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索天平式煞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3764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索天平式煞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设计为一种拉索天平式煞车,于轮车上以二条主煞车线中的任一条主煞车线可同时控制二条副煞车线达到同步煞车的功效,即使任一主煞车线或副煞车线于使用中断裂时,另一条煞车线尚可具有煞车功效,以确保行车时的安全性。
于可移动式的车体上一般设有煞车结构,以煞车结构可提供车体适当的煞车作用,以达到适时停止车体而避免发生危险。
以一般传统式习用的煞车结构而言,尤其指二轮车,该二轮车设有二个轮子,其具有二套煞车装置分别控制二个轮子的煞车作用,但是,上述构造于实际使用时却具有如后的缺点,有待改善1.煞车距离较长,车速快或紧急煞车时,易发生危险。
2.煞车装置不同步,容易产生前、后轮速度不一,而摔伤发生危险。
随后虽有人创作出公告号第383718号“自行车同步煞车装置”与公告第383719号“自行车同步平衡煞车装置”新型专利案,但其缺点在于当拉索断裂后则失去煞车作用。
本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索天平式煞车,于煞车时,可由任一制动装置拉动主煞车线连动两副煞车线,而使煞车装置可产生同步煞车的功效,即使任一主、副煞车线于使用中断裂时,另一条主、副煞车线尚可具有煞车功能,用以确保行车时的安全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设计提供的一种拉索天平式煞车,包括有一煞车框架,该煞车框架系可设置于轮车上,该煞车框架设有锥形顶部,下设一孔,孔及底部中间形成一空间室,可容纳一煞车线座,该煞车线座中央有一通道,于煞车线座上设一主固定块及二副固定块,分别可供主、副煞车线穿设固定。
其中通道进口之宽度需和主固定块至通道进口的高度成比例。
其中于煞车框架上形成两相对斜面,其上分别形成有缺槽与定位槽,煞车框架上形成一隔板,其上设一孔。
其中通道进口之宽度需和主固定块至通道进口的高度成比例,副煞车线断裂时,主煞车线不偏离正常中心线左、右30°内之比例为最佳。
其中主、副固定块分别可为一主转块与副转块;主煞车线,可穿入煞车框架中并于主转块处予以固定;分别有一条副煞车线,分别穿入煞车框架并连接于各个对应的副转块处。
其中于主转块与副转块处相对于各通孔处分别设置一滑套。
其中该滑套可为轴承。
其中于主转块、副转块中央形成直径较大部而两端形成直径较小部。
其中于煞车框架的上、下位置处分别形成有定位槽,一主定位座,设置于煞车框架上方的定位槽处,主煞车线外部套设主煞车线套,主煞车线套底部与主定位座顶部接触靠抵。
其中分别有一副定位座,各副定位座系可分别定位于煞车框架下方的定位槽处,于各副煞车线外部分别套设副煞车线套,各副煞车线套的顶部系分别与副定位座底部接触。
为进一步了解前述目的及本设计结构特征,附以图式详细说明如后(一)图式部分第一图为本设计之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第二图为本设计当使用于二轮车上的平面示意图。
第三图为本设计当使用于二轮车上的部份结合剖视图。
第四图为本设计之局部剖视图。
第五图为本设计之局部剖视动作图。
第六图为本设计当副煞车线于断裂时之结合剖视图。
第七图为本设计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第八图为本设计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二)图号部分(10)煞车框架(11)斜面
(12)缺槽(13)隔板(131)孔(132)空间室(14)定位槽(16)缺槽(18)定位槽(20)煞车线座(22)通孔(221)副固定块(222)主固定块(223)通道(224)通道进口(24)主转块(242)副转块(244)螺丝(26)滑套(30)主定位座(32)主煞车线(322)主煞车线套(34)副定位座(36)副煞车线(362)副煞车线套请参阅第一图所示,本设计为一种拉索天平式煞车,其中包括一煞车框架(10),于煞车框架(10)上有相对的两斜面(11)形成一锥形顶部,该煞车框架(10)可设置于轮车的适当位置处,于煞车框架(10)锥形顶部的斜面(11)与煞车框架(10)的下方位置处分别形成有缺槽(12)(16)与定位槽(14)(18),锥形顶部下方有一隔板(13),于隔板(13)中形成上方较大下方较小的孔(131),下设一空间室(132),以供容纳煞车线座(20),一底部设有二定位槽(18)及缺槽(16);一煞车线座(20),于该煞车线座(20)上形成数组前、后对应的通孔(22),于各通孔(22)中分别可供装设二副固定块(221)及一主固定块(222),该煞车线座(20)中央有一通道(223),供主煞车线穿入至主固定块(222)连接,通道进口(224)的宽度需和主固定块(222)至通道进口(224)的高度成一适当比例,以使副煞车线断裂时,主煞车线不会偏离中心线过大角度,以左右30°内为最佳,以避免无煞车行程。
分别有一主定位座(30),设置于煞车框架(10)上方的定位槽(14)处,一主煞车线(32)可穿入主定位座(30)、孔(131)并固设于中央的主固定块(222)处,于主煞车线(32)位于主定位座(30)上设有主煞车线套(322);分别有一副定位座(34),各副定位座(34)分别定位于煞车框架(10)下方的定位槽(18)处,分别有一条副煞车线(36)分别穿入副定位座(34)中并固定于煞车线座(20)两侧的副固定块(221)处,副煞车线(36)可由缺槽(16)侧边穿设,于各副煞车线(36)外部分别套设副煞车线套(362),各副煞车线套(362)的顶部分别与副定位座(34)底部接触靠抵。
上述结构的组合后而使用于二轮车上(如第二、三图中所示),其可为一部脚踏车,可由二套设置把手上的制动装置分别与主煞车线(32)连接,用以煞车的煞车装置可分别与副煞车线(36)连接,由任一制动装置于煞车时,可令任何一条主煞车线(32)将煞车线座(20)上拉(如第四图至第五图中所示),即可由该煞车线座(20)悬固设计将两条副煞车线(36)上拉,达到可以令煞车装置同步作用的煞车功效。
如第六图中所示,若是不幸于使用中发生任何一条主、副煞车线(32)(36)断裂时,另条副煞车线(36)因受通道进口(224)的限制,而使主煞车线(32)不致偏离中心线角度过大,而使主煞车线(32)的拉动行程还可有效的拉动副煞车线(36)而使煞车装置产生煞车功能,本设计可以具有确实的安全煞车功效,可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如第七、八图中所示,大部份相同于第一图中所示的结构,其不同处在于各个通孔(22)中的主固定块(222)与副固定块(221)分别改变为可供一圆柱形的主转块(24)与两副转块(242)穿入,主转块、副转块(24)(242)中央形成直径较大部而两端形成直径较小部,于直径较小部处相对于各通孔(22)处分别设有一呈O形的滑套(26)(该滑套(26)亦可为一轴承),由滑套(26)或轴承的作用可供主、副转块(24)(242)旋转转动用;主煞车线(32)可穿入主定位座(30)与位于中央处的主转块(24)处,再以一螺丝(244)螺入主转块(24)并压抵于主煞车线(32)处固定定位,主煞车线(32)亦可由缺槽(12)侧边穿设,于主煞车线(32)外部套设主煞车线套(322),主煞车线套(322)底部与主定位座(30)顶部相互接触靠抵,上述结构的组合后,同样具有相同于前述同步煞车与可确保行车安全性的优点。
因此,经由以上说明可知,本设计以优异的结构配置下,至少具有如下的优点于可同步煞车结构的车体上设置煞车框架(10),二条主煞车线(32)与二条副煞车线(36)可分别穿入煞车框架(10)中,二主煞车线(32)上分别连接至二制动装置,二副煞车线(36)下方分别连接至二煞车装置,主煞车线(32)与副煞车线(36)分别连接于煞车线座(20)上,于煞车时,可由制动装置拉动主煞车线(32)连动煞车线座(20)与两副煞车线(36)连结的煞车装置产生同步煞车,当任一条主、副煞车线(32)(36)于使用断裂后,另条主、副煞车线(32)(36)尚可以具有煞车效果,以确保行车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1.一种拉索天平式煞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煞车框架,该煞车框架系可设置于轮车上,该煞车框架设有锥形顶部,下设一孔,孔及底部中间形成一空间室,可容纳一煞车线座,该煞车线座中央有一通道,于煞车线座上设一主固定块及二副固定块,分别可供主、副煞车线穿设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天平式煞车,其特征在于,其中通道进口的宽度需和主固定块至通道进口的高度成比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索天平式煞车,其特征在于,其中于煞车框架上形成两相对斜面,其上分别形成有缺槽与定位槽,煞车框架上形成一隔板,其上设一孔。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索天平式煞车,其特征在于,其中通道进口之宽度需和主固定块至通道进口的高度成比例,副煞车线断裂时,主煞车线不偏离正常中心线左、右30°内之比例为最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索天平式煞车,其特征在于,其中主、副固定块分别可为一主转块与副转块;主煞车线可穿入煞车框架中并于主转块处予以固定;分别有一条副煞车线分别穿入煞车框架并连接于各个对应的副转块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索天平式煞车,其特征在于,其中于主转块与副转块处相对于各通孔处分别设置一滑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索天平式煞车,其中该滑套可为轴承。
8.如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拉索天平式煞车,其特征在于,其中于主转块、副转块中央形成直径较大部而两端形成直径较小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索天平式煞车,其特征在于,其中于煞车框架的上、下位置处分别形成有定位槽,一主定位座,设置于煞车框架上方的定位槽处,主煞车线外部套设主煞车线套,主煞车线套底部与主定位座顶部接触靠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索天平式煞车,其特征在于,其中分别有一副定位座,各副定位座可分别定位于煞车框架下方的定位槽处,于各副煞车线外部分别套设副煞车线套,各副煞车线套的顶部分别与副定位座底部接触。
专利摘要本设计具有一煞车框架及一煞车线座,煞车框架设有锥形顶部,下设一孔供二主煞车线穿过,于煞车框架中形成一空间室可容纳煞车线座,煞车线座设有一通道及一主固定块及二副固定块,主煞车线一端由煞车框架穿入连接主固定块,另端连接二制动装置,二副煞车线,一端由煞车框架底部穿入煞车框架底部并连接至副固定块,另端连接至二煞车装置,煞车线座由主、副煞车线连结而悬固于煞车框架之空间室内,煞车框架设置于车体上。
文档编号B62L3/00GK2488803SQ0122693
公开日2002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8日
发明者刘洁毅 申请人:刘洁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