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摆动的座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9148发布日期:2021-02-26 22:25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摆动的座椅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摆动的座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高铁或航空是人们长途出行常用的两种交通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乘客们不再是仅仅要求交通工具提供乘坐功能,还要求有提供旅途中休息、娱乐、工作、就餐等不同需求的设备。为了满足乘客的各种需求,一些列车或者飞机的座椅靠背后部安装了小桌板,用来供乘客放置就餐的餐具、工作的笔记本电脑、娱乐的杂志等物品。现有技术中的桌板通常直接与座椅固定连接,当前排的座椅进行角度调整时,随着椅背角度的调整导致桌板发生倾斜,桌板上的物品容易发生掉落。
[0003]
目前,公开号为cn104071171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列车座椅的桌板,所述的桌板由支臂总成结构和托板总成结构组成,支臂总成结构和托板总成结构之间通过转轴结构形成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支臂总成结构由支臂本体和分别设在支臂本体两侧的前部罩壳和后部罩壳连接而成。
[0004]
该专利虽然不会因座椅角度的调整而发生倾斜,而且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但在桌板收纳时,调整座椅角度桌板会对座椅的运动轨道出现干涉,妨碍座椅角度的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摆动的座椅结构,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带有桌板的座椅摆动过程中遇到的轨迹干涉的问题,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可摆动的座椅结构,包括底架、座椅和旋转组件,所述座椅包括坐垫板和靠背板,所述旋转组件用于供座椅调整角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扶手、桌板组件和摆动组件,所述扶手分别安装在坐垫板两侧的底架上,所述扶手朝向坐垫板的一面开设有旋转中心孔;
[0008]
所述桌板组件包括桌板支架和桌板本体,所述桌板支架的一端与扶手转动连接于旋转中心孔位置,另一端与桌板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桌板本体收纳时固定于靠背板上;所述桌板本体包括置物板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置物板适配的放置槽,所述置物板卡接于放置槽内用于放置物品;
[0009]
所述摆动组件包括安装滑块,所述安装滑块分别安装于坐垫板的两侧,所述扶手朝向坐垫板的一侧开设有圆弧导轨槽,所述安装滑块滑动连接于圆弧导轨槽内,所述圆弧导轨槽为以旋转中心孔为圆心的弧形槽,所述座椅在调整角度时桌板支架和座椅均以旋转中心孔为中心进行转动。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桌板支架将桌板本体与扶手连接,使桌板本体的旋转中心位于旋转中心孔位置,通过摆动组件将座椅的旋转中心定位于旋转中心孔位置,座椅和桌板本体的旋转中心位于同一个点,使桌板与座椅的运动轨道不再发生干涉,可以完成连续运动。置物板卡接在支撑板上,可以将置物板从支撑板上取下,便于进行清理。
[0011]
进一步设置:所述圆弧导轨槽包括第一导轨槽和第二导轨槽,所述安装滑块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槽和第二导轨槽内。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轨槽和第二导轨槽的设置,大大增强了扶手和坐垫板连接的稳定性,使座椅在摆动过程中更加安全稳定。
[0013]
进一步设置:所述坐垫板的长度为第一长度,所述第一导轨槽和第二导轨槽之间的水平距离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与第一长度的比例大于四分之一。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轨槽和第二导轨槽之间的水平距离与坐垫板的比例大于四分之一,使两条导轨槽之间的跨距最大,增加了扶手和坐垫板连接的稳定性。
[0015]
进一步设置:所述摆动组件还包括固定柱和拉伸弹簧,所述固定柱安装在扶手朝向坐垫板的一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柱连接,另一端与坐垫板远离靠背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拉伸弹簧在座椅摆动时被拉伸,提供使座椅复位的弹力。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柱和拉伸弹簧的设置使坐垫板在经过角度调整后可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无需手动调节,增强了使用的便捷性。
[0017]
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滑块朝向靠背板的一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第一导轨槽于定位孔正对的侧壁上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滑动连接有销锁,所述销锁在固定座内滑动使其朝向第一导轨槽的一端插入或者脱离定位孔,所述销锁远离第一导轨槽的一端伸出扶手并连接有把手。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孔和销锁的设置使座椅在角度调整以后能够牢固的停留在该角度上,无需施加外力。
[0019]
进一步设置:所述销锁朝向定位孔的一端向四周凸伸有限位沿,所述销锁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沿抵触,另一端与固定座抵触,所述销锁脱离定位孔时复位弹簧被压缩产生使销锁插入定位孔的弹力。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的设置使销锁在被拉出后会自动恢复原位,无需手动将销锁再次插入定位孔中,使用方便快捷。
[0021]
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孔的开口处开设有朝向定位孔内倾斜的导向槽,用于引导销锁的插入。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的设置用于引导销锁进入定位孔中,避免角度细微的偏差使销锁与定位孔错位,无法完成固定,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0023]
进一步设置:所述扶手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朝向把手的一端开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面与所述把手的一侧抵触用于使把手沿着导向斜面方向滑动。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和导向面的设置便于销锁的拉出,导向块对其还具有支撑作用,避免销锁由于外力作用而发生弯折。
[002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带有桌板的座椅摆动过程中遇到的轨迹干涉的问题,能让座椅在多个角度内摆动调整,提高了乘客的舒适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0027]
图2是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0028]
图3是实施例中固定柱和拉伸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是实施例中摆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中,1、底架;2、旋转组件;3、坐垫板;4、靠背板;5、扶手;6、旋转中心孔;7、桌板支架;8、桌板本体;9、第一滑块;10、第二滑块;11、第一导轨槽;12、第二导轨槽;13、固定柱;14、拉伸弹簧;15、定位孔;16、固定座;17、销锁;18、把手;19、导向块;20、复位弹簧;81、置物板;82、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
实施例:
[0033]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摆动的座椅结构,包括底架1、座椅和旋转组件 2,座椅包括坐垫板3和靠背板4,坐垫板3的长度和靠背板4的长度的比例为17:32,旋转组件2安装在底架1上用于供座椅调整角度,即坐垫板3和靠背板4可以绕着旋转组件2进行旋转来调整适合乘客的角度。在底架1上方还安装有扶手5、桌板组件和摆动组件,其中扶手5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坐垫板3正对的两侧的底架1上,扶手5朝向坐垫板3的一面开设有旋转中心孔6。桌板组件包括桌板支架7和桌板本体8,桌板支架7的一端与扶手5转动连接于旋转中心孔6位置,另一端延伸至与桌板本体8连接,桌板本体8朝向桌板支架7的两侧均连接有连接条,桌板支架7朝向桌板本体8的一面开设有弧形的滑槽,连接条远离桌板本体8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桌板本体8收纳时固定于靠背板4上,在桌板本体8向下翻转时,连接条从滑槽的一端滑至另一端发生限位,此时桌板形成水平的桌面用于放置物品。桌板本体8包括置物板81和支撑板82,支撑板82上开设有与置物板81适配的放置槽,置物板81卡接于放置槽内用于放置物品,当置物板81需要清理时可以直接将其从支撑板82上取下进行清理,方便乘务人员进行操作。
[0034]
如图3和图4所示,摆动组件包括安装滑块,安装滑块分别固定在坐垫板3 的两侧,安装滑块包括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扶手5朝向坐垫板3的一侧凸伸有圆弧导轨槽,圆弧导轨槽是以旋转中心孔6为圆心的弧形槽,圆弧导轨槽包括第一导轨槽11和第二导轨槽12,第一滑块9和第二滑块10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槽11和第二导轨槽12内,坐垫板3通过安装滑块沿轨道进行摆动,其中第一导轨槽11以旋转中心孔6为圆心的半径为第一半径,第二导轨槽 12以旋转中心孔6为圆心的半径为第二半径,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的比例为 120:73,坐垫板3的长度为第一长度,第一导轨槽11和第二导轨槽12之间的水平距离为第二长度,第二长度与第一长度的比例为27:100使两条圆弧导轨槽之间的跨距达到最大,保证坐垫板3沿着轨道摆动时的稳定性。此时座椅在调整角度时桌板支架7和座椅转动中心合为一点,即它们的转动中心均位于旋转中心孔6位置。为了使座椅在调整角度之后能够恢复初始状态,摆动组件还安装有固定柱13和拉伸弹簧14,固定柱13固定焊接在扶手5朝向坐垫板3的一侧,拉伸弹簧14的一端与固定柱13连接,另一端与坐垫板3远离靠背板4 的一端连接,乘客可以后仰调整摆动角度,此时坐垫板3前端抬起,拉伸弹簧 14被拉伸,坐垫板3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有复位的趋势,坐垫板3可自动复位。
[0035]
如图4所示,为了乘客在调整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后能将该角度固定下来,避免再次
摆动,在第一滑块9朝向靠背板4的一面上开设有三个定位孔15,第一导轨槽11与定位孔15正对的侧壁上安装有固定座16,固定座16内滑动连接有销锁17,销锁17的一端穿过第一导轨槽11的侧壁插入其中一个定位孔15中,另一端斜向上伸出扶手5并连接有把手18,扶手5上设置有导向块19,导向块 19的设置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与把手18的一侧抵触用于支撑把手18,避免销锁17由于意外情况受到向下的外力作用导致弯折甚至折断,同时导向斜面的开设便于把手18带动销锁17沿着导向斜面拉出,更加省力。销锁17朝向定位孔15的一端向四周凸伸有限位沿,销锁17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20,复位弹簧 20的一端与限位沿抵触,另一端与固定座16抵触,复位弹簧20的安装使销锁 17在被人力从定位孔15抽出后无需人力再次作用,只需松手便能自动插入定位孔15中,操作简单快捷,在定位孔15的开口两侧均设置有朝向定位孔15内倾斜的导向槽,当销锁17在复位时位于导向槽上时,会自动划入接近的定位孔15 中,避免发生卡死状况。
[0036]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当乘客需要调整角度时,首先抓住把手18将销锁 17沿着导向块19的导向斜面向上拉出,使销锁17脱离定位孔15,复位弹簧20 被压缩,然后乘客可以后仰调整角度,安装滑块沿着弧形导轨槽滑动,座椅以旋转中心孔6为圆心进行旋转,同时带动桌板支架7以旋转中心孔6为圆心同步转动,桌板本体8与座椅的运动轨迹不会发生干涉,此时拉伸弹簧14被拉伸,当调整至所需角度时,只需松开把手18,销锁17在复位弹簧20的弹力作用下向定位孔15方向运动直至插入定位孔15中对座椅进行固定,当销锁17位于导向槽上时,会自动划入接近的定位孔15中。
[0037]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