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拖行的载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159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于拖行的载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平稳作为使用者导向而自我推进的四轮载具技术,尤指一种便于拖行的载具。
背景技术
如美国专利第6561294号所示,其主要以一转轴两个轮子接地,使该载具可平稳作为自我推进且可由使用者导向,该案借由机动化传动配置而提供该载具在一操作位置的运动能力,若该机动化传动配置未受供能,则该载具在该操作位置为不稳定倾倒。
美国专利第6561294号是借由类似陀螺仪的控制而达到稳定行进的功能,虽然以单一转轴控制两个或一个轮子行进具有极佳的越野性,但整个机动化传动配置成本太高,一台要价至少在台币二万以上,而且使用在无须考虑到越野性的机场、展览会场交通及大众运输系统时,实有过于浪费且不易携行的问题,有鉴于此,确有改良之处。
至于一般机场、展览会场所准备的四轮手推车,其只能载运物品,完全无法作为自我推进且可由使用者导向的载具,此手推车主要于平台底端设有两平行的轴线,并于该两轴线上分别间隔设有至少两轮子,然后在平台上固设有把手,以供使用者推动平台行进,由于其重心相当平均,所以行进相对较一般三轮电动滑板车稳定,也无须设置如美国专利第6561294号的机动化传动配置,其相当符合作为具平整地面的机场、展览会场交通,本实用新型也就是基于该点而加以积极努力研究,用以达到可载人及载物的广泛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拖行的载具,其可作为自我稳定推进且可由使用者导向,并可达到载人及载物的广泛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便于拖行的载具,其包含一用以支撑载重的平台,其具有上、下两面;一第一轮组,其至少以二个轮子间隔的枢设于平台前缘下方,该二个轮子横向轴线大致垂直于该前进方向;一第二轮组,其至少以另二个轮子间隔的枢设于平台后缘下方,该二个轮子横向轴线亦大致垂直于该前进方向,该组轮组配合第一轮组作为平台接触地面的介面,令该平台与第一和第二轮组构成一总成;一传动装置,其与所述总成耦接且在受供能时使该总成操作位置运动;一具有偏摆拖行平台的杆体,其底端枢设于平台前端;而该杆体在竖设于平台的位置,设有定位于平台的结构,该杆体竖固于平台上供人支持扶手。
所述第一轮组在平台下面前缘两侧分别设有开口朝下的脚架,各脚架中对合轮子,一横向贯穿的轴件枢设于脚架中;而所述第二轮组在平台下面后缘两侧分别设有脚架,各脚架中对合轮子,一横向贯穿的轴件枢设于脚架中。
所述杆体以多边形第一拉管滑套于第二拉管中所构成,第一拉管上向两侧横设有握把,并在顶端设有按钮,此按钮连动一可使第一拉管伸缩的调整及固定于第二拉管上的卡栓,该卡栓设于第一拉管内。
所述平台在前端中央凹设有上下贯穿的收纳槽,该收纳槽垂直第一轮组轴线,在收纳槽底缘横向耦设有一枢轴,此收纳槽在枢轴上方及相隔270度的位置各设有方栓卡槽;所述杆体以多边形第一拉管滑套于第二拉管中所构成,其第二拉管底端以套筒套掣而封闭,该套筒对合于收纳槽中,并以枢孔供枢轴穿枢,该杆体以枢轴为中心而分别定位于二方栓卡槽。
所述套筒在相对方栓卡槽的位置设有侧孔,侧孔内横向滑合有一突出第二拉管的卡榫,该卡榫恰能卡合二方栓卡槽,卡榫于内端向外凹设有上下贯通的引导槽,卡榫在引导槽开口端组设有一插梢,而第二拉管内设有一驱动的连动结构,当第一拉管移至下死点时能触控该卡榫内缩,而释放卡榫、方栓卡槽的卡合关系。
所述连动结构主要在套筒内固置有一塞体,塞体设有供收纳槽枢轴贯穿的轴孔,塞体顶端纵向凹设有一纵槽,纵槽中滑合一导块,此导块以预设的斜勾槽勾接卡榫的插梢,一可使导块随时处于定位于上死点状态的弹簧组装于导块底端,该斜勾槽驱动勾接卡榫外移而突出卡定于相对应的方栓卡槽,当第一拉管下压而压制到导块时,克服弹簧顶设弹力,该导块将下移而带动卡榫脱出相对应的方栓卡槽。
所述动力装置是在第二轮组的二轮子中心分别装置步进马达,而杆体上设有控制方向的方向钮,方向钮连动一编码器,以输出一个相应方向的脉冲信号给主机,该主机发出转速讯号到两伺服驱动器,该两伺服驱动器分别控制步进马达转速。
所述平台后方竖设有一座椅,该座椅是先在平台后端对合枢设有托架,平台、托架在相对的位置设有组设孔,该组设孔供一座杆竖设,并于座杆顶端组装有一座垫所构成。
所述平台前端上方设有二踏板,二踏板以轴枢设在杆体两侧,在利用时,该踏板以约180度的摆动展开定位于平台前端外;另外,踏板在垂直平台约九十度的位置横向穿设有弹簧销,该弹簧销插入踏板相对的底端,且所述传动装置在第一轮组二轮子同心位置分别装设有步进马达。
一种便于拖行的载具,其包含一用以支撑载重的平台,其具有上、下两面;一第一轮组,其至少以二个轮子间隔的枢设于平台前缘下方,该二个轮子横向轴线大致垂直于该前进方向;一第二轮组,其至少以另二个轮子间隔的枢设于平台后缘下方,该二个轮子横向轴线亦大致垂直于该前进方向,该轮组配合第一轮子而作为平台接触地面的介面,令该平台与第一和第二轮组构成一总成;一传动装置,其与所述总成耦接且在受供能时使该总成操作位置运动;传动装置分别以步进马达驱动不同侧的轮子;一具有偏摆拖行平台的杆体,该杆体底端枢设于平台前端;而杆体在竖设于平台的位置,设有定位于平台的结构,该杆体竖固于平台上供人支持扶手。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复数个平行轴线的轮组,且在平台上固置有可活动调整的杆体,配合传动装置驱动轮组,使之成为可平稳作为自我推进且可由使用者导向的载具,或者可以适实际需要而供人员拖行并在自我推进下拖运物品。其整体成本更省,符合大众化的需求,且相当适用于机场、展览会场...等等具平坦地面的交通,而且配合杆体的可折收,使之具有容易携行的优点,尤其是在人多拥挤的大众运输系统更显一特点;除此之外,所述杆体可竖固于平台、或活动于平台的结构,可以因应自动载运人员或货物的不同使用情形,而具有极大且广泛的使用弹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作为载人载具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杆体的伸缩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杆体的活动状态示意图,使之具有拖行物品的功能;图5是本实用新型杆体折收于平台的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杆体触动连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7及图8是本实用新型供人员站立自动行进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载运货物自动行进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供人员坐立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载运货物自动行进的拖行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踏板的剖面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杆体折收于平台的立体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踏板的剖面动作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载运货物自动行进的另一拖行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平台11收纳槽 12枢轴13卡槽14卡槽20第一轮组21脚架22轮子23轴件30第二轮组31脚架32轮子33轴件40杆体41第一拉管410第二拉管 42握把43按钮44卡栓45套筒450枢孔451侧孔 46卡榫461引导槽462插梢 51塞槽510轴孔52纵槽53导块530斜勾槽54弹簧61步进马达62方向钮71托架72组设孔 73座杆74座垫80踏板81轴82弹簧梢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2、3,本实用新型载具包括一平台10,其具有上、下两面,使之具有支撑载重的功能;该平台10下面在二个大致平行的轴线位置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第一、二轮组20、30,该第一轮组20是在平台10下面前缘两侧分别设有开口朝下的门形脚架21,各脚架21中对合轮子22,并以横向贯穿的轴件23而枢设于脚架21中,使该第一轮组20的横向轴线大致垂直于平台10前进方向;而第二轮组30是在平台10下面后缘两侧分别设有开口朝下的门形脚架31,各脚架31中对合轮子32,并以横向贯穿的轴件33而枢设于脚架31中,使该第一轮组30的横向轴线亦垂直于平台10前进方向;使之在配合第一、二组轮组20、30作为平台10接触地面的介面,令该平台10与第一、二轮组20、30构成一总成;另外,平台10在前端中央凹设有上下贯穿的收纳槽11,该收纳槽11垂直于第一轮组20轴线,在收纳槽11底缘横向耦设有枢轴12,此收纳槽11在枢轴12上方及相隔270度的位置各设有方栓卡槽13、14;一杆体40,其装置在平台10相对收纳槽11的位置,该杆体40以多边形第一拉管41滑套于第二拉管410中所构成,其第一拉管41上向两侧横设有握把42,并在顶端设有按钮43,此按钮43可带动动第一拉管41内的卡栓44,使第一拉管41能伸缩的调整及固定于第二拉管410顶缘,使握把42可应因不同高度的使用者扶手功能;而其第二拉管410底端则以套筒45套掣封闭,该套筒45对合于收纳槽11中,并于枢孔450供枢轴12穿枢(如图4、5所示),使该杆体40能以枢轴12为中心竖设于平台10上而供使用者支撑,或者折收对合于平台10底面,以达到在不使用时具有不占空间的折收状态,且在折收和展开间形成可枢转成为具拖行物品功能的载具,套筒45在相对方栓卡槽13、14的位置设有侧孔451,侧孔451内横向滑合有一突出第二拉管410的卡榫46,当杆体40垂直竖设于平台10或折收于平台10底面时,该卡榫46恰能卡合其中之一的方栓卡槽13、14内,用以将该杆体40定位,卡榫46的内端向外凹设有上下贯通的引导槽461,卡榫46在引导槽461开口端组设有一插梢462,而第二拉管410内设有一驱动的连动结构,以便在第一拉管41移至下死点时能触控该卡榫46内缩,以释放卡榫46、方栓卡槽13、14的卡合关系,使杆体40可调整固定其位置状态。该连动结构主要在套筒45内固置有一塞体51,塞体51设有供枢轴12贯穿的轴孔510,然后塞体51顶端纵向凹设有一纵槽52,纵槽52中滑合一导块53,此导块53滑合于引导槽461中,且以预设的斜勾槽530勾接卡榫46的插梢462,然后一弹簧54组装于导块53底端,使导块53随时处于定位于上死点的状态,同时借斜勾槽530驱动勾接的卡榫46外移而突出卡定于其中之一的方栓卡槽13、14内,以达到定位杆体40的作用。如图6所示,当第一拉管41下压而压制到导块53时,在克服弹簧54预设弹力下,使导块53同步下移,令其斜勾槽530勾接卡榫46的插梢462内缩而脱出相对应的方栓卡槽13,以释放该杆体40的定位状态,使得该杆体40能调整至使用者需要的操作位置;一动力装置,如图1所示,其在平台10底端装置有电池用以作为动力装置的动力源,并在第二轮组30两脚架31内侧相对轴件33同心位置分别各装置有步进马达61,而杆体40上设有控制方向的方向钮62,方向钮62连动一编码器,以输出一个相应方向的脉冲信号给主机,该主机发出转速记号到两伺服驱动器,该两伺服驱动器则分别控制步进马达61转速,以达到驱动载具目的,如图7及图8所示,当人员站立于平台10上时,可借由杆体40的扶手支撑及方向钮62控制而定速前进或转弯,或者如图9所示达到载物的功能;一座椅,请配合图2及图10观之,其是在平台10后方对合枢设有托架71,该平台10、托架71在相对的位置设有组设孔72,该组设孔72可供一座杆73竖设,并于座杆73顶端组装有一可供人坐的座垫74,借由该座椅的设置以及杆体40处于竖固于平台10的支撑作用,令使用者可以更省力的行进。另外,请配合图11观之,其托架71还能垂直定位于平台10后端,以便所述杆体40如图4的活动倾斜状态时,可以作为载运一般旅行箱或其他物品之用,当然,如果配合活动系带将该旅行箱固定于平台10则更佳。
二踏板80,请配合图1、10及12观之,其是以轴81枢设在杆体40两侧,使踏板80在不使用时可以对合于平台10上,而在需利用时,该踏板80能以约180度的摆动展开定位于平台10前端外,用以提供较大的欲度来供使用者的脚掌放置;请再配合图13、14及15观之,其踏板80在垂直平台10约九十度的位置横向穿设有弹簧销82,该弹簧销82并能插入踏板80相对的底端,用以达到固定踏板80垂直于平台10上,使杆体40在折合至平台10底面时,其踏板82恰能垂直突出平台10而供旅行箱或书包放置,以利身材较小的孩童运用,当然,如果配合活动系带将该旅行箱固定于平台10则会更佳,然而该实施例须在第一轮组20另外分别装置步进马达61,如此才能达成自动行进的功能。
由以上的结构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须如美国专利第6561294号陀螺仪的控制,即可达到作为自我稳定推进且可由使用者导向的载具,其整体成本远较其更省,符合大众化的需求,且相当适用于机场、展览会场...等等具平坦地面的交通,而且配合杆体的可折收,使之具有容易携行的优点,尤其是在人多拥挤的大众运输系统更显一特点;除此之外,所述杆体可竖固于平台、或活动于平台的结构,可以因应自动载运人员或货物的不同使用情形,而具有极大且广泛的使用弹性。
权利要求1.一种便于拖行的载具,其特征在于该载具包含一用以支撑载重的平台,其具有上、下两面;一第一轮组,其至少以二个轮子间隔的枢设于平台前缘下方,该二个轮子横向轴线大致垂直于该前进方向;一第二轮组,其至少以另二个轮子间隔的枢设于平台后缘下方,该二个轮子横向轴线亦大致垂直于该前进方向,该组轮组配合第一轮组作为平台接触地面的介面,令该平台与第一和第二轮组构成一总成;一传动装置,其与所述总成耦接且在受供能时使该总成操作位置运动;一具有偏摆拖行平台的杆体,其底端枢设于平台前端;而该杆体在竖设于平台的位置,设有定位于平台的结构,该杆体竖固于平台上供人支持扶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拖行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组在平台下面前缘两侧分别设有开口朝下的脚架,各脚架中对合轮子,一横向贯穿的轴件枢设于脚架中;而所述第二轮组在平台下面后缘两侧分别设有脚架,各脚架中对合轮子,一横向贯穿的轴件枢设于脚架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拖行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以多边形第一拉管滑套于第二拉管中所构成,第一拉管上向两侧横设有握把,并在顶端设有按钮,此按钮连动一可使第一拉管伸缩的调整及固定于第二拉管上的卡栓,该卡栓设于第一拉管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拖行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在前端中央凹设有上下贯穿的收纳槽,该收纳槽垂直第一轮组轴线,在收纳槽底缘横向耦设有一枢轴,此收纳槽在枢轴上方及相隔270度的位置各设有方栓卡槽;所述杆体以多边形第一拉管滑套于第二拉管中所构成,其第二拉管底端以套筒套掣而封闭,该套筒对合于收纳槽中,并以枢孔供枢轴穿枢,该杆体以枢轴为中心而分别定位于二方栓卡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便于拖行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在相对方栓卡槽的位置设有侧孔,侧孔内横向滑合有一突出第二拉管的卡榫,该卡榫恰能卡合二方栓卡槽,卡榫于内端向外凹设有上下贯通的引导槽,卡榫在引导槽开口端组设有一插梢,而第二拉管内设有一驱动的连动结构,当第一拉管移至下死点时能触控该卡榫内缩,而释放卡榫、方栓卡槽的卡合关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便于拖行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结构主要在套筒内固置有一塞体,塞体设有供收纳槽枢轴贯穿的轴孔,塞体顶端纵向凹设有一纵槽,纵槽中滑合一导块,此导块以预设的斜勾槽勾接卡榫的插梢,一可使导块随时处于定位于上死点状态的弹簧组装于导块底端,该斜勾槽驱动勾接卡榫外移而突出卡定于相对应的方栓卡槽,当第一拉管下压而压制到导块时,克服弹簧顶设弹力,该导块将下移而带动卡榫脱出相对应的方栓卡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拖行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是在第二轮组的二轮子中心分别装置步进马达,而杆体上设有控制方向的方向钮,方向钮连动一编码器,以输出一个相应方向的脉冲信号给主机,该主机发出转速讯号到两伺服驱动器,该两伺服驱动器分别控制步进马达转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拖行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后方竖设有一座椅,该座椅是先在平台后端对合枢设有托架,平台、托架在相对的位置设有组设孔,该组设孔供一座杆竖设,并于座杆顶端组装有一座垫所构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拖行的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前端上方设有二踏板,二踏板以轴枢设在杆体两侧,在利用时,该踏板以约180度的摆动展开定位于平台前端外;另外,踏板在垂直平台约九十度的位置横向穿设有弹簧销,该弹簧销插入踏板相对的底端,且所述传动装置在第一轮组二轮子同心位置分别装设有步进马达。
10.一种便于拖行的载具,其特征在于该载具包含一用以支撑载重的平台,其具有上、下两面;一第一轮组,其至少以二个轮子间隔的枢设于平台前缘下方,该二个轮子横向轴线大致垂直于该前进方向;一第二轮组,其至少以另二个轮子间隔的枢设于平台后缘下方,该二个轮子横向轴线亦大致垂直于该前进方向,该轮组配合第一轮子而作为平台接触地面的介面,令该平台与第一和第二轮组构成一总成;一传动装置,其与所述总成耦接且在受供能时使该总成操作位置运动;而传动装置分别以步进马达驱动不同侧的轮子;一具有偏摆拖行平台的杆体,该杆体底端枢设于平台前端;而杆体在竖设于平台的位置,设有定位于平台的结构,该杆体竖固于平台上供人支持扶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拖行的载具,该载具是在一平台以二个大致平行的轴线枢设两轮组,以使载具稳定的置于地面上,或者朝垂直该轴线的方向行进。该载具有一传动装置提供该载具在一操作位置的运动能力,并在平台上活动枢设一杆体,使该杆体具有偏摆一角度的拖行功能,以及具有竖固于平台上来提供载人扶手支持作用。
文档编号B62B11/00GK2797157SQ20052005651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30日
发明者廖立文 申请人:廖立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