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推车的前扶手限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4136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推车的前扶手限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婴儿推车,尤其涉及ー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限位机构。
背景技术
婴儿推车设计时,考虑到乘坐婴幼儿的安全性,通常在其扶手处设计有一向前延伸而能防止婴幼儿向前倾落的前扶手。但是婴儿推车在推行过程中,如果遇到道路颠簸的路段,前扶手很容易上下晃动,从而影响婴童手扶时的舒适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限位机构,其在前扶手和座垫布套之间增设了跨带,该跨带不仅对前扶手起到了限位作用,减小了前扶手在颠簸道路推行时产生的晃动,而且在婴童乘坐时,该跨带是挡着在乘坐者两腿之间的,确保了推行时婴童的安全,避免了幼小的孩童从前扶手下方滑落出推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限位机构,包括座垫布套和前扶手,所述座垫布套的前端中部固设有跨帯,该跨带的一端与座垫布套縫合固定,跨带的另一端绕设于前扶手外周后与前扶手下方的跨带叠合,该跨带的两叠合部通过锁定件连接固定。所述锁定件包括分别设置在跨带的两叠合部且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跨带的两叠合部是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固定的。上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固定方式有很多,如扣合固定、粘合固定、卡接固定等等。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在前扶手和座垫布套之间增设了跨帯,该跨带不仅对前扶手起到了限位作用,减小了前扶手在颠簸道路推行时产生的晃动,而且在婴童乘坐时,该跨带是挡着在乘坐者两腿之间的,确保了推行时婴童的安全,避免了幼小的孩童从前扶手下方滑落出推车。
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描述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其中1座垫布套;2前扶手;3跨带;4锁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限位机构,包括座垫布套I和前扶手2,所述座垫布套I的前端中部固设有跨带3,该跨带3的一端与座垫布套I縫合固定,跨带3的另一端绕设于前扶手2外周后与前扶手2下方的跨带3叠合,该跨带3的两叠合部通过锁定件4连接固定。所述锁定件4包括分别设置在跨带3的两叠合部且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跨带3的两叠合部是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固定的。上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固定方式有很多,如扣合固定、粘合固定、卡接固定等等。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相互配合的锁扣件,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是扣合固定的。本实用新型在前扶手2和座垫布套I之间增设了跨带3,该跨带3不仅对前扶手2起到了限位作用,减小了前扶手2在颠簸道路推行时产生的晃动,而且在婴童乘坐时,该跨带3是挡着在乘坐者两腿之间的,确保了推行时婴童的安全,避免了幼小的孩童从前扶手下方滑落出推车。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 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限位机构,包括座垫布套(I)和前扶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垫布套(I)的前端中部固设有跨带(3),该跨带(3)的一端与座垫布套(I)缝合固定,跨带(3)的另一端绕设于前扶手(2)外周后与前扶手(2)下方的跨带(3)叠合,该跨带(3)的两叠合部通过锁定件(4)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4)包括分别设置在跨带(3)的两叠合部且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跨带(3)的两叠合部是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固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相互配合的锁扣件,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是扣合固定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推车的前扶手限位机构,包括座垫布套和前扶手,所述座垫布套的前端中部固设有跨带,该跨带的一端与座垫布套缝合固定,跨带的另一端绕设于前扶手外周后与前扶手下方的跨带叠合,该跨带的两叠合部通过锁定件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在前扶手和座垫布套之间增设了跨带,该跨带不仅对前扶手起到了限位作用,减小了前扶手在颠簸道路推行时产生的晃动,而且确保了推行时婴童的安全。
文档编号B62B9/24GK202641802SQ20122024573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李伟琼 申请人:昆山威凯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