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列车用行李架

文档序号:36556884发布日期:2023-12-30 05:22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列车用行李架

本技术涉及列车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铁路列车用行李架。


背景技术:

1、人们在乘坐铁路客车时通常会携带行李,因此铁路客车上均设置有行李架,方便旅客放置随身行李。然而现有行李架的宽度通常是固定的,能够容纳的行李数量有限,当遇到客流量较大或乘客行李较大时,现有的行李架难以满足需求,从而不得不把行李摆放在乘坐空间或过道上,限制了乘坐空间的使用率,乘客的乘坐体验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铁路列车用行李架,以解决现有行李架承载量有限的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路列车用行李架,用以固定在列车侧墙上放置行李,包括:

3、用以放置行李的折叠支撑板,所述折叠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列车侧墙连接,相对的另一端沿远离所述列车侧墙的方向延长出一定的宽度;

4、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折叠支撑板的下方,并连接所述列车侧墙及所述折叠支撑板;

5、其中,所述折叠支撑板具有折叠状态及展开状态,所述折叠支撑板位于展开状态时的宽度大于位于所述折叠状态时的宽度;所述支撑结构具有支撑状态及断开状态;当所述折叠支撑板位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支撑状态,并支撑所述折叠支撑板保持在所述展开状态;当所述折叠支撑板位于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断开状态。

6、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支撑板包括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

7、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与所述列车侧墙连接,相对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板体;

8、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

9、当所述折叠支撑板位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支撑结构支撑所述第二板体并将所述第二板体维持在与所述第一板体相同的水平面上;

10、所述折叠状态包括第一折叠状态,当所述折叠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板体折叠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上方。

11、进一步地,还包括:

12、活动连接结构,所述活动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及所述第二板体,并具有连接状态及断连状态;

13、其中,当所述折叠支撑板位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活动连接结构位于所述断连状态;

14、所述折叠状态包括第二折叠状态,当所述折叠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折叠状态时,所述活动连接结构为所述连接状态,所述第二板体通过所述活动连接结构折叠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下方。

15、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连接结构包括挂钩及与所述挂钩相配合的挂环;

16、所述第一板体上与连接所述第二板体相邻的两个侧端上连接有所述挂钩;

17、所述第二板体上与连接所述第一板体相邻的两个侧端上活动连接有所述挂环;

18、当所述活动连接结构位于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挂环挂接在所述挂钩上;当所述活动连接结构位于所述断连状态时,所述挂环未与所述挂钩挂接。

1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固定座、连接杆及锁紧螺钉;

20、所述固定座为一端具有开口的筒状结构,另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列车侧墙上;

21、所述锁紧螺钉贯穿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侧壁上,并与所述固定座螺纹连接;

22、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板体,另一端为自由端;

23、当所述支撑结构为支撑状态时,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固定座的开口内并与所述固定座抵接,所述锁紧螺钉的端头抵接所述连接杆;

24、当所述支撑结构为断开状态时,所述连接杆折叠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并在所述折叠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折叠状态时位于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

2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容纳所述连接杆的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支撑结构的一侧上设置有容纳所述连接杆的第二凹槽。

26、进一步地,还包括套筒、第二固定板;所述列车侧墙包括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封闭连接并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限制出容纳空间;

27、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上,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

28、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板体上并覆盖所述第二侧壁上容纳所述第一板体穿过的缝隙,所述套筒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并供所述第一板体穿出;

29、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方;所述固定座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设置有开口的另一端暴露于所述列车侧墙的外部。

3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上。

31、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支撑板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侧壁到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的距离为60厘米。

3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板体上与连接所述第一板体相对的一端上设置有防滑橡胶。

33、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铁路列车用行李架,通过设置具有折叠状态及展开状态的折叠支撑板及具有支撑状态及断开状态的支撑结构,当行李较多或行李较大时,可以打开折叠支撑板使其处于展开状态,然后调整支撑结构位于支撑状态,以支撑折叠支撑板保持在展开状态,从而加宽折叠支撑板的宽度,使得折叠支撑板可以承载更多、更大的行李;当行李较少或较小时,可以调整支撑结构为断开状态,然后收合折叠支撑板使其处于折叠状态,减少行李架的占用空间;使用时,可以根据行李数量、大小灵活调整折叠支撑板及支撑结构,占用空间小,有效提高了行李架的承载量及乘坐空间使用率,同时提升了乘客的乘坐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铁路列车用行李架,用以固定在列车侧墙上放置行李,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列车用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支撑板包括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列车用行李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列车用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结构包括挂钩及与所述挂钩相配合的挂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列车用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固定座、连接杆及锁紧螺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列车用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容纳所述连接杆的第一凹槽,和/或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支撑结构的一侧上设置有容纳所述连接杆的第二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铁路列车用行李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筒、第二固定板;所述列车侧墙包括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封闭连接并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限制出容纳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路列车用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路列车用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支撑板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二侧壁到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的一端的距离为60厘米。

10.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铁路列车用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上与连接所述第一板体相对的一端上设置有防滑橡胶。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一种铁路列车用行李架,用以固定在列车侧墙上放置行李,包括:用以放置行李的折叠支撑板,折叠支撑板的一端与列车侧墙连接,相对的另一端沿远离列车侧墙的方向延长出一定的宽度;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位于折叠支撑板的下方,并连接列车侧墙及折叠支撑板;其中,折叠支撑板具有折叠状态及展开状态,支撑结构具有支撑状态及断开状态;当折叠支撑板位于展开状态时,支撑结构位于支撑状态,并支撑折叠支撑板保持在展开状态;当折叠支撑板位于折叠状态时,支撑结构位于断开状态。本申请的铁路列车用行李架,有效扩充行李架的承载量,提高了乘坐空间使用率,同时提升了乘客乘坐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季锋,程虹,张瑞鹏,杨永伟,余贻荣,杨喜凯,王清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