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电磁干扰的运输装置以及V形平底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6747发布日期:2019-10-09 05:43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电磁干扰的运输装置以及V形平底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电磁干扰的运输装置以及v形平底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厂内非散料的多次直线来往运输,运输设备多采用有轨火车和直流平板运输车等运输工具,有轨火车投资大,且要有专用车道,影响工厂布局;直流平板车为了安全取电,往往采用逆变器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存在投资较大、功率损失大、运行产生无线电干扰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无电磁干扰的交流电机牵引的运输装置,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

一种无电磁干扰的交流电机牵引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运输小车的前方和后方各自包含钢丝绳前端固定处11和钢丝绳后端固定处12,一条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钢丝绳前端固定处11和钢丝绳后端固定处12上,该钢丝绳绕过动力轮2和张紧轮9;所述的动力轮2固定在动力端,其动力连接着电机;所述的张紧轮固定在固定端10;所述的动力轮为v形平底轮,所述的v形平底轮是指轮子的边沿的截面包含两个倾斜面和两个倾斜面之间的平面。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运输装置安置在地面,地面上包含轨道,轨道上有能往复运动的运输小车6,所述的运输小车6的轮子位于轨道上,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轨道位于地面或者平台上,地面或者平台上包含钢丝绳沟槽。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v形平底轮的两翼夹角为60°-150°;夹角与底部水平段的圆角r为使用钢丝绳直径的1-5倍,两翼夹角是两个倾斜面的夹角。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固定端和移动端均为地面上的坑,因此动力轮和张紧轮固定在地平面之下。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张紧轮安装在张紧轮安装部位15上,该张紧轮安装部位15包含两个板以及两个板之间的一个轴,张紧轮能够在该轴上转动,该张紧轮安装部位15固定连接着中轴,中轴上套一个弹簧,弹簧位于底座上端和螺母之间,钢丝绳拉动张紧轮转动的时候,弹簧能够提供弹力。

方案二:

v形平底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形平底轮是指轮子的边沿的截面包含两个倾斜面和两个倾斜面之间的水平段的平面。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v形平底轮的两翼夹角为60°-150°;夹角与底部水平段的圆角r为使用钢丝绳直径的1-5倍,两翼夹角是两个倾斜面的夹角。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此发明具有投资小、不怕轨面电路短路、轨道无磁干扰、占地面积小且不影响始发点和终点之间的人车通行。是冶金、化工、电子、仓储、机械等企业内部运输的理想工具。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小车以及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张紧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v形平底轮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动力端;2.动力轮;3.钢轨;4.钢丝绳;5.地面;6.运输小车;7.钢丝绳沟槽;8.平台;9.张紧轮;10.固定端;11.钢丝绳前端固定处;12.钢丝绳后端固定处;13.弹簧;14.中轴;15.张紧轮安装部位;16.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专利提供多种并列方案,不同表述之处,属于基于基本方案的改进型方案或者是并列型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

一种无电磁干扰的交流电机牵引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输装置安置在地面,地面上包含轨道,轨道上有能往复运动的运输小车6,所述的运输小车6的轮子位于轨道上,在运输小车的前方和后方各自包含钢丝绳前端固定处11和钢丝绳后端固定处12,一条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钢丝绳前端固定处11和钢丝绳后端固定处12上,该钢丝绳绕过动力轮2和张紧轮9;所述的动力轮2固定在动力端,其动力连接着电机;所述的张紧轮固定在固定端10。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作为优选,所述的动力轮为v形平底轮。本专利适合工厂内部直线运输物料。其特点是在动力端始发点,交流电机通过减速机带动v形平底轮,在v形平底轮上缠绕4-6圈钢丝绳,此v形平底轮正反转均可带动钢丝绳运动;钢丝绳缠绕v形平底轮之后的绳头,一端连接运输小车前端,另一端穿过输送终点的张紧轮绕回来连接运输小车的后端,这样两个端头均固定在运输小车上。通过控制v形平底轮正反转,钢丝绳就可以在地面下的沟槽内,带动在浅轨上的运输小车在动力端和终点之间来回移动。提供控制电缆,在起点和终点均可控制运输装置的来回,方便安全。具有投资省、节约场地、无电磁干扰等优点。是目前解决工厂内直线运输的一种突破性的设计方案。所述的v形平底轮可以被普通的钢丝辊或者钢丝轮替代。

所述的轨道位于地面或者平台上,地面或者平台上包含钢丝绳沟槽。

结合图1,该种布置节省空间,所述的固定端和移动端均为地面上的坑,因此动力轮和张紧轮固定在地平面之下。

以下提供一种具体的张紧轮结构,所述的张紧轮安装在张紧轮安装部位15上,该张紧轮安装部位15包含两个板以及两个板之间的一个轴,张紧轮能够在该轴上转动,该张紧轮安装部位15固定连接着中轴,中轴上套一个弹簧,弹簧位于底座上端和螺母之间,钢丝绳拉动张紧轮转动的时候,弹簧能够提供弹力。因此钢丝能一致有力工作。

作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的钢丝拉紧后还能防止运输小车脱出轨道外。

需要说明的是,本段的方案至少是一种新型运输结构,其是能够独立出售的个体,下方的各段方案都是并列方案或者改进方案。

本专利特点是在动力端始发点,交流电机通过减速机带动v形平底轮,在v形平底轮上缠绕钢丝绳,此v形平底轮正反转均可带动钢丝绳运动;钢丝绳缠绕v形平底轮之后的绳头,一端连接运输小车前端,另一端穿过输送终点的张紧轮绕回来连接运输小车的后端,这样两个端头均固定在运输小车上。通过控制v形平底轮正反转,钢丝绳就可以在地面下的沟槽内,带动在浅轨上的运输小车在动力端和终点之间来回移动。

其动力端特征在于与普通卷扬机不同之处是v行轮通过张紧轮的调节,卷筒上的钢丝绳正反转均有动力,而普通卷扬机只有单向传动动力。

作为优选,传动端的v形平底轮结构经过反复改进,根据配套使用钢丝绳的尺寸,其核心保护尺寸如下:

结合图4;v形平底轮底部有一段平直段,其尺寸为a为使用钢丝绳直径的2-10倍比如钢丝绳为直径8mm,则a尺寸为16-80mm;

v形平底轮的两翼夹角b=60°-150°;夹角与底部水平段的圆角r为使用钢丝绳直径的1-5倍比如钢丝绳直径为8,则r为r8-r40;

在这种参数下,经过多次试验,可以保证v形平底轮上缠绕的钢丝绳在正反转的时候不会重叠或绞绕,而是在传动张力的推动下,有序的沿轮边下滑并做收放钢丝绳动作。

运输小车与钢丝绳的连处为下沉式设计;同时车轮采用单轮缘起重机轮,钢轨为深埋浅露式安装,保证了钢丝绳连接后在地面以

作为优选,钢轨露出地面尺寸d=1.5-3倍轮缘高度;例如轮缘高度为10mm,则钢轨露出地面高度为15-30mm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以上结构实现的技术效果实现清晰,如果不考虑附加的技术方案,本专利名称还可以一种新型运输结构。图中未示出部分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