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式车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5120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承载式车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承载式车身结构,其包括车架、与车架连接成一整体的前悬架总成、与车架连接成一整体的后悬架总成、及与车架相结合的车身,所述车架与车身之间设有固定的螺栓,所述车身设有卡槽与车架贴合卡紧。
【专利说明】承载式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动车的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多功能电动车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多功能电动车包括车架、前悬挂总成、后悬挂总成、车身、电源等结构。所述多功能电动汽车一车架采用铁质材料,质量较重,从而影响电池的使用里程。车身结构使用塑料材料,质量较重、韧性差,结构强度也较差,比较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式车身结构,其车身强度大。
[0004]为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承载式车身结构,其包括车架、与车架连接成一整体的前悬架总成、与车架连接成一整体的后悬架总成、及与车架相结合的车身,所述车架与车身之间设有固定的螺栓,所述车身设有卡槽与车架贴合卡紧。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身包括前底座及后底座,所述前、后底座都设有与车架固定的螺栓及前述卡紧连接的卡槽。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底座与后底座分离设置。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底座上的卡槽与前悬架总成贴合卡紧,所述后底座上的卡槽与后悬架总成贴合卡紧。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包括左大梁及与左大梁间隔设置的右大梁,所述螺栓将前底座与左、右大梁中的一个固定,使得车身上的卡槽正好与该大梁贴合卡紧。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包括连接左、右大梁并位于中部位置的中横梁总成。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包括连接左、右大梁并位于后部位置的后横梁总成。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采用强化铝合金挤压成型制造。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身使用PP加玻璃纤维材料制造。
[00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承载式车身结构,车身与车架互相结合,能够有效且大幅度的提高整体车身的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承载式车身结构的立体图。
[0015]图2是图1所示的承载式车身结构的车架与前、后悬架总成的分解图。
[0016]图3是图1所示的承载式车身结构的车架与前底座配合后的立体图。[0017]图4是图3中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5是图3所示的承载式车身结构的车架与前底座配合后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19]图6是图5中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7是图1所示的承载式车身结构的车架与后底座配合后的立体图。
[0021]图8是图7中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9是图7所示的承载式车身结构的车架与前底座配合后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3]图10是图9中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承载式车身结构100,其包括车架10、与车架10连接成一整体的前悬架总成20、与车架10连接成一整体的后悬架总成30、及与车架相结合的车身40。所述车架10与车身40之间设有固定的螺栓50,所述车身40设有卡槽401与车架10贴合卡紧。
[0025]如图2所示,所述车架10包括左大梁11、与左大梁11间隔设置的右大梁12、连接左、右大梁11,12并位于中部位置的中横梁总成13、及连接左、右大梁11,12并位于后部位置的后横梁总成14。所述车架10材料使用强化铝合金材料,并采用挤压型制造,从而使得车架10的结构强化,使得车架10的左、右大梁11、12强度更加优异,铝合金本身材料轻的特征,减小了车辆本身的自重,爬坡能力更强,续驶里程更长。
[0026]所述车架10上与前悬架总成20、后悬架总成30的连接,不仅是零部件本身的连接方式,同时也是将车架10与前悬架总成20、后悬架总成30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更加牢固。
[0027]所述车身40使用PP加玻璃纤维材料制造。与传统塑料材料性质比较,PP加玻纤的结合使车身具备了塑料件的材质轻,韧度好等特征,同时也具备玻璃钢材料上结构强等特征。所述车身40包括前底座41及后底座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底座41与后底座42分离设置。所述螺栓50包括一对,其中一个螺栓50将所述前底座41设有与车架10固定,另一个螺栓50将所述后底座42与车架固定。所述前底座41上设有前述卡紧连接的卡槽401。所述后底座42上设有述卡紧连接的卡槽401。所述其中一个螺栓50将前底座41车身与左大梁11固定,使得前底座41上的卡槽401正好与左大梁12贴合卡紧,形成牢固的整体,保证将原本的两个件强度结合,同时使得所述前底座41上的卡槽401与前悬架总成20贴合卡紧。所述另一个螺栓50将后底座42与车架10固定,使得后底座42上的卡槽401正好与左大梁12贴合卡紧,形成牢固的整体,保证将原本的两个件强度结合,同时使得所述后底座42上的卡槽401与后悬架总成30贴合卡紧。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前述螺栓50及卡槽401也可以同样的方式与右大梁12配合。
[0028]从而,本实用新型承载式车身设计,车身40与车架10互相结合,能够有效且大幅度的提高整体车身的强度。
[0029]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承载式车身结构,其包括车架、与车架连接成一整体的前悬架总成、与车架连接成一整体的后悬架总成、及与车架相结合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与车身之间设有固定的螺栓,所述车身设有卡槽与车架贴合卡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式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包括前底座及后底座,所述前、后底座都设有与车架固定的螺栓及前述卡紧连接的卡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式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座与后底座分离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载式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座上的卡槽与前悬架总成贴合卡紧,所述后底座上的卡槽与后悬架总成贴合卡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载式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左大梁及与左大梁间隔设置的右大梁,所述螺栓将前底座与左、右大梁中的一个固定,使得车身上的卡槽正好与该大梁贴合卡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载式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连接左、右大梁并位于中部位置的中横梁总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载式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连接左、右大梁并位于后部位置的后横梁总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式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采用强化铝合金挤压成型制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式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使用PP加玻璃纤维材料制造。
【文档编号】B62D23/00GK203419176SQ201320518357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张学清, 谭川鄂 申请人: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