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6372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记载了一种锁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锁柱、能够转动的锁杆,锁杆的一端设有锁钩,另一端为接触端,接触端连接有能够提供锁杆沿其转动方向回复力的第一复位元件,该锁定机构在锁杆转动时具有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锁钩钩住锁柱,当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锁钩脱离锁柱,该锁定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锁杆旋转的驱动机构、用于将锁定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的解锁件;整个锁定机构的操作简单,锁定效果好,适合广泛应用于需要通过锁钩锁柱结构来实现锁定效果的产品中。
【专利说明】一种锁定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锁定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锁定机构中有一种锁钩-锁柱类的结构,即通过使用者的操作来实现锁钩与锁柱之间的配合与脱离,从而起到锁定与解锁的效果,往往需要使用者通过手拉解锁元件,将锁钩拉离锁柱来实现解锁,通过使用者的反馈,通过手拉来实现解锁的方式并不是最舒适的方式,同时这种结构在多次手拉后,锁钩往往会因复位元件的变形而不能准确地钩到锁柱上,影响锁定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锁柱、能够绕一转轴转动的锁杆,所述锁杆的一端设有锁钩,另一端为接触端,所述接触端连接有能够提供所述锁杆沿其转动方向回复力的第一复位元件,所述锁定机构在所述锁杆转动时具有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当所述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钩钩住所述锁柱,当所述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钩脱离所述锁柱,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锁杆旋转的驱动机构、用于将所述锁定状态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的解锁件,所述驱动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座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在其转动范围内任一位置都可以驱动所述锁杆转动。
[0004]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0005]第二固定座,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座转动;
[0006]第一滑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
[0007]解锁滑块,可沿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
[0008]第二复位元件,用于提供所述解锁滑块沿其滑动方向的回复力;
[0009]推杆,具有第二滑槽,所述推杆可沿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解锁滑块通过一连杆刚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杆的接触端接触,所述推杆能跟随所述解锁滑块同步滑动,所述推杆在滑动时推动所述接触端使所述锁杆转动。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设于所述围杆上,所述围杆与所述第一固定座⑴转动连接。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轴心线与所述转轴的轴心线平行的滑销,所述滑销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二滑槽内。
[00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复位元件为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所述解锁滑块上。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解锁件为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的捏手元件,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还设有能够提供所述捏手元件沿其转动方向弹性回复力的第三复位元件,当所述捏手元件朝所述第二固定座转动靠拢时,所述捏手元件推动所述解锁滑块滑动。
[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捏手元件具有第一斜面,所述解锁滑块具有第二斜面,当所述捏手元件朝所述第二固定座转动靠拢时,所述第一斜面压紧所述第二斜面并推动所述解锁滑块滑动。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复位元件为弹簧,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接触端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弹簧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延伸方向平行。
[001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锁定机构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易,易于制造,操作方便,能够广泛应用与锁钩-锁杆类的需要锁定功能的结构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锁定机构的第一示意图;
[0019]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定机构的第二示意图。
[0020]附图中:
[0021]1-第一固定座,2-锁杆,3-第二固定座,4_推杆,5-捏手兀件,6_围杆;
[0022]11-锁柱,12-转轴,13-滑销;
[0023]21-锁钩,22-接触端,23-第一复位元件;
[0024]31-第一滑槽,32-解锁滑块,33-第二复位元件,34-第三复位元件;
[0025]41-第二滑槽,42-连杆;
[0026]51-第一斜面;
[0027]321-第二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锁定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9]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下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锁定机构在解锁状态下的示意图。
[0030]该锁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1,第一固定座I上可转动地连接有锁杆2,二者通过转轴12连接,第一固定座上固定设有锁柱11,锁杆2的一端设有锁钩21,另一端为接触端22。当锁杆2绕转轴12沿附图1、2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锁钩21会钩在锁柱11上,这时锁定机构就处于锁定状态;而当锁杆2在锁定状态下沿附图1、2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锁钩21会脱离锁柱11,这时锁定机构就处于解锁状态。接触端22与第一复位元件23连接,第一复位元件23优选为弹簧,其一端与接触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座I固定连接,当第一复位元件23处于正常状态时,锁定机构是处于锁定状态的;当锁定机构因为外力变为了解锁状态,此时接触端22会由于锁杆2的转动而压缩第一复位元件23,储存弹性势能;一旦外力解除,第一复位元件23会给接触端22 —个沿转动方向的切向力,使得锁杆2自动复位,锁钩21自动重新钩住锁柱11,实现从解锁状态到锁定状态的自动复位。
[0031]该锁定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锁杆2转动的驱动机构,以及让使用者施加外力以解除锁定状态的解锁件。
[0032]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座3、开设于第二固定座3上的第一滑槽31、可沿第一滑槽31的延伸方向滑动的解锁滑块32,解锁滑块32通过一连杆42与推杆4的一端刚性连接,推杆4的另一端与接触端22相接触,在第二固定座3上还设有第二复位元件33,用于复位解锁滑块32,事实上,由于推杆4与解锁滑块32是刚性连接,第二复位元件33也起到了复位推杆4的作用。推杆4可以相对于第一固定座I滑动,本实施例中,是在推杆4上开设了第二滑槽41,在第一固定座上设置了滑销13,滑销13的轴心线与转轴12的轴心线平行,并且可滑动地穿设在第二滑槽41内,这样推杆4就能沿第二滑槽41的延伸方向进行滑动。当然,这里的滑动方式兵不仅限于此,例如将滑销13设置在推杆4上,将第二滑槽41开设在第一固定座I上,其他条件相同,也是能实现该滑动的效果的。优选地,第二滑槽41与第一滑槽31的延伸方向平行,这样能够更好地使解锁滑块32与推杆4同步滑动。推杆4的下端由于与接触端22接触,因此当推杆4滑动时,接触端22会受到沿锁杆2转动方向的切向力,同时压缩第一复位元件23,使锁钩21从锁柱11上脱离。
[0033]解锁件是驱动解锁滑块32滑动且方便使用者对该锁定机构进行操作的部件,其优选为捏手元件5,其一端与第二固定座3转动连接,另一端可供使用者按压。在捏手元件5与第二固定座3之间设有第三复位元件34,使用者按下捏手元件5时压缩第三复位元件34,松手时第三复位元件释放弹性势能,使捏手元件5复位。捏手元件5上设置有第一斜面51,解锁滑块32上对应地设置第二斜面321,二者能够相契合,当捏手元件被按压时,第一斜面51会给第二斜面321 —个竖直向下的分力,这样就能够推动解锁滑块32向下滑动,进而一步步驱动锁钩21脱离锁杆11。
[0034]在正常状态下,锁定机构都是处于锁定状态。这时使用者按压捏手元件5,第三复位元件34被压缩,第一斜面51推动第二斜面321向下滑动,也即解锁滑块32沿着第一滑槽31的延伸方向滑动,此时第二复位元件33被压缩;同时,解锁滑块32通过连杆42将向下的力传递给推杆4,推杆4顺着第二滑槽41的延伸方向滑动,压迫接触端22,接触端22压缩第一复位元件23并带动锁杆2绕转轴12转动,锁钩21脱离锁柱11,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解锁过程完成。
[0035]随后当使用者松手时,外力消除,第一、第二与第三复位元件同时释放弹性势能,捏手元件5复位后,第一斜面51被第二复位元件33驱动的第二斜面321顶回原来的位置,解锁滑块32向上移动,使得推杆4也向上移动,让出了锁杆2转动的空间,此时第三复位元件23释放弹性势能,使锁杆2沿原方向反转,锁钩21自动钩住锁柱11,锁定机构再次处于锁定状态,整个锁定-解锁-再锁定的过程完毕。
[0036]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机构能够相对于第一固定座I转动,在转动范围内的任一位置,驱动机构都能够实现对锁杆2的驱动,从而实现该锁定机构的锁定与解锁。这样设计的实际意义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用途是用于婴儿车的坐蔸的锁定与解锁,婴儿车的主要结构为杆件,这些杆件互相之间一般会有转动,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围杆6,其作用是充当婴儿车的靠背,驱动机构设置在围杆6上,而第一固定座I是相对静止的,这样围杆6就会带动驱动机构相对于第一固定座I转动,但不论转动到范围内的什么位置,锁定与解锁的功能依旧能够实现。具体到实施例,当第二固定座3相对于滑销13从附图中的位置转动一个角度时,由于第二滑槽41也跟着同步转动了一个角度,使得推杆4依旧可以正常推动接触端22,因此不影响其解锁功能,事实上,即使使用了其他驱动机构来代替第二固定座3,只要该驱动机构能够相对于滑销13作整体的转动,都是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锁定与解锁功能的。
[003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简单易行,使用者操作方便,仅需操作捏手元件就能实现锁定与解锁。
[003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1),所述第一固定座(1)上设有锁柱(11)、能够绕一转轴(12)转动的锁杆(2),所述锁杆(2)的一端设有锁钩(21),另一端为接触端(22),所述接触端(22)连接有能够提供所述锁杆(2)沿其转动方向回复力的第一复位元件(23),所述锁定机构在所述锁杆(2)转动时具有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当所述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钩(21)钩住所述锁柱(11),当所述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钩(21)脱离所述锁柱(11),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锁杆(2)旋转的驱动机构、用于将所述锁定状态切换至所述解锁状态的解锁件,所述驱动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座(I)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在其转动范围内任一位置都可以驱动所述锁杆(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固定座(3),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座(I)转动; 第一滑槽(31),开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3)上; 解锁滑块(32),可沿所述第一滑槽(31)的延伸方向滑动; 第二复位元件(33),用于提供所述解锁滑块(32)沿其滑动方向的回复力;推杆(4),具有第二滑槽(41),所述推杆(4)可沿所述第二滑槽(41)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推杆(4)的一端与所述解锁滑块(32)通过一连杆(42)刚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杆(2)的接触端(22)接触,所述推杆(4)能跟随所述解锁滑块(32)同步滑动,所述推杆(4)在滑动时推动所述接触端(22),使所述锁杆(4)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座(3)固定设于所述围杆(6)上,所述围杆(6)与所述第一固定座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31)与所述第二滑槽(41)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I)上设有轴心线与所述转轴(12)的轴心线平行的滑销(13),所述滑销(13)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二滑槽(41)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元件(33)为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所述解锁滑块(32)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件为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座(3)上的捏手元件(5),所述第二固定座(3)上还设有能够提供所述捏手元件(5)沿其转动方向弹性回复力的第三复位元件(34),当所述捏手元件(5)朝所述第二固定座(3)转动靠拢时,所述捏手元件(5)推动所述解锁滑块(32)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捏手元件(5)具有第一斜面(51),所述解锁滑块(32)具有第二斜面(321),当所述捏手元件(5)朝所述第二固定座(3)转动靠拢时,所述第一斜面(51)压紧所述第二斜面(321)并推动所述解锁滑块(32)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元件(23)为弹簧,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接触端(22)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座(I)上,所述弹簧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槽(31)的延伸方向平行。
【文档编号】B62B9/10GK203581052SQ201320639087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6日
【发明者】王俊马, 张标锋 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