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履带引导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4300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履带引导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履带引导轮。本实用新型在轮辐与轮缘之间设置耐磨环,增加了耐磨能力。同时采用多块拼装焊接解决了不同区域不同淬硬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将引导轮由整体铸造改为不同材质的锻件焊接制成,机加工后进行整体淬火,利用了不同材料的淬硬度和淬透性不同的特点,将局部热处理改为整体热处理,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延长了引导轮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组合式履带引导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导轮,特别是涉及车辆履带用引导轮,尤其涉及不同硬度的多块金属拼合的引导轮,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公知的履带引导轮用低合金钢铸造,经热处理和机械加工后对易磨损部位进行局部表面热处理而成,因表面热处理不易掌握,一旦处理不好,在易磨损部位的圆周上会存在硬度和淬硬层深度不均匀的现象,存在局部低硬度的软带,造成早期过度磨损,使引导轮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履带引导轮硬度和淬硬层深度不均匀、导致寿命缩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合式履带引导轮。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组合式履带引导轮,包括轮毂、轮缘、辐板、耐磨环、连接管,轮毂设置在引导轮的中心,轮缘设置在引导轮的外缘;轮缘的两侧沿轴向各设有一耐磨环,轮毂的两端沿径向各设有一圆盘状辐板;辐板的内孔与轮毂外侧相交并焊接,外缘与耐磨环的外边沿相交并焊接;耐磨环的内孔与轮缘的侧边相交并焊接;所述耐磨环弯折成平面圆环和圆台圆环两部分,平面圆环为外环;所述辐板中部的某一圆周上设有多个贯通双板的孔,所述孔中配合设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两辐板之间焊接。
[0005]本实用新型将引导轮由整体铸造改为不同材质的锻件焊接制成,机加工后进行整体淬火,利用了不同材料的淬硬度和淬透性不同的特点,将局部热处理改为整体热处理,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延长了引导轮的使用寿命。
[0006]进一步地,耐磨环采用高碳钢制成,增强了本实用新型易磨损部位的耐磨程度。
[0007]优选地,轮毂、轮缘、连接管、辐板采用普通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制成,与耐磨环焊接后整体淬火,实现了更好的延长引导轮使用寿命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09]附图中,I为轮毂、2为辐板、3为轮缘、4为耐磨环、5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11]本实施例由轮毂1、耐磨环4、轮缘3、辐板5焊接而成,耐磨环4采用高碳钢耐磨材料做成,其他部位采用普通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如图所示,辐板2由两块圆盘板构成,在辐板2的中部设有多个贯通两面辐板2的孔,孔中设有与孔大小适配的连接管5,连接管5的两端平面与辐板2外侧平面相贯,且连接管5与辐板2之间焊接。连接管5连接并支撑在两辐板2之间,增强了辐板2的稳定性和强度。辐板2的外部设计成喇叭口状增大了耐磨环4的设置空间。耐磨环4由平面圆环和圆台状圆环组成,实现了运行过程中平面圆环与轨道上平成接触摩擦,圆台圆环的外侧面与轨道的侧面磨擦;因此耐磨环4采用高碳钢高淬火硬度提升了耐磨环4强度,延长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分体式拼接的方法,可实现分块对不同部分进行机械处理和热处理,因而保证了引导轮不同部位使用不同材料和不同要求的目的。从而实现减低成本、提高使用寿命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式履带引导轮,包括轮毂、轮缘、辐板、耐磨环、连接管,轮毂设置在引导轮的中心,轮缘设置在引导轮的外缘;轮毂的两端沿径向各设有一圆盘状辐板,辐板的内孔与轮毂外侧相交并焊接; 其特征在于轮缘的两侧沿轴向各设有一耐磨环,耐磨环的内孔与轮缘的侧边相交并焊接;耐磨环的外边沿与辐板的外缘相交并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履带引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环弯折成平面圆环和圆台圆环两部分,平面圆环为外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履带引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板中部的某一圆周上设有多个贯通双板的孔,所述孔中配合设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两辐板之间焊接。
【文档编号】B62D55/14GK203427921SQ201320434364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2日
【发明者】张连华 申请人:江苏华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