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牵引矿车风门阻车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7942发布日期:2023-10-28 18:35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牵引矿车风门阻车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阻车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煤矿牵引矿车风门阻车器装置。


背景技术:

1、现煤矿井下普遍采用电机车牵引矿车进行运输,电机车通过风门期间,因人员操作不当、井下道况不好、司机视线受阻等原因容易造成处于关闭状态的风门受电机车冲撞而损坏,轻则损坏通风设施,严重的还会影响通风系统导致风流紊乱引发其他次生事故发生,为了保证煤矿井下通风安全,在井下巷道许多地方设置有风门,在有行人或车辆通过时打开,通过后关闭,采掘工作面的绞车在拉车、人工推车以及主要大巷车辆过往风门时,有时由于操作不当,经常会出现车辆撞坏风门的现象,造成通风设施维护量大,更换费时费事,浪费人力,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牵引矿车风门阻车器装置,旨在改善电机车通过风门期间,因人员操作不当、井下道况不好、司机视线受阻等原因容易造成处于关闭状态的风门受电机车冲撞而损坏,轻则损坏通风设施,严重的还会影响通风系统导致风流紊乱引发其他次生事故发生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矿牵引矿车风门阻车器装置,包括有阻车器机构,所述阻车器机构中包括有羊角阻挡块、活动座、缓冲弹簧和推动气缸,所述阻车器机构中还包括有用于安装设备的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所述活动座,所述羊角阻挡块的底部通过固定销进行活动连接在所述活动座的上部,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所述活动座的后方,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外框架的内部,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活动座的一端上,所述推动气缸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活动座的内部,所述推动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羊角阻挡块活动连接;

3、所述阻车器机构中的所述推动气缸底部连通有控制软管,所述控制软管上连接有控制器。

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在井下所有过车的风门处均已安装控制风门的气动装置,用以控制风门的开关,在巷道内增设阻车器机构并且与控制风门的气动装置进行联动与风门的开关状态保持一致,从而达到保护通风设施的目的,即在使用时,阻车器机构安装在距离风门前后3-4m处的地面轨道上,风门未打开时阻车器机构处于常闭状态,当牵引车或人力推车到风门前,阻车器机构阻止车辆前进,此时,若要继续前行过风门,必须停车,通过控制器打开风门,联动使得阻车器机构中的羊角阻挡块下降,从而让电机车或推车安全通过风门,有效的保护了通风设施的完好性,确保井下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阻车器机构设置在地面轨道的上部,所述地面轨道包括有两条铁轨,所述阻车器机构处于所述地面轨道的两个铁轨之间,两条所述铁轨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道木。

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阻车器机构固定设置在地面轨道的上部,便于阻车器机构实现对牵引车或人力推车进行阻止,且两条铁轨便于实现对牵引车或人力推车进行推动输送,且道木便于保持两条铁轨的稳定性。

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地面轨道的两侧固定设有风墙,所述风墙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风门,所述风门与所述控制软管的另一端进行连接。

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风墙的设定是不通风、不行人行车的巷道内需设置风墙,用来封闭采空区、火区和废弃的旧巷等,且风门在需要通过人员和车辆的巷道中设置的隔断风流的门,为控制巷道风量,并且为了实现对风门进行控制开合,通过控制软管进行连接控制。

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风墙设置在两条所述铁轨的外侧,所述风门设置在两条所述铁轨的外侧,所述风门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地面轨道的上部,所述风门设有两扇门板,两扇所述门板两侧推拉贴合。

1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风墙和风门设置在地面轨道的两侧,便于在进行不通风设置的时候,便于通车,以及能够有效的实现密闭作用。

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推动气缸的上端与所述羊角阻挡块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推动气缸的底端与所述活动座进行活动连接或者固定连接。

1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羊角阻挡块通过推动气缸进行控制调节,便于实现通车,并且为了使得羊角阻挡块能够有效的实现放下,保持齐平,便于实现通车,推动气缸的底端选择性的采用固定安装或者活动安装。

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控制软管上连接有外置的气泵,所述控制软管上连通有三个控制阀,所述控制器中包括有激光传感器或者是光电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或者是所述光电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地面轨道的两侧,并且设置在所述阻车器机构的一侧。

1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气泵实现对输送气压,便于控制软管输送气压,实现对风门和阻车器机构进行控制调节,并且通过控制阀实现对气压进行控制,并且激光传感器或者是光电传感器用于实现对牵引车或人力推车的位置进行检测。

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缓冲弹簧的允许工作位移为70mm,所述缓冲弹簧的内部设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框架和所述活动座的两端进行活动连接。

1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缓冲弹簧的工作位移的设定,可以使得阻车器机构中的活动座能够实现缓冲移动支撑,且阻尼器的设定,可以提高缓冲弹簧的支撑和复位,并且减少缓冲弹簧的持续性复位震荡。

1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控制器中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用于接收所述激光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数据信息,所述控制器中还包括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巷道底板埋线电性连接。

1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单片机的设定可以实现对数据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并且实现对设备进行控制调节,以及通过巷道底板的埋线实现对设备进行供电,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在井下所有过车的风门处均已安装控制风门的气动装置,用以控制风门的开关,在巷道内增设阻车器机构并且与控制风门的气动装置进行联动与风门的开关状态保持一致,从而达到保护通风设施的目的,即在使用时,阻车器机构安装在距离风门前后3-4m处的地面轨道上,风门未打开时阻车器机构处于常闭状态,当牵引车或人力推车到风门前,阻车器机构阻止车辆前进,此时,若要继续前行过风门,必须停车,通过控制器打开风门,联动使得阻车器机构中的羊角阻挡块下降,从而让电机车或推车安全通过风门,有效的保护了通风设施的完好性,确保井下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煤矿牵引矿车风门阻车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阻车器机构(3),所述阻车器机构(3)中包括有羊角阻挡块(31)、活动座(32)、缓冲弹簧(33)和推动气缸(34),所述阻车器机构(3)中还包括有用于安装设备的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所述活动座(32),所述羊角阻挡块(31)的底部通过固定销(35)进行活动连接在所述活动座(32)的上部,所述缓冲弹簧(33)设置在所述活动座(32)的后方,所述缓冲弹簧(3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外框架的内部,所述缓冲弹簧(33)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活动座(32)的一端上,所述推动气缸(3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活动座(32)的内部,所述推动气缸(34)的另一端与所述羊角阻挡块(31)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牵引矿车风门阻车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车器机构(3)设置在地面轨道(4)的上部,所述地面轨道(4)包括有两条铁轨,所述阻车器机构(3)处于所述地面轨道(4)的两个铁轨之间,两条所述铁轨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道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牵引矿车风门阻车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轨道(4)的两侧固定设有风墙(1),所述风墙(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风门(2),所述风门(2)与所述控制软管(7)的另一端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牵引矿车风门阻车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墙(1)设置在两条所述铁轨的外侧,所述风门(2)设置在两条所述铁轨的外侧,所述风门(2)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地面轨道(4)的上部,所述风门(2)设有两扇门板,两扇所述门板两侧推拉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牵引矿车风门阻车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气缸(34)的上端与所述羊角阻挡块(31)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推动气缸(34)的底端与所述活动座(32)进行活动连接或者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牵引矿车风门阻车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软管(7)上连接有外置的气泵,所述控制软管(7)上连通有三个控制阀,所述控制器(6)中包括有激光传感器或者是光电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或者是所述光电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地面轨道(4)的两侧,并且设置在所述阻车器机构(3)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牵引矿车风门阻车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33)的允许工作位移为70mm,所述缓冲弹簧(33)的内部设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框架和所述活动座(32)的两端进行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矿牵引矿车风门阻车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6)中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用于接收所述激光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数据信息,所述控制器(6)中还包括有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巷道底板埋线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牵引矿车风门阻车器装置,包括有阻车器机构,所述阻车器机构中还包括有用于安装设备的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座,所述羊角阻挡块的底部通过固定销进行连接在所述活动座的上部,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活动座的后方,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连接在外框架的内部,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活动座的一端上,所述推动气缸的一端连接在活动座的内部,所述推动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羊角阻挡块活动连接;所述阻车器机构中的所述推动气缸底部连通有控制软管,所述控制软管上连接有控制器。本技术有效的保护了通风设施的完好性,确保井下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鑫,刘健,王举文,杨泽全,刘洪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