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移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5590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个人移动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个人移动的三轮车辆的转向及从动轮。
背景技术
三轮车被用作购物车或个人移动车辆。包括由人力推进的车轮的三轮车有些不稳 定。它们需要有能力来容纳小的和大的个体。当用作购物车时,它们需要能够输送重的货 物。 作这种用途的车辆应具有低的重心以便稳定、低的重量以便停止和启动有限速 度、足够动力以便移动重的负载、高可靠性及低维护要求。应容易且可靠地控制。目前可用 的个人移动车辆在所述这些领域都能得到改善。但还需要所有因素的平衡。太慢的个人移 动车辆并不中用。过高的速度则难于控制并且通常需要超过必要的动力和重量。

发明内容
个人移动车辆包括具有一体的脚支撑板的框架。 一体的脚支撑板包括水平的后板 部和向上并向前倾斜的前板部。 在脚支撑板的水平后板部上安装有电源壳体,该电源壳体从一体的脚支撑板向上 延伸。电源壳体容纳一个或更多个电池。电源壳体中还可固定有电池充电器。在电源壳体 的顶部上安装有带有座椅靠背的座椅。 在框架的后部上通过轴颈安装有一对侧向间隔开的不被驱动的支撑轮。两个支撑 轮绕横向水平轴线可旋转。该横向轴线处于水平后板部的顶表面下方。 前从动和转向轮组件支撑前框架部。前从动和转向轮组件包括驱动框架。在驱动 框架上安装有转向柱套,并且该转向柱套向上并向后延伸至自由顶端。在驱动框架上安装 有齿轮壳体。齿轮壳体上附连有可逆电机。该可逆电机具有带有电机轴轴线的电机轴,并 被附连至齿轮壳体。电机轴的转速是可变的。在齿轮壳体中安装有第一空转轴。该第一空 转轴具有与电机轴轴线平行的第一空转轴轴线。齿轮壳体中还安装有第二空转轴。该第二 空转轴具有与电机轴轴线平行的第二空转轴轴线。从动车轴通过轴颈安装于齿轮壳体中, 以便绕车轴轴线旋转。从动车轴延伸到齿轮壳体的一侧。在齿轮壳体外部的从动车轴上安 装有带有轮毂和轮胎的车轮组件。车轮组件可随从动车轴一起绕从动车轴轴线旋转。
电机轴上的斜齿小齿轮可随电机轴一起旋转。通过轴颈安装在第一空转轴上的复 合齿轮包括与驱动螺杆啮合的斜齿轮。该斜齿轮上固定由第一驱动小齿轮,并且该第一驱 动小齿轮随斜齿轮一起绕第一空转轴轴线旋转。第二空转轴上通过轴颈安装有第一直齿 轮,并且该第一直齿轮与第一驱动小齿轮啮合。从动车轴上固定有第二直齿轮,并且该第二
5直齿轮与第一直齿轮啮合。第二直齿轮具有至少与第一直齿轮节径一样大的第二直齿轮节径。
第一直齿轮节径可与第二直齿轮节径相同。 电机轴轴线、第一空转轴轴线、第二空转轴轴线和从动车轴轴线可处于共同的齿 轮箱平面中。 从动车轴与电机轴轴线水平间隔开。在个人移动车辆向前运动期间,从动车轴轴 线也处于电机轴轴线竖直下方。 齿轮壳体包括框架的竖直板。齿轮壳体中的齿轮和轴由齿轮箱覆盖。齿轮箱通过 螺栓夹紧至驱动框架的竖直板。形成密封的衬垫被夹紧在竖直板与齿轮箱的裙边的自由边 上的衬垫接合表面之间。


在以下的说明及以下的附图中公开了本发明当前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是具有电力驱动的个人移动车辆的左侧正视图; 图2是个人移动车辆的前正视图; 图3是从动及转向前轮以及驱动组件的透视图; 图4是从动及转向前轮及驱动组件的放大左侧正视图; 图5是在部件裂开的情况下并以截面示出的从动及转向前轮的放大仰视图,以示 出前轴及从电机至从动车轴的齿轮系; 图6是示出个人移动车辆的底部和左侧的透视图;以及
图7是在部件裂开的情况下的齿轮系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个人移动车辆10具有框架组件12、座椅支架和电源组件14、货物保持组件16、转 向组件18、和驱动组件20。框架组件12具有前端22、后端24、左侧26和右侧28。框架组 件12的前端22包括横向前梁30。后端24包括横向后梁32。左侧梁34从前梁30延伸至 后梁32并被固定至前梁和后梁。右侧梁36从前梁30延伸至后梁32并被固定至前梁和后 梁。框架组件12还包括固定至前梁30、后梁32、左侧梁34和右侧梁36的脚踏台38。形成 框架的前梁30、后梁32、左侧梁34和右侧梁36优选地为脚踏台38边缘上的一体的凸缘。 该结构减少重量和成本。该结构在不超重的情况下提供优良的强度。脚踏台38的后部40 是水平的。脚踏台38的前部42是倾斜的并从横向位置44向上并向前延伸。左侧框架34 和右侧框架36都在位置44处弯曲,以支撑脚踏台的前部38。脚踏台38的倾斜前部42为 驱动组件20提供空间,为车辆10的操作员提供改进的舒适性并容纳下座椅位置,以便于由 操作员安装。 框架组件12的后部由左轮胎和车轮46及右轮胎和车轮48支撑。轮胎和车轮46 及48都通过轴颈安装在框架组件12的后部40上,以便绕横向水平车轮轴线50旋转。如 果需要车轮支撑轴可从水平的被略微倾斜,以使在地面接触的位置的轮胎和车轮46及48 彼此略微靠近。脚踏台38的后部40和框架组件降低,便于改善稳定性。车轮轴线50处于 框架12的底表面51上方。 座椅支架和电源组件14包括容器52。容器52包括左侧壁54和右侧壁56,该左侧壁54和右侧壁56附连至脚踏台38的后部40并向后延伸至框架组件12的后梁32。前 壁58被固定至左侧壁54和右侧壁56。前壁从脚踏台38的水平后部40向上延伸。如使 用,可选后盖60从左侧壁54延伸至右侧壁56并可附连至侧壁。后盖60还从脚踏台38的 水平后部向上延伸。容器52内安装有蓄电池或电池。具有座椅64和靠背66的座椅组件 62被固定至容器52的顶端68。电池(未示出)安置在容器52内。容器52内还安装有电 池充电器。需要至电池的通道,以便随时维护。根据需要可使座椅64移动以打开容器顶部 68。可选的后盖60如果采用还能被移除,以提供至容器52内的通道。可将后盖60附连至 座椅组件62并且与该座椅组件一起打开。 在形成容器52的壁的一个壁中还可设有可打开的门。座椅组件62优选地定位成 将操作员的重心设置在后轮胎和车轮46和48的车轮轴线50的正上方,或者该车轮轴线水 平向前几英寸的正上方。座椅组件62相对于容器52在前或后方向上可调节。在最后的位 置中,操作员的重心优选地在非动力轮胎和车轮46及48的车轮旋转轴线50的前方。
货物保持组件16包括左支撑臂70和右支撑臂72。两个支撑臂70和72具有后端 74,后端74固定至脚踏台38的前部42的底部和横向前梁30的后面。两个支撑臂70和72 的弓形部76从支撑臂70和72的后端74向下并向前延伸,然后朝前梁30向上延伸。每一 个支撑臂70或72的笔直倾斜中央部78从弓形部76以与水平成大约60度的角度向上并 向前延伸。每一个支撑臂70或72的笔直倾斜中央部78向上延伸通过通路80并延伸至上 弯曲处82,其中该通路80在前梁30附近通过脚踏台38。每一个支撑臂70或72的笔直水 平部84从上弯曲处82向后延伸至上端86。货物篮88置于两个支撑臂70和72的笔直水 平部84上并锚固于支撑臂。 左侧滚轮90附连至左侧支撑臂70的弓形部76的下部。左侧滚轮90通过轴颈安 装在滚轮销92上,以便绕水平滚轮轴线旋转。左侧滚轮90通常在水平支撑表面上方。在 不合适的操作条件期间,左侧滚轮90限制右轮胎和车轮48从水平支撑表面的向上运动。 右侧滚轮94通过滚轮销92附连至右支撑臂72的弓形部76的下部,该滚轮销92与支撑左 侧滚轮90的滚轮销完全相同。右侧滚轮94通过轴颈安装在滚轮销92上,以便绕左侧滚轮 90围绕着旋转的横向水平轴线来旋转。右侧滚轮94通常在车辆支撑表面上方。在不合适 的操作条件期间,右侧滚轮94限制左轮胎和车轮46从车辆支撑表面的向上运动。
脚踏台38的倾斜前部42的顶部焊接有支杆96。通过脚踏台38的大孔隙98提供 至支杆96的内侧100的入口。支杆96的顶圈104的内侧固定有轴承组件壳体102。
驱动组件20包括驱动框架106。驱动框架包括竖直板108,该竖直板108具有第一 侧表面110和第二侧表面112。驱动框架106上的一体的凸缘114垂直于竖直板108。在 竖直板的顶部边缘116上,凸缘114从竖直板108的第一侧表面110向外延伸。凸缘114 焊接有转向柱套118,并且该转向柱套118向上并向后延伸至转向柱套自由端120。转向柱 套118的轴线为转向轴线119。转向柱套118穿过轴承组件壳体102中的轴承122和124。
转向组件18包括接收转向柱套118的上自由端120的下端鼓盘126。下端鼓盘 126固定有舵柱128,并且该舵柱128从下端鼓盘向上并向后延伸。舵柱128的顶端附连有 舵把130。舵把130向外延伸至舵柱128的两侧。在舵把130的左端上安装有左把手132。 在舵把130的右端上安装有右把手134。 驱动组件20包括由内置轴承138支撑的从动车轴136,该内置轴承138安装在通
7过驱动框架106的竖直板108的内置轴承孔140中。安装在内置轴承138的外圈的止动环 槽中的止动环142限制轴承进入内置轴承孔140的运动。在从动车轴136上容纳有轮毂 146。键槽中的键148防止轮毂146相对于从动车轴136旋转。具有孔152的圆盘150是 填充轮毂146与内置轴承138之间的空间的垫片。轮毂146 —侧中的凹部154容纳圆盘 150中的一个圆盘。垫圈156由防松螺母158夹紧靠在轮毂146上。在轮毂146上固定有 弹性材料的轮胎160。圆盘150、垫圈156和螺母158使轮毂146相对于从动车轴136轴向 固定。 可逆电机164由螺栓166夹紧至竖直板108的第一侧表面110。电机164具有绕 电机轴线170旋转的输出轴168。电机轴线170与第二侧表面112正交。在竖直板108的 第一空转轴导孔174中安装有第一空转轴172。第一空转轴轴线176平行于电机轴线170。 在竖直板108的第二空转轴导孔180中安装有第二空转轴178。第二空转轴轴线182平行 于电机轴线170。从动车轴136具有平行于电机轴线170的从动车轴轴线184。电机轴线 170、第一空转轴轴线176、第二空转轴轴线182和从动车轴轴线184处于共同的齿轮箱平 面186中。共同的齿轮箱平面186几乎垂直于转向轴线119(围绕从动车轴轴线184顺时 针转动+3° )。在向前运动期间,电机轴线170处于驱动车轴轴线184的上前方。
在电机输出轴168上安装有斜齿小齿轮188。斜齿小齿轮188优选地与电机输出 轴168—体。螺旋刃带和凹槽被滚压形成到输出轴168中或通过磨削形成。在第一空转轴 172上通过轴颈安装有复合齿轮190。复合齿轮190包括与斜齿小齿轮188啮合的斜齿轮 192。复合齿轮190包括第一驱动小齿轮194,该第一驱动小齿轮194被固定至斜齿轮192 并由该斜齿轮192驱动。第二空转轴178上通过轴颈安装有第一直齿轮196,并且该第一 直齿轮196与第一驱动小齿轮194啮合。第一驱动小齿轮194具有的节径小于第一直齿轮 196的节径。从动车轴上136固定有第二直齿轮198,并且该第二直齿轮198与第一直齿轮 196啮合。销200穿过通过从动车轴136的孔202并被容纳在第二直齿轮198中的凹部204 中,以使第二直齿轮198相对于从动车轴136固定。第一直齿轮196具有的第一节径等于 第二直齿轮198的第二节径。 斜齿小齿轮188和斜齿轮192提高扭矩并减低速度。第一驱动小齿轮194和第一 直齿轮向从动车轴136提供附加的扭矩增加以及进一步的减速。 具有板部208和裙边210的齿轮箱206由螺栓212夹紧至竖直板108的第二侧表 面112。螺栓212穿过通过齿轮箱206的孔214并拧入竖直板108中的螺纹孔216内。衬 垫218被夹紧在第二侧表面112与裙边210的自由边上的衬垫接合表面220之间,以利用润 滑剂形成密封的齿轮箱。齿轮箱206的板部208具有容纳第一空转轴172的第二端的第一 孔222。齿轮箱206的板部208具有容纳第二空转轴178的第二端的第二孔224。外置轴 承226安装在通过板部208的轴承孔228中。从动车轴136通过外置轴承226。锁环230 被容纳在从动车轴136的锁环凹槽中,并且该锁环230使从动车轴136相对于齿轮箱206 锚固。设置垫圈232以限制齿轮的轴向运动并用作止推轴承。 将电机电源端子234连接至电机164。控制电机输出轴168的旋转速度和方向。 电机164的自由端上安装有电磁制动系统236,并将该电磁制动系统236连接至电机输出轴 168。将制动控制端子238连接至制动系统236。将端子234和238插入车辆10的电动控 制系统。
权利要求
一种个人移动车辆,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一体的脚支撑板;电源壳体,所述电源壳体安装在所述框架的后部;座椅,所述座椅安装在所述框架上;一对侧向间隔开的支撑轮,所述一对侧向间隔开的支撑轮通过轴颈安装在所述框架的后部上并能够绕横向水平轴线旋转;前从动可转向车轮组件,所述前从动可转向车轮组件支撑前框架部并包括驱动框架;转向柱套,所述转向柱套安装在所述驱动框架上,并且向上和向后延伸至自由顶端;齿轮壳体,所述齿轮壳体安装在所述驱动框架上,并且包括附连至所述齿轮壳体的可逆电机,所述可逆电机带有具有电机轴轴线的电机轴;第一空转轴,所述第一空转轴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具有平行于所述电机轴轴线的第一空转轴轴线;第二空转轴,所述第二空转轴安装在所述齿轮壳体中并且具有平行于所述电机轴轴线的第二空转轴轴线;从动车轴,所述从动车轴通过轴颈安装在所述齿轮壳体中以便绕车轴轴线旋转,并且延伸至所述齿轮壳体的一侧;和车轮组件,在所述齿轮壳体外,所述车轮组件具有安装在所述驱动车轴上的轮毂和轮胎,并且可随所述从动车轴一起绕从动车轴轴线旋转;斜齿小齿轮,所述斜齿小齿轮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上并可随所述电机轴一起旋转;复合齿轮,所述复合齿轮通过轴颈安装在所述第一空转轴上,并且包括与所述斜齿小齿轮啮合的斜齿轮和随所述斜齿轮一起绕第一空转轴轴线旋转的第一驱动小齿轮;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通过轴颈安装在所述第二空转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小齿轮啮合;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被固定至所述从动车轴并且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直齿轮的第二直齿轮节径至少与所述第一直齿轮的第一直齿轮节径一样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移动车辆,其中,所述第一直齿轮节径与所述第二直齿轮节径相同。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移动车辆,包括附连至所述转向柱套的舵柱和附连至舵柱上端的舵把。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移动车辆,其中,所述电机轴轴线与所述从动车轴轴线水平间隔开。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个人移动车辆,其中,所述电机轴轴线在所述从动车轴轴线上方竖直间隔开。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移动车辆,包括位于制动器壳体中的电磁制动器,所述电磁制动器固定至电机壳体并固定至所述电机轴。
7. —种个人移动车辆,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一体的脚支撑板,所述一体的脚支撑板包括水平后板部和向上并向前倾斜的前板部;电源壳体,所述电源壳体安装在所述水平后板部上并且从所述一体的脚支撑板向上延伸;具有座椅靠背的座椅,所述座椅安装在所述电源壳体的顶部上;一对侧向间隔开的支撑轮,所述一对侧向间隔开的支撑轮通过轴颈安装在所述框架的后部上并能够绕横向水平轴线旋转;前从动可转向车轮组件,所述前从动可转向车轮组件支撑前框架部并且包括驱动框 架;转向柱套,所述转向柱套安装在所述驱动框架上,并且向上和向后延伸至自由顶端;齿 轮壳体,所述齿轮壳体安装在所述驱动框架上,并且包括附连至所述齿轮壳体的可逆电机, 所述可逆电机带有具有电机轴轴线的电机轴;第一空转轴,所述第一空转轴安装在所述齿 轮壳体中并且具有平行于所述电机轴轴线的第一空转轴轴线;第二空转轴,所述第二空转 轴安装在所述齿轮壳体中并且具有平行于所述电机轴轴线的第二空转轴轴线;从动车轴, 所述从动车轴通过轴颈安装在所述齿轮壳体中以便绕平行于所述电机轴轴线的从动车轴 轴线旋转,并且延伸至所述齿轮壳体的一侧;和车轮组件,在所述齿轮壳体外,所述车轮组 件具有安装在所述驱动车轴上的轮毂和轮胎,并且可随所述从动车轴一起绕从动车轴轴线 旋转;斜齿小齿轮,所述斜齿小齿轮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上并可随所述电机轴一起旋转;复合 齿轮,所述复合齿轮通过轴颈安装在所述第一空转轴上,并且包括与所述斜齿小齿轮啮合 的斜齿轮和被固定至所述斜齿轮并随所述斜齿轮一起绕第一空转轴轴线旋转的第一驱动 小齿轮;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通过轴颈安装在所述第二空转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一 驱动小齿轮啮合,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直齿轮具有大于所述第一驱动小齿轮节径的第一直齿 轮节径;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被固定至所述从动车轴并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并 且其中所述第二直齿轮的第二直齿轮节径至少与所述第一直齿轮的第一直齿轮节径一样 大。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个人移动车辆,其中,所述第一直齿轮节径与所述第二直齿轮 节径相同。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个人移动车辆,其中,所述电机轴轴线、所述第一空转轴轴线、 所述第二空转轴轴线和所述从动车轴轴线处于共同的齿轮箱平面中。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个人移动车辆,其中,所述从动车轴轴线与所述电机轴轴线水 平间隔开。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个人移动车辆,其中,在所述个人移动车辆向前运动期间,所述从动车轴轴线处于所述电机轴轴线竖直下方。
12. —种个人移动车辆,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前端、后端、右侧、左侧;水平后框架 部;与所述水平后框架部一体的并从所述后框架部向前和向上延伸的前框架部;和覆盖所 述后框架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覆盖所述前框架部的脚支撑板;电源壳体,所述电源壳体安装在所述水平后框架部上并从所述后框架部向上延伸;具 有座椅底部和座椅靠背的座椅,所述座椅安装在所述电源壳体上;和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 件安装在被固定至所述框架前部并且从所述脚支撑板向上延伸的支杆中;一对侧向间隔开的支撑轮,所述一对侧向间隔开的支撑轮通过轴颈安装在所述水平 后框架部上,以便绕横向水平轴线旋转,并且在车辆支撑表面的上方支撑所述水平后框架 部;前从动车轴及可转向车轮组件,所述前从动车轴及可转向车轮组件支撑所述前框架部 并且包括驱动框架,所述驱动框架具有竖直板和从所述竖直板的第一侧表面和上边缘延 伸的一体的驱动框架凸缘;转向柱套,所述转向柱套被焊接至所述一体的驱动框架凸缘并且向上和向后延伸至转向柱套自由上端;从动车轴,所述从动车轴穿过通过所述竖直板的内置轴承孔并通过轴颈安装在内置轴承中,所述内置轴承安装在通过所述竖直板的所述内 置轴承孔中;轮胎,所述轮胎邻近所述竖直板的第一侧表面安装在所述从动车轴上,并且其 中所述转向柱套通过轴颈安装在安装于所述支杆中的所述轴承组件中,以便绕向上并向后 延伸的转向轴线枢转运动;和舵杆,所述舵杆具有附连至转向柱套自由端并从所述支杆向 上和向后延伸的左把手和右把手;并且其中电机通过斜齿小齿轮、第一空转轴、复合齿轮、 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附连至所述竖直板的第一侧表面,所述斜齿小齿轮安装在电机输 出轴上并且延伸通过穿过所述竖直板的斜齿小齿轮孔,所述第一空转轴固定在所述竖直板 的第二侧中的第一空转轴孔中,所述复合齿轮通过轴颈安装在所述第一空转轴上,并且包 括与所述斜齿小齿轮啮合的斜齿轮和与所述斜齿轮一体并能够绕第一空转轴轴线旋转的 第一驱动小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通过轴颈安装在所述第二空转轴上并与通过轴颈安装在 所述第一空转轴上的第一驱动小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直齿轮由止动销固定至所述从动车轴 并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所述止动销穿过车轴销孔并容纳在所述第二直齿轮中的止动销 凹部中,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直齿轮具有与所述第一直齿轮的第一节径相同的第二节径,所 述电机输出轴的电机轴线、所述第一空转轴的第一空转轴轴线、所述第二空转轴的第二空 转轴轴线、和所述前从动车轴的从动车轴轴线彼此平行并处于从前轮和轮胎向前并向上延 伸的共同平面中;齿轮壳体,所述齿轮壳体包括壳体板、与所述壳体板一体的壳体裙边、所述齿轮壳体上 的平衬垫接合表面、容纳第一空转销端的壳体第一空转轴孔、所述壳体板中的容纳第二空 转销端的第二空转销孔、外置轴承孔,并且其中衬垫靠着所述竖直板的第二侧表面定位并 且通过螺栓被夹紧在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平衬垫接合表面之间,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齿轮壳 体中的孔并且被拧入所述竖直板中的螺纹孔内。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个人移动车辆,包括位于制动器壳体中的电磁制动器,所述 电磁制动器固定至所述电机壳体和所述电机输出轴。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个人移动车辆,包括货物保持组件,所述货物保持组件具有 左支撑臂、右支撑臂和货物篮,所述左支撑臂具有左下端和左上端,所述左下端固定至所述 框架和脚踏组件,所述右支撑臂具有右下端和右上端,所述右下端固定至所述框架和脚踏 组件,所述货物篮安装在所述左支撑臂的左上部和所述右支撑臂的右上部。
全文摘要
个人移动车辆。从动前轮驱动组件包括具有驱动框架的驱动组件。驱动框架具有绕转向轴线枢转的竖直板。具有板部和裙边的齿轮箱被夹紧至竖直板,以形成密封的齿轮箱。斜齿小齿轮在从动电机轴上。具有斜齿轮的复合齿轮与斜齿小齿轮啮合。固定至斜齿小齿轮的第一驱动小齿轮与第一直齿轮啮合。驱动车轴上固定有第二直齿轮,并且该第二直齿轮与第一驱动小齿轮啮合。在齿轮箱中的所有齿轮都绕平行的轴线旋转。斜齿小齿轮和第一驱动小齿轮具有小的节径,以提高扭矩。从动车轴驱动车轮。
文档编号B62K11/00GK101780827SQ20091014958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1日
发明者艾伦·比桑热 申请人:阿米高机动国际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