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转辙机之固定耦合壳体和检查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0744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释放转辙机之固定耦合壳体和检查杆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释放具有球心轴传动装置的转辙机之固定耦合壳体和检查杆的装置。
DE 2928192 C2公开了这样一种装置,在这具有球心轴传动装置的道岔转辙机中,一个在由电机驱动的主轴上导行的主轴螺母将驱动电机的转动变成动作杆的直线运动,在每次转辙过程开始时,在动作杆运动前,该主轴螺母带动一转换尺并通过它在空程时从锁定位置释放先前落入的尖轨检查杆,在该锁定位置,尖轨检查杆到那时已经将监测各道岔位置的检查杆以及固定耦合装置的壳体锁定在一个极限位置,通过该固定耦合装置可以带动转辙机的动作杆,释放尖轨检查杆后,由驱动电机驱动的主轴螺母带动一个或一些动作杆、解除道岔锁定并将可移动的道岔段转辙。
道岔转辙机的安装位置常常有限,这就需要尽可能减小转辙机的体积,传统转辙机所需体积的一部分受到空程的限制,在转辙过程开始时,为了拉出所落入的尖轨检查杆转辙机必须执行一空程,该空程对于每个转辙方向的数量级为20mm。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释放具有球心轴传动装置的转辙机之固定耦合壳体和检查杆的装置,它在没有空程时,在每次转辙过程开始时,也能完成释放所落入的尖轨检查杆,由此尽可能缩小道岔转辙机的结构长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通过采用这样一种释放具有球心轴传动装置道岔转辙机的固定耦合装置壳体和检查杆的装置,以把驱动电机的转动变成动作杆的直线运动,其中,在每次转辙过程开始时,在移动一个或一些动作杆之前通过一个至少间接由主轴螺母移动的转换尺释放落入检查杆中的并支承固定耦合装置壳体的尖轨检查杆,此前,该尖轨检查杆通过固定耦合装置避免一个或一些动作杆进行转辙运动,主轴螺母或包括它的转换力耦合装置可旋转地并几乎无隙地在固定耦合装置的耦合装置壳体的两侧止档之间导行,在其外表面上具有螺线形轮廓,该轮廓与和转换尺连接的在螺距之间导入的导向栓杆嵌接,该导向栓杆在每次转辙过程开始时,在移动一个或一些动作杆之前,使转换尺沿转辙方向向前移动一个为释放相应起作用的尖轨检查杆所需的最小路径,其中,导向栓杆抓住螺线管端部的一个止档的后边,通过形状配合的闭锁连接防止主轴螺母进一步转动,通过之后在主轴上移动的主轴螺母或转换力耦合装置使固定耦合装置一起被带动。
本发明装置的优点不仅是大大缩小了道贫转辙机的安装空间,而且由此在释放道贫锁定时几乎没有冲击性负载作用到转辙机上。到目前为止的技术,在释放一个或另一尖轨检查杆时受空行程的限制,由于释放锁定作用,用来使道岔段定位在其极限位置并锁定的机构应力则可能以冲击形式释放到道岔转辙机的内部。它特别发生在控制处于很大机械应力下的短岔心的转辙机上。在释放锁定时这些力通过一个动作杆或一些动作杆和固定耦合装置以冲击方式传到主轴螺母上,其中所有参与力传递的元件都受冲击性载荷。因而遭受较大磨损。而本发明的落入尖轨检查杆从主轴螺母中释放不再有空程,其主轴螺母近似无间隙地定位在固定耦合装置的止档之间,在释放锁定时固定耦合装置相对主轴螺母不会产生突然加速,因此不会出现冲击性负载了。
另外,依照本发明的转辙机的优点在于改进了主轴螺母在固定耦合装置中的导行。在以前的转辙机中,在转辙过程开始时,主轴螺母必须执行空程以解除尖轨检查杆的闭锁,在主轴螺母和固定耦合装置之间总具有一不可避免的间隙,它会对包括电机、减速齿轮和主轴驱动件的驱动模式的支承产生不利影响。通过现在固定耦合装置壳体的止档之间的主轴螺母近似无间隙的导引实现了驱动模式在驱动壳体中的精确支承。
此外,主轴螺母/转换力耦合装置在固定耦合装置壳体中的近似无间隙的导引还相对于在每次转辙过程开始时,主轴螺母执行一空程的转辙机实施方案,改善了转辙机的起动特性。在以前转辙机中,具有在执行空程时起作用的摩擦制动器以吸收机械的中断冲击。在摩擦制动器在还没完全接通驱动电机(由于起动耦合脉冲电压)而起作用并因此尤其在低温下起动困难的情况下特别不利于其起动特性,而在本发明的释放装置中没有这样的摩擦制动器。
下面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

图1为具有剖开的转辙机壳体的道岔转辙机的侧视图;图2为拆走壳体盖的道岔转辙机的俯视图。
转辙机壳体包括一最好为金属的盆形件1和一防进入免接触的盖2,它在图1中仅概括地示出。一例如设计成三相电机的电机3通过具有小齿轮4,中间齿轮5和大齿轮6的减速级驱动球螺纹传动装置,该球螺纹传动装置包括主轴7、在主轴上导行的主轴螺母(未示出)和包括主轴螺母的可调的转换力耦合装置8。该转换力耦合装置8和其主轴螺母(未示出)转动地支承在主轴7上并沿主轴的纵向近似无间隙地在耦合装置壳体11的止挡9和10之间导行,该耦合装置壳体与一个可调的固定耦合装置12在结构上结合在一起,该固定耦合装置12通过一止动棘轮形状配合地与转辙机的一个动作杆或多个动作杆闭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带内部锁闭机构的挤动式道岔的情况下,转辙机具有两个平行于主轴轴线导行的动作杆13和14。在与所述实施例不同的外部锁闭式道岔中,道岔转辙机通常只装有一个动作杆。
两动作杆在图示的转辙机的极限位置处时其大部分位于转辙机壳体内,而在转辙机旋转到另一极限位置时,它们将伸出壳体。在动作杆的端部铰接有在转辙方向上来回运动的道岔尖轨或可调的岔心(未示出)。
道岔转辙机每次达到的极限位置在运行中受到监视并送到一个控制点,为清楚明了起见,附图中未示出所设置的与动作杆相平行导行的检验杆,它们与两个可移动的道岔尖轨铰接并为转辙机提供相关道岔尖轨的对应位置。为此目的,检验杆(未示出)设有一凹口,在运动道岔尖轨的极限位置处时一个或多个尖轨检查杆落入上述凹口中。这些尖轨检查杆同样也控制转辙机中的开关触点(未示出),根据用于监视电路的触点的开关位置可以读出道岔尖轨是否达到其极限位置,这些开关触点也可同时用于在达到一新的极限位置时断开电源。
每个转辙机具有两个尖轨检查杆,其中一个在一极限位置处而另一个在另一极限位置时起作用。尖轨检查杆可与动作杆和检查杆相垂直地移动设置在驱动壳体的盆件1中,附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尖轨检查杆16和17的尖轨检查杆装置,它们支承在可调节的导向装置18和19之间。在图示的转辙机的极限位置处,尖轨检查杆17落入两检查杆(未示出)上所设置的凹口中,此外,落入的尖轨检查杆17卡在固定耦合装置12的壳体11的后面或一壳体止档上,以防止其落入的尖轨检查杆再被释放前,道岔尖轨沿相反方向可被调节。尖轨检查杆16和17处于压力或拉力弹簧(未示出)作用之下,它们的作用是,使尖轨检查杆落入检查杆的凹口中并可支承耦合装置壳体。
在任何转辙运动传送给动作杆之前,在转辙过程开始时落入检查杆凹口中的尖轨检查杆17从其凹口中脱离出来。这以公知的方式通过一转换尺20实现,该转换尺可由转辙机沿转辙机的转辙方向移动,它具有倾斜的起始面21和22,它们在转换尺纵向运动时抵靠在尖轨检查杆16或17的滚轮23或24上,同时使落入的尖轨检查杆在本实施例中是使先前已落入凹口的尖轨检查杆17从凹口中脱离。然后,解除固定耦合装置壳体的闭锁。这样,在道岔转辙机的另一过程时就可释放其锁定(内锁定或外锁定),而后转辙道岔,这时转辙机的运动才传送到一个动作杆或多个动作杆内。
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落入的尖轨检查杆的释放过程,如上所述,主轴螺母和与其相关的转换力耦合装置8可转动地设置在耦合装置壳体11的止档9和10之间。在每次转辙过程开始时,在将转辙运动传送到动作杆之前,固定在止档之间的转换力耦合装置与主轴7一起转动,因为耦合装置壳体11通过示意性示出的锁定装置15由动作杆固定。该转换力耦合装置的上表面具有螺线形轮廓28,它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转换力耦合装置的外表面上松动卷绕的螺旋弹簧而形成,其螺旋弹簧的两端固定到转换力耦合装置的外表面上,以便螺旋线管围绕导向栓杆的直径可纵向运动地保持在螺旋弹簧的固定点之间。该螺线形轮廓28与同转换尺20连接的角件26上的导向栓杆25相接合。导向栓杆25从外部卡在螺旋弹簧的相邻螺矩之间。假如在转辙过程开始时主轴螺母转动,则其通过在两个相邻螺距之间导入的导向栓杆驱动角件26和转换尺20并使之沿转辙方向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栓杆25从图1所示在螺旋弹簧一端的极限位置转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的极限位置。在即将到达相应的另一极限位置之前,完全释放先前落入的尖轨检查杆和释放迄今锁定的检查杆和固定耦合装置壳体。这样之后,转辙运动传导给一个或多个动作杆以释放道岔锁定并转换可运动的道岔段。这一点如此实现,即通过释放相应落入的尖轨检查杆以避免主轴7上的主轴螺母同步一起转动。为此,在转换力耦合装置上的螺线形轮廓28的两端分别向内弯曲形成抓钩,以防止在轮廓中的导向栓杆另外运动。为了阻止主轴螺母作进一步的转动,在转换力耦合装置上还可设有一止档,导向栓杆在其端位置处抵靠在该止档上。由此,主轴螺母现在就不可在主轴上转动,则主轴7从现在起在主轴螺母中旋转并使其沿转辙机的转辙方向随动。通过固定耦合装置12带动一个动作杆或多个动作杆直到所控制的道岔段到达其新的极限位置,而相应另一尖轨检查杆落入检查杆中并切断供电。
在重新转换道岔转辙机时一直固定住导向栓杆25的螺旋弹簧的抓钩不起作用,而主轴螺母则总沿相反方向重新在耦合装置壳体11的止档9和10之间转动。同时,在两相邻螺距之间的导向栓杆慢慢地从图中的右边滑向左边直到它最终被抓钩27钩住。在导向栓杆25的该位置,转换尺20使在转辙机的另一极限位置时所落入的尖轨检查杆16完全释放,并使转辙机的转辙运动通过固定耦合装置12传给一个或多个动作杆。
权利要求
1.一种释放具有球心轴传动装置道岔转辙机的固定耦合装置壳体和检查杆的装置,以把驱动电机的转动变成动作杆的直线运动,其中,在每次转辙过程开始时,在移动一个或一些动作杆之前通过一个至少间接由主轴螺母移动的转换尺释放落入检查杆中的并支承固定耦合装置壳体的尖轨检查杆,此前,该尖轨检查杆通过固定耦合装置避免一个或一些动作杆进行转辙运动,其特征在于主轴螺母或包括它的转换力耦合装置(8)可旋转地并几乎无隙地在固定耦合装置(12)的耦合装置壳体(11)的两侧止档(9,10)之间导行,在其外表面上具有螺线形轮廓(28),该轮廓(28)与和转换尺(20)连接的在螺距之间导入的导向栓杆(25)嵌接,该导向栓杆(25)在每次转辙过程开始时,在移动一个或一些动作杆(13,14)之前,使转换尺沿转辙方向向前移动一个为释放相应起作用的尖轨检查杆(17)所需的最小路径,其中,导向栓杆抓住螺线管端部的一个止档(27)的后边,通过形状配合的闭锁连接防止主轴螺母进一步转动,通过之后在主轴(7)上移动的主轴螺母或转换力耦合装置使固定耦合装置一起被带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螺线形轮廓(28)由在主轴螺母上或转换力耦合装置(8)上卷绕的并以其两端固定在主轴螺母或转换力耦合装置的外表面上的螺旋弹簧形成,其中在两个相邻的螺距之间导入从外边嵌入的导向栓杆(2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旋弹簧的两端在螺旋弹簧的纵向朝着螺旋弹簧弯曲,形成导向栓杆(25)的抓钩(27)。
全文摘要
一种释放具有球心轴传动装置道岔转辙机的固定耦合装置壳体和检查杆的装置,主轴螺母在每次转辙过程开始前为释放落入的尖轨检查杆不必如一般那样设置使转换尺移动的空程,而是主轴螺母在主轴的纵向不运动,转换尺被移动,这样可以使道岔转辙机的机壳比现有的要短。此外,通过主轴螺母或包绕它的转换力耦合装置几乎无间隙地支承在固定耦合装置壳体上,防止了在释放锁定时冲击载荷的传入,改进了连接方式的支承性能。
文档编号B61L5/10GK1150101SQ9612119
公开日1997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14日
发明者沃尔夫冈·博勒, 威尔弗里德·艾克纳尔, 尤金·萨特勒, 曼弗雷德·休恩宁 申请人:西门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