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紧固架的自行车把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976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带紧固架的自行车把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紧固架的自行车把立。把立的一端固定到可旋转地安装在自行车架的方向套筒中的枢转管的上部,并且在把立的相对端处承载借助于紧固架紧固的自行车把手。

背景技术:
例如从本申请人的专利申请EP2248717已知这样的自行车把立。把立承载把手的一端终止于与把手的形状适配的容纳槽。容纳槽可以由同样适配于把手的形状的紧固架朝向外部封闭并且连接到把立本体,以便借助于紧固装置将把手紧固在把立的一端和架之间,其显然共同限定了根据把手的横截面的圆形或非圆形的管状元件(特别参见该文献的图9)。文献EP2248717描述了这样的半圆柱形紧固架的两个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架借助于包括紧固螺钉的紧固装置固定在把立的一端,并且在第二实施例中,架的一侧铰接安装在把立的一端上,而架的另一侧借助于紧固螺钉连接到把立。第一实施例在文献US2009079260中同样有描述,并且第二实施例在文献EP1695900中同样有描述。同样已知在NL1001155,FR1537056和EP0591897中描述的其他把立。这些把立不具有在文献EP2248717中描述的架。在此,把立本体的前自由端向后弯曲从而在把立本体的内表面上限定了缝隙。这样就获得了把手周围的空间的调节手段并且可以借助于通过使把立本体的内表面的自由端接近而允许减小缝隙的大小的紧固螺钉来调节把手的紧固。可以看出,根据上述一个或多个文献的把立本体具有可变形把手的这样的紧固装置,其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均不能向外打开,以允许具有按照其轴线大小可变的流线型形状的(如本发明图1中所示的类型)把手得以从前面安装就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紧固架的把立,其能够通过与自行车的其他部分的完美结合提供改善的流线型形状的紧固架-把手组件。根据本发明的紧固架可以适配于无论怎样尺寸的通常具有圆柱形形状的把手。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紧固架比已知的紧固架较轻。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紧固架,其允许将把手预先组装到紧固架或允许将紧固架充分打开,以便能够通过从前面引入将把手放置就位,而不是从侧面引入,侧面引入是上述三个现有技术文献中描述的把立所能够提供的唯一的可能性。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把立本体的带紧固架的自行车把立,所述把立本体的一个末端适配为固定于自行车的枢转管,所述把立本体的相对端终止于容纳槽,所述容纳槽适配于把手的形状并且由适配于所述把手的形状的紧固架朝向外部封闭并且连接到所述把立本体,以便借助于紧固装置将所述把手紧固在所述容纳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架由形式为柔性的带的支撑件形成,所述带的第一端锁定在所述把立本体中并且所述带的第二端连接到在所述容纳槽之后的、设置于所述把立本体的腔中的所述紧固装置,能够以由所述把手的柔性的带形成的紧固力可调节的方式使得形成紧固架的所述带的所述第二端接近所述第一端。根据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形成紧固架的所述带的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紧固装置直接连接到形成紧固架的所述带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紧固装置同时执行所述第一端在所述把立本体中的锁定;-所述紧固装置至少包括紧固螺钉,其与预设于所述第二端的螺纹孔配合;-形成紧固架的所述带的所述第一端在所述把立本体中延伸通过所述腔的第一开口并且连接到在所述腔中横向延伸的保持装置,形成紧固架的所述带的所述第二端设置于所述腔的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第二开口中并且至少具有容纳包括紧固螺钉的紧固装置的通孔,所述紧固螺钉能够与实现在设置于所述腔中的横穿件中的螺纹孔配合;-形状适配于所述把手的形状的刚性的板放置于形成紧固架的所述带的内表面上;-所述板在其朝向外部的表面中间具有从一侧向另一侧延伸的并且能够容纳形成紧固架的所述带的中间凹槽;-形成紧固架的所述带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具有厚度余量;-形成紧固架的所述带为金属带;-形成紧固架的所述带由合成材料构成;以及-所述合成材料包括纤维和聚合树脂。附图说明根据以下参照附图给出的对本发明的两个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显现,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紧固着把手的配备有紧固架的把立前端的透视图;图2是没有把手的、对应于图1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把立本体内的一个紧固螺钉的纵向剖面透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紧固架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紧固架在其组装到把立本体时的透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待放置在紧固架的内表面上的板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配备有紧固架的两件型把立的一半的透视图;图8是示出组装之后的两件型把立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紧固着把手的紧固架的前视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配备有紧固架的单件型把立的剖面透视图;以及图11是示出图10的单件型把立的整体的透视图。在附图中,相同或等同的元件将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具体实施方式把立本体2的后端配备有在前叉的枢转管的高端处的把立1固定装置(未示出)。固定装置在附图中未示出,因为其不直接与本发明相关联。其进一步的细节请参见本申请人的专利申请EP2248717。本发明涉及把立1的相对端,即把手3借助于紧固架4被保持紧固的端,也即把手3被连接到的端(参见图1)。该相对端终止于与把手的形状适配的容纳槽5。容纳槽5可以由同样适配于把手的形状的紧固架4朝向外部封闭。这两个元件在某种程度上以夹钳的形式紧固把手。紧固架4借助于紧固装置6连接到把立本体2,以便通过将把手3置入容纳槽5中而紧固把手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特征,紧固架4由形式为柔性的带的支撑件形成,带的第一端7锁定在把立本体2中并且带的第二端8连接到紧固装置6。因此,涉及相对于把立本体分离的元件并且该元件由不同于把立本体的材料的材料构成,如以下进一步描述的材料。紧固装置6至少包括一个并且在所示的示例中为两个设置于把立本体2内的螺钉6’。螺钉6’明显沿设置于腔9中的把立1的整个高度延伸,腔9居中地形成在限定容纳槽5的端的隔板之后。腔9通过第一开口10向上打开,并且通过与第一开口相对的第二开口11向下打开。第一和第二开口允许容纳带4的端7和8。形成紧固架4的柔性的带相对薄,数量级为1mm,并且在第一和第二端7和8处具有重要的厚度余量,一方面用于形成针对螺钉头的凹座12,另一方面用于在其中布置与相应的螺钉配合的螺纹孔6’’。因此,螺钉能够以把手的紧固力可调节的方式使得带的第二端8接近第一端7,以获得稳定和非常可靠的紧固。图5是对应于视图3的、紧固装置的组装时刻的视图。在此,带的第一端配备有纵向中心缝隙12并且第一开口10配备有在元件被组装时进入到缝隙12中的中心隔板13。根据该实施例,同样有可能首先将形成紧固架4的带以夹的形式放置在把手的中心部分上,以便随后将紧固架-把手组件固定在把立的前端上。图7示出两件型把立的一半并且图8示出组装之后的两件型把立。根据第二实施例,带的第一端7总是锁定在把立本体2中,而第二端8包括容纳形式为螺钉6’的紧固装置的通孔,螺钉6’被旋紧在螺纹孔中,螺纹孔设置于把立本体2的腔9中的横穿件16中。横穿件16优选地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其在腔9中安装得能够旋转,以便被置于使得螺钉6’得以就位的最佳位置。形成紧固架4的带的第一端7终止于厚度余量,厚度余量如示例所示具有小圆柱体17的形状,小圆柱体17的尺寸选择使得其不能从第一开口离开并且因此可以用作腔9中的带的第一端7的保持装置。为了将把手3固定在紧固架4中,首先将小圆柱体17设置就位并且然后打开形成紧固架4的柔性的带,以便从前面向其引入把手的中心部分。随后,借助于螺钉6’紧固把手。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把立的一半的结合面上配备有多个孔18,其能够容纳预设在另一半的结合面上的相应的扣钉(未示出)。随后,两个部分可以根据把立的材料通过粘接或焊接彼此连接。在图7和8所示的实施例中,适配于把手3的形状的刚性的板19放置于紧固架4的内表面上。刚性的板19有利地在其朝向外部的表面上具有中间凹槽20,中间凹槽20从一侧向另一侧延伸并且能够容纳形成紧固架4的带。优选地,中间凹槽20的深度明显地对应于带的厚度,使得其被设置为贴近板19的外表面。因此,由于板19的存在,形成紧固架4的带围绕把手3的伸展是无角度的并且获得了连续的完美形状,如附图所示以及也如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安装到把立的把手3的前视图的图9所示。最后,图10和11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变形,其中的单件型把立与图7和8中示出的两件型把立非常类似。为了在单块把立上组装紧固装置,通过第一开口10引入形成紧固架4的带的第一端7并且使得其通过第二开口11引出,随后,将带缝隙的管状元件21钩挂在位于带6的第一端7的端部的小圆柱体17上。把立本体的腔9的第一开口10的尺寸选择使得配备有带缝隙的管状元件21的第一端7被保持在腔中。所有其他的元件均与参考图7和8已经描述的元件相同。形成紧固架4的带可以是金属的,优选为钢,但是其也可以用铝或其他合适的金属生产。合成材料也可以用于形成紧固架4的带,例如与聚合树脂组合的纤维。形成紧固架4的带可以由无树脂的纤维构成,例如碳纤维、玻璃纤维、聚酰胺纤维、亚麻纤维等。因而,通过本发明,获得了一种自行车把立,其前端具有流线型形状,并且简单且美观。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所示出和描述的示例,而且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提供这些实施例的不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