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自行车折叠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909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式自行车折叠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专用件,特别是一种复合式自行车折叠伞。
背景技术
中国是自行车大国,以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数以几个亿之多的广大上班族和上学族,需要一种能够较大程度地分解风阻和兜风现象、易于折叠和收拢,科学合理、安全方便、实用性强的遮阳遮雨专用件。尤其是热浪滚滚的夏季,人们为了避开炎炎烈日当头照射的煎熬,一手打伞,一手握把骑车,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好多年来,多少女士为了扩大遮阳面积,出门骑车时除了戴太阳帽外,还要戴上长护袖、披肩等,可谓全副武装,烦琐累赘且闷热难当。为此,本申请人曾于2004年3月13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请了申请号为200420008348.7的复合式自行车折叠伞等,其设计方案虽较为理想地解决了遮阳遮雨及伞面风阻和兜风等一系列问题,但还存在风雨兼程时伞的周边淋雨、伞面布局单一局限化、不能一伞多用等不到之处。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遮阳时不漏阳,遮雨时不漏雨且能极大程度地分解风阻、伞面布局合理、高度和角度亦随意调节、便于固定和收拢折叠、一伞多用、遮雨时伞面雨水先“入轨”再定向流出、科学合理、安全方便、体小质轻、高雅别致、用途广泛的复合式自行车折叠伞。不仅实用于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三轮车的遮阳挡雨;亦可扩大乃至最大化后固定于一点,用于沙滩、游泳场、广场、自由市场、庭院等诸种场所的遮阳挡雨,既实用又成景;且因其一伞多用,可作为每个家庭必备的晴雨两用伞普遍使用。总之,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地实用于不同的地域和国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主要由固定装置、纵向伸缩杆、伞面组成,开口的固定装置通过销孔与螺旋一侧固定于自行车任意适宜部位,另一侧同步夹紧设有销孔的伸缩杆的下端。
上述纵向伸缩杆为N节,N节纵向伸缩杆可为整体,亦可为分体,杆中可设隐杆,杆外可设有套类微型附属机构,这样设计不仅可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以调节伞面的高度,且因分合两便,扩大了使用范围和使用率,以满足广大使用者的实际需要。
上述纵向伸缩杆上装有一个或数个任意物理结构的万向节,可随意调节伞面的角度和方向。
上述伞面呈复合式,由N层伞面复合组成,N层伞面中最上层的小伞面为全覆盖的实伞面,下面每层中间部分呈任意几何造型的镂空面,外围实伞面近似圆环形,N层伞面可同步收展,亦可异步收展。托起并形成N层伞面的支撑架的物理结构不拘一格可以是原伞架的相似形或任意造型的叠合;可以是源于下层伞巢处改变了形态与结构的支撑杆的延伸与组合;也可以是下层或基础伞架上增设的任意几何造型与结构。N层伞面撑开后,相互间均保持绝对截间距,且在垂直方向上与下伞面的实伞面部分有机重合。这样,遮阳时可最大程度地分解风阻和兜风现象,又不会漏进阳光,风力小时亦可遮雨。
上述复合式伞面的每层环形伞面上通过拉链或粘胶带设有备用覆盖环面,以及与相关覆盖环面相衔接的附属设施,诸如微型扎带、小片粘胶带、小拉扣类,这样风雨天可将其备用覆盖环面与上层伞面通过附属机构形成半封闭状衔接,不仅避免漏雨,还可因衔接处留下的周边天然通风道以分解伞面的兜风。
上述复合式伞面全貌俯视其几何图形可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特异形,伞面亦或偏左偏右,前短后长,这样可减小横向空间,避免车流量较大时相互碰撞,也有利于增大伞面遮阳挡雨的利用率,安全实用。
上述复合式伞面每层镂空面的边缘可缝以滚条类使之稍有凸起,伞面的外边缘可局部或全部呈上翘或外翻状,形成程度不一的卷曲度,这样遮雨时可使伞面上的雨水先进入翘起的边缘沟槽里后经曲度较小处定向流出,这样可避免下雨时伞周无规则滴水淋湿衣服。
上述复合式伞面的边缘可设有花边或流苏,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大遮阳面积,亦别致、高雅,尤其是用于遮阳时会给广大的年轻女士们一种头顶黄罗伞盖的赏心悦目、悠哉游哉,充分享受生活的怡然自得之感。
上述复合式自行车折叠伞其伞体的固定装置、万向节及伞架诸种结构的材质、规格任意选择,伞体可据其场所之需任意扩大化乃至最大化;伞面材料的质地、颜色、图案、透明度等诸因素均据其功能任意选择,且同种产品各部件各层面材料或面料不拘统一。
上述伞面如为不透明材料,可设计数个任意几何图案的可视区,这样,若伞面倾斜时,仍使目及之处交通状况一览无余,保证安全。
可根据需要配备一两端带有固定夹持结构的伸缩支杆或固定夹作为支撑稳固装置。
上述伞面上可设有由网状通风孔和无底软袋组合成的数个通风道,或由网状通风孔和可纵向折合的止逆板组合成的排风口,以最大程度的分解兜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因伞面可为椭圆形或任意几何图形或不对称分布,边缘呈不规则上翘或外翻,固定座、万向节均为任意物理结构,伸缩杆可分可合,节中含节,杆外设套,构思深刻、细致,优越性至多遮阳时不漏阳,挡雨时不漏雨且能极大程度地分解风阻,伞面布局合理,高度和角度亦随意调节,便于固定和收拢折叠,一伞多用,遮雨时伞面雨水先“入轨”再定向流出,科学合理,安全方便,体小质轻,高雅别致,利用率高,用途广泛。不仅实用于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三轮车的遮阳挡雨,亦可扩大化乃至最大化固定于一点,用于沙滩、游泳场、广场、自由市场、庭院等诸种场所的遮阳挡雨,既实用又成景,且因其一伞多用,可作为每个家庭必备的晴雨两用伞普遍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地实用于不同的地域和国度。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固定装置2、纵向伸缩杆6、伞面组成。开口的固定装置2可通过销孔3和螺旋4将纵向伸缩杆6末端与自行车适宜部位1同步固定。纵向伸缩杆6为N节,可为整体,可为分体,可节中设杆,可节外设套;纵向伸缩杆6上装有1个或数个任意物理结构的万向节5。伞面呈复合式,由N层伞面复合组成,N层伞面中上层最小的伞面14为全覆盖的实伞面,下面每层中间部分呈任意几何造型的镂空面12,外围呈圆环形,N层伞面同步收展,形成N层伞面的伞架结构可以选用任意一种合理的技术方案,N层伞面撑开后相互间均保持绝对截间距,且在垂直方向上与下伞面的实伞面部分有机重合。N层伞面俯视其几何图型可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伞面分布可前短后长,或偏左偏右,以求安全和最大实用面。上翘的伞边7卷曲程度不一,亦可留有花边或流苏13。伞体各部分选材用料不拘一格。每层环面上通过拉链等设有备用覆盖环面11。如伞面材料不透明,可设有数个可视区8。稳固装置15可根据需要配备。支撑架或固定夹任选。伞面上可设有排风道或排风口9。
使用时,将开口的固定装置2通过销孔3与螺旋4将纵向伸缩杆6末端与自行车相应部位1同步固定,将已在纵向上固定好的纵向伸缩杆6拉开,N层伞面均随之同步展开。通过调节伸缩杆6上小机构以调节伞面的高度,通过轻轻拍打万向节5可调节伞面的角度,若需使用稳固支架15则按序装配。若需一伞多用或停车时带走上面部分,可将伸缩杆从分体处拔下。此折叠伞若为整体,需用时按正常晴雨伞收拢方式收拢折叠好即可。
权利要求1.复合式自行车折叠伞主要由固定装置、纵向伸缩杆、伞面组成,固定装置可将纵向伸缩杆的下端固定于自行车上,其特征在于设有万向节的纵向伸缩杆的上端装有的伞面呈复合式,由N层伞面复合组成,N层伞面中最上层的小伞面为全覆盖的实伞面,下面每层中间部分呈镂空面,外围实伞面近似圆环形;托起并形成N层伞面的支撑架可以是原伞架的叠合,可以是源于下层伞巢处改变了形态与结构的支撑杆的延伸与组合;N层伞面撑开后,相互间均保持绝对截间距,且在垂直方向上与下伞面的实伞面部分重合;N层伞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纵向伸缩杆为N节,可为整体可为分体,杆中设有隐杆,节外设有套类附属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自行车折叠伞其特征在于每层环面上均通过拉链或粘胶带设有备用覆盖环面;如伞面为不透明材料,下层环面上设有可视区;伞面外边缘设有流苏或花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自行车折叠伞其特征在于伞面外边缘局部或全部呈上翘外翻状,形成程度不一的卷曲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自行车折叠伞其特征在于可增设一两端连有固定夹持结构的伸缩支杆或固定夹作为支撑稳固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自行车折叠伞其特征在于伞面上设有网状通风孔和无底软袋组合成的数个排风道或由网状通风孔和可纵向折合的止逆片组合而成的排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自行车折叠伞其特征在于N层伞面可偏左或偏右、前短后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式自行车折叠伞,主要由固定装置、伸缩杆和伞面组成。固定装置可将伸缩杆末端与自行车某部位同步固定,设有万向节的N节可分可合的伸缩杆上端装有的N层伞面呈复合式,上层实伞面与下层中间镂空的各环面展开后有截间距和重合面,各环面均设有覆盖环面,亦可设有排风道及可视区。伞面边缘可不规则上翘,亦可设有花边或流苏。本实用新型遮阳遮雨时较大程度地分解风阻和兜风,亦可避免伞边淋雨;伞面高度和角度易于调节,科学合理,安全实用。可用于自行车、三轮车、电瓶车、摩托车的遮阳挡雨;可作为晴雨伞一伞多用;亦可最大化后固定于一点,用于广场、庭院、自由市场遮阳挡雨,实用且成景。可广泛实用于不同的地域和国度。
文档编号B62J11/00GK2799365SQ20042008010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30日
发明者何智慧 申请人:何智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