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误装闸瓦及闸瓦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36021发布日期:2022-11-03 03:2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误装闸瓦及闸瓦托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制动零件,具体为一种防误装闸瓦及闸瓦托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重载铁路货车转向架采用的闸瓦主要有两种高摩合成闸瓦:一种是与轮径840mm的车轮匹配的闸瓦,其厚度为45mm,如图2所示,以下简称甲型闸瓦。与之匹配的闸瓦托如图5所示,以下简称甲型瓦托;另一种是轮径915mm的车轮匹配的闸瓦,其厚度为50mm,如图3所示,以下简称乙型闸瓦。与之匹配的闸瓦托如图6所示,以下简称乙型瓦托。
3.为了提高闸瓦使用寿命,通过增加闸瓦摩擦体厚度来实现,即将840车轮所使用的45mm厚的闸瓦增加至50mm。在重载专线作业现场,防止将45mm的闸瓦安装在重载车辆上,影响闸瓦使用寿命。因此需要重新设计一种闸瓦结构以及与之匹配的闸瓦托结构,实现防误装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误装闸瓦及闸瓦托结构,解决了现有多种闸瓦、瓦托误装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防误装闸瓦及闸瓦托结构,包括新型闸瓦和新型瓦托,新型闸瓦的端部设有位于两侧的新一凸起和位于中部的新三凸起,新一凸起与新三凸起之间形成新二凹槽,新型瓦托的端部设有位于两侧的新二凸起,新二凸起的外侧形成新一凹槽,新二凸起之间形成新三凹槽,新一凸起与新一凹槽配合,新二凸起与新二凹槽配合,新三凸起与新三凹槽配合。
7.进一步的,所述的新一凸起的宽度为m1,新三凸起的宽度为m3,m1为8~12mm,m2为20~24mm。
8.进一步的,所述的新一凹槽的宽度为n1,新三凹槽的宽度为n3,甲型闸瓦上甲一凸起的宽度为m4,n1小于m4,乙型闸瓦上乙二凸起的宽度为m7,n3小于m7。
9.进一步的,所述的新型闸瓦包括瓦背和摩擦体,新一凸起、新二凹槽和新三凸起位于两端的瓦背端部。
10.进一步的,所述的新三凸起的内侧相对新一凸起的内侧靠内。
11.进一步的,所述的瓦背的中部为朝下的几字形,瓦背的中部与端部之间设有瓦背抓料孔。
12.进一步的,所述的新一凸起和新三凸起弯折形成几字形,新一凸起和新三凸起均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上折段、顶平段和下折段,新二凹槽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上折段和下折段。
13.进一步的,所述的瓦背的两端下部分别设有摩擦体。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无论何种闸瓦或闸瓦托,发生误装时局部结构干涉,无法安装到位,防误装效果显著。
16.(2)相较于现有结构,对闸瓦和闸瓦托的改动较小,对既有结构进行改造的可行性较高。
17.(3)防误装闸瓦和闸瓦托结构与现有闸瓦和闸瓦托结构差异明显,通过目视即可实现区分。
18.前述本实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且本实用新型,(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闸瓦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甲型闸瓦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乙型闸瓦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瓦托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甲型瓦托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乙型瓦托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闸瓦误装干涉示意图。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新型瓦托误装干涉示意图。
27.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主视图。
28.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俯视图。
29.图中:1-新型闸瓦,2-甲型闸瓦,3-乙型闸瓦,4-新型瓦托,5-甲型瓦托,6-乙型瓦托;11-新一凸起,12-新二凹槽,13-新三凸起,21-甲一凸起,22-甲二凹槽,31-乙一凹槽,32-乙二凸起;41-新一凹槽,42-新二凸起,43-新三凹槽,51-甲一凹槽,52-甲二凸起,61-乙一凸起,62-乙二凹槽;10-瓦背端部,20-瓦背抓料孔,30-摩擦体,40-瓦背。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31.实施例1:
32.参考图1、4、9和10所示,一种防误装闸瓦及闸瓦托结构,包括新型闸瓦1和新型瓦托4。
33.新型闸瓦1的端部设有位于两侧的新一凸起11和位于中部的新三凸起13,两个新一凸起11呈对称布置,新三凸起13位于正中处。新一凸起11与新三凸起13之间形成新二凹槽12,两个新二凹槽12呈对称布置。
34.新型瓦托4的端部设有位于两侧的新二凸起42,两个新二凸起42呈对称布置,新二凸起42位于两侧靠中间的位置。新二凸起42的外侧形成新一凹槽41,即新一凹槽41的外侧没有其他结构。新二凸起42之间形成新三凹槽43,新三凹槽43位于正中处。
35.新一凸起11与新一凹槽41配合,新二凸起42与新二凹槽12配合,新三凸起13与新
三凹槽43配合,从而实现新型闸瓦1的端部结构与新型瓦托4的端部结构互补,两个结构能够刚好形状吻合的卡设在一起。
36.参考图1所示,新一凸起11的宽度为m1,新二凹槽12的宽度为m2,新三凸起13的宽度为m3,优选的,m1为8~12mm,m2为20~24mm。
37.参考图2所示,甲型闸瓦2的端部包括两个甲一凸起21,两个甲一凸起21之间形成甲二凹槽22。两个甲一凸起21对称布置。甲二凹槽22位于正中处。甲一凸起21的宽度为m4,甲二凹槽22的宽度为m5。
38.参考图3所示,乙型闸瓦3的端部包括一个乙二凸起32,乙二凸起32的外侧形成乙一凹槽31,即乙一凹槽31的外侧没有其他结构。两个乙一凹槽31对称布置,乙二凸起32位于正中处。乙一凹槽31的宽度为m6,乙二凸起32的宽度为m7。
39.新型闸瓦1与甲型闸瓦2相比,在瓦背端部中间位置增加了新三凸起13;与乙型闸瓦3相比,在瓦背端部两边位置增加了两个新一凸起11。
40.参考图4所示,新一凹槽41的宽度为n1,新二凸起42的宽度为n2,新三凹槽43的宽度为n3。
41.参考图5所示,甲型瓦托5的端部包括一个甲二凸起52,甲二凸起52的外侧形成甲一凹槽51,即甲一凹槽51的外侧没有其他结构。两个甲一凹槽51对称布置,甲二凸起52位于正中处。甲一凹槽51与甲一凸起21配合,甲二凸起52与甲二凹槽22配合。甲一凹槽51的宽度为n4,甲二凸起52的宽度为n5。
42.参考图6所示,乙型瓦托6的端部包括两个乙一凸起61,两个乙一凸起61之间形成乙二凹槽62。两个乙一凸起61对称布置。乙二凹槽62位于正中处。乙一凸起61与乙一凹槽31配合,乙二凹槽62与乙二凸起32配合。乙一凸起61的宽度为n6,乙二凹槽62的宽度为n7。
43.新型瓦托4与甲型瓦托5相比,由单凸起结构设计为双凸起结构,并根据防误装闸瓦端部结构的尺寸,调整闸瓦托的双凸起尺寸,使其能与防误装闸瓦相匹配,其余部位的结构与甲型瓦托5相同。新型瓦托4与乙型瓦托6相对,两个双凸起结构的位置向内移动。
44.参考图7所示,将新型闸瓦1配装于现有结构的甲型瓦托5、乙型瓦托6,由于结构的差异,会导致局部发生干涉,无法安装到位。具体而言,当新型闸瓦1与甲型瓦托5装配时,新三凸起13与甲二凸起52会发生干涉;当新型闸瓦1与乙型瓦托6装配时,新一凸起11与乙一凸起61会发生干涉。
45.参考图8所示,新型瓦托4与甲型闸瓦2、乙型闸瓦3装配时,也会由于结构的差异而发生干涉,无法安装到位。具体而言,新型瓦托4与甲型闸瓦2装配时,新一凹槽41的宽度n1小于甲一凸起21的宽度m4,发生干涉;新型瓦托4与乙型闸瓦3装配时,新三凹槽43的宽度n3小于乙二凸起32的宽度m7,发生干涉。
46.参考图9和10所示,只有新型闸瓦1与新型瓦托4装配时,由于结构的匹配性,才可以安装到位,从而确保840车轮所装为50mm厚的闸瓦,实现防误装的效果。
47.新型闸瓦1包括瓦背40和摩擦体30,新一凸起11、新二凹槽12和新三凸起13位于两端的瓦背端部10。新三凸起13的内侧相对新一凸起11的内侧靠内。瓦背40的两端下部分别设有摩擦体30。
48.瓦背40的中部为朝下的几字形,瓦背40的中部与端部之间设有瓦背抓料孔20。新一凸起11和新三凸起13弯折形成朝下的几字形,新一凸起11和新三凸起13均包括由内向外
依次连接的上折段、顶平段和下折段,新二凹槽12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上折段和下折段,由于缺少顶平段,使其相对凸起形成凹槽结构。
49.新型闸瓦1与新型瓦托4较现有结构变化较小,对既有结构进行改造的可行性较高;防误装效果明显,通过目视即可实现型号区分。相较目前提出的另一个改进方案,对瓦托端部进行铣削加工,然后焊接止挡的方式,具有改造成本低、操作方便、改造时间短、整体结构强度好的优势。
50.前述本实用新型基本例及其各进一步选择例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方案中,各选择例,与其他任何基本例和选择例都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