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快装货用索道动力行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86465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轻型快装货用索道动力行走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型快装货用索道动力行走系统,包括多个塔架及承力索,还包括与承力索滑动连接的用于运输货物的吊钩组及驱动该系统工作的动力组,吊钩组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内部的行走滑轮,壳体上竖直连接有起吊滑车,起吊滑车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多组滑轮组,所述多组滑轮组通过固定索驱动,其中最下端的滑轮组上连接有用于挂置货物的吊钩;所述动力组包括回程卷扬机及相互配合使用的牵引卷扬机、牵引机、第一牵引索、第二牵引索。本实用新型吊钩组通过动力组在承力索上滑动以运输货物,不仅可以适用于山地环境,还能适用于其他运输车不能到达的环境,效率比之人工运输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杜绝了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专利说明】
轻型快装货用索道动力行走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货运索道,特别涉及一种轻型快装货用索道动力行走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长输气管道主要用于长途气体输送,在两个较远距离目的地之间铺设输送管道。管道铺设于各种地形地貌,如果铺设于崎岖狭窄的山区路段,山体坡度大会导致施工难度大,而且由于管道可能会铺设于山体中间或者由于管道施工所建的伴行路随着恢复地貌而消失,导致这些地段车辆、抢修设备无法到达,直接导致抢修所需材料、工具无法及时送至事故现场。而输气管道发生破裂、泄露导致管内介质泄露,特别是天然气、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的泄露将导致爆炸、着火,对群众、环境均会造成严重损害。目前,针对上述运输车辆无法及时到达事故现场这种情况,多采用人力运输的方法,但此方法效率低下,且在山体坡度较大的地形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急需一种临时快装抢修设备,应用于山区输气管道沿线,为输气管道抢修设备输送专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型快装货用索道动力行走系统,解决了现有山区路段人工运输效率低下、易发人身安全事故的缺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轻型快装货用索道动力行走系统,包括多个塔架及承力索,还包括与承力索滑动连接的用于运输货物的吊钩组及驱动该系统工作的动力组,所述吊钩组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内部的行走滑轮,所述壳体上竖直连接有起吊滑车,所述起吊滑车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多组滑轮组,所述多组滑轮组通过固定索驱动,其中最下端的滑轮组上连接有用于挂置货物的吊钩;
[0006]所述动力组包括回程卷扬机、相互配合使用的牵引卷扬机、牵引机及第一牵引索和第二牵引索,所述第一牵引索一端与回程卷扬机连接,另一端绕过塔架上的转向滑轮与壳体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索一端绕过牵引机与牵引卷扬机连接,另一端绕过动力组与吊钩组之间的塔架上的转向滑轮与壳体连接。
[0007]其中,所述壳体上开有用于固定第一牵引索和第二牵引索的侧绳孔,所述固定索绕过滑轮组穿出侧绳孔。
[0008]具体地,所述滑轮组为两组,包括靠近壳体的一组定滑轮组和远离壳体的一组动滑轮组,所述定滑轮组包括两个前后设置的定滑轮;所述动滑轮组包括前后设置的两个动滑轮。
[0009]再有,所述牵引机设置有两个牵引轮,所述牵引机转轴的两侧分设两台转向相反的变频电机。
[00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吊钩组通过动力组在承力索上滑动以运输货物,不仅可以适用于山地环境,还能适用于其他运输车不能到达的环境,效率比之人工运输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杜绝了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吊钩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轻型快装货用索道动力行走系统,包括两个以上塔架I及承力索2,所述承力索2—端与绕绳器3连接,然后绕过一塔架I与吊钩组7连接,最后与下一塔架I连接;还包括与承力索2滑动连接的用于运输货物的吊钩组7及驱动该系统工作的动力组,所述吊钩组7包括壳体13及位于壳体13内部的行走滑轮,所述壳体13上竖直连接有起吊滑车,所述起吊滑车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两组滑轮组,所述两组滑轮组通过固定索10驱动,所述固定索10绕过动滑轮组7-2和定滑轮组7-1然后从侧绳孔7-3穿出;其中最下端的滑轮组上连接有用于挂置货物的吊钩7-4,需要输送的货物挂在挂钩上;所述动力组包括回程卷扬机6及相互配合使用的牵引卷扬机5、牵引机4、第一牵引索11、第二牵引索12,所述第一牵引索11 一端与回程卷扬机6连接,另一端绕过塔架I上的转向滑轮9与壳体13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索12—端绕过牵引机4与牵引卷扬机5连接,另一端绕过动力组与吊钩组7之间的塔架I上的转向滑轮9与壳体13连接。将牵引机4端吐出的第二牵引索12缠绕在工字轮上,并保持牵引机4的第二牵引索12吐出端拥有足够的初始张力,保证第二牵引索12在牵弓丨轮上的摩擦力;牵引卷扬机5的安装调试,与牵引机4相同,且基础要与牵引机4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免第二牵引索12松弛,或摆动角度影响牵引机4。回程卷扬机6和牵引卷扬机5—样,不同的是,起作用是反向缠绕第一牵引索11。在工作时,配合牵引机4速度输出第一牵引索11,不要让牵引阻力太大;回程卷扬机6的另一个作用是在被吊物不能因自重的分力而下滑,或下滑不到位时使用。回程卷扬机6和牵引卷扬机5电机功率0.75Kw,变频控制,手动旋钮无极调速。
[0016]在输送货物时,根据需求将承力索2设置于不同高度地面的塔架I上;上行时,货物上行依靠牵引机4提供动力,回程卷扬机6转动第一牵引索11回收;下行时,第二牵引索12依靠牵引机4提供动力吊起吊钩组7上货物的重力,吊钩组7依靠自身和货物的重力下滑。
[0017]如图2、图3所述,所述壳体13上开有用于固定第一牵引索11和第二牵引索12的侧绳孔7-3,第一牵引索11和第二牵引索12的一端均固定在侧绳孔7-3内,所述固定索10绕过滑轮组穿出侧绳孔7-3,固定索10用于升降固定滑轮组7-1,从而达到升降货物的目的。所述滑轮组为两组,包括靠近壳体13的一组定滑轮组7-1和远离壳体13的一组动滑轮组7-2,所述定滑轮组7-1包括两个前后设置的定滑轮;所述动滑轮组7-2包括前后设置的两个动滑轮。定滑轮包括前定滑轮和后定滑轮,动滑轮包括前动滑轮和后动滑轮。
[0018]固定索10固定于基础上,吊钩7-4勾住货物,此时第二牵引索12未绷紧,牵引机4转动,第二牵引索12慢慢绷紧,动滑轮组7-2开始往上运动直至抵紧定滑轮组7-1,然后松开固定索10,则动滑轮组7-2会因为重力往下落,此时牵引机4运动,将下落后的这段牵引索收回,前动滑轮、后动滑轮再次拉紧抵紧前定滑轮、后定滑轮,如此反复直至固定索10卡在侧绳孔7-3上,且前定滑轮、后定滑轮抵紧前动滑轮、后动滑轮,此时牵引机4再次运动将会带动整个吊钩组7往上运动;如果需要吊钩组7往下运动,则只需将回程卷扬上的第一牵引索11放出,吊钩组7依靠自身重力往下运动。当货物到达指定位置后,牵引机4放出第二牵引索12并配合将固定索10挂在固定基础上,然后继续放出第二牵引索12,货物受自身重力将会下落。
[0019]所述牵引机4设置有两个牵引轮,所述牵引机4转轴的两侧分设两台转向相反的变频电机,牵引机4采用两台0.75Kw电机并联,转向相反,采用一台1.5Kw变频器控制,手动旋钮无极调速。全部拥有你正反向,按钮控制。
[0020]牵引机4是本系统中主要动力部件,在安装前,已经做好基础;牵引机4的基础选择在多个塔架I的连线上,为了不影响被吊零件的运输操作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一般回程卷扬机6、牵引卷扬机5、牵引机4、控制柜8依次设置在离最近端塔架I后面10米左右,且保证操作人员能够直观的观察到运输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必要的情况下,例如,为了避开天然气燃爆区,可以将牵引机4,控制柜8等,一应带电器件引出,至安全区域架设。
[002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轻型快装货用索道动力行走系统,包括多个塔架及承力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承力索滑动连接的用于运输货物的吊钩组及驱动该系统工作的动力组,所述吊钩组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内部的行走滑轮,所述壳体上竖直连接有起吊滑车,所述起吊滑车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多组滑轮组,所述多组滑轮组通过固定索驱动,其中最下端的滑轮组上连接有用于挂置货物的吊钩; 所述动力组包括回程卷扬机、相互配合使用的牵引卷扬机、牵引机及第一牵引索和第二牵引索,所述第一牵引索一端与回程卷扬机连接,另一端绕过塔架上的转向滑轮与壳体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索一端绕过牵引机与牵引卷扬机连接,另一端绕过动力组与吊钩组之间的塔架上的转向滑轮与壳体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快装货用索道动力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有用于固定第一牵引索和第二牵引索的侧绳孔,所述固定索绕过滑轮组穿出侧绳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型快装货用索道动力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为两组,包括靠近壳体的一组定滑轮组和远离壳体的一组动滑轮组,所述定滑轮组包括两个前后设置的定滑轮;所述动滑轮组包括前后设置的两个动滑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型快装货用索道动力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设置有两个牵引轮,所述牵引机转轴的两侧分设两台转向相反的变频电机。
【文档编号】B61B7/00GK205469056SQ201620179464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9日
【发明人】焦光伟, 蒲宏斌, 陈飞, 陈明, 尹恒, 常向东, 卢彦博, 张世峡, 范晓明, 邓松圣, 陈绍令, 陈玉玺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川气东送管道分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