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6935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后扶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1/2页摩托车后扶手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的后扶手。
技术背景[0002]摩托车的后扶手包括一骨架,骨架的端部焊接连接板,用于与摩托车连接,骨架和连接板的外部包覆有塑胶层。这种后扶手安装在摩托车上后,后座乘客手的支撑位置有限, 若后座乘客随身携带有小量物件,则只能一只手把持扶手,比较危险。[000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可固定小量物件的摩托车后扶手。实用新型内容[000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固定小量物件的摩托车后扶手。[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后扶手,包括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弯曲成型的主骨架;所述骨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板;所述主骨架和所述安装板的外表面包覆有塑胶层;所述主骨架的后部设置有副骨架;所述副骨架为弯折成开口框的棒料,包括端头与所述主骨架焊接的第一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和第三段之间为构成框底的第二段;所述副骨架的表面包覆有塑胶层。[0006]采用上述结构,副骨架可用于支承小量物件,并且增大了手扶的空间,从而增强了摩托车后扶手的安全性。[0007]为增加后扶手副骨架的强度,并提高支承面积,所述副骨架的中点处与所述主骨架的中点处焊接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外表面包覆有塑胶层。[0008]为进一步增加后扶手副骨架的强度,并提高支承面积,所述副骨架的第一段与所述第一加强筋之间焊接有第二加强筋;所述副骨架的第三段与所述第一加强筋之间焊接有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的外表面包覆有塑胶层。[0009]为提高后扶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所述主骨架的表面包覆的塑胶层对应所述主骨架在竖直方向弯折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四个与人的手指形状对应的凹槽。[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固定小量物件,有效利用了摩托车的空间,并且安全性和舒适性高。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2是图1的左视图。[0013]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0014]图4是图1去掉塑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015]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6]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摩托车后扶手,包括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弯曲成型的主骨架1,骨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板8。主骨架1的后部设置有副骨架 2,副骨架2为弯折成开口框的棒料,包括端头与主骨架1焊接的第一段21和第三段23,第一段21和第三段23之间为构成框底的第二段22。[0017]副骨架2的中点处与主骨架1的中点处焊接有第一加强筋3,副骨架2的第一段 21与第一加强筋3之间焊接有第二加强筋4,副骨架2的第三段23与第一加强筋3之间焊接有第三加强筋5。[0018]主骨架1、安装板8、副骨架2、第一加强筋3、第二加强筋4和第三加强筋5的外表面均包覆有塑胶层7,塑胶层对应主骨架1在竖直方向弯折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四个与人的手指形状对应的凹槽6。[0019]本实用新型固定在摩托车上后,可在副骨架2处捆绑小量物件,以提高摩托车的利用空间,改善摩托车的安全性。手扶后扶手时,可在凹槽6处抓住后扶手,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0020]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后扶手,包括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弯曲成型的主骨架(1);所述骨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板(8);所述主骨架(1)和所述安装板(8)的外表面包覆有塑胶层;其特征是所述主骨架(1)的后部设置有副骨架(2);所述副骨架(2)为弯折成开口框的棒料,包括端头与所述主骨架(1)焊接的第一段(21)和第三段(23);所述第一段(21)和第三段(23)之间为构成框底的第二段(22);所述副骨架(2)的表面包覆有塑胶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后扶手,其特征是所述副骨架(2)的中点处与所述主骨架(1)的中点处焊接有第一加强筋(3);所述第一加强筋(3)的外表面包覆有塑胶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后扶手,其特征是所述副骨架(2)的第一段与所述第一加强筋(3)之间焊接有第二加强筋(4);所述副骨架(2)的第三段与所述第一加强筋(3)之间焊接有第三加强筋(5);所述第二加强筋(4)和第三加强筋(5)的外表面包覆有塑胶层。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摩托车后扶手,其特征是所述主骨架(1)的表面包覆的塑胶层对应所述主骨架(1)在竖直方向弯折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四个与人的手指形状对应的凹槽(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扶手,包括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弯曲成型的主骨架(1);所述骨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安装板(8);所述主骨架(1)和所述安装板(8)的外表面包覆有塑胶层;所述主骨架(1)的后部设置有副骨架(2);所述副骨架(2)为弯折成开口框的棒料,包括端头与所述主骨架(1)焊接的第一段(21)和第三段(23);所述第一段(21)和第三段(23)之间为构成框底的第二段(22);所述副骨架(2)的表面包覆有塑胶层。这种后扶手能够固定小量物件,有效利用了摩托车的空间,并增强了后扶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文档编号B62J1/28GK202320607SQ20112040903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张斌 申请人:璧山县宗辉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