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车轮减震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7846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车轮减震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车轮减震装置,包括有用于固定车架的承接座,所述承接座一端活动连接有可相对承接座转动的主支撑架,所述主支撑架下端设有车轮安装轴,所述车轮安装轴上安装有车轮,所述主支撑架另一端与车轮安装轴之间还设有用于辅助主支撑架支撑承接座的可调节减震机构,通过可调节减震机构上调向档位卡口与活动杆上卡头的配合结构,使调节减震效果时方便,并能适应于不同路面的使用,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婴儿车轮减震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轮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婴儿推车前轮减震一般是不可调的,对于不同地面情况不能调整减震的效果,不能在减震与快速移动之间进行平衡调整。
[0003]因此,有必要解决如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婴儿车轮减震装置,通过在主支撑架前端的车轮安装轴与承接座之间设置可调节减震机构,起辅助主支撑架支撑承接座和起减震作用,其减震效果可调,使用方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一种婴儿车轮减震装置,包括有用于固定车架的承接座1,所述承接座I 一端活动连接有可相对承接座I转动的主支撑架3,所述主支撑架3下端设有车轮安装轴4,所述车轮安装轴4上安装有车轮5,所述主支撑架3另一端与车轮安装轴4之间还设有用于辅助主支撑架3支撑承接座I的可调节减震机构6。
[0007]所述可调节减震机构6包括铰接在车轮安装轴4上的减震支撑管61,所述减震支撑管61内插有可相对减震支撑管61上下移动用于辅助支撑承接座I的活动杆62,所述活动杆62上端设有卡头621,所述承接座I上设有能卡住卡头621的多个调向档位卡口 63,所述卡头621卡在不同调向档位卡口 63时活动杆62与主支撑架3之间的夹角不同,在所述卡头621与减震支撑管61之间的活动杆62外套接有减震弹簧64,所述减震弹簧64 —端压向卡头621,另一端压向减震支撑管61。
[0008]所述减震支撑管61壁上设有竖向限位卡槽611,所述活动杆62下端设有能在竖向限位卡槽611内竖向移动的横向卡销622。
[0009]所述承接座I下端的多个所述卡口 62为圆弧形排列。
[0010]所述卡口 62的个数为4个。
[0011]所述卡口 62的内壁和所述卡头621的上端表面都为半球形。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在主支撑架前端的车轮安装轴与承接座之间设置可调节减震机构,起辅助支撑承接座和减震作用,其减震效果可调,使用方便;
[0014]2、调向档位卡口与活动杆上卡头的配合结构,使调节减震效果时方便,所述调向档位卡口为多个,便于大范围调节减震效果,以适应于不同路面的使用;[0015]3、减震支撑管壁上设有竖向限位卡槽,所述活动杆下端设有能在竖向限位卡槽内竖向移动的横向卡销,可防止活动杆从减震支撑管上脱离;
[0016]4、调向档位卡口圆弧形排列在承接座下端,调向档位卡口的内壁和卡头的上端表面都为半球形,使其容易卡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之一。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之二。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之三。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0022]如图1-4所示,一种婴儿车轮减震装置,包括有用于固定车架的承接座1,所述承接座I 一端活动接有可相对承接座I转动的主支撑架3,所述主支撑架3下端设有车轮安装轴4,所述车轮安装轴4上安装有车轮5,所述主支撑架3另一端与车轮安装轴4之间还设有用于辅助主支撑架3支撑承接座I的可调节减震机构6。
[0023]所述可调节减震机构6包括铰接在车轮安装轴4上的减震支撑管61,所述减震支撑管61内插有可相对减震支撑管61上下移动用于辅助支撑承接座I的活动杆62,所述活动杆62上端设有卡头621,所述承接座I上设有能卡住卡头621的多个调向档位卡口 63,所述卡头621卡在不同调向档位卡口 63时活动杆62与主支撑架3之间的夹角不同,在所述卡头621与减震支撑管61之间的活动杆62外套接有减震弹簧64,所述减震弹簧64 —端压向卡头621,另一端压向减震支撑管61。
[0024]所述减震支撑管61壁上设有竖向限位卡槽611,所述活动杆62下端设有能在竖向限位卡槽611内竖向移动的横向卡销622,所述横向卡销622卡在竖向限位卡槽611内壁上下端之间。
[0025]所述承接座I下端的多个所述卡口 62为圆弧形排列。
[0026]所述调向档位卡口 63的个数为4个。
[0027]所述调向档位卡口 63的内壁和所述卡头621的上端表面都为半球形。
[0028]本案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0029]需调整减震效果时,先提起承接座I,主支撑架3在重力作用下相对承接座I向后转动,使其前端活动杆62与承接座I下端调向档位卡口 63分离,然后调整活动杆62指向对应的调向档位卡口 63,之后放下承接座1,在重力作用下,调向档位卡口 63向下卡住活动杆62上卡头621。
[0030]使用时,承接座I随车轮5的转动而向前移动,当车轮5遇到障碍物时,车轮5受阻使其突然减速,其上承接座I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向前倾,相对主支撑架3向前下方转动,施加给活动杆62向下的压力,活动杆62上减震弹簧64被压缩,将压力转化成弹力,使承接座I前倾减缓而又不突停,如此,压力和弹力来回转化直到平衡,起到减震效果。
[0031]如图1-4所述为减震支撑杆611卡在不同调向档位卡口 63上的使用状态图,其中,图1中所述活动杆62卡在承接座I最外端的调向档位卡口 63上,这时的活动杆62与主支撑架3的夹角最大,其减震效果最强,其在不平滑路面起到很好减震效果,图4中所述活动杆62卡在承接座I最内端的调向档位卡口 63上,这时的活动杆62与主支撑架3的夹角最小,其减震效果最弱,其适用于在平滑路面快速移动,用户可以根据路面情况调整活动杆62的方向,以便于实际应用。
[0032]如上所述,本案保护的是一种婴儿车轮减震装置,通过在主支撑架3前端的车轮安装轴4与承接座I之间设置可调节减震机构6,起辅助主支撑架3支撑承接座I和起减震作用,其减震效果可调,使用方便。一切与本案结构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都应示为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婴儿车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固定车架的承接座(1),所述承接座(I) 一端活动连接有可相对承接座(I)转动的主支撑架(3 ),所述主支撑架(3 )下端设有车轮安装轴(4 ),所述车轮安装轴(4 )上安装有车轮(5 ),所述主支撑架(3 )另一端与车轮安装轴(4 )之间还设有用于辅助主支撑架(3 )支撑承接座(I)的可调节减震机构(6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车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减震机构(6 )包括铰接在车轮安装轴(4 )上的减震支撑管(61),所述减震支撑管(61)内插有可相对减震支撑管(61)上下移动用于辅助支撑承接座(I)的活动杆(62),所述活动杆(62)上端设有卡头(621),所述承接座(I)上设有能卡住卡头(621)的多个调向档位卡口(63),所述卡头(621)卡在不同调向档位卡口(63)时活动杆(62)与主支撑架(3)之间的夹角不同,在所述卡头(621)与减震支撑管(61)之间的活动杆(62)外套接有减震弹簧(64),所述减震弹簧(64)—端压向卡头(621),另一端压向减震支撑管(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婴儿车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撑管(61)壁上设有竖向限位卡槽(611),所述活动杆(62)下端设有能在竖向限位卡槽(611)内竖向移动的横向卡销(622)。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婴儿车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座(I)下端的多个所述卡口(62)为圆弧形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婴儿车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62)的个数为4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婴儿车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62)的内壁和所述卡头(621)的上端表面都为半球形。
【文档编号】B62B9/18GK203681630SQ201320851711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柯全德 申请人:柯全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