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204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童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座椅。
背景技术
儿童用电动小汽车是三岁以上儿童比较喜欢的一种玩具,目前电池都是设置在儿童座椅下方的,但是现有的儿童座椅都是与车壳一起,需要对电池进行更换或者维护需要将整个车壳都掀开,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童车座椅,能够有效解决需要对座椅下面的电池进行操作非常不方便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童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坐垫和靠背,所述坐垫底部设有与车身转接的转轴,还包括座椅本体与车身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靠背背面的扣块和设置在车身上与扣块挂接的挂钩组件。优选的,所述扣块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块,所述两个支块之间设有一根让挂钩组件挂接的横杆;通过横杆与挂钩挂接,两个支块便于横杆的平衡,增强稳定性和牢固度。优选的,所述挂钩组件包括横轴、后端转动设置在横轴上的钩子,所述钩子与横轴之间设有使钩子朝向其开口方向运动的扭簧;通过扭簧的作用时钩子不容易与扣块脱开。优选的,所述坐垫和靠背上均设有按摩气泡;使乘坐更加舒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装置结构简单,通过转轴能较为方便的翻起或放下座椅,通过扣块与挂钩组件的配合能较为稳定的固定座椅,可以方便的将座椅掀开,对下面的电池进行操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童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童车座椅挂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童车座椅的实施例,一种童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坐垫I和靠背2,所述坐垫I底部设有与车身3转接的转轴4,还包括座椅本体与车身3的固定装置5,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设置在靠背2背面的扣块和设置在车身3上与扣块挂接的挂钩组件,所述扣块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块6,所述两个支块6之间设有一根让挂钩挂接的横杆7,所述挂钩组件包括横轴8、后端转动设置在横轴8上的钩子9,所述钩子9与横轴8之间设有使钩子9朝向其开口方向运动的扭簧10,所述坐垫I和靠背2上均设有按摩气泡11。坐垫I底部的前端通过转轴4与车身3转动连接,钩子9通过横轴8转动设置在车身3上,钩子9开口朝向下,当需要打开座椅对座椅下面的部件进行操作时,搬动钩子9,使钩子9的前端向上运动脱离横杆7,就能将座椅翻起;在对座椅下面部件操作完毕后,将座椅放下,钩子9在扭簧10的作用下勾住横杆7,从而将座椅固定住。本装置结构简单,能较为方便的拉起或者固定座椅,操作简单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童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坐垫(I)和靠背(2),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I)底部设有与车身(3)转接的转轴(4),还包括座椅本体与车身(3)的固定装置(5),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设置在靠背(2)背面的扣块和设置在车身(3)上与扣块挂接的挂钩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块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块(6 ),所述两个支块(6 )之间设有一根让挂钩组件挂接的横杆(7 )。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童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组件包括横轴(8)、后端转动设置在横轴(8)上的钩子(9),所述钩子(9)与横轴(8)之间设有使钩子(9)朝向其开口方向运动的扭簧(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童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I)和靠背(2)上均设有按摩气泡(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童车座椅,能够有效解决需要对座椅下面的电池进行操作非常不方便的问题。一种童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坐垫和靠背,所述坐垫底部设有与车身转接的转轴,还包括座椅本体与车身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靠背背面的扣块和设置在车身上与扣块挂接的挂钩组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装置结构简单,通过转轴能较为方便的翻起或放下座椅,通过扣块与挂钩组件的配合能较为稳定的固定座椅,可以方便的将座椅掀开,对下面的电池进行操作。
文档编号B62J1/00GK203020453SQ20132003752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9日
发明者沈滨 申请人:平湖市飞龙童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