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动力管道交通运输装置

文档序号:29569938发布日期:2022-04-09 03:3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动力管道交通运输装置

1.本发明属于磁动力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磁动力管道交通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2.真空管道高速交通是列车在高度真空的管道中悬浮运行,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在封闭管道可以彻底避免行人和其他交通车辆与列车发生碰撞,但是由于磁浮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在进行交通运输的过程中,磁浮列车的速度十分快,一旦列车突然断电,磁浮列车要从动量很大降到静止,要克服很大的惯性,磁浮列车只依靠自身与滑轨之间的滑动摩擦来降低速度,磁浮列车行驶的惯性非常大,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列车的行驶速度降下来,从而导致危险的情况发生,降低磁浮列车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磁动力管道交通运输装置。
4.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磁动力管道交通运输装置,
5.包括真空管道(1)、磁力列车(2)及磁驱动装置(3),
6.所述磁力列车(2)位于真空管道(1)内部,所述磁驱动装置(3)安设在磁力列车(2)的下端、且磁力列车(2)的下端与磁驱动装置(3)的顶部固定连接;
7.所述磁驱动装置(3)底部与真空管道(1)内侧底部固定连接;
8.所述磁驱动装置(3)包括固定底板(31)、起落架机构(32)、磁浮电磁铁(34)及导轨(35),
9.所述固定底板(31)的外侧端底部与所述起落架机构(32)的上端固定连接,
10.所述导轨(35)安设在所述固定底板(31)的下端,两个所述起落架机构(32)之间,其底部固定安设在所述真空管道(1)内侧的底部;
11.所述磁浮电磁铁(34)安设分别对应的安设在所述起落架机构(32)与导轨(35)之间的间隙处。
12.进一步的,所述起落架机构(32)包括主框架(321)、外撑机构(322)及升降轮机构(323);
13.所述主框架(321)内侧上端安设在所述引导电磁铁(33)的下端,
14.在所述主框架(321)的内侧上端、朝向导轨(35)的一端分别安设有引导电磁铁(33),且所述引导电磁铁(33)安设在导轨(35)的上端外侧;
15.在所述主框架(321)内侧的中端、所述引导电磁铁(33)的下侧安设有外撑机构(322),所述外撑机构(322)采用间隙配合安设在导轨(35)上端外侧内部开设的圆孔中,
16.所述升降轮机构(323)安设在所述主框架(321)下端的内部,所述升降轮机构(323)朝向所述的导轨(35)底部外侧的上端面。
17.进一步的,所述外撑机构(322)包括固定轴杆(22a)、电磁块(22b)、固定管套
(22c)、伸缩弹力杆(22d)及抵触机构(22e);
18.所述固定轴杆(22a)一端固定安设在所述主框架(321)内侧中端的圆孔内,所述固定轴杆(22a)另一端固定安设有电磁块(22b),在所述电磁块(22b)的外侧安设有固定管套(22c),所述电磁块(22b)安设在所述固定管套(22c)的内侧,
19.所述伸缩弹力杆(22d)一端与所述电磁块(22b)磁性吸附,所述伸缩弹力杆(22d)另一端安设在所述抵触机构(22e)上,在所述伸缩弹力杆(22d)的外部、所述固定管套(22c)与抵触机构(22e)之间安设有弹簧;
20.所述抵触机构(22e)采用间隙配合安设在所述导轨(35)上端外侧内部。
21.进一步的,所述抵触机构(22e)包括抵触板(e1)、滚动轴(e2)、滑块(e3)及弹性滑轨(e4),所述抵触板(e1)一侧与所述伸缩弹力杆(22d)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抵触板(e1)的另一侧安设在滚动轴(e2)上,在所述滚动轴(e2)中心设有滑块(e3),所述滑块(e3)滑动安设在所述弹性滑轨(e4)的内部,
22.所述弹性滑轨(e4)安设在所述抵触板(e1)的内部。
23.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轮机构(323)包括摩擦轮(23a)、吸附块(23b)、电磁滑轨(23c)及开闭摩擦片(23d),
24.在所述摩擦轮(23a)中端安设有吸附块(23b),所述吸附块(23b)滑动安设在所述电磁滑轨(23c)的内部,所述电磁滑轨(23c)固定安设在所述主框架(321)的下端内部,所述摩擦轮(23a)位于所述主框架(321)下端内部,所述开闭摩擦片(23d)与所述主框架(321)底部相铰接,所述开闭摩擦片(23d)位于摩擦轮(23a)的底部。
25.进一步的,所述摩擦轮(23a)包括主轮体(a1)、外顶片(a2)、扭力轴(a3)及挤压球(a4),在所述主轮体(a1)中端安设有吸附块(23b),
26.所述主轮体(a1)外侧端内部通过扭力轴(a3)与外顶片(a2)的一端相铰接;
27.所述挤压球(a4)安设在所述主轮体(a1)的内部,所述挤压球(a4)与外顶片(a2)内侧端面相抵触。
28.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是:1、磁力列车在真空管道内部进行悬浮行驶,外撑机构在导轨内部进行移动,没有与导轨内部发生直接接触,一旦列车自身发生断电后,电磁块也发生断电,这时伸缩弹力杆与电磁块发生分离,抵触板与导轨内部发生抵触摩擦,滚动轴与导轨内部产生缓冲滚动,使得主框架与导轨之间进行摩擦,加快磁力列车行驶速度下降;2、磁力列车断电的同时电磁滑轨上端的电磁块失去电力,摩擦轮底部与导轨底部外侧上端面进行滚动摩擦,外顶片绕着扭力轴在主轮体外侧进行角度转动,使得主轮体外侧端的面积增大,从而增加主轮体与导轨底部外侧上端面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主轮体与导轨接触的瞬间速度过大,防止主轮体磨损过大,加快磁力列车行驶速度下降。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的磁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发明中起落架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发明中外撑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发明中抵触机构的内部及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本发明中升降轮机构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35.图7为本发明中摩擦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6.图中1是真空管道,2是磁力列车,
37.3是磁驱动装置,31是固定底板,32是起落架机构,33是引导电磁铁,34是磁浮电磁铁,35是导轨;
38.321是主框架,322是外撑机构,323是升降轮机构,22a是固定轴杆,22b是电磁块,22c是固定管套,22d是伸缩弹力杆,22e是抵触机构;
39.e1是抵触板,e2是滚动轴,e3是滑块,e4是弹性滑轨,23a是摩擦轮,23b是吸附块,23c是电磁滑轨,23d是开闭摩擦片,a1是主轮体,a2外顶片,a3是扭力轴,a4是挤压球。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41.如图所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磁动力管道交通运输装置,
42.包括真空管道1、磁力列车2及磁驱动装置3,
43.所述磁力列车2位于真空管道1的内部,所述磁驱动装置3安设在磁力列车2的下端、且磁力列车2的下端与磁驱动装置3的顶部固定连接;
44.所述磁驱动装置3底部与真空管道1内侧底部固定连接;
45.所述磁驱动装置3包括固定底板31、起落架机构32、磁浮电磁铁34及导轨35,
46.所述固定底板31的外侧端底部与所述起落架机构32的上端固定连接,
47.所述导轨35安设在所述固定底板31的下端,两个所述起落架机构32之间,其底部固定安设在所述真空管道1内侧的底部;
48.所述磁浮电磁铁34安设分别对应的安设在所述起落架机构32与导轨35之间的间隙处;所述起落架机构32和引导电磁铁33均设有两个,分别设在固定底板31底部外侧两端,提高固定底板31与导轨35之间磁浮的稳定性。
49.进一步的,所述起落架机构32包括主框架321、外撑机构322及升降轮机构323;
50.所述主框架321内侧上端安设在所述引导电磁铁33的下端,
51.在所述主框架321的内侧上端、朝向导轨35的一端分别安设有引导电磁铁33,且所述引导电磁铁33安设在导轨35的上端外侧;
52.在所述主框架321内侧的中端、所述引导电磁铁33的下侧安设有外撑机构322,所述外撑机构322采用间隙配合安设在导轨35上端外侧内部开设的圆孔中,
53.所述升降轮机构323安设在所述主框架321下端的内部,所述升降轮机构323朝向所述的导轨35底部外侧的上端面。
54.进一步的,所述外撑机构322包括固定轴杆22a、电磁块22b、固定管套22c、伸缩弹力杆22d及抵触机构22e;
55.所述固定轴杆22a一端固定安设在所述主框架321内侧中端的圆孔内,所述固定轴杆22a另一端固定安设有电磁块22b,在所述电磁块22b的外侧安设有固定管套22c,所述电磁块22b安设在所述固定管套22c的内侧,
56.所述伸缩弹力杆22d一端与所述电磁块22b磁性吸附,所述伸缩弹力杆22d另一端安设在所述抵触机构22e上,在所述伸缩弹力杆22d的外部、所述固定管套22c与抵触机构22e之间安设有弹簧;
57.所述抵触机构22e采用间隙配合安设在所述导轨35上端外侧内部;
58.所述电磁块22b、固定管套22c、伸缩弹力杆22d和抵触机构22e均设有四个,分别设在固定轴杆22a外侧四个方位上,四个抵触机构22e形成圆环型结构,利于在导轨35上端外侧内部进行间隙滑动,所述伸缩弹力杆22d靠近电磁块22b的一端,其采用金属铁材质;能够较好的与电磁块22b进行电磁性吸附的效果。
59.进一步的,所述抵触机构22e包括抵触板e1、滚动轴e2、滑块e3及弹性滑轨e4,所述抵触板e1一侧与所述伸缩弹力杆22d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抵触板e1的另一侧安设在滚动轴e2上,在所述滚动轴e2中心设有滑块e3,所述滑块e3滑动安设在所述弹性滑轨e4的内部,
60.所述弹性滑轨e4安设在所述抵触板e1的内部;所述滚动轴e2、滑块e3和弹性滑轨e4均设有三个,呈弧形等距分布在抵触板e1的一端内部;在抵触板e1与导轨35上端外侧内部进行抵触摩擦滑动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缓冲滚动辅助,避免抵触板e1与导轨35之间发生较大的碰撞。
6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轮机构323包括摩擦轮23a、吸附块23b、电磁滑轨23c及开闭摩擦片23d,
62.在所述摩擦轮23a中端安设有吸附块23b,所述吸附块23b滑动安设在所述电磁滑轨23c的内部,所述电磁滑轨23c固定安设在所述主框架321的下端内部,所述摩擦轮23a位于所述主框架321下端内部,所述开闭摩擦片23d与所述主框架321底部相铰接,所述开闭摩擦片23d位于摩擦轮23a的底部;所述电磁滑轨23c上端设有电磁块22b,所述开闭摩擦片23d共设有两个,并且呈左右对称铰接安装在摩擦轮23a底部两侧。
63.进一步的,所述摩擦轮23a包括主轮体a1、外顶片a2、扭力轴a3及挤压球a4,在所述主轮体a1中端安设有吸附块23b,
64.所述主轮体a1外侧端内部通过扭力轴a3与外顶片a2的一端相铰接;
65.所述挤压球a4安设在所述主轮体a1的内部,所述挤压球a4与外顶片a2内侧端面相抵触;所述外顶片a2、扭力轴a3及挤压球a4均设有八个,并且外顶片a2外侧呈弧面结构。
66.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67.本发明中,将磁浮电磁铁34通电,通过磁浮电磁铁34之间磁性相斥,从而使得起落架机构32与导轨35之间产生悬浮,这时固定底板31带动磁力列车2悬浮在导轨35上,通过引导电磁铁33通电,从而使得引导电磁铁33带动固定底板31在导轨35上进行磁浮运行,这时磁力列车2在真空管道1内部进行悬浮行驶,行驶的过程中,外撑机构322在导轨35内部进行移动,没有与导轨35内部发生直接接触,一旦列车自身发生断电后,电磁块22b也发生断电,这时伸缩弹力杆22d与电磁块22b发生分离,在固定管套22c的牵引下,伸缩弹力杆22d发生限位外弹,这时抵触板e1与导轨35内部发生抵触摩擦,抵触的瞬间,通过滑块e3带动滚动轴e2在弹性滑轨e4内部进行弹性移动,从而使得滚动轴e2与导轨35内部产生缓冲滚动,避免抵触板e1与导轨35之间发生较大的碰撞,从而使得主框架321与导轨35之间进行摩擦,加快磁力列车2行驶速度下降。
68.第二个实施例:如附图6至附图7所示:
69.其中,所述升降轮机构323包括摩擦轮23a、吸附块23b、电磁滑轨23c、开闭摩擦片23d,所述摩擦轮23a中端设有吸附块23b,并且吸附块23b滑动安装在电磁滑轨23c内部,所述电磁滑轨23c固定安装在主框架321下端内部,所述摩擦轮23a位于主框架321下端内部,所述开闭摩擦片23d与主框架321底部相铰接,所述开闭摩擦片23d位于摩擦轮23a底部,所述电磁滑轨23c上端设有电磁块,通过电磁滑轨23c上端的电磁块对吸附块23b进行磁性吸附,从而将摩擦轮23a收在主框架321下端内部,所述开闭摩擦片23d共设有两个,并且呈左右对称铰接安装在摩擦轮23a底部两侧,利于摩擦轮23a下降与导轨35之间进行摩擦时,同时带动开闭摩擦片23d往下转动与导轨35之间抵触,同时增加摩擦的面积,加快列车行驶速度下降。
70.其中,所述摩擦轮23a包括主轮体a1、外顶片a2、扭力轴a3、挤压球a4,所述主轮体a1中端设有吸附块23b,所述主轮体a1外侧端内部通过扭力轴a3与外顶片a2一端相铰接,并且挤压球a4安装在主轮体a1内部,所述挤压球a4与外顶片a2内侧端面相抵触,所述外顶片a2、扭力轴a3和挤压球a4均设有八个,并且外顶片a2外侧呈弧面结构,主轮体a1进行下降后,通过八个外顶片a2增加主轮体a1与导轨35的摩擦面积,从而避免主轮体a1与导轨35接触的瞬间速度过大,防止主轮体a1磨损过大。
71.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72.本发明中,磁力列车2断电的同时电磁滑轨23c上端的电磁块失去电力,从而失去对吸附块23b的磁性吸附,这时摩擦轮23a顺着电磁滑轨23c下降,摩擦轮23a底部与导轨35底部外侧上端面进行滚动摩擦,摩擦的同时通过挤压球a4对外顶片a2进行挤压,这时外顶片a2绕着扭力轴a3在主轮体a1外侧进行角度转动,使得主轮体a1外侧端的面积增大,从而增加主轮体a1与导轨35底部外侧上端面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主轮体a1与导轨35接触的瞬间速度过大,防止主轮体a1磨损过大,通过扭力轴a3具有一定的弹性扭力,使得外顶片a2能够自动收回主轮体a1内部,避免摩擦过程中外顶片a2受损,加大导轨35与磁力列车2之间的摩擦能力,从而加快磁力列车2行驶速度下降。
73.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