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手车把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5128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暖手车把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暖手车把套。旨在解决现有把套安全舒适不够、使用寿命过短的技术问题。它包括保温罩体、设置于该保温罩体内的加热机构、及固定连接件,保温罩体上分别设有手出入口和车把安装口,所述保温罩体包括外壳及其内衬的阻燃保温层;加热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电热元件、至少一个温控器、设于保温罩体内腔底部的固定槽,电热元件、温控器均安装在固定槽中,且温控器位于电热元件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保温暖手效果好,提高了骑乘的安全舒适性。
【专利说明】暖手车把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装在电动车、摩托车或雪橇车把上的暖手车把套。
【背景技术】
[0002]摩托车、电动车是一种人们出行时广泛使用的便捷交通工具。但在北方寒冷的冬季骑乘电动车、摩托车、雪橇等骑行工具一直存在冻手的问题,该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骑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此,加装到电动车、摩托车或雪橇车把上的暖手装置早在20多年前就出现了,如有手握式的电热暖手车把、有硬壳式的电热罩、还有保温材料中夹藏电热元件的软质电热把套和电热手套等等,但由于存在着种种的缺陷,至今也难以得到普及。
[0003]比如现有手握式的暖手车把普遍有两个缺陷:①手心热手背冷,单独使用时不能抵御北方冬季的风雪;②雨雪天气在户外使用时,电器容易短路。而现有硬壳式的电热罩则普遍存在有3个方面的缺陷:①没有自动恒温功能,火灾隐患严重;②硬壳外罩不是全封闭的,没有保温能力,难以抵御北方冬季的风雪采用送风电扇、太阳能发电等复杂结构,零件容易发生故障。此外,现有的保温材料中夹带电热元件的软质电热把套和电热手套则普遍存在以下缺陷:①没有自动恒温功能,火灾隐患严重;②电线、电热元件夹在易燃的保温材料中,火灾隐患严重;③雨雪天气在户外使用时,电器容易短路;④皮革、纺织品寿命偏短,破裂后不易维修替换,变脏后难以清洗替换;⑤电器元件得不得硬壳保护,容易在交通事故中受损。

【发明内容】

[0004]为了更好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领域】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热稳定、均匀且使用安全可靠、舒适的暖手车把套。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设计一种暖手车把套,包括保温罩体、设置于该保温罩体内的加热机构、及与车把匹配安装的固定连接件,所述保温罩体上设有手出入口和车把安装口,在所述保温罩体中还设置有将人手所在的上部空间与加热机构所在的下部空间隔开的隔离层;所述保温罩体包括外壳骨架、外壳及其内衬的阻燃保温层;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电热元件、至少一个温控器、设置于所述保温罩体内腔底部的固定槽,所述电热元件、温控器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槽中,且所述温控器位于电热元件的上方,用于控制所述电热元件加热的温度。也可采用多个等效的温控器,能够根据暖手车把套内部空气温度的变化自动开关加热电流,可消除过度加热或局部过热所造成的火灾隐患。
[0007]所述隔离层包括位于人手及手腕活动空间下方的隔离板、连接在该隔离板周围的隔离网。该隔离层能防止电热元件烫伤人手,避免电热元件加热时直接蒸灼人手,又不阻碍热量在把套内扩散。
[0008]在所述固定槽的底部还设有反射层(可以为弧形、V形或平板形),用以将电热元件的热量向上反射温暖人手,符合空气冷热对流的原理,又能减少向下传播的热量,尽量避免热量传到外壳下部后散失。驾车人的手只能在隔离层上方活动,隔离层以下的空间不需要加热,那里的热量传至外壳上就浪费掉了。
[0009]所述固定槽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与外壳之间有一定间隙。该固定槽能承受电热元件的高温,又能在发生意外的碰撞时,尽量保护所述电热元件、温控器和反射层。
[0010]在所述保温罩体上对应于车把上喇叭按键或/和灯光按键的部位设有大拇指出入口,且该大拇指出入口设有常闭式活动瓣门,可由硅胶材料或其它弹性保温材料制成。该常闭式活动瓣门允许驾车人的大拇指自由操作车辆的喇叭、灯光等按键,又能防止寒风、雨雪侵入暖手车把套。
[0011 ] 在所述手出入口部位设有带弹性束口的袖套,该袖套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如通过尼龙粘带、按扣等活动连接)在外壳上,以便在紧急时刻,方便人手的快速抽出暖手车把套。该袖套可防止寒风、雨雪侵入暖手车把套。
[0012]在所述车把安装口处设有密封部件,用于与车把的密封连接。
[0013]所述电热元件为电炉丝、氧化铝陶瓷发热体、铝型材发热管、碳纤维发热体中的任意一种。
[0014]所述温控器与电热元件之间的间距可调,保证所述暖手车把套在不同纬度的地区使用时,把套内部温度都能自动恒定在一定的范围内(10°C?30°C )。
[0015]还设有加热指示灯和手工控制加热机构的加热开关,加热开关加装在灯光、喇叭等其他按键附近,也可将车辆原有的闲置开关(例如远近光开关)改装一下加以利用。所述加热指示灯加装在车辆的仪表盘内,可分别显示左右把套的加热机构是否通电。该加热指示灯与所述加热开关、所述电热元件、所述温控器、车辆的电源、车辆的电源锁连成回路。
[0016]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7]1.由于采用全封闭的保温罩体,本实用新型暖手车把套能有效防止寒风、雨水和雪水侵入把套内部,避免了手心热手背冷的不良效果,保温能力和安全性高于其他形式的电热暖手装置。在严寒的冬季,驾车人无需戴手套,双手伸进恒温的金属壳内即可灵活操作,免去了双手受冻的痛苦,减少了戴手套操作困难、单手开车、手冻僵难以刹车等危险情况,提高骑乘的安全舒适性。
[0018]2.外壳和外壳骨架的机械强度较高,不但可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而且在发生意外的碰撞事故时,可有效保护内部的零件。此外,外壳可拆卸,外壳或内部零件变脏或损坏后容易维修、清洗和更换。
[0019]3.电热元件和温控器受到保温罩体和固定槽的双重保护,在发生意外的碰撞时不易受损,提高了暖手车把套的整体使用寿命;
[0020]4.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金属外壳骨架、金属外壳、隔离层、固定槽等,为电热元件和温控器提供了有保护的封闭的固定的工作空间,空气在把套内可以自由地进行冷热对流。这样的设计,为温控器全面地持续地监控把套内部的空气温度提供了充分条件。多个等效的温控器,消除了过度加热或局部过热造成的火灾隐患。即使某一个温控器失灵,甚至所有温控器都失灵,电热元件和电线周围也没有易燃品,人手在冷热自由对流的空气中是可靠的温度传感器,能及时发现过度加热的问题。自动恒温功能省去了驾车人频繁用手操作的麻烦,具有开启后不用管的傻瓜型电器的优点。即使驾车人离开车后忘记关闭暖手车把套,或者暖手车把套被棉衣覆盖,也不会发生火灾。[0021]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零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来源广泛,生产、维修、清洗、更换都方便。这样的零件,优势是暖手车把套的整体使用寿命长,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可能性大,购买成本和维修成本较低,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暖手车把套的性价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一种暖手车把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一种暖手车把套的垂直方向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一种暖手车把套的水平方向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I为保温罩体,2为手出入口,3为带弹性束口的袖套,4为连接件,5为车把安装口,6为车把,7为车闸,8为隔离板,9为隔离网,10为阻燃保温层,11为外壳,12为外壳骨架,13为固定槽,14为弧形反射层,15为电热元件,16为温控器,17为常闭式活动瓣门,18为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暖手车把套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7]实施例1 一种暖手车把套,参见图1、图2、图3,包括左右相配套的两只,其中每只单个的暖手车把套包括保温罩体1、设置于该保温罩体内的加热机构、加热指示灯和加热开关、及与车把匹配安装的固定连接件,所述保温罩体上分别设有手出入口 2和车把安装口5,在保温罩体上对应于车把上喇叭按键和灯光按键的部位设有大拇指出入口,且该大拇指出入口部位设有由硅胶材料制成的常闭式活动瓣门17 ;在车把安装口 5处设有密封部件,用于出入口 5与车把结合部位的密封连接,在手出入口 2部位经由尼龙粘带活动连接有带弹性束口带的袖口护套3,保温罩体包括外壳(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上下壳体组合而成,整体呈流线形)I及其内衬的阻燃保温层10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两个电热元件(氧化铝陶瓷发热体)、四个等效的温控器(突跳式温控器)、设置于保温罩体内腔底部的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固定槽13、18,弧形反射层14、电热元件15、温控器16均安装在固定槽13内,弧形反射层14可以向上反射热量,且温控器位于电热元件的上方,用于控制所述电热元件加热的温度,温控器与电热元件之间的间距可调,因而可适应不同地域的使用要求,都能自动保持把套内温度恒定(10°C?30°C);在固定槽13的上方还设有将人手所在的上部空间与加热机构所在的下部空间隔开的隔离层,该隔离层由对应于人手所在部位的隔离板(由硅胶层、与隔离网9合为一体的支撑层、耐火材料层构成)8及连接在该隔离板8周围的隔离网9构成,该隔离层能防止电热元件烫伤人手,避免电热元件加热时直接蒸灼人手,又不阻碍热量在把套内扩散;固定槽与保温罩体之间也留有一定的间隙;加热指示灯共两个,装在车辆仪表板上,可分别显示左右把套的加热机构是否通电;加热开关共一个,可加装,也可将车辆原有的闲置开关(例如远近光开关)改装一下加以利用。暖手车把套可优先选择车载电源。
[0028]虽然,上文及示意图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如零部件的等同替代、规格尺寸的变化、外壳及外壳骨架形状的变化、加热指示灯或温控器的删减等),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暖手车把套,包括保温罩体、设置于该保温罩体内的加热机构、及与车把匹配安装的固定连接件,所述保温罩体上设有手出入口和车把安装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温罩体中还设置有将人手所在的上部空间与所述加热机构所在的下部空间隔开的隔离层;所述保温罩体包括外壳、外壳骨架及其内衬的阻燃保温层;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电热元件、至少一个温控器、及设置于所述保温罩体内腔底部的至少一个固定槽,所述电热元件、温控器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槽中,且所述温控器设置于电热元件的上方,用于控制所述电热元件加热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暖手车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包括位于人手及手腕活动空间下方的隔离板、及连接在该隔离板周围的隔离网。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暖手车把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温罩体上对应于车把上喇叭按键或/和灯光按键的部位设有大拇指出入口,且该大拇指出入口设有常闭式活动瓣门。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暖手车把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槽的底部还设有用以向上反射热量的反射层。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暖手车把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出入口部位设有带弹性束口的袖套,该袖套固定安装或通过尼龙粘带活动连接在外壳上。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暖手车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由金属或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外壳骨架、固定槽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暖手车把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把安装口处设有用于与车把结合部位密封连接的密封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暖手车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元件为电炉丝、氧化铝陶瓷发热体、铝型材发热管、碳纤维发热体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暖手车把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与电热元件之间的间距可调;所述固定槽与保温罩体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暖手车把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装在车辆仪表盘内的加热指示灯,该加热指示灯与所述加热开关、所述电热元件、所述温控器、车辆的电源、车辆的电源锁连成回路。
【文档编号】B62K21/26GK203486078SQ201320519210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5日
【发明者】杨冠兰 申请人:杨冠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