有的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个数;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个数为所述相邻区段分界点与除所述区段分界点外的全部线路单元具有的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个数;所述延长所述显示距离,包括:当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个数大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所述相邻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延长所述显示距离;当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个数小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所述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延长所述显示距离;当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个数等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所述区段分界点或所述相邻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延长所述显示距离;所述缩短所述显示距离,包括:当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个数大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所述相邻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缩短所述显示距离;当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个数小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所述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缩短所述显示距离;当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个数等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所述区段分界点或所述相邻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缩短所述显示距离。

可选地,当所述显示距离处于所述阈值区间内时,则维持所述显示距离。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线路自动生成系统,包括:获取模块、映射建立模块和调整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区段分界点以及所述区段分界点对应的线路单元,所述线路单元包含相邻区段分界点、区段、站台或信号机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映射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区段分界点与所述线路单元的动态调整映射关系;所述调整模块,用于当所述区段分界点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根据所述动态调整映射关系,调整所述线路单元的位置;或,当所述线路单元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根据所述动态调整映射关系,调整所述区段分界点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区段的一个端点为所述区段分界点,所述区段的另一个端点为所述相邻区段分界点;所述映射建立模块,具体用于建立第一动态调整映射关系,所述第一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为所述区段分界点与所述区段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相邻区段分界点与所述区段的映射关系;和/或,建立第二动态调整映射关系,所述第二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为所述区段分界点与所述站台的映射关系;和/或,建立第三动态调整映射关系,所述第三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为所述区段分界点与所述信号机的映射关系;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动态调整映射关系、所述第二动态调整映射关系和/或所述第三动态调整映射关系生成待调整轨道线路图,所述待调整轨道线路图包含所述区段分界点与所述线路单元的相对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判断模块;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区段分界点与所述相邻区段分界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根据所述相对位置信息获得所述区段分界点与所述线路单元的显示距离;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显示距离是否在阈值区间内;所述调整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显示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阈值区间的最小值时,则延长所述显示距离;当所述显示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阈值区间的最大值时,则缩短所述显示距离。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区段分界点的第一映射关系个数和所述相邻区段分界点的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个数为所述区段分界点与除所述相邻区段分界点外的全部线路单元具有的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个数;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个数为所述相邻区段分界点与除所述区段分界点外的全部线路单元具有的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个数;

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个数大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所述相邻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延长所述显示距离;当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个数小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所述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延长所述显示距离;当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个数等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所述区段分界点或所述相邻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延长所述显示距离;或,当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个数大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所述相邻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缩短所述显示距离;当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个数小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所述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缩短所述显示距离;当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个数等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所述区段分界点或所述相邻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缩短所述显示距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建立区段分界点与线路单元的动态调整映射关系,当轨段线路图布局不合理时,调整区段分界点或线路单元的位置,根据动态调整映射关系,调整线路单元或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使得过段线路图布局合理,便于工作人员监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线路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线路自动生成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线路自动生成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线路自动生成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线路自动生成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线路自动生成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线路自动生成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线路图。如图1所示,轨道线路图中提供了轨道a和轨道b两条轨道线路。轨道线路图包括:区段分界点10a、相邻区段分界点10b、区段11、站台12、信号机13、道岔分界点2和对齐区段分界点3。

其中,道岔分界点2为轨道a和轨道b的交点。

在轨道线路图中,站台对应的位置通常会设置区段分界点用于定位。轨道a和轨道b均对应站台12,因此在轨道a和轨道b上,用于定位站台12的区段分界点10a和对齐区段分界点3应该在同一竖直坐标位置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轨道线路中,区段分界点10a与对齐区段分界点3的水平距离的差值满足预设差值区间,在显示界面上,区段分界点10a与对齐区段分界点3对齐。其中预设差值区间可以是0至10米。

由于轨道线路图线路包含的区段分界点10a、相邻区段分界点10b、区段11、站台12、信号机13、道岔分界点2和对齐区段分界点3均为多个,为了简化说明,故在下述实施例中,仅以一组区段分界点10a、相邻区段分界点10b、区段11、站台12和信号机13为例进行说明。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线路自动生成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获取至少一个区段分界点以及区段分界点对应的线路单元,线路单元包含相邻区段分界点、区段、站台或信号机中的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根据坐标位置,对区段分界点、相邻区段分界点、区段、站台和信号机均确定一个唯一的地址编码。还可获取区段分界点、相邻区段分界点、区段、站台和信号机之间的实际距离、显示距离,以及区段分界点、相邻区段分界点、区段、站台和信号机的实际坐标信息,并保存在数据库中。数据库可以为表格的形式。

s202、建立区段分界点与线路单元的动态调整映射关系。

s203、当区段分界点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根据动态调整映射关系,调整线路单元的位置;或,当线路单元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根据动态调整映射关系,调整区段分界点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调整线路单元或者区段分界点的位置时,可以是平移线路单元或者区段分界点,也可以是缩放线路单元或者区段分界点,以使生成的轨道线路图中,区段分界点与线路单元的相对位置满足预置显示比例。

在本实施例中,以区段分界点、相邻区段分界点、区段、站台和信号机均为一个作为示例进行说明,对于一个线路图中的多个区段分界点来说,可以逐次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操作,也可以整体进行操作。

本实施例中,通过建立区段分界点与线路单元的动态调整映射关系,当轨段线路图布局不合理时,调整区段分界点或线路单元的位置,根据动态调整映射关系,调整线路单元或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使得过段线路图布局合理,便于工作人员监控。

可选地,当一个区段的一个端点为区段分界点,该区段的另一个端点则为相邻区段分界点。下面给出一种建立动态调整映射关系的可能的实现方式,具体的,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线路自动生成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s202,包括:

s202-1、建立第一动态调整映射关系;和/或,建立第二动态映射调整关系;和/或,建立第三动态调整映射关系。

其中,第一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为区段分界点与区段的映射关系以及相邻区段分界点与区段的映射关系;第二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为区段分界点与站台的映射关系;第三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为区段分界点与信号机的映射关系。

根据取区段分界点、相邻区段分界点、区段、站台和信号机的实际情况,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动态调整映射关系、第二动态调整映射关系和第三动态调整映射关系,可以单独基于上述任意一种动态调整映射关系进行区段分界点与线路单元显示距离的调整。也可以是任意两个的组合:例如,第一动态调整映射关系和第二动态调整映射关系、第一动态调整映射关系和第三动态调整映射关系,或第二动态调整映射关系和第三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也可以基于三个动态调整映射关系进行调整。

继续参见图3,在s203之前,还包括:

s204、根据第一动态调整映射关系、第二动态调整映射关系和/或第三动态调整映射关系生成待调整轨道线路图,待调整轨道线路图包含区段分界点与线路单元的相对位置信息。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成待调整轨道线路图的一种可选地方式,具体的:对所有的区段分界点、相邻区段分界点、区段、站台和信号机使用多叉树算法进行遍历。然后通过第一动态调整映射关系,确定区段分界点、相邻区段分界点和区段的位置关系;根据第二动态调整映射关系,确定站台与站台对应的区段分界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第三动态映射关系,确定信号机与信号机对应的区段分界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生成待调整轨道线路图。

可选地,将所有的区段分界点、相邻区段分界点、区段、站台和信号机在显示界面上的显示坐标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

区段分界点、相邻区段分界点、区段、站台和信号机在生成待调整轨道线路图中,可以以不同的颜色或图标进行显示,便于工作人员区分区段分界点、相邻区段分界点、区段、站台和信号机。

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获取图标对应的信息,例如,在图1中,区段分界点10a用空心圆来表示,点击该空心圆后,可以显示区段分界点10a的地址编号,与相邻区段分界点10b之间的实际距离等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当点击该空心圆后,显示区段分界点10a的相关信息,例如,根据第二动态调整映射,可获取区段分界点10a与站台12之间的位置信息、实际距离等,可通过区段分界点10a与站台12之间的位置信息,通过站台12间接的获取相邻区段分界点10b与站台12之间的信息。

可选地,当站台与非相邻区段分界点具有第四动态调整映射关系时,则非相邻区段分界点为区段分界点的对齐区段分界点;非相邻区段分界点与区段分界点位于不同的轨道上。

继续参见图1,第四动态调整映射关系是指的站台12与对齐区段分界点3之间的映射关系。

当区段分界点、站台以及对齐区段分界点未对齐时,则调整区段分界点、站台以及对齐区段分界点中的一个或多个,以使区段分界点、站台以及对齐区段分界点对齐。

如图1所示,在轨道a上的区段分界点104用于定位站台12的位置,在轨道b上的对齐区段分界点3用于定位站台12的位置。由于轨道a和轨道b共同对应站台12,故区段分界点10a、站台102和对齐区段分界点3三者对齐显示。具体的,如图1所示,区段分界点10a、站台102和对齐区段分界点3在轨道线路图中处于竖直排列时,区段分界点10a、站台102和对齐区段分界点3应该在同一竖直线上对齐显示。当区段分界点10a、站台102和对齐区段分界点3在处于水平排列时,区段分界点10a、站台102和对齐区段分界点3应该在同一水平线上对齐显示。当区段分界点10a、站台102和对齐区段分界点3未对齐时,应该对区段分界点10a、站台102和对齐区段分界点3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调整,以保证水平对齐或竖直对齐。

可选地,在对调整区段分界点、站台以及对齐区段分界点进行调整对齐后,可以将调整后的区段分界点、站台以及对齐区段分界点的显示坐标信息更新保存在数据库中。

可选地,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线路自动生成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根据第一动态调整映射关系、第二动态调整映射关系和/或第三动态调整映射关系生成待调整轨道线路图之后,还包括:

s301、根据相对位置信息获得区段分界点与线路单元的显示距离。

其中,线路单元为相邻区段分界点。

可选地,显示距离为区段分界点与相邻区段分界点之间显示距离,即为区段的显示长度。

例如,在实际的工程中,区段分界点与相邻区段分界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为100米,即区段实际长度为100米;其他区段分界点与相邻区段分界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为1000米,即区段实际长度为1000米。在生成的待调整轨道线路图中,100米的区段在显示的时候为1厘米,1000米的区段在显示的时候为10厘米。在轨道线路的显示过程中,待调整轨道线路图,可能基于等比进行缩放,即基于1:10的比例进行缩放,从而显示距离为上述1厘米:10厘米,但是由于上述区段分界点、相邻区段分界点以及其他区段分界点还与其他线路单元有连接或者对应的关系,从而1:10的比例会造成节点显示位置过于密集或过于稀疏,从而造成轨道线路自动生成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因此,为了提供进一步提高轨道线路自动生成的合理性,在进行调整前,可执行s302。

s302、判断显示距离是否在阈值区间内。

可选地,阈值区间为3-5厘米。

s303、当显示距离小于或等于阈值区间的最小值时,则延长显示距离。

将获取的显示距离,通过预设算法,获取更新后的显示距离,通过更新后的显示距离与显示距离的差值,若差值为正,则确定延长显示距离为该差值。其中,预设算法可以为回归算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实际长度100米的区段的显示距离1厘米小于阈值区间的最小值3厘米,因此,需要对该区段对应的相邻区段分界点或区段分界点进行移动,以延长该区段的显示距离。

s304、当显示距离大于或等于阈值区间的最大值时,则缩短显示距离。

若上述实施例中,计算出的差值为负,则确定缩短显示距离为该差值。

在上述实施例中,实际长度1000米的区段的显示距离10厘米大于阈值区间的最大值5厘米,因此,需要对该区段对应的相邻区段分界点或区段分界点进行移动,以缩短该区段的显示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区段进行延长或缩短时,与区段相连的区段分界点,不能越过其余的区段分界点。例如,在图1中,通过移动区段分界点10a对区段11进行延长时,不能越过道岔分界点2的位置,如果越过道岔分界点2的位置,则道岔分界点2与区段分界点10a之间的区段就无法显示,造成轨道线路上监控区段的缺失。

s305、当显示距离处于阈值区间内时,则维持显示距离。

可选地,获取区段分界点的第一映射关系个数和相邻区段分界点的第二映射关系个数;第一映射关系个数为区段分界点与除相邻区段分界点外的全部线路单元具有的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个数;第二映射关系个数为相邻区段分界点与除区段分界点外的全部线路单元具有的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个数。

继续参见图1,与区段分界点10a相邻的除相邻区段分界点10b外的全部线路单元为:区段11、站台12和信号机13,故第一映射关系个数为3个。与相邻区段分界点10b相邻的除区段分界点10a外的全部线路单元为:区段11、站台12和相邻区段分界点10b另一侧连接的区段,故第二映射关系个数为3个。

可选地,如图1所示,可以比较区段分界点10a与相邻区段分界点10b的地址编码的大小,如果区段分界点10a的地址编码小于相邻区段分界点的地址编码,则获取轨道a上地址编码比区段分界点10a的地址编码小的线路单元的个数为第一个数;同时获取轨道a上地址编码比相邻区段分界点10b大的线路单元的个数为第二个数。比较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的大小,若第一个数比第二个数大,则移动相邻区段分界点10b及地址编码大的线路单元;若第一个数比第二个数小,则移动区段分界点10a及其地址编码小的数据单元。

例如,在轨道线路图中,需要调整的区段为图1中的区段11时。图5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线路自动生成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s303,包括:

s303-1、当第一映射关系个数大于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相邻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延长显示距离。

s303-2、当第一映射关系个数小于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延长显示距离。

s303-3、当第一映射关系个数等于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区段分界点或相邻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延长显示距离。

s304,包括:

s304-1、当第一映射关系个数大于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相邻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缩短显示距离。

s304-2、当第一映射关系个数小于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缩短显示距离。

s304-3、当第一映射关系个数等于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区段分界点或相邻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缩短显示距离。

可选地,在对整个待调整轨道线路图进行调时,还可以按照地址编码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进行调整。以照地址编码从小到大进行调整为例,如图1所示,遍历待调整轨道线路图中的所有区段,获取区段的显示长度,根据显示长度所在的阈值区间,将阈值区间外的区段分为待延长区段和待缩短区段。可以对待延长区段按照地址编码从小到大进行调整,如果区段分界点10a的地址编号比相邻区段分界点10b的地址编号大,在对轨道a端的区段11进行延长时,则区段分界点10a及之前的线路单元固定,相邻区段分界点10b及之后的线路单元进行整体移动,且按远离区段分界点10a的方向移动,以延长区段11。需要单独说明的是,除道岔分界点2外,其余线路单元均按照地址编码的大小顺序调整后,线路单元调整完毕后,对剩余的道岔分界点2按照地址编码的大小进行调整,直至调整完所有的待延长区段。调整完所有待延长区段后,再按照类似方法对待缩短区段按照地址编码从小到大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区段进行调整时,也可以先调整待缩短区段,再调整待延长区段。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轨道线路自动生成系统,以执行上述方法类实施例,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线路自动生成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如图6所示,该系统包括:获取模块401、映射建立模块402和调整模块403。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至少一个区段分界点以及区段分界点对应的线路单元,线路单元包含相邻区段分界点、区段、站台或信号机中的一个或多个。

映射建立模块402,用于建立区段分界点与线路单元的动态调整映射关系。

调整模块403,用于当区段分界点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根据动态调整映射关系,调整线路单元的位置;或,当线路单元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根据动态调整映射关系,调整区段分界点的位置。

可选地,区段的一个端点为区段分界点,区段的另一个端点为相邻区段分界点。

映射建立模块402,具体用于建立第一动态调整映射关系,第一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为区段分界点与区段的映射关系以及相邻区段分界点与区段的映射关系;和/或,建立第二动态调整映射关系,第二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为区段分界点与站台的映射关系;和/或,建立第三动态调整映射关系,第三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为区段分界点与信号机的映射关系。

调整模块403,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动态调整映射关系、第二动态调整映射关系和/或第三动态调整映射关系生成待调整轨道线路图,待调整轨道线路图包含区段分界点与线路单元的相对位置信息。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线路自动生成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系统还包括:判断模块501。

获取模块401,还用于获取第一距离,第一距离为区段分界点与相邻区段分界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根据相对位置信息获得区段分界点与线路单元的显示距离。

判断模块501,用于判断显示距离是否在阈值区间内。

调整模块403,还用于当显示距离小于或等于阈值区间的最小值时,则延长显示距离;当显示距离大于或等于阈值区间的最大值时,则缩短显示距离。

可选地,获取模块401,还用于获取区段分界点的第一映射关系个数和相邻区段分界点的第二映射关系个数;第一映射关系个数为区段分界点与除相邻区段分界点外的全部线路单元具有的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个数;第二映射关系个数为相邻区段分界点与除区段分界点外的全部线路单元具有的动态调整映射关系个数。

调整模块403,具体用于当第一映射关系个数大于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相邻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延长显示距离;当第一映射关系个数小于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延长显示距离;当第一映射关系个数等于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区段分界点或相邻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延长显示距离;或,当第一映射关系个数大于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相邻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缩短显示距离;当第一映射关系个数小于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缩短显示距离;当第一映射关系个数等于第二映射关系个数时,调整区段分界点或相邻区段分界点的位置,以缩短显示距离。

上述装置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singnal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可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该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