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车颈罩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373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车颈罩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车颈罩构造,其用途在于将外界空气导入到驾驶室内。
背景技术
车颈罩是被配置在将发电机室与驾驶室隔开的前围板之上的盖部件,其上具有外界空气导入用格栅。
过去已经有人提出了多种构造的有关车颈罩的方案。例如,有人在日本特开2003-175862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将车颈罩沿车宽方向分成两部分以防止水滴进入到发动机室内的车辆用车颈罩的密封构造的方案。另外,还有人在日本特开平8-80869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分割式车颈罩的连接部构造的方案,以提高被分成了左右两部分的车颈罩的水密封性。
上述的专利文献中所记载的分成两部分的车颈罩,虽然具有防止水滴进入到发动机室内的密封效果,但是,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对车颈罩的下方的部件、例如被设置在发动机室内的发动机部件等进行维修保养时,需要将刮水器臂以及全部的车颈罩从车体上卸下来,在拆卸车颈罩和重新对其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将花费许多的时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拆卸刮水器臂而通过仅拆卸车颈罩的一部分即可对发动机部件等进行维修保养的车辆用车颈罩构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是一种车辆用车颈罩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车颈罩具有左侧面板、右侧面板、中央面板,上述左侧面板具有刮水器臂转动轴插入孔并被固定在车体上,上述右侧面板具有刮水器臂转动轴插入孔并被固定在车体上,上述中央面板以可以拆卸的方式被安装在上述的左、右侧面板上,通过拆卸上述中央面板,可以对上述车辆用车颈罩的下方的部件进行维修保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是根据技术方案1中的车辆用车颈罩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面板具有立壁,所述立壁在驾驶座位一侧具有空气导入用格栅,在上述中央面板内设有洗涤器喷嘴,所述洗涤器喷嘴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上述空气导入用格栅的方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所述的是根据技术方案1或2中的车辆用车颈罩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面板在其与左右两端附近位于驾驶室一侧的上述左、右侧面板之间的重叠部分上分别具有卡止机构,在驾驶室一侧,上述中央面板以其与上述左、右侧面板相互重叠的方式安装。
(发明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用车颈罩构造,不用拆卸刮水器臂以及左、右侧面板,而通过仅拆卸中央面板即可对发动机部件等位于车颈罩下方的部件进行维修保养,因此,维修保养性能得到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车辆用车颈罩构造,由于洗涤器喷嘴不引人注目,所以商品性得到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车辆用车颈罩构造,由于可以防止中央面板与左、右侧面板之间的重合部分在驾驶室一侧隆起,所以不会妨碍前方视野。


图1是从前方看到的具有本发明的车颈罩构造的汽车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简要侧视图。
图3是与本发明实施方式有关的车颈罩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的4-4剖视图。
图5是左侧面板与中央面板之间的重叠部分的后视图。
图6是驾驶座位一侧的重叠部分的放大后视图。
图7是图6中的7-7剖视图。
图8是与本发明实施方式有关的车颈罩的后视图。
图9是从后表面一侧看到的洗涤器喷嘴部分的车颈罩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从驾驶室一侧看到的车颈罩的中央面板的主视图,表示着将洗涤器喷嘴朝向空气导入用格栅配置着的状况。
图11是图8中的11-11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前”、“后”、“左”、“右”、“上”、“下”是指驾驶者看到的方向。
图1是从前方看到的具有本发明的车颈罩构造的车辆的立体图,在由发动机罩(罩)2覆盖着的发电机室内,发动机和变速器被搭载在以标号4所示的位置上。用于向驾驶室内导入外界空气的车颈罩6被分成中央面板8、左侧面板10、右侧面板12三部分。
在风挡(前玻璃)14的下部粘贴着黑色陶瓷膜15。标号16、18、20、22、24分别表示车顶、刮水器臂、前格栅、前灯、前保险杠。
在发动机室内配置着一对减震器壳(strut-tower)26,其连结并支承前吊架的减震器(strut)。
图2是图1的简要侧视图,车颈罩6的中央面板8的上表面是以与发动机罩(罩)2一起形成大致相同的面的方式配置的。
图3是与本发明实施方式有关的车颈罩6的立体图。车颈罩6被分成了中央面板8、左侧面板10(左铰接盖)10和右侧面板(右铰接盖)12三部分。左、右侧面板10、12分别具有转动轴插入用的孔28。
如图4所示,中央面板8的截面为大致倒U字形状,此中央面板8具有上壁8a、前壁8b、位于驾驶者一侧的后壁8c、安装法兰8d。中央面板8是合成树脂的模塑成型品,同样,左、右侧面板10、12也是合成树脂的模塑成型品。
由图4可知,前壁8b和后壁8c略微倾斜于垂直方向,两者构成一个八字形。前壁8b具有被划分成多个孔的空气导入用格栅9,后壁8c也具有被划分成多个孔的空气导入用格栅11。
图5是表示左侧面板10与中央面板8之间的连接部分的后视图。左侧面板10在固定部30用夹紧部件(grip)连接在左挡泥板(未图示)上,并依靠卡夹32被卡合在风挡下面板(未图示)上,依靠卡夹34被固定在已被安装在减震器壳26上的减震器基座(未图示)上。
中央面板8被重叠在左侧面板10上,通过插入3个卡夹38而被卡止在左侧面板10上,同时,通过插入卡夹36,中央面板8与左侧面板10一起被固定在风挡下面板上。标号40表示维修用的盖,它通过爪42以可装拆的方式被安装在左侧面板10上。
图6表示着中央面板8与左侧面板10之间的重叠部分位于驾驶座位一侧的放大后视图。如图6中的作为7-7剖视图的图7所示,在中央面板8上与其成一个整体地形成了卡爪44。在左侧面板10上形成了用于卡爪44卡合的薄壁部10a。
通过压入中央面板8的卡爪44,使卡爪44与左侧面板10的薄壁部10a卡合,可以防止中央面板8与左侧面板10之间的重叠部分隆起。右侧面板12与中央面板8之间的重叠部分也是同样构成的。
图8表示着车颈罩6的后视图。在车颈罩6的中央面板8内设有两个洗涤器喷嘴46,上述洗涤器喷嘴46在朝向被形成在中央面板8的后壁8c上的空气导入用格栅11的方向上开口。
洗涤器喷嘴46与橡胶软管48连接,橡胶软管48依靠卡夹50被卡止在中央面板8上。在图9中表示洗涤器喷嘴46部分的放大图、在图10中表示从驾驶座位一侧看到的容纳了洗涤器喷嘴46的中央面板部分的放大图。
再参照图8。车颈罩6的中央面板8具有4个台座52,它们是与中央面板8一体地通过模塑成型的,在这些台座52内嵌入了卡夹54。
如图11剖视图所示,通过将卡夹54嵌入到已形成在风挡下面板56上的卡合孔内,中央面板8的驾驶座位一侧被固定在风挡下面板56上。
另一方面,通过将卡夹插入到形成在中央面板8的安装法兰8d上的卡合孔53内,并将此卡夹压入到已形成在前围板上部上的卡合孔中,中央面板8的前侧被固定在前围板上部上。
根据上述已说明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车颈罩6的结构,由于将车颈罩6分成了中央面板8和左、右侧面板10、12,所以不用拆卸刮水器臂18以及左、右侧面板10、12,而通过仅拆卸中央面板8即可对发动机部件等位于车颈罩下方的部件进行维修保养,提高维修保养性能。
另外,由于将洗涤器喷嘴46配置在了车颈罩6内,所以,洗涤器喷嘴46不会引人注目,商品性得到提高。而且,由于将左、右侧面板10、12与中央侧面板8之间的重叠部分的驾驶座位一侧做成了由卡爪44卡合的构造,所以,可以防止重叠部分向上方隆起,提高商品性能。
另外,通过使中央面板8的前缘1的曲率小于黑色陶瓷膜15上缘m,可以使前壁和后壁提高,由此可以形成足够的空气导入孔,并且还不妨碍视野。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车颈罩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用车颈罩具有左侧面板、右侧面板、中央面板,上述左侧面板具有刮水器臂转动轴插入孔并被固定在车体上,上述右侧面板具有刮水器臂转动轴插入孔并被固定在车体上,上述中央面板以可以拆卸的方式被安装在上述的左、右侧面板上,通过拆卸上述中央面板,可以对上述车辆用车颈罩的下方的部件进行维修保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车颈罩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面板具有立壁,所述立壁在驾驶座位一侧具有空气导入用格栅,在上述中央面板内设有洗涤器喷嘴,所述洗涤器喷嘴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上述空气导入用格栅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车颈罩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面板在其与左右两端附近位于驾驶室一侧的上述左、右侧面板之间的重叠部分上分别具有卡止机构,在驾驶室一侧,上述中央面板以其与上述左、右侧面板相互重叠的方式安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车颈罩构造,采用这种车辆用车颈罩构造,提高了部件的维修保养性能。在这种车辆用车颈罩构造中具有左侧面板、右侧面板、中央面板,上述左侧面板具有刮水器臂转动轴插入孔并被固定在车体上,上述右侧面板具有刮水器臂转动轴插入孔并被固定在车体上,上述中央面板以可装拆的方式被安装在上述的左、右侧面板上,通过拆卸上述中央面板,可以对上述车辆用车颈罩下方的部件进行维修保养。
文档编号B62D25/14GK1868776SQ20061008466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7日
发明者大越昌彦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