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前轮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9748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前轮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摩托车前轮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转向机构一般为前叉加直筒式悬架或前叉加下连杆式悬架结构。这两种结构的特点是前叉与悬架一起承担减振、支撑和转向的作用,这种结构的缺点是摩擦较大, 地面传到手部的震动感明显,前轮振动频率和幅度较大时驾驶舒适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独承担转向功能的摩托车前轮转向机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摩托车前轮转向机构,包括前轮和连接前轮的转向节,所述的转向节连接转向臂, 所述的转向臂只设置在前轮单侧,所述的转向臂的上端铰接阻尼器,所述的阻尼器的上端铰接转向拉杆,所述的转向拉杆的上端通过十字万向节连接方向柱,所述的方向柱的上端连接方向把。作为优选,阻尼器倾斜向前设置,所述的转向拉杆倾斜向后设置,且转向拉杆设置有弧度。作为优选,转向拉杆的下端横向设置有拉杆转轴,所述的阻尼器的上端固定连接一 U形叉,所述的U形叉的两端分叉分别连接拉杆转轴的两端,所述的转向臂的上端也横向设置有转臂转轴,所述的阻尼器的下端通过转臂转轴连接转向臂。作为优选,转向节向外凸设有转向节立轴,所述的转向节立轴中空,转向节立轴内部设置有限位面,所述的转向节立轴内铰接一销轴,所述的销轴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平面,所述的转向节与销轴通过限位块和限位平面限制相对转动角度。作为优选,转向节与销轴的可相对转动角度为90°。作为优选,转向节的下部连接一减震机构。转向时,转动方向把,方向把通过方向柱和十字万向节将扭矩传递给转向拉杆,转向拉杆再将扭矩依次传递给阻尼器和转向臂,则转向臂通过转向节驱动前轮转向,从而实现转向功能。当前轮上下震动时,由于各个横向设置的转轴,横向设置即垂直于方向柱、转向拉杆的纵向方向,震动通过转向节传递到转向臂,则转向臂与阻尼器通过U形叉和转臂转轴发生相对转动,阻尼器又通过拉杆转轴与转向拉杆发生相对转动,并且阻尼器本身可以微量伸缩,转向拉杆弧度设置,这样,上下方向的行程转换为转向拉杆的前后摆动,绝大部分的冲击力被阻尼器和转向拉杆吸收,传递到方向柱上的冲击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可以有效保证方向把部位的平稳状态,改善方向把部位的震动。十字万向节则可以有效调节车架本身的焊接及加工误差,确保方向柱与前轮始终保持中心共面,避免方向柱中心和前轮中心不共面产生的操纵不适感,改善整车操纵性能。转向限位是通过转向立轴内的限位块与销轴的限位平面完成,由于限位块与限位平面的设置,使得转向立轴与销轴的相对转动角度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限制在90°即±45°内。本发明将转向机构分离出来,实现转向功能,车身的减震功能则主要由连接转向节的减震机构来实现,另外转向机构还能改善方向把部位的振动,与现有技术中的前叉加直筒式悬架或前叉加下连杆式悬架结构是完全不同的结构,本发明中转向臂也只单侧设置,则对转向机构的结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将转向机构单独分离出来实现转向功能,并且结构设置合理,在实现转向功能的同时能将路面对前轮的冲击力最大程度的吸收与释放,从而减轻方向把与车声震动,提升车辆驾驶的舒适性与操控性。


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转向限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2所示,一种摩托车前轮转向机构,包括前轮4和连接前轮的转向节3,转向节3的上部连接转向臂12,转向臂12只设置在前轮4单侧,转向臂的上端铰接阻尼器10, 阻尼器的上端铰接转向拉杆9,转向拉杆的上端通过十字万向节8连接方向柱7,方向柱的上端连接方向把。阻尼器10倾斜向前设置,即朝前轮方向,转向拉杆倾斜向后设置,且转向拉杆9设置有弧度。转向拉杆的下端横向设置有拉杆转轴1,阻尼器10的上端固定连接一 U形叉2,U形叉2的两端分叉分别连接拉杆转轴I的两端,转向臂的上端也横向设置有转臂转轴11,阻尼器的下端通过转臂转轴11连接转向臂12。转向节向外凸设有转向节立轴 5,转向节立轴中空,转向节立轴内部设置有限位块14,转向节立轴内铰接一销轴6,销轴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平面15,转向节与销轴通过限位平面和限位块限制相对转动角度,转向节与销轴的可相对转动角度为90°。转向节的下部连接一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只横向设置在前轮单侧的摇臂13,摇臂的前部连接在转向节上,摇臂的后部通过减震器连接车架。转向时,转动方向把,方向把通过方向柱7和十字万向节8将扭矩传递给转向拉杆 9,转向拉杆再将扭矩依次传递给阻尼器10和转向臂12,则转向臂通过转向节3驱动前轮转向,从而实现转向功能。当前轮上下震动时,震动通过转向节3传递到转向臂12,则转向臂 12与阻尼器10通过U形叉2和转臂转轴11发生相对转动,阻尼器10又通过拉杆转轴I与转向拉杆9发生相对转动,并且阻尼器10本身可以微量伸缩,转向拉杆9弧度设置,这样, 上下方向的行程转换为转向拉杆9的前后摆动,绝大部分的冲击力被阻尼器10和转向拉杆 9吸收,传递到方向柱上的冲击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可以有效保证方向把部位的平稳状态,改善方向把部位的震动。十字万向节8则可以有效调节车架本身的焊接及加工误差,确保方向柱7与前轮始终保持中心共面,避免方向柱中心和前轮中心不共面产生的操纵不适感,改善整车操纵性能。转向限位是通过转向立轴内的限位块14与销轴的限位平面15完成,由于限位块与限位平面的设置,使得转向立轴与销轴的相对转动角度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限制在90°即±45°内。
本发明将转向机构分离出来,实现转向功能,车身的减震功能则主要由连接转向节的减震机构来实现,另外转向机构还能改善方向把部位的振动,与现有技术中的前叉加直筒式悬架或前叉加下连杆式悬架结构是完全不同的结构,本发明中转向臂也只单侧设置,则对转向机构的结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发明将转向机构单独分离出来实现转向功能,并且结构设置合理,在实现转向功能的同时能将路面对前轮的冲击力最大程度的吸收与释放,从而减轻方向把与车声震动,提升车辆驾驶的舒适性与操控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前轮转向机构,包括前轮和连接前轮的转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节连接转向臂,所述的转向臂只设置在前轮单侧,所述的转向臂的上端铰接阻尼器,所述的阻尼器的上端铰接转向拉杆,所述的转向拉杆的上端通过十字万向节连接方向柱,所述的方向柱的上端连接方向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前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器倾斜向前设置,所述的转向拉杆倾斜向后设置,且转向拉杆设置有弧度。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摩托车前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拉杆的下端横向设置有拉杆转轴,所述的阻尼器的上端固定连接一 U形叉,所述的U形叉的两端分叉分别连接拉杆转轴的两端,所述的转向臂的上端也横向设置有转臂转轴,所述的阻尼器的下端通过转臂转轴连接转向臂。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前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节向外凸设有转向节立轴,所述的转向节立轴中空,转向节立轴内部设置有限位面,所述的转向节立轴内铰接一销轴,所述的销轴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平面,所述的转向节与销轴通过限位块和限位平面限制相对转动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前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节与销轴的可相对转动角度为9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前轮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节的下部连接一减震机构。
全文摘要
一种摩托车前轮转向机构,包括前轮和连接前轮的转向节,所述的转向节连接转向臂,所述的转向臂只设置在前轮单侧,所述的转向臂的上端铰接阻尼器,所述的阻尼器的上端铰接转向拉杆,所述的转向拉杆的上端通过十字万向节连接方向柱,所述的方向柱的上端连接方向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将转向机构单独分离出来实现转向功能,并且结构设置合理,在实现转向功能的同时能将路面对前轮的冲击力最大程度的吸收与释放,从而减轻方向把与车声震动,提升车辆驾驶的舒适性与操控性。
文档编号B62K25/24GK102582753SQ201210069940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6日
发明者卢业刚, 徐勇, 田丰, 祝强, 罗春林, 肖兵, 胡烨杰, 许浩锰, 阚继烈 申请人:宁波市龙嘉摩托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