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配合骑乘者大腿内侧移动变形的自行车座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014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可配合骑乘者大腿内侧移动变形的自行车座垫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配合骑乘者大腿内侧移动变形的自行车座垫结构,其主要是针对普通自行车座垫为固定且刚性设置,造成骑乘者大腿与座垫摩擦产生擦伤或不舒适感所进行的发明,本发明主要是由一座垫本体、一座垫架、一连接块、一锁杆、及一锁钮所组成,藉由该座垫本体具有两相互分离的撑部,且各该撑部得以随着骑乘者的踩踏而移动变形,藉以防止在骑乘过程中,骑乘者的大腿内侧与座垫过度摩擦所造成的伤害,同时降低在骑乘过程中因摩擦造成的不舒适感受。
【专利说明】可配合骑乘者大腿内侧移动变形的自行车座垫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自行车座垫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配合骑乘者大腿内侧移动变形的自行车座垫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由于现有自行车的各型座垫皆是固定且刚性的设置,因此,对于男性骑乘者而言,在骑乘上会造成男性鼠蹊部的器官(生殖器)产生压力、摩擦、或大腿内侧产生摩擦等不舒适的感受,甚至伤及大腿内侧的皮肤,对于女性而言,同样会造成大腿内侧与座垫产生摩擦不舒适的感受及造成大腿内侧皮肤的擦伤。为此,该座垫在设计上有直接顺大腿及臀部的形状,而设计出有两片的结构体,配合座垫架的分离设计,而使该座垫可配合骑乘者大腿动作而位移,如此结构过于复杂造成制作及组装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配合骑乘者大腿内侧移动变形的自行车座垫结构,藉以降低在骑乘过程中所造成的不舒适感受。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配合骑乘者大腿内侧移动变形的自行车座垫结构,防止在骑乘过程中,骑乘者的大腿内侧与座垫过度摩擦所造成的伤害。
[0005]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配合骑乘者大腿内侧移动变形的自行车座垫结构,主要降低该座垫的制作及组装成本,且可视使用者不同需要快速而方便的换装不同形态的座垫结构,以因应用户不同的需求。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配合骑乘者大腿内侧移动变形的自行车座垫结构,包含:一座垫本体,具有一座部、两设于该座部下方的结合部、两由该座部同向延伸且相距一距离的撑部、一连接该两撑部内侧缘的凹部,该凹部具有一凹槽、及一与该凹槽相通的剖槽;一座垫架,设于该座垫本体下端,并具有两杆部、两分别设于该杆部一端且结合于该结合部的后架部、及一连接该两杆部另一端且跨置于该剖槽的前架部;一锁杆,一端具有一勾设于该座垫架前架部的勾部、另一端具有一锁部;一锁钮,是靠抵于该座垫本体凹部外侧的端面,并与该锁杆的锁部相互螺合。
[0007]较佳地,所述座垫本体的各结合部具有一槽口朝向该剖槽的插槽,且各该插槽是供该座垫架的后架部插置定位。
[0008]较佳地,所述锁杆的锁部具有外螺纹,该锁钮具有一靠抵于该座垫本体凹部外侧的靠抵面、及一贯通该靠抵面并具有内螺纹的螺孔,该螺孔藉由该内螺纹与该锁钮锁部的外螺纹相互螺合。
[0009]较佳地,所述座垫本体的凹部具有一连接其中一该撑部内侧缘的第一侧片、一连接另一该撑部内侧缘的第二侧片、一连接该第一、二侧片之间并界定出该凹槽的底片、及一设于该第一、二侧片及该底面并与该凹槽相通的该剖槽。
[0010]较佳地,所述座垫本体的凹槽设有一通孔,且该通孔较该剖槽更靠近该座部。[0011]本发明所述的可配合骑乘者大腿内侧移动变形的自行车座垫结构,藉由座垫本体具有两相互分离的撑部,且各该撑部得以随着骑乘者的踩踏而移动变形,藉以防止在骑乘过程中,骑乘者的大腿内侧与座垫过度摩擦所造成的伤害,同时降低在骑乘过程中因摩擦造成的不舒适感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0013]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图。
[0014]图3是图2线段3-3的剖面图。
[0015]图4是图2线段4-4的剖面图。
[0016]图5是本发明的侧视图,显示未组装锁钮的结合状态。
[0017]图6是本发明的作动示意图,显示右脚向下踩踏的状态。
[0018]图7是本发明的作动示意图,显示左脚向下踩踏的状态。
[0019]图8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状态,显示座垫架的各杆部绕设有一弹簧段的状态。
[0020]图9是本发明再一较佳实施状态,显示于该座垫本体的凹槽设有一通孔的状态。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20是座垫本体·21是座部
[0023]22是结合部221是插槽
[0024]23是距离24是撑部
[0025]25是凹部251是第一侧片
[0026]252是第二侧片253是底片
[0027]254是凹槽255是剖槽
[0028]256是通孔
[0029]30是座垫架31是杆部
[0030]311是弹簧段32是后架部
[0031]33是前架部
[0032]40是锁杆41是勾部
[0033]42是锁部
[0034]50是锁钮51是罪抵面
[0035]52是螺孔
[0036]91是左大腿92是右大腿【具体实施方式】
[0037]参阅图1至5,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配合骑乘者大腿内侧移动变形的自行车座垫结构,其主要是由一座垫本体20、一座垫架30、一连接块40、一锁杆50、及一锁钮60所组成,其中:
[0038]所述座垫本体20,具有一供骑乘者臀部(图上未示)乘坐的座部21、两设于该座部21下方的结合部22、两由该座部21同向延伸且相距一距离23的撑部24、一连接该两撑部24内侧缘的凹部25,该凹部25具有一连接其中一该撑部24内侧缘的第一侧片251、一连接另一该撑部24内侧缘的第二侧片252、一连接该第一、二侧片251、252之间并界定出一凹槽254的底片253、及一设于该第一、二侧片251、252及该底面253并与该凹槽254相通的剖槽255 ;其中各该撑部24是用以支撑骑乘者的左、右大腿91、92且为各自独立而仅藉由该凹部25相连的支撑体,各该结合部22具有一槽口朝向该剖槽255的插槽221。
[0039]所述座垫架30,设于该座垫本体20下方,并具有两杆部31、两分别设于该杆部31一端且插置定位该结合部22插槽221的后架部32、及一连接该两杆部31另一端且跨置于该剖槽255而部份位于该凹槽254内的前架部33。
[0040]所述锁杆40,是设于所述座垫本体20的凹槽254,该锁杆40 —端具有一勾设于该座垫架30前架部33的勾部41、另一端具有一锁部42,且该锁部42具有外螺纹。
[0041]所述锁钮50,是靠抵于所述座垫本体20第一、二侧片251、252及底片253的端面,并与该锁杆40的锁部42相互螺合,本实施例中该锁钮50具有一靠抵于该座垫本体20第一、二侧片251、252及底片253端面的靠抵面51、及一贯通该靠抵面51并具有内螺纹的螺孔52,该螺孔52藉由该内螺纹与该锁杆40锁部42的外螺纹相互螺合。
[0042]以上所述即为本发明实施例各主要构件的结构及其组态说明。至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作动方式及其功效作以下说明。
[0043]参阅图2、4、5、6,当骑乘者乘坐该座垫并右脚向下踩踏时,由于该座垫本体20的两撑部24相距有一距离23、且分别由该凹部25的第一、二侧片251、252向外成形而为各自独立可弹性作动的支撑体,因此,对应右大腿92的撑部24则被向下带动,同时带动该第一侧片251向外弯折,同样的,参阅图4、7,当骑乘者的左脚向下踩踏时,对应左大腿91的撑部24则被向下带动以及该第二侧片252产生向外弯折的连动,是以,本发明的座垫确实得以配合骑乘者大腿内侧移动变形,藉以防止在骑乘过程中,骑乘者的大腿内侧与座垫过度摩擦所造成的伤害,同时降低在骑乘过程中因摩擦造成的不舒适感受。
[0044]参阅图5至7,由于该座垫本体20的两撑部24是藉由该凹部25相连,因此,当骑乘者乘坐该座垫并向下踩踏,而带动该两撑部24向下偏摆时,该两撑部24仍被该凹部25所牵制住,而限定了该座垫本体20的两撑部24之间的距离,避免所述两撑部24相互靠近而磨损、以及该两撑部24相互过度分离,而产生过度变形损坏,除此之外,参阅图2、4,由于该座垫架30的前架部33是跨置于该座垫本体20的剖槽255,并使该凹部25的第一、二侧片251、252位于该座垫架30的两杆部31之间,因此,该座垫本体20的两撑部24带动该第一、二侧片251、252向外弯折时,该第一、二侧片251、252则受限于该座垫架30的两杆部31之间,同样得以限定该座垫本体20的两撑部24之间的距离,避免该两撑部24相互靠近而磨损、以及该两撑部24相互过度分离,而产生过度变形损坏。
[0045]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发明是由座垫本体20、座垫架30、连接块40、锁杆50、及锁钮60所组成,构件简单,可降低制作成本,且在组装时仅需先将该座垫架30的后架部32插置定位该座垫本体20的结合部22,再将该座垫架30的前架部33跨置于该座垫本体20的剖槽255,随后取该锁杆40将其勾部41勾设于该前架部33,最后将该锁钮50螺锁于该锁杆40的锁部42,即可组装完毕,藉以降低该座垫的组装成本,且更可方便因应不同需要快速换装不同形态的座垫本体20,以符合路况或使用者特殊的需求者。
[0046]参阅图8所示,显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实施状态,其主要于该座垫架30的各杆部31绕设有一弹簧段311,藉以提升该座垫架30使用的弹性范围。[0047]参阅图9所示,显示本发明实施例再另一种实施状态,其主要于该座垫本体20的凹槽254设有一通孔256,而该通孔256与该剖槽分别相对于该凹槽254的两侧,且该通孔256较该剖槽255更靠近该座部21,据此,当气流进入该座垫本体20的凹槽254内部时,气流得以通过该通孔256而排出于该凹槽254内部,藉以降低风阻并增加气流的流通量以提高散热的效果。
[0048]综上所述,上述各实施例及图示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配合骑乘者大腿内侧移动变形的自行车座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座垫本体,具有一座部、两设于该座部下方的结合部、两由该座部同向延伸且相距一距离的撑部、一连接该两撑部内侧缘的凹部,该凹部具有一凹槽、及一与该凹槽相通的剖槽; 一座垫架,设于该座垫本体下端,并具有两杆部、两分别设于该杆部一端且结合于该结合部的后架部、及一连接该两杆部另一端且跨置于该剖槽的前架部; 一锁杆,一端具有一勾设于该座垫架前架部的勾部、另一端具有一锁部; 一锁钮,是靠抵于该座垫本体凹部外侧的端面,并与该锁杆的锁部相互螺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配合骑乘者大腿内侧移动变形的自行车座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本体的各结合部具有一槽口朝向该剖槽的插槽,且各该插槽是供该座垫架的后架部插置定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配合骑乘者大腿内侧移动变形的自行车座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的锁部具有外螺纹,该锁钮具有一靠抵于该座垫本体凹部外侧的靠抵面、及一贯通该靠抵面并具有内螺纹的螺孔,该螺孔藉由该内螺纹与该锁钮锁部的外螺纹相互螺入口 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配合骑乘者大腿内侧移动变形的自行车座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本体的凹部具有一连接其中一该撑部内侧缘的第一侧片、一连接另一该撑部内侧缘的第二侧片、一连接该第一、二侧片之间并界定出该凹槽的底片、及一设于该第一、二侧片及该底面并与该凹槽相通的该剖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配合骑乘者大腿内侧移动变形的自行车座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本体的凹槽设有一通孔,且该通孔较该剖槽更靠近该座部。
【文档编号】B62J1/18GK103707960SQ201210378713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许国忠 申请人:瑞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