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轮式自行车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7429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棘轮式自行车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驱动装置,具体是一种棘轮式自行车驱动
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国内现有技术生产的自行车,三轮车,按用途可分为平地 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和作为运输工具的三轮车,按驱动方式可分为大轮 直接驱动式,小轮直接驱动式和利用塔轮变速驱动式等。它们的动力均是 两根限定长度的脚蹬拐轴,它们在中轴上与驱动主轮盘按180度角固定在
中轴两端,当人骑车时,只能用双脚做360度划圆的方式作为驱动动力。
这种做功方式的致命弊病再于
1、 两根脚蹬拐轴为驱动杠杆与主轮盘被固定在中轴上时,只能做360 度划圆动作才能完成驱动,而正是要做360度划圆动作,两根脚蹬拐轴的 长度就必然受到一定限制,否则,无法划圆动作。脚蹬拐轴长度的限制, 是导致自行车驱动费力的主要因素。
2、 由于要作360度划圆动作,人只能骑在主轮盘的上方才能完成作功 动作,人的发力点主要靠双腿向下的伸张力和人体的重力,其它部位无法 发力。这样一来,人发力受限,驱动力在很大程度也受到了限制。所以, 现行市场上所有自行车的通病是驱动费力,行驶缓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自行车驱动方式的不足之处, ,供一种棘轮式自行车驱动器,它可以轻松、方便、省力又快捷的驱动自 行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棘轮式自行车驱动器,它包括车座、 车大梁、前轮、后轮、驱动中轴、驱动链轮、链条、前叉连杆、车把、脚 蹬杠杆,所述的驱动中轴与左右两侧的脚蹬杠杆之间是通过棘轮机构连接; 所述的左右两侧的脚蹬杠杆分别固接于绕在定滑轮上绳索的两端,定滑轮 设置在车架上。
所述的棘轮机构为内棘轮机构或外棘轮机构。
所述的外棘轮机构是由棘轮、外壳、轴承、驱动中轴、棘爪构成,所 述的棘轮与驱动中轴两端的方轴固接,外壳设置轴承;所述的棘爪与棘轮啮合,棘爪通过弹簧锁定,弹簧与外壳固定。
所述的内棘轮机构是由棘轮、外壳、轴承、驱动中轴、棘爪构成,所 述的棘轮为棘轮圈,棘轮圈与轴承内圈固接,棘轮圈与棘爪啮合,棘爪设
置在中轮内的孔内并与中轮内的孔动配合,中轮与驱动中轴(7)两端的方 轴固接。
本实用新型棘轮式自行车驱动器,是利用驱动中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设 置两个棘轮机构,在棘轮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向前延长两个脚蹬杠杆,从而 省九同时,利用定滑轮和钢丝绳的作用,当踏下一侧的脚蹬杠杆,另一侧的脚 蹬杠杆被钢丝绳提高,所以只要两脚交替向下或向前踏脚蹬杠杆即可,它方 便、省力又快捷。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置在自行车上位置示意图2是本驱动器放大示意图3是图2的A向示意图4是本驱动器外棘轮结构放大示意图5是本驱动器内棘轮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外棘轮式自行车驱动器,如图l、 4所示,它包括车座l、车大
梁2、前轮ll、后轮4、驱动中轴7、驱动链轮6、链条5、前叉连杆12车 把13、左侧的脚蹬杠杆IO、右侧的脚蹬杠杆9,所述的驱动中轴7与两侧 的脚蹬杠杆之间是通过棘轮机构8连接;所述的脚蹬杠杆9、脚蹬杠杆10 分别固接于绕在定滑轮3上绳索14的两端,定滑轮3设置在车架2上。 所述的棘轮机构8为外棘轮机构。
所述的外棘轮机构是由棘轮804、外壳801、轴承802、驱动中轴7、 棘爪805构成,外壳801设置轴承802,所述的棘轮804与驱动中轴7两端 方轴803固接,所述的棘爪805与棘轮804啮合,棘爪805通过弹簧806 锁定,弹簧806与外壳801固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的脚蹬杠杆另一端装脚蹬。其中一根脚蹬杠杆的棘轮804内套和 主轮盘背靠紧,固定在脚蹬中轴的一端,另一根脚蹬杠杆的棘轮内套紧固 在中轴的另一端,上方装一定滑轮,采用绳索14为钢丝绳将两根脚蹬杠杆 在适当位置连接,调整钢丝绳长度,将脚蹬杠杆作功范围限制在130度左 右的空间内,这时蹬下时离地高度在5厘米左右,这样一来,当踩踏右端 脚蹬杠杆带动主轮盘作功时,左端脚蹬杠杆在钢丝绳的作用下,利用棘轮可反转的特性,被拉升至起始处,再踩踏左端脚蹬杠杆带动驱动链轮6作 功的同时,右端的脚蹬杠杆同样被拉升回起始处,这样左右脚蹬杠杆的不 断运动,便轻松的完成了自行车的整个驱动过程。
它是利用驱动中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两个棘轮机构,在棘轮机构的 作用下,可以向前延长两个脚蹬杠杆,从而省力,同时,利用定滑轮和钢丝绳的 作用,当踏下一侧的脚蹬杠杆,另一侧的脚蹬杠杆被钢丝绳提高,所以只要两 脚交替向下或向前踏脚蹬杠杆即可,它方便、省力又快捷。
实施例2
一种内棘轮式自行车驱动器,如图l、 5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l基本 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棘轮机构8为内棘轮机构,内棘轮机构是由 棘轮804、外壳801、轴承802、驱动中轴7、棘爪805构成,所述的棘轮 804为棘轮圈,棘轮圈与轴承802内圈固接,棘轮圈与棘爪805啮合,棘爪 805设置在中轮807内的孔内并与中轮807内的孔动配合,中轮807与驱动 中轴7两端的方轴803固接。
其使用情况与效果与实施例l相同,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棘轮式自行车驱动器,它包括车座(1)、车大梁(2)、前轮(11)、后轮(4)、驱动中轴(7)、驱动链轮(6)、链条(5)、前叉连杆(12)、车把(13)、脚蹬杠杆(9、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中轴(7)与左右两侧的脚蹬杠杆(9、10)之间是通过棘轮机构(8)连接;所述的左右两侧的脚蹬杠杆(9、10)分别固接于绕在定滑轮(3)上绳索(14)的两端,定滑轮(3)设置在车架(2)上。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棘轮式自行车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 轮机构(8)为内棘轮机构或外棘轮机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式自行车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 棘轮机构是由棘轮(804)、外壳(801)、轴承(802)、驱动中轴(7)、棘 爪(805)构成,所述的棘轮(804)与驱动中轴(7)两端的方轴(803) 固接,外壳(801)设置轴承(802);所述的棘爪(805)与棘轮(804)啮 合,棘爪(805)通过弹簧(806)锁定,弹簧(806)与外壳(801)固定。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式自行车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 棘轮机构是由棘轮(804)、外壳(801)、轴承(802)、驱动中轴(7)、棘 爪(805)构成,所述的棘轮(804)为棘轮圈,棘轮圈与轴承(802)内圈 固接,棘轮圈与棘爪(805)啮合,棘爪(805)设置在中轮(807)内的孔 内并与中轮(807)内的孔动配合,中轮(807)与驱动中轴(7)两端的方 轴(803)固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棘轮式自行车驱动器,它包括车座、车大梁、前轮、后轮、驱动中轴、驱动链轮、链条、前叉连杆、车把、脚蹬杠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中轴与左右两侧的脚蹬杠杆之间是通过棘轮机构连接;所述的左右两侧的脚蹬杠杆分别固接于绕在定滑轮上绳索的两端,定滑轮设置在车架上。是利用驱动中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两个棘轮机构,在棘轮机构的作用下,可以向前延长两个脚蹬杠杆,从而省力,同时,利用定滑轮和钢丝绳的作用,当踏下一侧的脚蹬杠杆,另一侧的脚蹬杠杆被钢丝绳提高,所以只要两脚交替向下或向前踏脚蹬杠杆即可,它方便、省力又快捷。
文档编号B62M23/00GK201258076SQ20082013498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9日
发明者张玉贵 申请人:张玉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