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源自动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966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能源自动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输领域中从高处向低处运输物料的系统,特别是无能源自动运输。
目前从高处向低处运输物料,一般多采用绞车、索道、皮带机及汽车等,其共同特点是不仅用电、油等能源为动力,还要有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投资大、技术和设备要求高、维修量大、费用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有时还影响环境。
本发明是无能源自动运输系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动力带动,就可以自动运输,达到节能、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效益的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是由双轨道、两个装货平台、四组缓冲器、两台货车、一条钢丝绳、一个卷筒、两个抱闸,多个托轮和多个减速器等组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用自动运输代替动力运输,除节能外,由于该系统的结构简单,又具有投资少,维护简单,维修费用低等特点,因此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环境无影响。
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投资少,见效快,适合于从高处向低处运送物料的场合。
附图1是俯视图。
附图2是正视图,当空车上升到顶点,载重车下滑到终点的瞬间情形。
附图3是正视图,当空车上升到顶点后,立即处于水平状态,此时可给空车装货,把载重车的货物卸下。
附图4是货车的轴、轮剖视图。
附图5是为设计、计算用的尺寸、角度的标识。


1.卷筒、2.缓冲器、3.货车、4.平台稳定装置、5.轨道、6.托轮、7.钢丝绳、8.减速器、9.顶升器、10.装货平台支点、11.防翻装置、12.抱闸、13.轴承、14.固定架、15.车箱、16.货车轮、17.轮轴、18.加速坡、19.减缓坡。
H、H1、L、L1、L2、L3以米为单位, -钢丝绳公斤/米,Q-货物重量, -空车重量,w-单位阻力·公斤/吨,f2-钢丝绳与钢辊间的磨擦系数,α、α1为倾角本发明的工艺操作程序是先将两辆空货车按图1所示放置,上顶端的空车处于图3的水平状态时,将其装入规定的物料重量后,再启动顶升器并撤消平台稳定装置锁定,载重货车就自动下滑到终点,于此同时,另一轨道下终点的空货车通过钢丝绳被提升到上端顶点,并立即处于水平位置,平台稳定装置也同时锁定,此时,再把货物装入规定的物料重量,把下端的重货车的货物卸下,起动重货车下面的顶升器和解除平台稳定装置的锁定,重货车就自动下滑,同时把另一轨道上的空车提升到上端顶点,重复上述的操作,就形成了无能源的自动运输系统。
权利要求
1.无能源自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轨道[5]、装货平台、货车[3]、联接系统、托轮系统、减速系统、缓冲系统及防翻系统[11]等装置和计算公式(*)组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5]是由双轨道组成,分为加速坡[18]和减缓坡[19]两部分,其中减缓坡可有多个上坡或多个下坡部分。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货平台是由轨道[5]、顶升器[19]、装货平台、支点[10]和平台稳定装置[4]组成。
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稳定装置[4]是一个钩形装置,把轨道钩挂起来,使其不能下去。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接系统是由滚筒[1]、钢丝绳[7]组成。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系统是由多个减速器和在卷筒轴上的两个抱闸[12]组成。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翻车装置[11]与轨道下面接近的地方,按装一个小托轮,以减少轨道与防翻装置的摩擦力。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公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式(*)。无能源自动运输系统的计算公式(见附图5)Q(H-w×L×10-3)+Q5(-K1H-K3×w×L×10-3)=K1× (L×H+L2×H1)+K2× ×f2(L2+L22)-----(*)K1(0.04~0.07); K2(2.04~2.07)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由装货平台、货车、轨道、联接系统、缓冲系统、托轮系统及减速系统等装置和计算公式组成。采用从高处向低处运送物料,即把高处的空车装满后,起动顶升器,载重车自动下滑至终点,同时把低处的空车通过钢丝绳提升到高处顶点。本系统结构简单,投资少,效益大,维修容易,且不用电、油、煤等能源,不影响环境,是最理想的节能系统。
文档编号B61B3/02GK1098056SQ93109098
公开日1995年2月1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28日
发明者杨彬林 申请人:杨彬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