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体及内风挡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31174阅读:来源:国知局
0]请参考图2、图3和图4,图2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螺母I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向视图的旋转视图。
[0041 ]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螺母I为异型螺母,包括大径端部11和小径端部12,通孔a包括相互连通的大孔部al和小孔部a2,且小孔部a2具有与小径端部12的外表面12a相配合的内轮廓,以螺母I的小径端部12的外表面12a的横截面为圆形为例,小孔部a2与小径端部12配合位置的内轮廓为半圆形。大径端部11可穿过大孔部al置于型腔中,异型螺母由大孔部al滑动至小径端部12后,由限位部件限位于小径端部12。
[0042]其中,图4中给出了一种大孔部al和小孔部a2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大孔部al为方形,小孔部a2为末端长圆形,其中通孔尺寸L1、L2、L3、Rl可以根据螺母I的尺寸而定,倒角尺寸R2可以根据加工工艺而设定。
[0043]螺母I安装后,大径端部11的外端面抵靠墙体的内表面,小径端部12的轴向长度小于或等于通孔的长度;在实现可靠固定的情况下,小径端部12尽量不占据墙体外部的空间。
[0044]请再次参考图2,上述各实施例中,限位部件可以包括设置于型腔内部的限位条2,限位条2平行于端墙的墙体,并且限位条2与开设通孔的墙体内壁之间的距离等于或略大于大径端部11的轴向长度;此处限位条2与开设通孔的墙体内壁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大径端部11的轴向长度,只要能满足螺栓从大孔部装入型腔内,且螺母I安装至小孔部后,在墙体以及限位条2的作用下螺母I不会掉落至型腔中即可。
[0045]固定内风挡和端墙时,异型螺母抵靠限位条,螺栓的外螺纹部旋入螺母的内螺纹部。
[0046]该实施方式中限位条2可以与墙体一体挤压成型,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安装于型腔中;上述实施方式中限位条2结构比较简单,成型工艺简单,且重量比较轻,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车体重量。
[0047]具体地,限位条2沿与其相对的内风挡安装边方向延伸,并且限位条2的长度大于等于该内风挡安装边的连接长度。需要解释的是,上述连接长度是指内风挡安装边上靠近两端部的两螺栓孔中心之间的距离。
[0048]这样,用于限定同一内风挡安装边上所有螺母I的限位条2为一体结构,便于简化加工工艺。
[0049]当然,限位条2也可以采用分体结构,即一螺母I对应一限位条2。
[0050]具体地,限位条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限位条2左右相对设置,分别置于螺母I的后端面两侧。这样,螺母I在通孔所接触处墙体、两限位条2的作用下,可实现三点支撑限位,限位比较可靠。
[0051]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端墙可以包括前墙板32、后墙板31以及连接于前墙板32和后墙板31之间的加强筋33,前墙板32、后墙板31以及加强筋33围成型腔,限位条2设置于加强筋33上。
[0052]为了更好的限定螺母I的位置,限位部件还可以包括设于端墙的墙板的内表面、用于支撑螺母I的大径端的支撑座,支承座具有与螺母I的大径端部11的外表面相适配的内支撑面。
[0053]另外,本文还提供了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螺母与设置所述通孔的墙体一体成型,所述螺母的内螺纹部通过攻丝工艺形成。该方式中螺母直接通过挤压等工艺与端墙的墙体一体成型,无需另外设置限位部件。
[0054]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限位部件是从功能上进行命名,可以为单独部件,也可以与端墙合为一体,只要能实现对螺母I的限位即可,应当理解,限位部件的使用不应限制本文的保护范围。
[005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速动车组的车体,包括端墙以及连接于两端墙之间内风挡,端墙上设置有上述各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内风挡安装结构,内风挡的框架上设置有螺栓孔,螺栓穿过螺栓孔和端墙的墙体上的通孔连接螺母I。
[0056]因车体具备上述内风挡安装结构,故车体也具备该内风挡安装结构的上述技术效果O
[0057]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方位词:本文将靠近内风挡的一侧定义为前,远离内风挡的一侧定义为后;左、右是以图1为参照而定义;本文将车体外侧定义为外,相应车体内定义为内;本文所使用的方位词仅为描述技术方案的简洁清楚,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文的保护范围。
[0058]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车体及内风挡安装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内风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端墙的墙体型腔中的螺母(1),还包括将所述螺母(I)限位于装配位置的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也设置于所述墙体型腔内部,并且所述端墙的墙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螺母(I)的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风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I)为异型螺母,包括大径端部(11)和小径端部(12),所述通孔(a)包括相互连通的大孔部(al)和小孔部(a2),且所述小孔部(a2)具有与所述小径端部(12)的外表面相配合的内轮廓,所述大径端部(11)可穿过所述大孔部(al)置于所述型腔中,所述异型螺母由所述大孔部(al)滑动至所述小径端部(12)后,由所述限位部件限位于所述小径端部(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风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I)安装后,所述大径端部(11)的外端面抵靠所述墙体的内表面,所述小径端部(12)的轴向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通孔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内风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型腔内部的限位条(2),所述限位条(2)平行于所述端墙的墙体,并且所述限位条(2)与开设所述通孔的墙体内壁之间的距离等于或略大于所述大径端部(11)的轴向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风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2)沿与其相对的所述内风挡安装边方向延伸,并且所述限位条(2)的长度大于等于该内风挡安装边的连接长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风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2)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限位条(2)左右相对设置,分别置于所述螺母(I)的后端面两侧。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风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包括前墙板(32)、后墙板(31)以及连接于所述前墙板(32)和所述后墙板(31)之间的加强筋(33),所述前墙板(32)、所述后墙板(31)以及所述加强筋(33)围成所述型腔,所述限位条(2)设置于所述加强筋(33)上。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风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端墙的墙板的内表面、用于支撑所述螺母(I)的大径端的支撑座,所述支承座具有与所述螺母(I)的大径端部(11)的外表面相适配的内支撑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风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与设置所述通孔的墙体一体成型,所述螺母的内螺纹部通过攻丝工艺形成。
10.—种高速动车组的车体,包括端墙以及连接于两所述端墙之间内风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上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内风挡安装结构,所述内风挡的框架上设置有螺栓孔,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和所述端墙的墙体上的通孔(a)连接所述螺母(I)。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体及内风挡安装结构,该种内风挡安装结构包括设于端墙的墙体型腔中的螺母(1),还包括将螺母(1)限位于装配位置的限位部件,限位部件也设置于墙体型腔内部,并且端墙的墙体上还设置有与螺母(1)的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a);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文中无需在端墙的墙体外部设置额外的安装座,可相应减轻整车重量,且使用螺栓和螺母配合安装,避免了焊接安装座对端墙的墙体的影响,避免端墙变形,提高了端墙与车体其他配合部件的装配精度;螺母和螺栓的螺纹安装方式有利于内风挡的拆卸,便于后期维护更换。且内风挡安装结构均设置于型腔内部,无需占据端墙外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内风挡安装固定后的美观性。
【IPC分类】B61D17-00
【公开号】CN104648417
【申请号】CN201410795032
【发明人】李伟, 户迎灿, 陈文宾, 赵士忠, 马乐坤, 杨为三, 顾春雷, 高玉龙, 聂双双, 李扬, 田爱琴, 鄢桂珍
【申请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