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613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尤其是可升降的童车。
背景技术
在我从事早教工作的过程中,我发现铅对婴幼儿的危害非常大。铅常常是在人们 不知不觉间就通过婴幼儿的皮肤,呼吸进入婴幼儿的体内。而且铅一旦进入人体内的血液 内就不会自动排出。而这一点知道的家长并不多。在大街上我们随处可见推着婴儿车童车 的家长,殊不知铅这个恶魔正悄无声息的伤害着他们宝宝的健康。因为空气中的铅主要来 自于汽车尾气,铅属于重金属,所以离地面越近,铅的含量就越大。有研究发现空气里婴儿 车、童车高度的铅含量是成人高度含量的三倍。又随着世界上汽车的日渐增多,如何改变因 幼儿被动吸收空气中的铅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对全世界婴幼儿的来说,改变婴儿车的高 度不能说不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改变童车的高度,换来更多儿童的健康,扩大婴幼儿的视 野,对全人类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现有童车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婴儿车高度的调整,将传统婴儿车的固定高 度,创意为可变高度。也就是将控制婴儿放置的高度由传统的固定方式内加入抽拉的可调
直o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童车,包括车架本体、设置在所述车架本体前下方的前轮、设置在所述车架本 体后下方的后轮,所述车架本体包括座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座位机构两侧的侧扶手、前扶手 的两端分别通过锁定机构与所述两侧扶手前端相连接,所述前扶手的两端部开有插孔,所 述侧扶手的前端部插在相应的所述插孔内,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侧扶手的前端部 上的锁槽、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前扶手上的锁块;每一个前扶手与每一个前轮之间设置一第 一升降装置,每一个侧扶手与每一个后轮之间设置一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所 述第二升降装置用于调节童车高度。其中,所述一种童车,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是相同的升降装置。其中,所述一种童车,所述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当所述锁定机构处 于锁定位置下,所述锁块插在所述锁槽内,当所述锁定机构处于解锁位置下,所述锁块与所 述锁槽相脱离,所述前扶手上活动地设置有操作件,当所述锁定机构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 置转换的过程中,所述操作件抵在所述锁块上。其中,所述一种童车,所述锁块与所述前扶手之间设置有使得所述锁定机构稳定 地处于锁定位置的第二弹性件。其中,所述一种童车,所述操作件通过转轴与所述前扶手相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操 作件上位于所述转轴一侧的端部与所述前扶手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
3[0011]利用该类婴儿童车一提高婴儿在路上行驶时所处的高度,大大减少婴幼儿被动 吸铅量;二可高可低使用方便,改变婴幼儿在童车内的视觉高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一种童车,包括车架本体、设置在所述车架本体前下方的前轮7、前轮8、设置在所 述车架本体后下方的后轮9,所述车架本体包括座位机构11、设置在所述座位机构两侧的 侧扶手3,两端分别通过锁定机构与所述两侧扶手10前端相连接的前扶手5、前扶手6,所述 前扶手5、前扶手6的两端部开有插孔,所述侧扶手的前端部插在相应的所述插孔内,所述 锁定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侧扶手的前端部上的锁槽、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前扶手上的锁块; 每一个前扶手与每一个前轮之间设置一第一升降装置2,具体就是第一前扶手5与第一前 轮7之间设置一第一升降装置2,第二前扶手6与第二前轮8之间设置一第一升降装置4 ; 第一侧扶手与第一后轮之间设置一第三升降装置1,第二侧扶手与第二后轮之间设置一第 三升降装置3,所述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第三升降装置,根据实际的需要所述 第一升降装置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是相同的升降装置。其中,所述一种童车,所述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当所述锁定机构处 于锁定位置下,所述锁块插在所述锁槽内,当所述锁定机构处于解锁位置下,所述锁块与所 述锁槽相脱离,所述前扶手上活动地设置有操作件,当所述锁定机构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 置转换的过程中,所述操作件抵在所述锁块上。其中,所述一种童车,所述锁块与所述前扶手之间设置有使得所述锁定机构稳定 地处于锁定位置的第二弹性件。其中,所述一种童车,所述操作件通过转抽与所述前扶手相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操 作件上位于所述转轴一侧的端部与所述前扶手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利用该类婴儿童车一提高婴儿在路上行驶时所处的高度,大大减少婴幼儿被动 吸铅量;二可高可低使用方便,改变婴幼儿在童车内的视觉高度。本设计,也可以在传统童车的模型上添加一个装置即可实现.如图1所示扶手这 几个地方分别加装一个可调节高度装置就可以。在家长带宝宝外出要到车多的地方,可提 前将婴儿篮调高,到环境空气好的地方再调低,也可以不调低,童车篮高一些,宝宝的视野 更广一些,更有利于宝宝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本体、设置在所述车架本体前下方的前轮、设置在所述车架本体后下方的后轮,所述车架本体包括座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座位机构两侧的侧扶手、前扶手的两端分别通过锁定机构与所述两侧扶手前端相连接,所述前扶手的两端部开有插孔,所述侧扶手的前端部插在相应的所述插孔内,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侧扶手的前端部上的锁槽、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前扶手上的锁块;每一个前扶手与每一个前轮之间设置一第一升降装置,每一个侧扶手与每一个后轮之间设置一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用于调节童车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与所述第二升降装 置是相同的升降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位置与解锁位 置,当所述锁定机构处于锁定位置下,所述锁块插在所述锁槽内,当所述锁定机构处于解锁 位置下,所述锁块与所述锁槽相脱离,所述前扶手上活动地设置有操作件,当所述锁定机构 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转换的过程中,所述操作件抵在所述锁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块与所述前扶手之间设置有使 得所述锁定机构稳定地处于锁定位置的第二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通过转轴与所述前扶手相 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操作件上位于所述转轴一侧的端部与所述前扶手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 件。
专利摘要一种童车,包括车架本体、设置在车架本体前下方的前轮、设置在车架本体后下方的后轮,车架本体包括座位机构、设置在座位机构两侧的侧扶手、两端分别通过锁定机构与两侧扶手前端相连接的前扶手,前扶手的两端部开有插孔,侧扶手的前端部插在相应的插孔内,锁定机构包括开设在侧扶手的前端部上的锁槽、滑动地设置在前扶手上的锁块;每一个前扶手与每一个前轮之间设置一第一升降装置,每一个侧扶手与每一个后轮之间设置一第二升降装置,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用于调节童车高度。利用该类婴儿童车一、提高婴儿在路上行驶时所处的高度,大大减少婴幼儿被动吸铅量;二、可高可低使用方便,改变婴幼儿在童车内的视觉高度。
文档编号B62B7/06GK201604680SQ200920090479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5日
发明者吴滨, 王金, 肖乐, 肖楠 申请人:郑州幼大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